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空气

合集下载

2-1-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沪教版)解析版

2-1-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沪教版)解析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1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建议时间:25分钟)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 4B .4: 1C .1: 5D .4:5【答案】A【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约为20%,氮气体积分数为78%,约为80%,所以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20%:80%=1:4,故选A 。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答案】D【详解】A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不会是空气的污染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 .供给呼吸用到的氧气B .食品包装袋中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NH 3)D .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C【详解】A、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氧气来自空气;B、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氮气来自空气;C、空气中不含有氨气,氨气不是来自空气;D、空气中含有0.94%的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来自空气;故选C。

4.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A.650mL B.520mL C.26mL D.32.5mL【答案】A【详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成年人每秒钟需要吸入氧气约130mL,则相同条件下每秒钟需吸入空气的体积=130mL÷1/5=650mL,故选A。

5.如图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1空气的成分(整理)

2-1空气的成分(整理)

2-1空气的成分(整理)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2.1空气的成分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1、你能“捕捉”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并证明空气的存在吗?2、空气里究竟有什么物质?3、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去测定空气的成分吗?实验的根据是什么?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想一想 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 5)给车胎打气―――涨起来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P30瓶内压强变小,水倒吸氧气真空水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1、实验原理:(记笔记)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约 1/5,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P30点燃2、实验原理:(即反应文字表达式) 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3、实验现象:1、产生大量白烟; 2、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3、放热;4、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议一议】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红磷做实验?不能,因为木炭、硫燃烧生成了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压强无明显变化。

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科粤版初三化学上册Ppt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 4 )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 2 )装置漏气;(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1空气

2-1空气

四、宝贵的资源——空气
2、稀有气体 (1)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气体 (2)用途: 保护气、电光源
五、保护空气
五、保护空气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在10μm以下,称PM10)、臭氧。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3.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防治污染 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Thanks
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奋斗 的自己 Size the day,size the hour!
如果燃烧刚刚结束就打开弹簧夹, 冷却至室温后, 集气瓶内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 测定结果偏小(水面上升不足1/5) 再打开弹簧夹 态,压强变化不明显 点燃红磷后迅 如果燃烧匙深入集气瓶中太慢, 速伸入集气瓶 造成集气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 弹簧夹要夹紧 若弹簧夹未夹紧,会有部分空气 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
测定结果偏大(水面上升大于1/5)
②装置有漏气点,密封不良; ③实验结束后未待完全冷却就将弹簧夹打 开。
二、空气的组成ຫໍສະໝຸດ 三、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糖水
三、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四、宝贵的资源——空气
性质
决定 反映
用途
1、氧气的用途:供给生命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四、宝贵的资源——空气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 g/L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支持燃烧 (2)用途: ①化工原料——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 ②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氮气隔绝空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填充食品袋防腐 ③液氮冷冻剂——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④其他——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2-1空气的成分

2-1空气的成分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四、保护空气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 的物质有那些?
1)工业污染。 2)生活污染。 3)交通污染。 4)农业污染。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氢、 二氧化氮、氟氯烃致冷剂等 等
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 动物植物都需要。
谜底:空气
4.1
空气的成分ຫໍສະໝຸດ 1、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没有 空气,那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 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有哪些 成分组成呢?
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O2) 约21%
氮气( N2) 约78%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稀有气 体 0.934%
二氧化碳 0.034%
其他气体杂质 0.002%
空气的组成
氮气 氧气 空 气
( N2 ) ( O2 )
(体积分数)
78% 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 CO2 )
0.934%
0.034% 0.002%
其他气体杂质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高硫煤
二氧化硫
亚硫酸
硫酸
酸雨
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 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间的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则空气质量越差 ;反之则较好。
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附答案:2-1 空气(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附答案:2-1 空气(第2课时)

课题2.1 空气(第二课时)(练)【基础篇】1. 下列过程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 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 煤燃烧产生的烟雾C. 汽车尾气排放的烟雾D.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2.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3.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4.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5.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是( )A. 氧气、氮气B. 氧气、二氧化碳C. 氮气、氩气D. 氧气、氩气6. 空气里有下列成分,其中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 )A. 氮氧化物、二氧化碳B. 水蒸汽、氧气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D. 碳粉尘、氮氧化合物7.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使用清洁能源B.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 积极植树造林D. 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8.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提升篇】9.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 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10.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春季88 40 44 Ⅱ夏季67 33 36 Ⅱ秋季90 46 54 Ⅱ冬季98 69 60 Ⅱ(1)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_____.(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_____.(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______.(答一点即可)(5)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1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2-1空气(第二课时)

2-1空气(第二课时)

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同学们用8分钟认真、快速看课本28—29 同学们用 分钟认真、快速看课本 分钟认真 页,然后分组讨论,弄明白下面的问题: 然后分组讨论,弄明白下面的问题: 1、氧气的用途是什么? 、氧气的用途是什么? 2、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有哪些? 、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有哪些? 3、你能叙述氮气的性质吗? 、你能叙述氮气的性质吗? 4、稀有气体有哪些特殊的用途? 、稀有气体有哪些特殊的用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2、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课后习题4、5、6题 课后习题 、 、 题
谢谢!
)、空气的污染物种类有哪几类 (1)、空气的污染物种类有哪几类? )、空气的污染物种类有哪几类? 有害气体和烟尘 )、空气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指什么 (2)、空气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指什么? )、空气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指什么?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 )、被污染的空气产生哪些危害 (3)、被污染的空气产生哪些危害? )、被污染的空气产生哪些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4)、为了保护空气,我们应做到哪些? )、为了保护空气 )、为了保护空气,我们应做到哪些?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 植树造林,种草。 植树造林,种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2-1 空气(第二课时) 空气(第二课时)
金铺初中

2、1空气主要内容

2、1空气主要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空气主要内容
鹿邑玄武一中 栾志伟
1·研究空气的历史人物:法国人拉瓦锡、瑞典人舍勒、英国人普利斯特里。

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体积比):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03%)、二氧化碳(0.03%)及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法国人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文字表达式:
汞+氧气—加—热
氧化汞
化学符号 Hg+ O 2 —加—热 HgO
4·空气的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的产物,主要有气体和粉尘。

成分主要有 硫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及制冷剂氟氯烃烷化合物等的排放。

5·空气的污染危害大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害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

6·空气的污染治理: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变燃烧结构;开发新能源,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加强空气质量及PM2.5的监测;加强执法力度,人人提高意识。

7·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文字表达式:磷+氧气—加—热五氧化二磷
化学符号 P + O 2—加—热 P 2O 5
8·实验要求:红磷足量;装置密闭;冷却后观察氧气约占1/5。

9·实验误差: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原因略。


10·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图。

1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自来水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如:水、氧气等。

2012-7-12
于柘城洪达中学。

(核心素养目标)2-1 感受空气 教案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2-1 感受空气 教案设计

2.1《感受空气》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科学聚焦1说一说: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说说空气的特征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2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下面的气泡图上。

34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气体。

5 .提问:我们的周围都是空气,那么空气真的是无处不在吗?空气只存在于地面到数千千米的高空之间。

这层厚厚的空气称为大气层,大气层保护着地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越往地球外面,空气越稀薄。

6 .观看视频:空气在哪里二、科学探索活动一:感受空气1 .实验材料:保鲜袋哨子或笔盖气球橡皮筋如何用这些材料感受空气呢?2 .探究方法我用抱一抱的方法,发现空气。

我用吹一吹的方法,发现空气O我用压一压的方法,发现空气O我用抛一抛的方法,发现空气。

活动二:传递游戏1 .探究器材:不同的物品与容器2 .游戏规则:(1)每个容器只能装一种物品;(2)保证物品不会从容器中泄漏出来;(3)连同容器一起传递物品。

3 .思考1:你选择什么容器来传递,为什么选择这个容器?4 .探究方法56 .一起来试试传递吧塑料袋装空气、筛子装石头、塑料杯装水7 .思考2:在传递过程中,你发现空气与水、石头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8 .说一说你的感受三.科学研讨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空气和一般的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四.科学拓展1如何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从形状和体积方面来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你知道吸盘为什么能够被牢牢的固定在墙上吗?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压出了吸盘里面的空气,而吸盘外面仍然受到大气的压力,因此吸盘能够被牢牢地压在墙上,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

一旦吸盘内进入空气,内外压力平衡,吸盘就会掉下来。

吸盘的接触面越光滑(如瓷砖、玻璃等),它的密封性就越好,空气就越不容易进入,承重能力就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九年级化学课案
课题:2-1-1 空气
课型:新课执笔:刘玲玲集备:2013年月日教学:_______日星期______ _____ 班第____ 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
目标要求: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地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重难点:设计并试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习器材:
集气瓶、燃烧匙、弹簧夹、烧杯、导管等
自学指导:
一、根据下列指导,认真学习课本P26“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部分的内容
1.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氧气和氮气的化学符
号、。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3.拉瓦锡所做实验的最终结论是。

二、同学们阅读实验2-1内容,总结实验的步骤。

注意事项: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

3、点燃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并塞紧塞子。

4、红磷的量要足量。

三、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28-P30,完成思考题。

1、氧气有哪些用途?⑴氧气的用途:、
2、氮气有哪此用途?(P29完成课本上讨论题,并归纳出氮气的性质)
、、
3、稀有气体有哪些用途?:、、、、【小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臭氧:阻挡紫外线,防止臭氧空洞,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四、请同学们自学30页,并完成以下思考题:
⑴污染源:①气体污染物(、、)②固体污染物()
⑵空气污染的危
害:、、;
引起、、等现象。

⑶防治措施:①②、③④等
五、空气的成分有那些?每一成分各占多少?请同学们阅读27页总结出。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约占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约占_________,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约占__________ (注意是体积分数)
拓展与探究:
一、老师演示实验2-1,引导同学们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二、小组讨论交流:
围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剩余的主要气体是。

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
(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6)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如用木炭应如何改进?
(7) 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8)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对反应物的要求是
(9)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符号表达式是
讨论:(P27)当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氧气得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那些?由此,同学们可以总结出实验成功失败的关键有那些?
(10)当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氧气得体积多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课堂小结:
评价人____________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九年级化学课案
课题:2-1-1空气
课型:新课执笔:刘玲玲集备:2013年9月2日教学:_______日星期______ _____ 班第____ 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
自学检测:
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
(1)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将燃着的红磷立即伸入盛有水的集气瓶中,并把塞紧,可观察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
(2)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有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
物理性质为化学性质为
如果反应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
是。

4、下列操作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小于集气瓶容积1/5的
是,导致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大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B.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了C.没有冷却到室
温就打开止水夹D.集气瓶漏气E.预先在导管内也充满了水
课堂反馈:
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
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
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 处。

(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1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_____ __ 。

(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 ______ _______ ;②活塞向(填左、右)_ ___ 移动。

( 3 )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_______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
是。

2、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 、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
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

然后给
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
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
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
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Array如下: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
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
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
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红磷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 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
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