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
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配电箱与柜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结构件,其调度灵活性、运行安全性及故障发现及排除能力是负责运行电气设备的一项技能。
计算配电箱或柜的负荷,是要根据其拥有的电气设备的负载需求将其进行分配,从而综合考虑其密度和分配的情况,以计算出需要的负荷。
首先,需要了解配电柜中的电气设备的负载情况,包括其总负荷、每极的负荷和极数,以及准备的各种保护和分控装置的数量和类型。
其次,要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配置,看看它们是否能够满足当前负荷的要求;另外,也要注意符合电网协议中的要求,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确定负荷需求之后,应当根据电气设备的类型和规格,以及每个极的尺寸,计算出最大负荷的分布状况,计算出柜中有多少个极才能满足此最大负荷。
在此基础上,将柜中的每个极进行实际分配,并将保护装置分控装置安装至合适的极上,以保证每个极上的负荷不超过保护装置和分控装置的额定最大负载值。
计算完毕后,应当进行柜或箱的检查,看看是否有极可以再次分配,查看保护装置是否合理安装,检查柜内的电线是否接线正确,以及柜的外壳是否完好,等等。
10KV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分析

10KV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分析【摘要】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电力系统设备的选择以及安全运行有决定性作用。
电力负荷的计算有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就10KV供配电系统电力负荷计算的意义以及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供配电电力负荷计算方法分析根据我国《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中的介绍,电力负荷根据其重要级别以及中断造成影响的恶劣程度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电力负荷的计算可以为电力系统设备的选择以及线路的布置提供依据,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设备安全运行,保证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转,服务人民生活以及国家经济建设。
通常对10KV供配电系统进行负荷计算时,都要涉及对供配电线路上电气设备的用电负荷计算以及包含电气设备的用户组的负荷计算。
1 电力负荷的分级通常依据电力负荷对人民生活以及工厂生产的重要性来将电力负荷分为三个级别,具体如下:一级负荷:最高级别负荷,定义依据为该负荷的中断将造成人员伤亡,另外还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的关键性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
在供电要求中强调保持持续不间断供电的负荷,假如中断将发生中毒、爆炸等严重事故时。
二级负荷:次一级别负荷,定义依据为该负荷的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政治损失,比如产品报废、影响较重要单位的连续运转,或者引起人员较多的场所秩序混乱的情况。
三级负荷:其余不包含在一级负荷以及二级负荷情况之内的负荷种类。
电力负荷的分级有利于供配电管理单位针对不同级别负荷确定不同的供配电方案以及电气设备保护方案,确保重点场所、重点设备以及重点科研、外交、经济等单位的顺利运行。
2 10KV供配电系统电力负荷计算方法10KV供配电系统电力负荷的计算单元为系统内电气设备的电力负荷计算,然后依次上升为电气设备组负荷计算、整体系统负荷计算,对于三相电气设备组的电力负荷计算通常有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系统整体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逐级计算法、需要系数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负荷密度法、单位用电指标法等方法。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在确定了每根导线上的计算电流后,选择导线和低压断路器。
导线按照发热条件进行选择,在选定后要进行机械强度的校验。
在选择断路器时,其额定电压不低于保护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它所安装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下面以某层为例进行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导线和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线路编号或用途符号-导线型号-导线根数×导线截面-保护管管径-线路敷设方式和敷设部位}上图为某层配电箱系统图,共十七个回路,其中有两个备用回路,各回路功率如系统图中所示。
每个回路的导线都选择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的导线,即BV型的导线。
一、楼层配电箱各出线回路中所用的导线,断路器选择。
两者的确定主要由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确定。
先将断路器的各出线回路分为照明、插座、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四类,每类分别进行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取每类中功率较大的一条回路去计算它的电流,如果所选的导线和断路器适合这条回路,那么也必将适合比它功率小的回路。
1、取照明回路中功率较大的一条回路,其功率是1.35kW (计算荧光灯回路功率时,注意每个荧光灯的功率+镇流器的功率损耗为其原来的10%才是每个荧光灯具的总功率),=0.9,计算其电流:= = =①导线的选取:按允许载流量条件去选择导线的截面,既>式中:导线或电缆长期允许的工作电流,10A(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P507):线路的计算电流,6.8A。
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本设计选取温度为30 时的载流量,根据计算电流初选BV型的导线,为聚氯乙烯绝缘。
导线截面为2.5mm ,在30 时其载流量为10A,> ,满足要求。
敷设方式选择为穿硬聚氯乙烯管敷设,并暗敷在墙内,沿屋面或顶板敷设。
校验机械强度:按室内照明用灯头引下线来考虑,铜芯线的芯线较小截面积为 1.0mm ,因此以上所选的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配电柜负荷计算范文

配电柜负荷计算范文
一、配电柜负荷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需求,确定总负荷计算组件,如电力线路总负荷,低压
配电系统负荷,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负荷,并准备相关数据,如配电系
统的最小负荷,每个机组的最大负荷,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大发电能力等。
2、计算总负荷,总负荷应该等于配电系统(不加太阳能发电系统)
的最小负荷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大发电量之和,即总负荷=最小负荷+最
大发电量。
3、承载配电柜的额定容量,由于配电柜的安装空间有限,在设计时,应考虑承载配电柜的最大额定容量,如3kw,10kw,50kw,100kw,更大
的容量可能需要另外设计,以适应负荷计算需求。
二、配电柜负荷计算
1、根据负荷计算组件,计算各个机组的最大负荷,如六角箱机组的
最大负荷和太阳能发电机组的最大发电量之和,即配电系统最大负荷。
2、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配电柜的额定功率,需要考虑配电柜的
安装空间,如最大额定容量为3kw,5kw,10kw等,根据额定容量,选择
合适的配电柜。
3、根据负荷计算结果,按照设备及其电压等级,确定配电柜的设备
及其型号。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书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书一、三级箱选择:1、塔吊三级箱Pe=40KW COSΦ=0.8 JC=25%Pj1=2Pe JC=2×40×0.25 =40KWPj1×1000 40×1000Ij1= 3 ×380×COSΦ= 3 ×380×0.8 =76A选用隔离开关HK-160A/3P 漏电开关DZ20LE-160A/4P(动作时间=0.1S,动作电流=30mA)VV22-4×35+1×16mm2电缆。
2、拖泵三级箱Pe=75KW COSΦ=0.8Pj2=Pe =75KWPj×1000 75×1000Ij2= 3 ×380×COSΦ= 3 ×380×0.8 =142A选用隔离开关HK-200A/3P 漏电开关DZ20LE-200A/4P(动作时间=0.1S,动作电流=30mA)VV22-4×95+1×50mm2电缆。
3、卷扬机三级箱Pe=11.5KW COSΦ=0.87Pj4=Pe =11.5KWPj×1000 11.5×1000Ij4= 3 ×380×COSΦ= 3 ×380×0.87 =20A选用隔离开关HK-30A/3P 漏电开关DZ47LE-32A/3P(动作时间=0.1S,动作电流=30mA)YC-5×6 mm2电缆。
4、弯曲机三级箱Pe=3KW COSΦ=0.7Pj5=Pe =3KWPj×1000 3×1000Ij5= 3 ×380×COSΦ= 3 ×380×0.7 =9A选用隔离开关HK-30A/3P 漏电开关DZ47LE-32A/3P(动作时间=0.1S,动作电流=30mA)YC-5×4 mm2电缆。
3 负荷计算及 负荷分级

3 负荷计算及负荷分级3.1 负荷计算3.1.1基本概念3.1.1.1 概述(1)负荷计算的目的:获得供配电系统设计所需的各项负荷数据,用以选择和校验导体、电器、设备、保护装置和补偿装置,计算电压降、电压偏差、电压波动等。
(2)负荷计算的内容:求取各类计算负荷,包括最大计算负荷、平均负荷、尖峰电流;计算电能消耗量、电网损耗等。
(3)实际负荷:即接在电网上的各种电气负荷。
通常每台设备的负荷是随机变动的,多台设备叠加的变化更加复杂。
实际负荷须经适当的方法转换为计算负荷,才能用于工程设计。
(4)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它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特定效应与变动的实际负荷相等。
按不同的用途,取不同的负荷效应和时间间隔,将得出各类不同的计算负荷,详见3.1.1.2。
(5)计算范围:计算负荷是按配电点(配电箱、配电干线、变电所母线等)划分的;其配电范围即为负荷计算范围。
供配电系统各配电点间存在母集和子集的关系;负荷计算范围也构成相应的关系。
3.1.1.2 计算负荷的分类及其用途设计中常用的三类计算负荷如下:(1)最大负荷或需要负荷(通称计算负荷):1)此负荷用于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和导体;计算电压偏差、电网损耗、无功补偿容量等;有时用以计算电能消耗量。
2)此负荷的热效应与实际变动负荷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对变压器、电缆之类,是绝缘热老化程度相等。
3)此负荷的持续时间应取导体发热时间常数τ的3倍。
对较小截面导线(τ≥10min),通常取0.5h计算负荷即“半小时最大负荷”;对较大截面电缆(τ≥20min),宜取1 h计算负荷;对母线槽和变压器(τ≥40min),宜取2 h计算负荷。
(2)平均负荷:1)年平均负荷用于计算电能年消耗量;有时用以计算无功补偿容量。
2)最大负荷班平均负荷用于计算最大负荷(见利用系数法)。
(3)尖峰电流:1)尖峰电流用于计算电压波动(或变动);选择和整定保护器件;校验电动机起动条件。
配电箱负荷计算的简便方法

配电箱负荷计算:
1、出线全是三相的时候:全部三相直接相加得到设备容量Pe,
然后再乘以需要系数Kx,得到计算负荷Pjs,再用三相计算电流公式,计算出电流Ijs,查载流量表,最后选用电线型号
2、出线全是同一单相的时候:全部单相直接相加得到设备容量
Pe,然后再乘以需要系数Kx,得到计算负荷Pjs,再用单相计算电流公式,计算出电流Ijs,查载流量表,最后选用电线型号
3、如果出线有单相和三相时,或者仅是不同的单相时(没有三
相):
先判断全部单相之和是否大于三相之和的15%,(全部单相之和就是把全部的L1+L2+L3)
1)小于时,配电箱设备容量=全部单相之和+三相之和,得到设备容量后重复1、步骤
2)○1大于等于时,配电箱设备容量=等效三相+三相之和
找出最大单相,然后这个数的3倍得到的就是全部单相的用电了,称为等效三相
具体作法:把各个单相分别相加,(即单相L1的数值相加,单相L2的数值相加,单相L3的数值相加),看看是哪相的最大,假设是L1相最大为P1,那么3×P1得到的数值就是等效三相了○2得到设备容量后重复1、步骤,可以计算出。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计算现场施工用电均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标准规范要求执行,本工程实行三级供电,且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接零保护系统。
1.现场临电负荷计算P=1.24K1ΣP C=KW土建施工阶段施工设备一览表说明:一级配电箱的负荷计算,按照将照明负荷均匀地分配到配电箱上并照计算公式:P =1.1(K1∑Pc+K2∑Pa+K3∑Pb)进行。
本阶段A12配电箱作为备用配电箱,其设备布置按照标准的一级配电箱配置电气设备。
土建施工阶段室内外照明用电负荷计算表土建施工阶段室外照明用电量:16.48(kw)土建施工阶段室内照明用电量:4.5(kw)照明负荷将根据现场需要,尽可能地按照负荷均衡和就近的原则接入系统。
设备安装阶段施工设备一览表说明:设备安装阶段因塔吊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塔吊的用电量未计入计算负荷之中。
一级配电箱的负荷计算,按照将照明负荷均匀地分配到各个配电箱上并照计算公式:P =1.1(K1∑Pc+K2∑Pa+K3∑Pb)进行。
设备安装阶段室内外照明用电负荷计算表本阶段室外照明总用电量:2.4(kw)本阶段室内照明总用电量: 21.3(kw)2.用电负荷分配从1#变电箱引出电路供场地用电,设置一级配电箱及若干二级配电箱。
3.变压器容量校核3.1土建施工阶段1#变电箱:P =1.1(K1∑Pc+K2∑Pa+K3∑Pb)=1.1(0.6*456.6+0.8*4.5+1.0*21.48)= 328.9kwP――计算用电负荷容量,kw∑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Pa――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Pb――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K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6K2――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K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折算为变压器的负荷容量按照公式:P0=1.05P/cosψ进行计算。
P0 ——折算到变压器的计算负荷容量,KVAcosψ——功率因数,取0.751.05——变压器的容量修正系数P——计算用电负荷容量,kwP0=1.05P/cosψ=1.05*328.9/cos0.75=345.43kVA<400kVA,满足要求3.2设备安装阶段 1#变电箱:P =1.1(K1∑Pc +K2∑Pa +K3∑Pb )=1.1(0.6*307.3+0.8*21.3+1.0*2.4)=224.6kw P ――计算用电负荷容量,kw∑Pc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 ∑Pa ――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 ∑Pb ――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w K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6 K2――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8 K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1.0折算为变压器的负荷容量按照公式:P0=1.05P /cos ψ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