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桩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松木桩计算过程

松木桩计算过程

桩基设计计算根据钻孔资料,自排涵基土(岩)按其时代、成因及岩性不同,自上而下分耕土(Q4pd,层号①),粉质粘土(Q4al,层号②),粉质粘土(Q4el,层号③),强风化泥质粉砂岩(J,层号④1),弱风化泥质粉砂岩(J,层号④2),强风化粉砂岩(J,层号⑤1),弱风化粉砂岩(J,层号⑤2)、⑴、自排涵0+000至0+065地基主要位于J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层,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300kpa﹥233.3kpa,基地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⑵、自排涵0+065至0+210地基主要位于Q4el粉质粘土③层,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180kpa〈233、3kpa,基地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参照地勘报告得地基处理意见,该段自排涵基础采用松木桩(头径150mm,尾径120mm)基础。

⑶、自排涵0+210至0+260地基主要位于J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120—150kpa<233。

3kpa,基地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参照地勘报告得地基处理意见,该段自排涵基础采用松木桩(头径150mm,尾径120mm)基础。

(1)桩身及其布置设计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荷载试验确定,可按以下列公式计算:R a=ψa[σ]A P式中:式中:R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ψ——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质有关,一般取1;a—-桩材料得应力折减系数,木材取0。

5;[σ] ——桩材料得容许应力,桩头Φ150mm,桩尾Φ120mm得松木桩[σ]=2700kpa;A P——桩端截面积(m2);故Ra=1×0。

5×2700×π×(0。

12/2)2=15。

26 S=R/R a=233、3/15。

26=15、3,即每平方米至少15、3根桩。

实际设计松木桩采用500×500梅花形布置,面积置换率m=d2/(1、05*s)2=8%根据以上公式,松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成果见表5-15、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成果表松木桩桩身尾径φ=12mm,单桩长3m,按500×500mm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松木桩计算过程(建筑实用)

松木桩计算过程(建筑实用)

桩基设计计算根据钻孔资料,自排涵基土(岩)按其时代、成因及岩性不同,自上而下分耕土(Q4pd,层号①),粉质粘土(Q4al,层号②),粉质粘土(Q4el,层号③),强风化泥质粉砂岩(J,层号④1),弱风化泥质粉砂岩(J,层号④2),强风化粉砂岩(J,层号⑤1),弱风化粉砂岩(J,层号⑤2)。

⑴、自排涵0+000至0+065地基主要位于J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层,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300kpa﹥233.3kpa,基地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⑵、自排涵0+065至0+210地基主要位于Q4el粉质粘土③层,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180kpa<233.3kpa,基地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参照地勘报告的地基处理意见,该段自排涵基础采用松木桩(头径150mm,尾径120mm)基础。

⑶、自排涵0+210至0+260地基主要位于J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该层地基容许承载力[σ]=120-150kpa<233.3kpa,基地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参照地勘报告的地基处理意见,该段自排涵基础采用松木桩(头径150mm,尾径120mm)基础。

(1)桩身及其布置设计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荷载试验确定,可按以下列公式计算: R a=ψa[σ] A P式中:式中:R 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ψ——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质有关,一般取1;a——桩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木材取0.5;[σ] ——桩材料的容许应力,桩头Φ150mm,桩尾Φ120mm 的松木桩[σ]=2700kpa;A P——桩端截面积(m2);故R a=1×0.5×2700×π×(0.12/2)2=15.26 S=R/R a=233.3/15.26=15.3,即每平方米至少15.3根桩。

实际设计松木桩采用500×500梅花形布置,面积置换率m=d2/(1.05*s)2=8% 根据以上公式,松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成果见表5-15。

江西市政工程河道边松木桩加固施工方案(附示意图)

江西市政工程河道边松木桩加固施工方案(附示意图)

编号:SJHD.HDHF-02南昌恒大华府项目河道边松木桩加固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使用标准及规范 (2)第三节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 (2)第四节主要机械和材料 (2)第五节施工工艺 (2)第六节附图 (3)第一节工程概况南昌恒大华府项目位于南昌市西湖区,本工程南北分别为云锦路和九洲大道,东西分别为桃花南路和子羽路,位于桃花南路一侧为河道,本工程规划地下室外边距离河道14-17米,地库为地下-2层。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杂填土、①-1耕土、②-1粉质粘土、②-2粉质粘土、②-3粉质粘土、③-1细砂、③-2砾砂、③-3圆砾、④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④-1中风化泥岩、④-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现将勘探孔岩土层的组成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①)层:杂填土灰褐、褐红等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少量碎石、砂砾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为近期人工堆填而成,未完成自重固结,局部底部为填砂,该层主要在场地较广泛分布;该层层顶埋深0.00米,层顶标高20.05~21.57米,层厚3.50~6.60米,平均厚度4.27米。

岩芯采取率约81~88%。

第(②-1)层: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可塑,局部偏软塑,主主要分为粘粒及粉粒,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刀切面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局部见铁锰质结核。

该层主要在场地局部位置分布,目前在ZK38孔中揭露;该层层顶埋深3.50米,层顶标高17.00米,层厚0.70米。

岩芯采取率约91~95%。

第(②-2)层:粉质粘土褐灰、青灰色,软塑为主,局部偏可塑,主要成分为粘粒及粉粒,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无光泽,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偶夹粉细砂。

该层在场地较为广泛分布;该层层顶埋深3.70~6.60米,层顶标高14.64~16.97米,层厚1.50~7.10米,平均厚度3.22米。

岩芯采取率约90~94%。

松木桩基础

松木桩基础

浅谈软弱地基的松木桩处理丁乔智摘要: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

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对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桩基础软弱地基一. 软弱地基的种类及常见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土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土类地基;各种山前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

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

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

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二. 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荷载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

下面就110KV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工程的地质概况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650m2,两层全框架结构。

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

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含淤质砾砂卵石呈中密状,是较为理想的持力层。

持力层的实际埋深约4米。

当时曾考虑用砼短桩或换土垫层法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松木桩的处理方案。

松木桩应用

松木桩应用

松木桩1 松木桩的概念松木桩,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地基、河堤等。

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所以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

松木桩工艺原理图1.1松木桩特点松木桩用于地基处理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具体如下:1) 高强度且密度小,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2)弹性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振动作用;3)在适当的保养条件下,有较好的耐久性;4)联结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5)松木桩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湿胀干缩性,干燥松木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松木将发生体积膨胀;6)由于松木的组织结构特点,使得它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四种强度;7)松木桩如有缺陷易于从外表观察,不致将有疵病的木材用于重要结构。

2 工程应用2.1 软弱地基的种类及常见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土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土类地基;各种山前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

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

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

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2.2 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荷载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

下面就110KV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工程的地质概况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650m2,两层全框架结构。

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

松木桩梢径14 锥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松木桩梢径14 锥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松木桩梢径14 锥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信息。

松木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梢径14 锥度是指松木桩的顶端直径为14厘米,并且向底部逐渐变细而呈锥形。

松木桩作为一种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特点是质地坚实、耐久性高,同时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和抗震性能。

由于松木桩的梢径14 锥度设计,使得它在嵌入土壤中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土壤的压力和侧向力,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研究,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势。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其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对现有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改进和优化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松木桩梢径14 锥度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对其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注:以上为示例文本,仅供参考。

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写作风格,可以适当调整内容和表达方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在引言之后,第一个主要部分之前,用来介绍文章的组织和结构。

在这部分,我将详细介绍本篇长文的章节内容和各个部分的目标。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

它包含了三个小节,分别是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相关概念和背景信息。

文章结构部分,也就是本章的内容,将详细说明整篇文章的章节组成和各个部分的目标。

最后,目的部分将明确指出本篇长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

它包含了两个要点,分别是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

在这两个要点中,将详细介绍松木桩梢径14 锥度的相关信息和特点。

每个要点将会用合适的例子、数据和实证来支持和说明。

松木桩施工方案

松木桩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 - 2 -1、工程概况................................................. - 2 -2、土质概况................................................. - 2 -3、选定方案................................................. - 2 -二、松木桩施工方案 ............................................. - 3 -1、施工工艺流程............................................. - 3 -2、施工准备................................................. - 3 -3、挖掘机打桩流程........................................... - 4 -4、锯平桩头................................................. - 4 -三、打松木桩应着重控制的质量要求 ............................... - 4 -四、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 - 5 -1、责任保证措施............................................. - 5 -2、技术交底制度............................................. - 5 -3、解决施工难题............................................. - 5 -五、保证工程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 - 5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 5 -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 - 5 -3、定期检查................................................. - 5 -4、进行安全教育............................................. - 6 -5、定期检查设备............................................. - 6 -6、注定安全措施............................................. - 6 - 附图:《围墙加固剖面图》与《围墙加固平面图》 .................... - 6 -围墙加固(松木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车库±0。

松木桩施工方案 (1)(完整版)

松木桩施工方案 (1)(完整版)

松木桩施工方案 (1)(完整版) 松木桩施工方案4.1 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污水管将被布置在机动车道西侧,距离人行道边线2.0m处。

南屏中排洪渠两岸的雨季合流排水量为.9m3/d。

根据污水管网的设计要求,截流污水将进入纯污水管网,其下游按非满管流设计。

因此,本工程采用直径为D600~800的管子,坡度为i=0.001,充满度为h/D=0.6.污水收集后,将与屏北二路新建的WC36号污水井相接。

污水主管的建设长度约为365米。

W1-W2井将进行放坡开挖,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长24米;W2-W5井将采用钢板桩支护,钢管长6米,松木桩软基处理;W5-W15井将采用钢板桩支护,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长298米,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桩径为¢500,纵向间距为1.3m,桩长为10~13m;W15-WC36井将进行顶管施工,使用D800钢筋混凝土管长34m。

W15工作井将采用钢板桩逆作法施工。

4.2 设计概况1、管线软基处理在场地开阔位置的污水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

距离挡墙较近的管线及破除恢复后截污井采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处理。

对于软基处理段管线基坑,基坑底部设置30cm碎石垫层及20cm中粗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0.在碎石垫层中设单层双向塑料土工格栅。

如果开挖深度遇到淤泥的基坑,则需要抛填0.5m深的片石。

管线软基处理松木桩的处理方法为: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插打,机械采用PC200挖机。

施工流程为:桩位放线-打松木桩-回填碎石。

用液压挖掘机打桩时,需要两人扶桩就位,将挖斗倒过来扣压木桩,将木桩压入地基一定深度自稳,然后让扶桩人走开,由挖掘机将松木桩压下去,一般每3~5min即可打一条桩,工效较高。

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

桩的布置以梅花形,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桩时挤出的淤泥需要及时清理。

2、管线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根据地质勘察钻孔成果,本工程支护开挖段淤泥层较厚,且基坑探挖深度≥3.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

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对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础
一. 软弱地基的种类及常见的处理方法
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土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土类地基;各种山前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

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

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

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二. 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荷载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

下面就110KV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工程的地质概况
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650m2,两层全框架结构。

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

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含淤质砾砂卵石呈中密状,是较为理想的持力层。

持力层的实际埋深约4米。

当时曾考虑用砼短桩或换土垫层法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松木桩的处理方案。

(2)松木桩的设计计算
在设计中短木桩用作挤密桩时可按下式设计:
S=0.95d√(1+e0)/( e0- e1)
n=A/AP
S――桩的间距(m)
d――桩径(m)
e0――挤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1――挤密后作要求达到的孔隙比,可按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设计值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五附表5-3或5-4确定
n――每m2桩的根数
A――每m2地基所需挤密桩面积,A=( e0- e1)/(1+ e0)
AP――单桩横截面积(m2)
在设计中,当桩端有硬壳层存在时,可作为端承桩,按下式计算:
Pa=Ψα[σ]A-----------------(a)
Pa――单桩承载力
Ψ―――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质有关,一般可取1
α―――桩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木桩取0.5
[σ]――桩材料的容许压力,kPa
本实例中柱下独立基础附加应力及自重总值为950KN。

选③层为桩端持力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经综合分析后取值130kPa,基础埋深1.5米,经计算基础尺寸为2.6*2.9m2。

持力层埋藏较浅,因而采用端承桩设计。

根据(a)式,当以松木为材料,桩直径为15cm时,[σ]为2773.4kPa
Pa=1*0.5*2773.4*(0.15/2)2*π=24.5KN/根
每平方米所需桩数为
n=950/(2.6*2.9*24.5)=5.14根/m2
实取5根/m2
该工程的桩基底面积为210m2,所需桩数:
210*5=1050根
桩的布置按梅花形:
全部打桩完毕后,在桩顶面铺设20cm厚片石灌石子,加以夯实,然后再做基础。

(3)经济效果分析
软弱地基的松木桩处理技术
根据建筑预算定额,φ15cm的松木桩2.5m长每根桩工料费为15元/根,总费用1050*15=1.575万元。

若用12cm*12cm混凝土预制短桩约需5.1万元;若用换土垫层则需2.4万元,并且因地下水位较高,换土施工难度很大。

显然用松木桩方案为首选。

该工程1999年5月竣工两年多来,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

三. 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适应条件
根据笔者在软土地基上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软土地基的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

只有查清土层和土质的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再者,必须从场地的土层和土质的特点出发,对地基与基础的结构、施工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方案比较、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一般软土厚度小于5m时较为适宜用松木桩处理,为了便于打桩,桩长不宜超过4m。

作端承桩时,为了保证桩尖能进入持力层,上部可先开挖至基础的埋深后再打桩。

桩的材料必须用松木,因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这些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价格也较为便宜。

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以下工作,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不宜使用松木桩。

实践证明,短木桩处理软弱地基时,有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它可避免大量的土方开挖,因而在松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它不失为一种处理软弱地基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