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地震逃生、安全用电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生十五防安全教育

小学生十五防安全教育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特制定《小学生十五防安全教育》一文,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生命安全。

二、十五防安全教育内容1. 防交通事故(1)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2)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

(3)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车辆行驶方向,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2. 防溺水事故(1)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遇到同伴溺水时,不盲目施救,要呼救、报警。

3. 防触电事故(1)不接触电源、插座等带电设备。

(2)不在雷雨天触摸树木、电线等导电物体。

(3)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拨打急救电话。

4. 防火灾事故(1)不玩火、不乱扔烟头。

(2)不擅自使用电器、燃气等设备。

(3)遇到火灾时,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

5. 防食物中毒(1)不购买、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不乱吃野果、野菜。

(3)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6. 防自然灾害(1)了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2)遇到自然灾害时,不慌张,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挥。

(3)学会自救、互救技能。

7. 防校园暴力(1)不欺凌、侮辱他人。

(2)遇到校园暴力,及时报告老师、家长。

(3)学会保护自己,不盲目抵抗。

8. 防意外伤害(1)不玩危险玩具,如弹弓、飞镖等。

(2)不攀爬高墙、树木等危险区域。

(3)不触摸尖利物体,如剪刀、针等。

9. 防网络安全(1)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等。

(2)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3)不随意下载、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

10. 防自然灾害(1)了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2)遇到自然灾害时,不慌张,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挥。

(3)学会自救、互救技能。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三防安全教育。

三防教育主要包括防火灾、防地震和防溺水。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二、防火灾教育1. 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小学生最容易遇到的安全问题之一。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火灾的危害是防火灾教育的基础。

2. 火灾的预防(1)不要玩火:小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不玩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不燃放烟花爆竹。

(2)用电安全: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不将电器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3)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不要在楼道、走廊等消防通道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4)熟悉消防设施:了解学校、家庭附近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学会使用。

3. 火灾逃生技巧(1)保持冷静:发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害烟雾。

(3)低姿逃生:烟雾较浓时,尽量保持低姿态,避免吸入有害烟雾。

(4)不乘坐电梯:火灾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应走楼梯。

三、防地震教育1. 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地震的危害,有助于小学生提高防震意识。

2. 地震的预防(1)了解地震知识:学习地震成因、地震预警、地震逃生等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2)地震时不要慌张: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逃生路线。

(3)地震逃生技巧:a. 在室内: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如桌子、床下等。

b. 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c. 避免拥挤:地震发生时,不要盲目跟随人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1)保持冷静:地震后,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

小学生每日安全教育主题

小学生每日安全教育主题

一、引言安全是生命之本,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特制定“筑牢安全防线,快乐成长每一天”的每日安全教育主题。

希望通过这一主题,让小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安全教育内容1. 校园安全(1)防火安全: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携带火种,不私自拆装电器设备;遇到火灾时,保持冷静,迅速逃生。

(2)用电安全:教育学生不触碰电源插座,不私拉乱接电线;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关闭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

(3)交通安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逆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遵守秩序,文明乘车。

(4)食品安全: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

2. 家庭安全(1)防溺水安全: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2)防触电安全:教育学生不触碰电线、插座,不在高压线下玩耍;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关闭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

(3)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学生不私自打开煤气阀门,不在封闭空间内长时间使用煤气;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并拨打报警电话。

(4)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掌握逃生自救知识;遇到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3. 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教育学生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警惕网络诈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转账、汇款要求。

(2)网络素养: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保护视力。

4. 日常生活安全(1)防摔伤: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避免摔伤。

(2)防踩踏:教育学生在拥挤的地方,保持冷静,有序排队,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3)防中毒:教育学生不随意触摸植物,不吃野生植物果实;了解中毒症状,掌握急救方法。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知识

一、前言安全是生命之本,健康是幸福之源。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特别编写了这篇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知识。

本文将从防火灾、防地震、防溺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二、防火灾安全知识1. 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不仅能烧毁财物,还能造成人员伤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火灾导致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火灾的预防(1)家庭防火: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携带火种;不私自拆装电器设备;不在家中燃放烟花爆竹;保持楼道、楼梯、走道的畅通,不堆放杂物。

(2)学校防火:学校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加强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禁止在校园内吸烟、使用明火。

3. 火灾时的自救与互救(1)保持冷静:发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烟雾的方向。

(2)报警求助: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告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大小、被困人员等情况。

(3)逃生与自救:根据火势和烟雾的方向,选择安全通道逃生。

若被困室内,可利用湿毛巾堵住口鼻,低姿快速撤离。

三、防地震安全知识1. 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强烈的破坏力。

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建筑物倒塌,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地震的预防(1)家庭防震:家长要教育孩子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家中要备有应急包,包括手电筒、应急食物、水等。

(2)学校防震:学校要定期开展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加强对校舍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校园安全。

3. 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1)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

(2)躲避:若身处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下、床下或墙角等安全地带;若身处室外,应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3)撤离:待地震结束后,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不要拥挤。

四、防溺水安全知识1. 溺水的危害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每年都有许多儿童因溺水而丧生。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讲稿

小学生三防安全教育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三防安全教育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所谓“三防”,即防火灾、防地震、防溺水。

这些安全知识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防火灾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都非常严重。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火灾呢?1.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了解火灾的危害,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2. 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熟悉学校和家庭中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 了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

3. 预防火灾的发生:- 不要在床上、沙发上吸烟。

-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 不要玩火,不随意触摸电器设备。

- 家庭中不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迅速拨打119报警。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火场。

- 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应使用楼梯。

二、防地震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灾害,它来势汹汹,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了解地震的预防知识和逃生技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 了解地震知识:- 地震发生的原因。

- 地震的等级划分。

- 地震前的征兆。

2. 预防地震:- 了解学校和家庭的安全疏散路线。

- 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 不要在地震发生时慌乱,保持冷静。

3.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面或卫生间等小空间内。

- 如果在室外,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

- 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应使用楼梯。

三、防溺水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掌握以下安全知识。

1. 预防溺水:-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小学生四防安全教育

小学生四防安全教育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安全问题更是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特此开展小学生四防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灾和防自然灾害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1. 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导致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溺水事故不仅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预防溺水事故至关重要。

2. 预防溺水的基本措施(1)教育学生了解水域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加强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学生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3)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4)发现有人溺水时,要立即呼救,不可盲目施救。

3. 溺水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的位置。

(2)利用周围物品进行自救,如救生圈、浮板等。

(3)在水中尽量保持呼吸,减少体力消耗。

(4)如无救援,尽量保持漂浮状态,等待救援。

三、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1. 交通事故的危害交通事故给小学生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不仅可能导致身体残疾,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2. 预防交通事故的基本措施(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翻越隔离栏。

(2)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乘坐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不随意站立或走动。

(4)骑自行车时,遵守交通规则,不载人、不逆行。

3. 交通安全常识(1)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和信号。

(2)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特点。

(3)学会辨别道路危险区域,如急弯、陡坡、铁路等。

四、防火灾安全教育1. 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危害小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1)教育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提高防火意识。

(2)不玩火、不玩电,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灭火。

防火防电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火防电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火防电防溺水安全知识防火安全知识一、起火原因1.电器故障:电线老化、插座过载等。

2.明火:烟草、蜡烛、酒精等。

3.自然灾害:雷击、地震等。

4.人为原因:吸烟、乱扔烟蒂等。

二、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使用安全的明火,避免使用易燃物品。

3.定期清理垃圾和易燃物品,保持室内整洁。

4.严禁在卧室内吸烟,离开时要将香烟扑灭后再丢弃。

5.购买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并学会正确使用方法。

6.定期参加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自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逃生技巧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量。

3.尽可能沿着安全通道逃生,并注意不要走入死胡同或封闭空间。

4.如已被困住,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和窗户,等待救援。

防电安全知识一、电击的危害1.轻度电击:手臂麻木、皮肤发红等。

2.中度电击: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

3.重度电击: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等。

二、预防措施1.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如浴室或者洗衣房等。

2.不要用湿手或者身体接触带电设备。

3.不要随意拆卸或修改电器,以免造成短路或漏电现象。

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插座和开关,并注意定期检查更换。

5.在雷雨天气时,及时断开家中的电源线,以免雷击造成损失。

三、急救方法1.立即切断供电源,并将受伤人员从带电设备附近移开。

2.如受伤人员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3.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告知医生伤者受到电击的情况。

防溺水安全知识一、溺水的危害1.窒息:因为进入水中后,呼吸道被水淹没而窒息。

2.疲劳:长时间游泳或漂浮会导致身体疲劳,无法继续游泳。

3.心脏骤停:因为水温过低或者过高,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

二、预防措施1.不要在没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单独游泳或戏水。

2.不要在未经检查的地方游泳,以免遇到危险。

3.不要过度疲劳,及时休息并补充能量。

4.学习游泳技能,并定期参加救生演练和培训。

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

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需要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需要普及防火防地震防溺水的知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内容,一起来学习!防火的安全常识通常可能遇到的火灾类型(1)楼房火灾。

通常由炸弹、煤气泄漏、电路短路或其他原因引起。

特点是:下层着火,烟雾向上会挡住楼上求生人员退路,存在人员被倒塌物体砸伤的危险。

(2)公共场所火灾。

由电线短路、吸烟、遭轰炸等原因引起。

特点是:人多,秩序乱,有烟雾影响,因停电无照明易找错逃生方向。

(3)地下室或人防工程内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火灾。

特点是:存在毒烟、热火焰双重危害效应,无照明,心理恐惧,出入口少、逃生难度大。

(4)战时核袭击光辐射或燃烧弹引起的大面积火灾。

特点是:冲击波、风暴性火灾、放射性、砸伤等危害因素同时存在,复合伤人员多,救援力量不足,居民主要依靠工程掩蔽逃生。

扑救楼房火灾烟头是否能引起火灾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0℃,中心温度为500~8000℃,明显高于其他可燃烧物品的燃点。

如:纸张的燃点为1300℃,棉被、麻绒为1500℃,松木为2500℃,涤纶稍高也只有3900℃。

吸剩的烟头一般能继续燃着1~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易燃性物品均能被点燃。

有时烟头扔在棉被、刨花、木屑中,要阴燃几十分钟,不容易被人注意,危险性更大。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一些城市中烟头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七分之一。

熄灭烟头,不乱扔烟头,是吸烟者的社会义务。

烟头可能引起火灾的情况:(1)醉酒或疲劳后在床上吸烟;(2)将未熄烟头放在烟灰缸中或烟灰落在纸上;(3)叼烟办公,烟灰掉进抽斗;(4)乱丢烟头到纸堆中;(5)清洗机件时吸烟;(6)用衣服、衣兜遮蔽吸烟等。

我国约2亿人吸烟,平均每天要扔22亿个烟头。

可见烟头引起火灾的潜在威胁有多大。

火灾对人员的危害火灾导致伤亡的原因主要有浓烟窒息、火焰烧伤及强大的辐射热,其中浓烟窒息是最主要的伤害因素。

资料表明,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中小学生应在家长的带领下游泳;不能擅自下库、塘、河、渠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水库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或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小学生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施救。

四、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

地震逃生知识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

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地震时,木结构的盲文容易倾斜而导致房门打不开,这里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之类的东西。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恐慌而导致拥挤,这是由
于恐慌的人们找不到逃生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串。

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

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戴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

例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

在二次系统中,
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

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要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