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探究

合集下载

末端配电箱负荷问题

末端配电箱负荷问题

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探究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冯志文 710003摘 要:本文就供配电系统设计时作为确定配电干线截面、开关和变压器容量以及无功补偿容量的基础数据依据的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作了几点探讨,提出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最后介绍了笔者编创的配电箱系统图画法及其负荷计算软件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末端 设备容量 功率因数 需用系数 计算容量 计算电流 三相平衡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负荷统计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负荷计算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设备容量(亦称安装容量),而确定末端设备容量是整个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的依据和基础资料,因此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质量品质。

在能源告急,急需节能降耗增效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在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末端部分下功夫。

据调查,在民用建筑末端负荷计算中不同的人计算的方法和结果不同,甚至偏差较大,其中主要是照明回路、插座回路和电梯供电回路的设备容量确定方式不一,导致同一个项目的同一配电箱乃至变压器容量大家得出不一样的数据来。

有的为计算方便,所有照明一律按每回路1.0KW计,插座一律按每回路2.0KW 计,更有甚者连电梯的计算容量和计算电流都统一按连续工作制而直接由铭牌给出的设备容量计算得出,其结果对一个配电箱而言似乎误差不太大,但对配电箱较多的大中型项目,负荷归算到配电干线和变配电所后总量偏差就比较大了,必然导致干线截面、开关和变压器容量过大。

笔者认为采用“技措”7.2.11条给出的单个设备容量统计计算方法比较适宜,即:配置电子型镇流器的荧光灯取1.1倍的灯管功率作为安装容量(若配的是电感型镇流器则为1.2倍);气体放电灯取1.5倍的灯功率作为安装容量;风机盘管按100W/台计;电烘手器插座按2KW /台计;一般插座按100W/组计,计算机较多的办公室插座按150W/组计;对于宾馆饭店的清扫插座(吸尘器用,一台吸尘器0.25KW),由于一般一个楼层(或防火分区)用一个回路,可能同时会有1~3台吸尘器工作,这就需要根据楼层建筑面积进行归算,即清扫插座按0.25KW~0.75KW/回路计,这样比直接叠加插座数量更贴合实际。

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配电箱与柜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结构件,其调度灵活性、运行安全性及故障发现及排除能力是负责运行电气设备的一项技能。

计算配电箱或柜的负荷,是要根据其拥有的电气设备的负载需求将其进行分配,从而综合考虑其密度和分配的情况,以计算出需要的负荷。

首先,需要了解配电柜中的电气设备的负载情况,包括其总负荷、每极的负荷和极数,以及准备的各种保护和分控装置的数量和类型。

其次,要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配置,看看它们是否能够满足当前负荷的要求;另外,也要注意符合电网协议中的要求,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确定负荷需求之后,应当根据电气设备的类型和规格,以及每个极的尺寸,计算出最大负荷的分布状况,计算出柜中有多少个极才能满足此最大负荷。

在此基础上,将柜中的每个极进行实际分配,并将保护装置分控装置安装至合适的极上,以保证每个极上的负荷不超过保护装置和分控装置的额定最大负载值。

计算完毕后,应当进行柜或箱的检查,看看是否有极可以再次分配,查看保护装置是否合理安装,检查柜内的电线是否接线正确,以及柜的外壳是否完好,等等。

用电负荷计算表

用电负荷计算表
12
1
12
3
分体空调
4
设备
80
64
48
5
排风机
1
6
生活水泵
4
1
4
3
7
电梯
82
合计
乘以同时系数Kp二,Kq二后合 计
无功补偿
变压器合计
1600
总计
变压器损耗:△Pt二,AQt=
16
80
备注
未计消防设备容量
选二台800KVA变压 器
用电负荷计算表(总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主要设备表见附表二。
负荷计算表见附表三。
用电负荷统计表 附表一
序号
负荷类 别
设备名称
设备安装容量(KW)
备注
运行设 备
备用设 备
合计
(KW)
(KW)
(KW)
1
照明
照明
应急照明
12
12
2
空调
分体空调
3
设备


12
耐火型电力电缆
NH-YJV


13
铠装型电力电缆
YJV22


14
母线槽
I-LINE


15
10KV电力电缆
15KV


16
有线电视系统
1

17
电话系统
8

18
网络系统
1

19
康复用房护理呼应 信号系统
1

20
综合布线总配线架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临时用电负荷计算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源在现场内,由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变压器1台,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及照明总用量为P z =252.6KW。

1、总配电箱:P jz=Kx×P z (k x需要系数取0.8)P jz=0.8×397.6=318.08(KW)Q jz=P jz×tgФ(tgФ取1.13)Q jz=318.08×1.13=359.43(KvA)S jz2=P jz2+ Q jz2S jz=479.96(KV A)I jzs=S j z/1.732×0.38I jz=479.96/1.732×0.38=729.25(A)S= P jz L/VC=318×20/380×77=217.4mm22、塔吊:P jz=Kx×P z (k x需要系数取0.8)P jz=0.8×30=24(KW)Q jz=P jz×tgФ(tgФ取1.13)Q jz=24×1.13=27.12(KvA)S jz2=P jz2+ Q jz2S jz=36.12(KV A)I jzs=S j z/1.732×0.38=54.89(A)I jz=27.12/1.732×0.38=41.2(A)S= P jz L/VC=24×40/380×77=32.8mm23、分配电箱:P jz=Kx×P z (k x需要系数取0.8)P jz=0.8×42.2=33.76(KW)Q jz=P jz×tgФ(tgФ取1.13)Q jz=33.76×1.13=38.15(KvA)S jz2=P jz2+ Q jz2S jz=50.94(KV A)I jzs=S j z/1.732×0.38I jz=50.94/1.732×0.38=77.4(A)S= P jz L/VC=33.73×20/380×77=2424、开关箱:(末端,以卷扬机为例)P jz=Kx×P z (k x需要系数取0.8)P jz=0.8×5.5=4.4(KW)Q jz=P jz×tgФ(tgФ取1.13)Q jz=4.4×1.13=4.97(KvA)S jz2=P jz2+ Q jz2S jz=6.64(KV A)I jzs=S j z/1.732×0.38I jz=6.64/1.732×0.38=10(A)S= P jz L/VC=4.4×25/380×5%×77=7.5mm2确定导线截面和电器类型、规格通过计算选择电器规格及导线截面如下。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配电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等因素,对供配电系统负荷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配电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理的供电容量,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配电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

1.静态负荷计算:静态负荷计算主要是通过统计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进行负荷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首先,需要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

可以从用电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设备标牌或相关的设计文件中获取这些信息。

然后,按照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列出所有的用电设备及其对应的功率。

1.2计算用电设备的总功率: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功率。

1.3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率:负荷率是指设备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通常来说,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会达到额定功率的100%,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特点和工作条件,对负荷率进行合理估计。

1.4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负荷率,通过公式I=P/(√3×U×η)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U为相电压,η为负荷率。

1.5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

1.6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根据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和相电压,通过公式Z=U/I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

1.7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

2.动态负荷计算:动态负荷计算主要是考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负荷的峰谷差异,以更加精确地计算负荷。

具体步骤如下:2.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同静态负荷计算中的步骤1.12.2分析负荷曲线:通过统计用电设备在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内的用电时间和负荷变化规律,绘制出负荷曲线图。

负荷曲线图反映了负荷的峰谷差异和负荷的持续时间。

2.3计算负荷峰值:根据负荷曲线图,确定负荷的峰值,即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点。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在确定了每根导线上的计算电流后,选择导线和低压断路器。

导线按照发热条件进行选择,在选定后要进行机械强度的校验。

在选择断路器时,其额定电压不低于保护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它所安装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下面以某层为例进行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导线和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线路编号或用途符号-导线型号-导线根数×导线截面-保护管管径-线路敷设方式和敷设部位}上图为某层配电箱系统图,共十七个回路,其中有两个备用回路,各回路功率如系统图中所示。

每个回路的导线都选择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的导线,即BV型的导线。

一、楼层配电箱各出线回路中所用的导线,断路器选择。

两者的确定主要由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确定。

先将断路器的各出线回路分为照明、插座、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四类,每类分别进行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取每类中功率较大的一条回路去计算它的电流,如果所选的导线和断路器适合这条回路,那么也必将适合比它功率小的回路。

1、取照明回路中功率较大的一条回路,其功率是1.35kW (计算荧光灯回路功率时,注意每个荧光灯的功率+镇流器的功率损耗为其原来的10%才是每个荧光灯具的总功率),=0.9,计算其电流:= = =①导线的选取:按允许载流量条件去选择导线的截面,既>式中:导线或电缆长期允许的工作电流,10A(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P507):线路的计算电流,6.8A。

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本设计选取温度为30 时的载流量,根据计算电流初选BV型的导线,为聚氯乙烯绝缘。

导线截面为2.5mm ,在30 时其载流量为10A,> ,满足要求。

敷设方式选择为穿硬聚氯乙烯管敷设,并暗敷在墙内,沿屋面或顶板敷设。

校验机械强度:按室内照明用灯头引下线来考虑,铜芯线的芯线较小截面积为 1.0mm ,因此以上所选的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用电负荷计算范文

用电负荷计算范文

用电负荷计算范文
一、电负荷计算介绍
电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是分析、预测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电负荷计算是指从电力系统发电厂的供电量减去用电系统支路及变压器终端处的总电负荷,计算结果可以反映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况。

电负荷计算不仅是一种观测手段,而且是分析电力系统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调度以及规划等工作的准确性。

二、电负荷计算方法
1、采用客观数据法:客观数据法是根据实际用电量分析法求解电负荷的最简单的方法。

它采用实际的用电量计算实时的电负荷,无需考虑负荷发展的变化趋势,其可靠性不够高。

2、采用负荷发展评估方法:负荷发展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用电品质等因素,可以进行分析、预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用电量、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机制,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的方式,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出实时电负荷,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电负荷计算应用
1、供电系统规划:通过准确的电负荷计算,可以准确分析用电量的发展特征。

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

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

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摘要:1.配电箱尺寸计算的重要性2.配电箱尺寸计算的方法3.配电箱尺寸计算的注意事项4.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的使用正文:一、配电箱尺寸计算的重要性配电箱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接收、分配和控制电力。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必须对配电箱的尺寸进行精确计算。

合理的配电箱尺寸可以有效避免因空间不足、散热不良等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同时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配电箱尺寸计算的方法1.根据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是配电箱尺寸计算的主要方法,其步骤如下:(1)确定负荷等级: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等级,选择相应的负荷计算方法。

(2)计算负荷电流:根据负荷等级和用电设备的数量、功率等因素,计算出总的负荷电流。

(3)计算配电箱容量:根据负荷电流和电压等级,计算出配电箱的容量。

2.根据设备尺寸计算根据设备尺寸计算是另一种配电箱尺寸计算方法,其步骤如下:(1)确定设备类型: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需要安装的设备类型。

(2)测量设备尺寸: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测量出设备的长、宽、高。

(3)计算配电箱尺寸:根据设备尺寸和安装空间,计算出配电箱的尺寸。

三、配电箱尺寸计算的注意事项1.考虑设备安装空间:在计算配电箱尺寸时,应充分考虑设备安装的空间,确保配电箱尺寸与设备空间相匹配。

2.考虑设备散热需求:在计算配电箱尺寸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散热需求,确保配电箱的尺寸可以满足设备的散热要求。

3.考虑设备维护空间:在计算配电箱尺寸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维护空间,确保设备维护时可以顺利进行。

四、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的使用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是配电箱尺寸计算的重要工具,可以根据负荷等级、设备类型、设备尺寸等因素,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配电箱的尺寸。

在使用配电箱尺寸计算表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填写表格中的各项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荷计算方法或设备尺寸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探究
冯志文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710003
摘要:本文就供配电系统设计时作为确定配电干线截面、开关和变压器容量以及无功补偿容量的基础数据依据的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作了几点探讨,提出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最后介绍了笔者编创的配电箱系统图画法及其负荷计算软件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末端设备容量功率因数需用系数计算容量计算电流三相平衡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负荷统计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负荷计算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设备容量(亦称安装容量),而确定末端设备容量是整个供配电系统设计和计算的依据和基础资料,因此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质量品质。

在能源告急,急需节能降耗增效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在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末端部分下功夫。

据调查,在民用建筑末端负荷计算中不同的人计算的方法和结果不同,甚至偏差较大,其中主要是照明回路、插座回路和电梯供电回路的设备容量确定方式不一,导致同一个项目的同一配电箱乃至变压器容量大家得出不一样的数据来。

有的为计算方便,所有照明一律按每回路1.0KW计,插座一律按每回路2.0KW计,更有甚者连电梯的计算容量和计算电流都统一按连续工作制而直接由铭牌给出的设备容量计算得出,其结果对一个配电箱而言似乎误差不太大,但对配电箱较多的大中型项目,负荷归算到配电干线和变配电所后总量偏差就比较大了,必然导致干线截面、开关和变压器容量过大。

笔者认为采用“技措”7.2.11条给出的单个设备容量统计计算方法比较适宜,即:配置电子型镇流器的荧光灯取1.1倍的灯管功率作为安装容量(若配的是电感型镇流器则为1.2倍);气体放电灯取1.5倍的灯功率作为安装容量;风机盘管按100W/台计;电烘手器插座按2KW/台计;一般插座按100W/组计,计算机较多的办公室插座按150W/组计;对于宾馆饭店的清扫插座(吸尘器用,一台吸尘器0.25KW),由于一般一个楼层(或防火分区)用一个回路,可能同时会有1~3台吸尘器工作,这就需要根据楼层建筑面积进行归算,即清扫插座按0.25KW~0.75KW/回路计,这样比直接叠加插座数量更贴合实际。

每个末端分支回路均详细按此办法对照平面图作代数叠加(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设备容量都是确定的,不需赘述),这样所得的最基础的计算数据是相对比较真实可靠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对末端箱的功率因数,“技措”和“民规”都给出了一些措施或规定,很大一部分设计师盲目全盘套用,如此有所不妥。

目前荧光灯配的镇流器功率因数有0.92、0.94、0.95、0.97、0.98不等,如果全按“技措”规定,则所有配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Cosφ均按0.9计,如果全按“民规”规定,则应按0.95计;对于插座,有均取0.7者,有全取0.8者,亦有依据“技措”都取0.9者。

由于数量庞大,如此机械地套用势必导致导线、开关、无功补偿容量和变压器容量误差较大。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照明,应确定灯具(含附件)型号、光源功率;对于插座,应按使用功能和区域范围划分回路,然后对照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选取适当的功率和功率因数进行计算,在计算配电箱总负荷时,功率因数也应由各分支回路叠加所得的P和S利用公式Cosφ=P/S计算得出。

对于末端配电箱负荷计算的需用系数Kx几乎所有规范规程和设计手册均未专门列条说明(“民规”第11.8.3条规定“在计算照明分支回路和应急照明的所有回路时需要系数均应取1”),实际调研发现末端箱有统一取0.9者,也有都取0.95者,亦或有全取1.0者,如此均欠妥当,对于一项工程的变配电中心而言一样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计算误差。

建议在计算时根据配电箱所供区域面积大小和所供负荷性质研究确定出一个比较适当的系数(末端箱出线分
支回路Kx均取1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电梯的计算容量和计算电流时,有些同志是以连续工作制对待的,没有按照规定将额定功率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25%时的有功功率,导致导线和开关选择不当。

在有厂家资料时应按照产品样本提供的数据选择导线和开关。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第3.3.5条规定“向多台电梯供电,应计入同时系数”、“自动扶梯应按连续工作制计”、“单台交流电梯供电导线的连续工作载流量,应大于其铭牌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的140%或铭牌0.5h(或lh)工作制额定电流的90%”,《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认为“单台交流电梯的计算电流应取曳引机铭牌0.5h或1h工作制额定电流的90%,加上附属电器的负荷电流,或取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的140%”,因此,在没有电梯样本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按公式Pe=(10~12)QV计算出Pe,将此Pe作为铭牌连续工作制额定设备容量,然后可按Pjs=1.4*Kx*Pe计算,需特别注意此Kx,取Kx=0.18~0.22是计算电梯的功率消耗,即计算整个用户的总负荷量(确定变压器或柴油发电机组容量)时用的系数(有多台电梯时还需再乘一个同时系数Kt),而在选择单台电梯的保护断路器和电缆时Kx应该取为1,详见下表:
电梯台数
1
2
3
4~5
6~8
9
需要系数Kx
0.3
0.25
0.22
0.20
0.19
0.18
电梯台数
1
2
3
4
5
6
7
8
9
使用程度频繁的同时系数Kt
1
0.91
0.85
0.80
0.76
0.72
0.69
0.67
0.64
使用程度一般的同时系数Kt
1
0.85
0.78
0.72
0.67
0.65
0.59
0.56
0.54
“民规”第3.4.5条规定“单相负荷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容量的15%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第11.8.5条规定“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宜保持平衡,在每个分配电盘中的最大与最小相的负荷电流差不宜超过30%”;“技措”认为“当无法使三相完全平衡,且最大一相与最小一相负荷之差大于三相总负荷的10%时,应取最大一相负荷的三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计算,否则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

笔者认为“民规”和“技措”关于不平衡度的规定是否可以修改为“当无法使三相完全平衡时,均按最大相的三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这样既不至于引起投资增大,又可减轻计算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配电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笔者曾遇到过按规范计算法选出的导线和开关比按最大相的三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选出的小一级的情况,这样有可能在正常负荷情况下跳闸断电而降低供电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等效三相负荷的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

右图所示配电箱系统图画法是笔者依据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个人对美观规整要求而探索整理出来的,仅供读者参考(图中的问号是为避免广告效应有意改写的)。

以下所附图表是由笔者开发设计的开放式配电箱负荷计算软件(含开关和导线选择),表中蓝色部分为需要计算人输入的数据(本图所示数据仅为介绍软件方便而填写,非实际负荷数据),软件会自动给出所需开关的额定电流和所需导线截面(由于民用建筑中多用Ⅰ类灯具,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要求按带PE线选导线,其中导线载流量按BV 绝缘线敷设在隔热墙中导管内环境温度30℃选取),软件会自动统计出各相负荷总量并作对比,如果三相负荷或电流不平衡度超出规定范围,软件便会像序号21、22红色字体所示一样自动提示计算人调整相序,若将W16回路相序改为L3,N,PE,则三相负荷或电流不平衡度在规定范围内,提示调整相序的粗红字自动消失。

计算人可根据需要对分支回路数进行增
减,红色和粉色以及填充灰色目的是为醒目,总之本软件使用非常方便。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电气》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3.《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6.《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2007年发表于由中国科协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中央级权威期刊、全国百家阅览室指定读物《科技与企业·学术综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