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18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首最全汇总(含新增10首)

2018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首最全汇总(含新增10首)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显著增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重视。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背诵的篇目由过去的64篇,增加到74篇。
文言文课文的快速背诵方法01抓关键词语背诵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02按写作顺序背诵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03整分联背诵法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04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不过,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更重在养成积累的习惯,从而形成语感,触类旁通!这样学古诗文会更好多朗读,形成语感1、读准字音。
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64篇)(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8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有64篇!高考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考生多读读古诗文,不仅有利于直接拿到高考默写分,对培养语感,提升传统文化涵养也很有帮助。
新课标语文高考背诵篇目(初中50篇,高中14篇,共64篇)高考初中建议背诵篇目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18北京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18北京高考语文背诵默写篇目(一)古文(23篇)1.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而死于安乐也”)《孟子》3.劝学《荀子》4.曹刿论战《左传》5.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乃还)《左传》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7.逍遥游(“北溟有鱼……之二虫又何知")《庄子》8.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庄不得击”)《史记》9.出师表诸葛亮1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李密11.桃花源记陶潜12.归去来兮辞(不包括“序”)陶潜1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王羲之14.滕王阁序(“豫章故郡……声断衡阳之浦”)王勃15.师说(“嗟乎……其可怪也欤”)韩愈16.陋室铭刘禹锡17.小石潭记柳宗元18.阿房宫赋(“一人之心……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19.岳阳楼记范仲淹20.醉翁亭记欧阳修21.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苏轼22.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23.爱莲说周敦颐(二)诗词曲(22首)1.氓《诗经》2.国殇屈原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8.春夜喜雨杜甫9.蜀相杜甫10.登高杜甫11.琵琶行(不包括“序”)白居易12.泊秦淮杜牧13.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1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1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17.书愤陆游18.钗头凤(红酥手)陆游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0.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21.窦娥冤(节选:[滚绣球])关汉卿2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必背古文23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018年高考语文之高考必背古诗文64篇

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第⼀部分⾼中课标必背14篇01 劝学 02 逍遥游 03 师说 04 阿房宫赋 05 ⾚壁赋 06 氓 07 离骚08 蜀道难 09 登⾼ 10 琵琶⾏并序 11 锦瑟 12 虞美⼈ 13 念奴娇·⾚壁怀古 14 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第⼆部分初中课标必背⽂⾔⽂16篇15 《论语》⼗则 16 鱼我所欲也 17 ⽣于忧患,死于安乐 18 曹刿论战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出师表 21 桃花源记 22 三峡 23 杂说(四)24 陋室铭 25 ⼩⽯潭记 26 岳阳楼记 27 醉翁亭记 28 爱莲说 29 记承天寺夜游第三部分初中课标必背诗歌34篇30 送东阳马⽣序 31 关雎 32 蒹葭 33 观沧海 34 饮酒3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6 次北固⼭下 37 使⾄塞上3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9 ⾏路难 40 望岳 41 春望4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4 早春呈⽔部张⼗⼋员外 4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背46 观刈麦 47 钱塘湖春⾏ 48 雁门太守⾏ 49 ⾚壁 50 泊秦淮51 夜⾬寄北 52 ⽆题 53 相见欢下载54 渔家傲 55 浣溪沙56 登飞来峰 57 江城⼦ 58 ⽔调歌头59 游⼭西村60 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1 过零丁洋 62 天净沙·秋思 63⼭坡⽺·潼关怀古 64 ⼰亥杂诗2018年⾼考语⽂之⾼考必背古诗⽂64篇必背01君⼦⽈: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直中(zhòng)绳, (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受绳则直,⾦就砺(lì)则利,君⼦博学⽽⽇参(cān)省(xǐng)乎⼰,则知明⽽⾏⽆过矣。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见欢》李煜40.《渔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51.《劝学》荀子52.《逍遥游》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55.《赤壁赋》苏轼56.《氓》诗经57.《离骚》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李煜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初中新增必背篇目十篇)1、卖炭翁白居易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3、伯牙善鼓琴《列子》4、答谢中书书陶弘景5、木兰诗6、湖心亭看雪张岱7、河中石兽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9、满江红秋瑾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一)初中部分60篇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篇)1.《论语》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前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渊明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见欢》李煜40.《渔家傲》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XX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51.《劝学》荀子52.《逍遥游》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55.《赤壁赋》苏轼56.《氓》诗经57.《离骚》屈原58.《蜀道难》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61.《锦瑟》李商隐62.《虞美人》李煜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初中新增必背篇目十篇)1、卖炭翁白居易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3、伯牙善鼓琴《列子》4、答谢中书书陶弘景5、木兰诗6、湖心亭看雪张岱7、河中石兽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9、满江红秋瑾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一)初中部分60篇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18高考人教版高中语文背诵(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必修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一段)《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北京高考古诗文复习(背诵与默写篇目)

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与默写篇目目录文言文篇目18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2.过秦论(上)-贾谊13.陈情表-李密1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15.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6.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7.石钟山记-苏轼18.登泰山记-姚鼐古代诗歌篇目32篇1.静女-《诗经•邶风》2.无衣-《诗经·秦风》3.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蜀道难-李白10.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1.将进酒-李白12.燕歌行-高适13.蜀相-杜甫14.客至-杜甫15.登高-杜甫16.登岳阳楼-杜甫1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8.李凭箜篌引-李贺19.锦瑟-李商隐2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1.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22.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5.登快阁-黄庭坚26.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7.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28.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29.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0.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2.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标蓝色为高考或本届模拟考过的句子)(标红色的句子为重点句)文言文篇目18篇1.《论语》十二章(重点)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北京高考语文背诵默写篇目(一)古文(23篇)1.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而死于安乐也”)《孟子》3.劝学《荀子》4.曹刿论战《左传》5.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乃还)《左传》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7.逍遥游(“北溟有鱼……之二虫又何知”)《庄子》8.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庄不得击”)《史记》9.出师表诸葛亮1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李密 11.桃花源记陶潜12.归去来兮辞(不包括“序”)陶潜1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王羲之14.滕王阁序(“豫章故郡……声断衡阳之浦”)王勃15.师说(“嗟乎……其可怪也欤”)韩愈16.陋室铭刘禹锡17.小石潭记柳宗元18.阿房宫赋(“一人之心……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19.岳阳楼记范仲淹20.醉翁亭记欧阳修21.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苏轼22.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23.爱莲说周敦颐(二)诗词曲(22首)1.氓《诗经》2.国殇屈原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8.春夜喜雨杜甫9.蜀相杜甫10.登高杜甫11.琵琶行(不包括“序”)白居易12.泊秦淮杜牧13.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1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1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17.书愤陆游18.钗头凤(红酥手)陆游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0.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21.窦娥冤(节选:[滚绣球])关汉卿2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必背古文23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guì)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5.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ǎ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抢(qiāng)榆枋(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8.鸿门宴(《史记》)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xì)。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出师表(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āi)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