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精编版)

我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小学生自学网
小学生自学网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这原是鲁肃夸赞吕蒙学有长进的话, 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 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 改变对他的看法。 指在很短的时间让人家认为变一个 人一样,变得出色了。 分别很短时间,就应用新的眼光看 待 。
小学生自学网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神气十足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我的发现
小林: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一些句子有 较深的含义,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 小东: 是呀。比如,《生命 生命》中有这样 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 地糟蹋它。我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理解很肤 浅。
我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我的发现
小学生自学网
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 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 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 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 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 动地的事业。
小学生自学网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浓郁 灵性 飞翔
流连 经历 权利
小径 瞬间 缤纷
流畅 扑闪 鼓动
引导 概念 跃进
悄然 弧线 欲望
冲破
糟蹋
坚硬
短暂
不屈
有限
茁壮
珍惜
沉稳
震撼
花繁叶茂
磕磕盼盼
多姿多彩
词语盘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第 1 讲课题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课型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1.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3.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备学校醴陵实验小学主备人陈丽审核人教学过程:再备课记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新知1、展开“生命画卷”,复习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命的画卷──盲女孩安静用她特殊的方式去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琳达一家用自己的爱心启示我们,给他人带来幸福,这样的生命才更有意义;一只绝境求生的飞蛾,一棵顽强生长的瓜苗,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都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虽然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引出“我的发现”师:这些生命的画卷,让人感动回味,我们在感动之余也对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留下了印象,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小林、小东对这些句子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发现,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通过“生命画卷”的展开,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过程更能感受生命的意义,轻松自然地走进了下面探究发现之中。
)二、对话交流,寻找发现(一)阅读对话,探究发现1.默读“我的发现”,圈点“发现”。
请大家仔细默读他们的对话,他们发现了什么?作上记号。
(相机板书:反复地品读,思考: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瞧,这些不就是我们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好方法吗!文中小林、小东读书时一边体会一边思考才有了这样的发现!2.小组讨论。
其实,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也常遇到这样的句子,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呢?现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遇到好的方法,我们记下来。
我们在讨论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的建议。
(小组讨论,师巡视,做指导。
)3.集体交流。
一位善于思考的人,会得到一棵树的果实,一群善思互助的人,会得到一片茂密的果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完美版《语文园地五》教学讲义ppt

张海迪,中国残
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女,汉族,1955年9 月出生,山东济南人, 肢体残疾。1983年3 月7日,团中央举行 命名表彰大会,授予 张海迪“优秀共青团 员”光荣称号,并作 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 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之前,张海迪有 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 跑来跑去。
小学生自学网
成语故事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 “你这话不对, 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 我过去爱读书,主管 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 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 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手不离书 本。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热爱生命
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 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 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 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 启发。
资料交流
2003 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 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这是 生命与疾病的抗争。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病区里, 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 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 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邓练贤、叶欣、王晶、 丁秀兰、李晓红 ······ 这些闪光的名字后面, 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 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 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 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我的发现
小林: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一些句子有较 深的含义,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 小东: 是呀。比如,《生命 生命》中有这样的 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 糟蹋它。我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理解很肤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五组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公开课教..

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五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1.1.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2.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3.3.感受生命的美好,珍爱生命。
感受生命的美好,珍爱生命。
感受生命的美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个板块的学习。
二、我的发现二、我的发现1、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生命的启示课文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2.2.方法总结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师:本组课文学习的重点是体会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请同学们打开书96页,读一读我的发现中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一说他们发现了哪几种体会含义较深句子的方法。
深句子的方法。
学生自读、汇报学生自读、汇报: : 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师:在平日的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那些好的方法?在平日的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那些好的方法?(生(生: : 联系上下文,联系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插图,借助插图, 展开丰富的想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师小结:掌握这些(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联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插图,联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插图, 展开丰富的想象,)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好含义深刻的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解好含义深刻的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3、“故地”重游,灵活运用“故地”重游,灵活运用师:下面运用这些方法再来体会这两句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因此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体现交际主体的互动性,充分发挥角色的作用,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
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并在学生共同参与过程中不断规范他们的语言,突现话语的审美性。
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
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且,在本组的导语中,教材还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
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本次教学过程的设计,特别注意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
学习目标: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的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的表达能力,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生命的现象,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发现身边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文导入,引进语境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品读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习作

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四年级学生应做到“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
在本组的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
因此,本次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
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充分地感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1、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记叙具体,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记叙具体,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习难点:习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阅读有关生命的故事,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欲望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
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
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

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要体现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产生导向作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1一、引入:昨天,我们刚刚走进坐落在山环水绕的山谷里的小山村,感受到了小山村的清新宁静,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乡村里的大花园,看看那里又有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
此时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
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
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
(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
(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
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
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
三、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1、复习生字。
2、指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2、指名朗读。
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
(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习作ppt

3、生物界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热爱生命
汪国真
只要明天还在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 凯勒(Helen 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 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 安妮· 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 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 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 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 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 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 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 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 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 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 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 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热爱生命
------语文园地五习作
习作要求: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要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写完后认真修改。
由一件事情或某一生命 现象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 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
《师魂》 《人类的朋友》 《和死神赛跑》 《广利河笑了》 《红黄绿的呼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姿态 这盆嫁接的仙人球是我两年前从花鸟店买回来的。初见它时,它既没有玫瑰的娇嫩艳丽,也没有茉莉 的芬芳馥郁。抓住我眼球的是它奇特的形状,亭亭的三棱剑顶着圆圆的仙人球,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从密麻 麻的刺儿中冒出来,有序地在仙人球的顶部围成一圈儿。它就像是一个戴着花冠的小姑娘,羞答答地藏在繁 花绿叶之下。 我把这盆仙人球和其它的花一起放在阳台上。花期过后,它显得很不起眼,又长满了刺儿,所以被我 移到了角落里。每天浇花时,它总被我落在最后,有时喷水壶里没水了,嫌麻烦就让它干渴着。
自由组合,选择一个角度
1.讲述热爱生命的故事; 2.介绍神奇的生命现象; 3.告诉亲身的感受,给予启发。
对生命的认识感受
习作要求 选择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自己从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中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还可 以写生命的价值。
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我把它当作病号来照料,但是那腐烂的伤口还在扩大,大到我对它能否活下去产生了怀疑。但它以这 种残缺的姿态依然顽强地活着。渐渐地,它的伤口结了疤。
今年三月初,它居然又开花了。四朵小花依次绽放,默默地诉说着它对春天的渴望。如今,每次看到它, 我都倍受震撼:生命可以残缺,但绝不可以放弃!
我期待来年春天还能看到那可爱的小花。
去年国庆长假,全家人去福州玩了五天。一回到家,我便到阳台上浇花。当看到这盆仙人球时,我吃 惊地发现它的三棱剑烂了一个大口子。我把它端出来,盆里的土已干得发白。“呼——呼——”我似乎听到 了它缓慢而深沉的呼吸声,听到它无声地乞求:“好渴啊,快浇点水吧!”我给它浇了一大勺水,它“咕咚 咕咚”地喝了个饱。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手不释卷 形容读书或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原是鲁肃夸赞吕蒙学有长进的话,后以形容对人重视,另眼相待。 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改变对他的看法。 指在很短的时间让人家认为变一个人一样,变得出色了。 分别时间虽短,就应用新的眼光看待。
写
1.开头
自
己
获
得
的
感
2.简单地写一写让你产生感受,获得启发的事情。
受
启
发
3.重点写一写你获得了哪些感受、启发。
4.结尾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朵朵小浪花,一点不起眼;生命是伟大的,就 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是无价之宝。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它 很珍贵,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
爱因期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 他人之乐。”
生命是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只小鸟,一棵树苗,都是有生命的。 生命也是一封信,一封写了一半没写完的信,我们要继续写下去;生命还是一首歌,一首唱了一 半没唱完的歌,我们要继续唱下去……
直到看见鸟儿南飞,路边树叶枯萎凋零,我才知道,生命中最大的疼痛,莫过于辗转反侧的 迁徒与频繁无奈的轮回。
(1)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2)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无限的价值。
(4)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 气。
手 不 释 卷
看图写文
我的发现
小林: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一些句子有较 深的含义,需要我们细细地体会。
小东:是呀。比如,《生命 生命》中有这样 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 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刚读到这句话的时 候,理解很肤浅。
小林: 我也是一样。仔细想了想,知道这句 话含着的意思是,我们要珍惜生命,让 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要虚 度年华,无所作为。体会句子含着的意 思,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联系时代 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侧重于交流热爱生命的故事,关键在于讲清故事的具体经过。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 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 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侧重于谈感受,发现身边热爱生命的人,理解它们对生命的热爱,注重谈受到的生命 的启示。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悬崖上的一棵松树茁壮地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 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
生命的坚强 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达成它生存的意志,不管上面 的石块如何沉重,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如何狭小,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 根往土下长,它的芽往地面挺立,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量,阻止它的石块被掀翻了。一棵小草的生 命力让人敬佩。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敌。这种力量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 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会显现,上面的石块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不达目的不停止的生生不息的生 命之力。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奋发向上永不低头,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更精彩、更有意 义的。生命就是抗争,生命就得拼搏,拼搏才能使生命精彩无限。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但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在每一次 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廖廖无几。许多人认为利益财富是最珍贵,他们用生 命换取所谓的财富,却把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只到临终时才悔叹:“我只 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可这时后悔早已迟了。
小东: 让我想想,举个这样的例子……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 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 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 人生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五
有些人忍受不了病痛的这么胖或经不起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采取轻生的做法。 有些人身居要职,为了谋私利贪污受贿。 有些人尽管最近家境不富裕,但还是省吃俭用用捐款救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地震时,有些人在废墟下坚持等待,超越生命的极限,最终赢得救援。
你怎么看待生命?赞同哪些做法,又认为那些做法不可取?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从此以后,他抓紧时间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头头是道。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 “我以 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真不是过去的吕蒙了!”
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从花草树木,自然变迁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顽强。
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爸爸妈妈半年前离异了,他还没从家庭变故的 阴影中走出来,又遭受一次巨大的打击。他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了伤,失去了左腿。这让他几乎绝 望了,这段日子他一声不吭,近两天他竟然不吃不喝。你们能帮助他吗?
口语交际
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 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也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 发。
读资料,思考从生命角度来谈“生命”
2003 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这是生命与疾 病的抗争。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病区里,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 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这 些闪光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打仗,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 书。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 史书、兵书,才能担当重任。”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啊!”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 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 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 仍然手不离书本。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