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3政治经济学3价值规律PPT课件

表面上生产者的随心所欲,背后却受着社会 总劳动分配规律的制约。生产者必须使自己的 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才能达到自己的生产目的。
第三节
16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要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要 求生产者的劳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
1、劳动的生产力水平,要符合社会生产力 的要求;2、劳动的支出形式,即所生产的产 品要符合社会需要。
第三节
9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的永恒规律
“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 行各种职能的时间。”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 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 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
“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 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 难的大小。”
第三节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经济生活 中永恒的规律
二、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中的实 现形式——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的基本规律
五、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三节
3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 ——人类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第三节
4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没有生产就不会有劳动产品,也就谈 不上价值,没有流通也就不能体现商品 的价值。
第三)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在私人劳动产品偶然的不断变动 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 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 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在生产中就 必须根据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各种需要 的数量,把一定的劳动时间分配到各种产品的生 产上去。这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个永恒规律。
第三节
16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要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要 求生产者的劳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
1、劳动的生产力水平,要符合社会生产力 的要求;2、劳动的支出形式,即所生产的产 品要符合社会需要。
第三节
9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的永恒规律
“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 行各种职能的时间。”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 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 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
“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 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 难的大小。”
第三节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经济生活 中永恒的规律
二、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中的实 现形式——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的基本规律
五、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三节
3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 ——人类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第三节
4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没有生产就不会有劳动产品,也就谈 不上价值,没有流通也就不能体现商品 的价值。
第三)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在私人劳动产品偶然的不断变动 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 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 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在生产中就 必须根据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各种需要 的数量,把一定的劳动时间分配到各种产品的生 产上去。这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个永恒规律。
三节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课件

部门之间的分配,即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 (2)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鞭子”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的分化作用( “筛子”作用) 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14页,共24页。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入
价格> 价值
获利增 加
增加生 产
供不 应求
获利 减少
减少 生产
第3页,共24页。
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价 值 规 律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 基础实行 等价交换。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经济
(价值量的实现) 商品交换领域
第4页,共24页。
★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
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 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 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
第21页,共24页。
第12页,共24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价 值 规 律
2、商品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 等价交换。
第一种含义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经济
(价值量的实现) 商品交换领域
第二种含义
第13页,共24页。
二、价值规律作用与市场机制 ★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棒子”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
第14页,共24页。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入
价格> 价值
获利增 加
增加生 产
供不 应求
获利 减少
减少 生产
第3页,共24页。
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价 值 规 律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 基础实行 等价交换。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经济
(价值量的实现) 商品交换领域
第4页,共24页。
★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这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
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 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 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
第21页,共24页。
第12页,共24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价 值 规 律
2、商品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 等价交换。
第一种含义 (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经济
(价值量的实现) 商品交换领域
第二种含义
第13页,共24页。
二、价值规律作用与市场机制 ★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棒子”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习题】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 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 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属于哪种规则( )。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交易规则 C.市场竞争规则 D.市场保护规则
(三)市场管理P81 ·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两大部分。 • ·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 从事市场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有关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 是社会性及群众性管理机构; • 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 参与四个方面。
4.特征(与教材略不同) (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 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由上可以推出( )。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 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 (3)商品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的经济;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1.含义:P66 2.特征
市场经济
(1)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
(2)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3)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强;
(二)商品经济
1.含义:P66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条件P66-67
3.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P67 •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导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后,商品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 式。当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商品经济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P67 • 历史命运:马克思说未来社会,商品经济会伴随着私有制的 消灭而消灭,这就是马克思预见商品经济的历史命运。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PPT课件

12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 式是,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 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 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存在垄断的部门或领域,价值规律采取了垄 断价格的表现形式。
13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微观方面:
1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 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全社会生产 力的向前发展。 2、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 竞争中两极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14
宏观方面: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 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 置趋于合理和优化。
2、生产资料市场是交换人们在物质资料 生产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劳动工具、劳动对 象等商品的市场。
18
3、金融市场是资金的供应者与需求者进行 资金融通和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是货币资 金借贷和融通等关系的总和。 4、劳动力市场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是 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市场秩序(自学内容)
7
2.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价格机制和竞 争机制 ( 1)供求价格机制是指供求与价格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供求价格机 制构成市场经济运行的信号系统,引起商品 生产经营者根据供求价格信号及时调整自身 的生产经营决策。 ( 2 )竞争机制的功能,是促使商品生 产经营者优胜劣汰,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 合理化和优化。
1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本章重点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2第一节市场经济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1自然经济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一、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 市场体系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各级
各类市场的总和。 不同角度多种分类。 1.商品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
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市场秩序指市场运行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 行为规范的总称。
1.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市场规则。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市场有序运行所 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 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3.市场管理。市场管理组织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价格 偏离价值运动。
价值决定价格,受货币价值和供 求关系影响。
价格偏离价值的运动,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第一,商品价格波动始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第二,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 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第三,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但在供求趋于 平衡时,价格接近价值。 因此,价格偏离价值运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 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 动力 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第一,微观作用,激励创新、优胜劣汰。 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 置。
阅读材料:蒜你狠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也是有缺陷的,蕴含着 造成社会劳动巨大浪费的可能性同时还会引发 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
价值规律
案例导引
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 实体经济企业 虚拟经济企业
教学内容
★ 市场经济 ★ 价值规律 ★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消费资料市 场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 产资料市场则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
▪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它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土地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联想做大做强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做法努力: ①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②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 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统;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 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也能激励上市公 司的经理层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者多做价值投 资)
注意:在我国,土地市场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以技术商品为交易对 象的市场
重要性
首先:为研发和生产的协作建立了直接 的联系,加速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二:促进研发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共 享,并借助知识的外溢,促进整个社会生产 力的进步
交易方式
一:存在于图纸、资料、磁带中的专利、技术诀 窍、产品设计等技术交易,属于知识产权转让 二: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知识的交易,主要通过 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
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值规律作用与联想
2004年末,电脑制造巨头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 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IBM的全球电脑业务 使联想集团的业务规模从30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同时全球 市场占有率从2%上升至8%,成为仅次于戴尔、HP的全球第三大 电脑厂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

供不应求
缩小生产 利润小
价格上涨
生产资料
流
劳动 力 入
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资料 流 劳动 力 出
价格下降
利润大 扩大生产
供过于求
春节过后,全 国有数千万到东南 沿海一些经济发达 的地区去打工,人 们形象地称之为 “孔雀东南飞“。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资本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 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 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 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出。
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贫富 差距等
二、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发
内
存
展
相
涵 不 同
在 和
到 普
发 展
遍 化
的 前
阶 段
对 物 不 同
提
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1.企业是市场主体 社会化大生产,企业为主体,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自主决定。
2.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生产资源由市场配置效率高。
——马克思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2.刺激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劳动生产率。 “鞭子作用”
技术 水平
先进
劳动生产 个别劳动
率
时间
高
少
商品 出售
等价
结果 多利
落后
低
多
等价
少利
3.分化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筛子作用”
个别劳动 生产率
个别劳 动时间
此后,他们奔赴市场,搜集商品供求和价格信息。有的改 行建造蔬菜大棚,为城镇供应鲜菜;有的购置了汽车,搞 起了货物运输;有的人又引进新的优质苹果树苗,继续生 产苹果。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从两者的区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 (2)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条件
▫ 第一,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活动方式。
▫ 第二,拥有独立财产和资金的营利性企业成为社会经 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产生和发展上既相 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看:
(1)二者有共同的基础——市场。 (2)二者遵从共同的经济规律。 (3)二者反映的都是经济运行层次的经济活动方式。 (4)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 第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消费者导向型模 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德国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
▫ 第三,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即所谓政府(行政)导 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经济体制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经济决策 体制、利益分配体制、生产调节体制和信息传递体制 等。
•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
▫ 上述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内 容,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①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 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 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 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高级形式):它是工业时代的商品经 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 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短处------表现在宏观领域:
第一,容易产生盲目性、滞后性; 第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
滞后效应。溢出效益。失衡效应。 局部效应。垄断效应。分化效应
17
分化效应
“物品流进选票或货币最多的地方。富人的狗可以 得到穷人的孩子为了避免软骨病而必须饮用的牛乳。 从道德观念看,不完善是十分可能的,但是,从市场 机制所应完成的任务来看,拍卖市场正在完成它所应 该完成的任务——把物品交给出价最高的人,交给具 有最高的货币选票的人。”
•租税政策
23
需求与供给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
需求 大于 供给
供给 大于 需求
卖方 市场
买方 市场
价格 上升
价格 下降
供给 增加
供给 减少
需求 减少
需求 增加
24
竞争机制
是买卖双方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相互排斥、 相互冲突的经济联系。
卖方竞争
流通
竞 领域 争
市场 竞争
买方竞争 买卖双方竞争
以改进技术
类
“一夜之间既有可能变为大富翁,又有可能变成穷光 蛋”。
综上所述,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两种手 段或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 和短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
18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 经济的开放性 国家调节的重要性
局限性:由于调节的自发性,市场主体分散, 不能集中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自发 调节的滞后性;外部不经济等。
市场调节需要宏观调控进行补充。
27
第二节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按照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
28
2、价值规律的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 价格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阶段。
7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 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较高阶段,市 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 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8
1、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 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 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 的使用。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 的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部门内 争夺市场 提高劳动生
型 生产 部竞争 优 势 产率为手段
领域 部门之 争夺有利 以资本转 间竞争 投资场所 移为手段
25
市场三大机制相互牵动,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市场机制
价
供
竞
格
求
争
机
机
机
制
制
制
26
4、市场机制的优劣
优势: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市场主体依照 一定规则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可以自动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9
资
计划(经济)
源
--看得见的手
配
置
两
市场(经济)
种
--看不见的手
方
式
10
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比较
特点
计划手段: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 市场经济: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12
计划手段的特点
长处-----表现在宏观领域
第一,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第二,在经济总量、结构方面进行宏观规划; 第三,收入分配调节的有效性; 第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价格机制 是市场的 核心机制
调节的信号 对不同种商 品的生产者
对消费者 选择的向导
22
供求机制
是制约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变化的机制。
供求机制 构成及 影响因素
市期场市内需场、求需一求定影响因是价指••格商消消水品费费平价者者上格收在对入一某定种时商 品的需求量素。•消费心理
•商品价格 市根 供场市据 的供场一商给供定品给的数影响因素是价量指••格。生收和在,产入产一企要预品定业素期成时愿价本期意格内并、提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图1
29
图2
30
图3
31
32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①结论——内容决定形式。 ②理由—— 中心论:价值是价格波动的中心; 长期论:从一种商品看,价格有涨有落,可
以相互抵消; 综合论:从总体商品看,价格有涨有落,也
可以相互抵消;
33
4、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作用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②刺激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③分化作用 对商品生产者进行优胜劣汰
缺陷-----表现在微观领域:
第一,对微观经济难以发挥作用; 第二,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 第三,经济主体易产生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
13
14
15
16
市场 手段的特点
▪长处-------表现在微观领域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自发调节器。 社会生产力的内在驱动器。 经济波动的天然报警器。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
本 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价值规律
结
构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1、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19
3、市场机制
市场要素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而形成的自行协 调经济运行的机制, 就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
价
供
竞
格
求
争
机
机
机
制
制
制
20
价格机制
就是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机制。 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既取决于商品价 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又受供求关系 影响。
21
价格机制
竞争的工具 对同种商品 的生产者
对市场经济 宏观控制 调控的手段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3
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① 自给 ② 封闭 ③ 简单 ④手工工具
交换 开放 扩大 机器
4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分工 ②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
5
3、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自主性:商品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②平等性:等价交换 ③竞争性:商品生产者为了各自利益展开竞争 ④开放性:生产过程中分工、协作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①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 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 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 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高级形式):它是工业时代的商品经 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 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短处------表现在宏观领域:
第一,容易产生盲目性、滞后性; 第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
滞后效应。溢出效益。失衡效应。 局部效应。垄断效应。分化效应
17
分化效应
“物品流进选票或货币最多的地方。富人的狗可以 得到穷人的孩子为了避免软骨病而必须饮用的牛乳。 从道德观念看,不完善是十分可能的,但是,从市场 机制所应完成的任务来看,拍卖市场正在完成它所应 该完成的任务——把物品交给出价最高的人,交给具 有最高的货币选票的人。”
•租税政策
23
需求与供给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
需求 大于 供给
供给 大于 需求
卖方 市场
买方 市场
价格 上升
价格 下降
供给 增加
供给 减少
需求 减少
需求 增加
24
竞争机制
是买卖双方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相互排斥、 相互冲突的经济联系。
卖方竞争
流通
竞 领域 争
市场 竞争
买方竞争 买卖双方竞争
以改进技术
类
“一夜之间既有可能变为大富翁,又有可能变成穷光 蛋”。
综上所述,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两种手 段或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 和短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
18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 法制和信用成为交换关系的基础 经济的开放性 国家调节的重要性
局限性:由于调节的自发性,市场主体分散, 不能集中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战略目标;自发 调节的滞后性;外部不经济等。
市场调节需要宏观调控进行补充。
27
第二节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按照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
28
2、价值规律的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 价格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阶段。
7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 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较高阶段,市 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 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8
1、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 实的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 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 的使用。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不同 的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部门内 争夺市场 提高劳动生
型 生产 部竞争 优 势 产率为手段
领域 部门之 争夺有利 以资本转 间竞争 投资场所 移为手段
25
市场三大机制相互牵动,对社会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市场机制
价
供
竞
格
求
争
机
机
机
制
制
制
26
4、市场机制的优劣
优势: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市场主体依照 一定规则进行的市场交易活动,可以自动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9
资
计划(经济)
源
--看得见的手
配
置
两
市场(经济)
种
--看不见的手
方
式
10
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比较
特点
计划手段: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 市场经济: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12
计划手段的特点
长处-----表现在宏观领域
第一,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第二,在经济总量、结构方面进行宏观规划; 第三,收入分配调节的有效性; 第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价格机制 是市场的 核心机制
调节的信号 对不同种商 品的生产者
对消费者 选择的向导
22
供求机制
是制约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变化的机制。
供求机制 构成及 影响因素
市期场市内需场、求需一求定影响因是价指••格商消消水品费费平价者者上格收在对入一某定种时商 品的需求量素。•消费心理
•商品价格 市根 供场市据 的供场一商给供定品给的数影响因素是价量指••格。生收和在,产入产一企要预品定业素期成时愿价本期意格内并、提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图1
29
图2
30
图3
31
32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①结论——内容决定形式。 ②理由—— 中心论:价值是价格波动的中心; 长期论:从一种商品看,价格有涨有落,可
以相互抵消; 综合论:从总体商品看,价格有涨有落,也
可以相互抵消;
33
4、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作用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②刺激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③分化作用 对商品生产者进行优胜劣汰
缺陷-----表现在微观领域:
第一,对微观经济难以发挥作用; 第二,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 第三,经济主体易产生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
13
14
15
16
市场 手段的特点
▪长处-------表现在微观领域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自发调节器。 社会生产力的内在驱动器。 经济波动的天然报警器。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市场经济
本 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价值规律
结
构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1、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19
3、市场机制
市场要素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而形成的自行协 调经济运行的机制, 就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
价
供
竞
格
求
争
机
机
机
制
制
制
20
价格机制
就是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机制。 价格的形成和变化既取决于商品价 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又受供求关系 影响。
21
价格机制
竞争的工具 对同种商品 的生产者
对市场经济 宏观控制 调控的手段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3
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① 自给 ② 封闭 ③ 简单 ④手工工具
交换 开放 扩大 机器
4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分工 ②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
5
3、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自主性:商品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②平等性:等价交换 ③竞争性:商品生产者为了各自利益展开竞争 ④开放性:生产过程中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