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语文试题(模拟卷)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语文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2.D3.B4.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精致:精巧细致。
语境说的是书名,强调新颖,应选“别致”。
等待与“期待”比较,“期待”比“等待”多了“期望”之意。
语境有期望之意,应选“期待”。
忌惮:畏惧;惧怕。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语境是书商与读者的关系,谈不上畏惧,应选“顾忌”。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意在强调小说题目与结构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错,本文主要说的是明清小说的一书多名现象,意在强调小说题目的重要。
B.“普通大众更愿意给小说更改书名”错,原文“小说地位向来很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而就少有顾忌,常随意改易书名”说的是小说的阅读对象是普通大众。
C.“一般不会考虑其他读者的阅读感受”于文无据,原文“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强调的是书商或编辑作为读者有阅读体验的差异。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B.“体现当时国人对开港通商的反感”错,由原文第五段“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咸丰本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可知。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连贯的能力。
“风月宝鉴”的“鉴”有借鉴、警醒之意,故第一空应填②;“悼红”“金陵十二钗”都指的是女子,故第二空应填③;“红楼梦”“红楼”命名富有诗意,“梦”暗扣人物命运的主题,故第三空应填①。
故选B。
5.D6.A7.C8.①大地和天空苍茫、澄澈;②田里庄稼丰收,充满生机;③山上五彩缤纷。
9.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混迹”“收拾”等词赋予鸟雀以人的形象特点,生动体现它们与人类共享丰收的喜悦;把鸟雀比作“蹦跳的火焰”“迷离的浪花”,形象体现它们在田间跳跃的姿态、在霜色中若隐若现的群体形象。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省语文试题(模拟卷)参考答案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2.C3.A4.5.6.D7.B8.“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9.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阅读时,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诗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诗歌情境显得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10.D 11.A 12.C13.(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
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14.因为他认为刘邦让萧何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从最近韩信造反的事情看在怀疑萧何,给他卫队并不是宠信他的表现。
15, B16.颈联表达必死的意向,“我”自知被俘后会被敌人杀害,但从未没有听说过烈士会投降(树降旗)。
累臣是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吏对所在国家的自称,衅鼓意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
运用典故表达自己临难不苟的气节。
17.(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2)曲罢曾救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
(3) 忧劳可以兴国,选豫可以亡身18.B19.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20.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②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21.第二句“随着”去掉;第五句加主语“我国”;第七句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第八句“抬出”改成“花费。
22.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 5G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山东省2019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考前模拟语文试卷二含答案

山东省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考前模拟语文试卷(二)含答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考前模拟卷(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3分)历史的“层次”王立群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当下许多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cuàn( )改,(意图/企图)通过感官刺激来吸引大众,而人们又常常把这些作为审美依据。
但“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
②“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
“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惟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③“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
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
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
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
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④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
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
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
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bāo( )贬。
⑤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表1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山东省2019-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考前模拟语文试卷(二)含答案.pdf

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
【甲】
⑨历史文献(常常 / 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
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
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
可见,人们接受的历史不一定是“记录的历史” ,更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其中,一
个重要的环节是“传播”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文学”对历史的阐释有时会大大超过“历史”
对历史的阐释。 “真实的历史” 、“记录的历史”不一定会为人信服, “传播的历史”反倒大受
追捧,某些曲意传播的“历史”甚至可以成为“接受的历史”的唯一模式。特别是当下,利
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
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④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 ,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
件的本身太复杂, 太庞杂, 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 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
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
C. 企图 往往 沿袭 D. 意图 常常 沿习
3. 将下列内容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
尽
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用大众传媒的工具, 警如电影、 电视剧等,对历史的传播力量更为强大,由此不得不引起我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小说一得》指出,一个好的小说如果没有好的题目,就会减色不少;如果有好的题目,但没有好的结构,同样会减色不少。
小说的题目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如果题目新颖别致、符合读者的期待,就会有助于小说的销售。
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经___代表着精英文化,书商一般不敢篡改。
但是,小说的地位向来比较低,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此小说的书名往往会被随意改变,造成一本书有多个名字的现象。
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统计,该书收录的小说有异名者约有两百部,而且很多小说不止一个异名。
有的小说在写作、传抄、成书、出版等过程中,就产生了多个书名。
明清小说的命名方式很多,有短至一二字的,也有多至成句的,有以人名、地名、一物名、一事名等多种方式。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说一书多名的一些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读者阅读体验的差异。
读者因受到个性喜好、知识结构和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很多小说再版时,书商或编辑作为特殊读者,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定书名,有的对小说中的武打内容感兴趣,如《南北两宋志传》晚清再版时易名为《北宋金枪传》,突出杨家将所使用的兵器;有的看重小说的劝惩功能,如《绣戈袍全传》本以物命名,后改名《果报录》。
第二,书商善于蹭热点,紧扣读者的趣味。
如晚明内忧外患,时代呼唤英雄,故书商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刻改为《英雄谱》。
鸦片战争爆发,国人开始产生海洋意识,为更能吸引读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___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
B.《红楼梦》曾被改名为《新红楼》,但与光绪间出品的小说《白云塔》无关。
C.书商改换小说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书名做广告,取得更大的销售效益。
D.明清小说一书多名现象的产生,与读者、书商、作者、社会思潮、文坛风及商业经济等状况有关。
答案:A、D、AB.《三宝太监西洋记》改名为《三宝开港西洋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于开港通商的反感情绪。
山东省2020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爱说,社区居家养老的本质在于养老体制的转变,和以往的“家庭养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
养老模式区分的关键不在于在什么样的地点养老,而在于一系列养老协同力的来源,包括经济来源、生活方面的照顾以及精神支持等。
家庭养老主要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尽到情感照顾责任。
而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家”是一种载体,与以家庭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有根本性的区别。
社区居家养老这个概念是由养老保障体系发达的欧美国家率先提出的,欧美国家由于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他们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大多选用了集体统一生活的养老方式,建立数量较多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将很多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生活。
养老院、托老所虽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出现了较多的弊端,比如由于监管不到位,有些养老院克扣老人缴纳的费用,提供劣质服务;老人们集中居住在养老院中,每一位老人单独特殊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时候养老院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于老年人的心理慰藉等是做不到的,集体养老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