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

合集下载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

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南海问题实质上是指南沙争端。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沙争端问题,除了南越当局对中国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外,没有其他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这一事实持有异议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从未对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有任何主张或行动南沙局势相对平静,南沙争端的国际影响也十分有限世纪年代以后,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出兵占领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南沙争端开始凸显南沙争端的直接原因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对中国南沙海域权益的侵犯,在这一原因的背后还有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妥协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海洋权益的胜利,对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由于岛屿在划分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拥有一座小岛便可拥有12海里的领海,外加12海里毗邻区的管辖权,甚至可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权利新的海洋法律制度实际上助推了各沿海国对海域管辖范围的声索与争夺,蓝色圈地运动就此开始,南沙海域的岛礁争夺也由此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2)南海地缘政治及重要地位南海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是东盟各国和东亚各国等众多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

2007年世界海运理事会(WSC)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平均有的1/4海上航运量要经南海运往各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85%以上的石油进口要经过南海运输;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90%要经南海航道运回北美此外,南海处于越南金兰湾与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通过南海的海上航线基本上都要通过南沙群岛,每天约有数百艘货轮穿梭其间南沙海域西接印度洋南抵大洋洲北通东亚,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海上航运线南沙海域的地缘政治地位与商业价值重大,也是引发南沙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海问题 。

南海问题  。

目前在断续线内的中国领海领域,约有 1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公司从事油气开采, 每年开采天然气和石油约有3000多万吨。 大国资本的介入使南海争端走向国际化。 南海周边各国纷纷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 以期武力维护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同时, 美、日、印等大国加强了向南海的军事渗 透,从而使南海问题进一步朝着复杂化、 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当前 的这种情况,使南中国海日益成为巴尔干 式的“火药桶”。
菲律宾于1970年和1971 年派兵占领3个南沙岛屿。 到1975年增至6个,截止 1978年菲律宾占领南沙岛 屿的海军陆战队人数已达千 人。 越南则跟踵而至,后来居 上,1975年统一后,越南 就派兵抢占南沙岛屿,并从 70年代末起,与前苏联石 油公司在该地区联合勘探开 采石油资源。 从80年代起,岛屿抢占日 趋激烈。菲律宾又占领了4 个。越南到1988年止抢占 了20个岛礁。马来西亚则 于1983年和1986年占领了 弹丸礁、南海礁和星仔礁。
二 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沙群岛本无争议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何会 与别国形成主权争议,导致复杂的南海问题 形成? 原因有三:
(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 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南海北部的台湾海峡和西南 端的马六甲海峡是极具战略 价值的海上要道。国际上一 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 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 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 大陆。 。
(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实施有效 的管理
二战后,中国虽然收 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 但只在太平岛上驻军。 后来的内战是国民党败 退台湾,造成大陆和台 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 群岛的尴尬局面。如果 祖国同意强大,他国就 不会染指南沙了。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三、军事方面,我国应加大海军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综合 战斗力。
谢谢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 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乘机侵入。二战后, 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 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 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 实力。特别是中国自古以来对海洋意识 的淡薄。文革期间国力消耗殆尽。更给 了一些别有用心国家以可乘之机。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开始实施, 《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 度”,但必须限制在“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 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 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 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 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 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 生冲突埋下了隐患
复杂的历史变迁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和法国曾在这里进行经 济开发和殖民活动。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 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接管西沙群岛和南 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1951年。《旧金山 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 群岛的权利,但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 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而南越在法国的支持下参 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两群岛 的“权利”。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 被动。
为了解决南海问题,中国应该分别从政治、 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政治方面,在南海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主权不能谈判。
二、经济方面,从经济上压制这些国家。在过去,我国本着共 同开发的基本原因,与周边国家进行协商,这题的主动权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资源 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海中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 墨鱼、海龟、红鱼等。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 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因而 有“中国家鱼”的美称。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 中国家鱼” 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 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 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 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418亿吨,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 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量可达418亿吨,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 斯湾或北海油田 。 在我国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中,南海西部海域占50%。仅临近 在我国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中,南海西部海域占50%。仅临近 海南岛的莺歌海盆地就探明储气量达2147亿立方米,而整个 海南岛的莺歌海盆地就探明储气量达2147亿立方米,而整个 南海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有12个可望成为大型油气田 南海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有12个可望成为大型油气田 。 另外 经探明 南海有相当的可燃冰 矿产有锡、钛铁、金红石、独居石、锆英石、海绿石、石英砂 等。深海锰结核也已发现。 波能资源丰富。海水温差发电条件良好。 海上交通的重要性 南海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及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海上要道, 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战略地位重要。 远东十字路口"

二、南海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南海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复杂的历史变迁
二、南海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复杂的历史变迁 2、争夺南海资源(都是“资源”惹的祸) 、争夺南海资源(都是“资源”

• • • • • • • •
• • •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在南海海域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资源分配等争端。

由于大多涉及南沙群岛主权及其海域争端,因此也称“南沙争端”。

长期以来,“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直是中国处理南海争端的核心战略.这是1984年,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那个年代,中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圈,周边地区局势紧张,而内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发展落后,海军力量极其薄弱,根本无力顾及南海问题。

但,时过境迁,30年后的今天,综合国力已然雄厚的中国不思变革,依旧守着那顽固的政策。

殊不知,30年来,中国已经失去得太多了。

回顾历史,南海问题存在已久。

但在70年代以前,就没有这么多的领土争端和主权主张。

那时中国的外交是十分强硬的,无论是美国,印度,越南,柬埔寨,苏联。

任何一个敢于挑战中国主权的国家,都被我们给打回去了。

想想当时,中国仅有小米步枪都不怕美国的飞机大炮。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态度提出以后:大使馆被炸、飞机入境撞毁我战斗机、舰船侵入南海、在我南海岛屿升国旗、捕鱼、勘测石油等等。

而30年来,南沙群岛近乎已被东南亚小国割分完毕。

而如今我国在这方面的态度依然只有容忍。

这种容忍确实换来了经济高度增长,人民生活安康富裕。

但终究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在世界的地位。

近日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一个多月,菲方无视历史与中方的交涉,一再宣称黄岩岛是菲方领土,更使得中国颜面尽失。

菲政府千方百计想把黄岩岛问题国际化,甚至要求联合国介入。

这一切,都是菲律宾要在世界上强化和确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中国承认了南海极其诸岛,从来就不是中国的固有领海和领土。

所以菲律宾以及南海周边所有国家,都可以对南海极其诸岛主张主权!中国政府不知道在等什么,对黄岩岛没有任何行动,几艘渔政船不过是表明一个不强硬的态度。

菲律宾说你不该欺负弱小,你就不敢动手,菲律宾说中国不会动武,中国就不动,中国是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吗?以菲律宾的所作所为,居然还能无动于衷,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家的忍耐力啊。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

南海问题由来及南海的战略地位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

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

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

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一、南海争端的历史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

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二、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1、在经济方面,南海各岛有一种天然资源——堆积如山的鸟粪,颇值得开发。

据估计,仅太平岛一处就蕴藏着10万吨以上的鸟粪、磷矿,它们是十分宝贵的天然优质肥料。

此外,南海海域的渔业资源也极为丰富。

南海的海水温差大,因此热带和冷水性鱼类都能在这片海域生存。

2、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24个沉积盆地,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

石油地质储量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更引人注目的是,科考人员在中国南海北部圈定了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

专家称“可燃冰”是石油、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

3、从战略上分析,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

南海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重要国际航道。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海,60%的外贸运输从南海经过。

4、美国在全球控制的16个海上交通“咽喉点”中,有三个都在南海附近。

作为世界上通航量第二大的海上航道,南海是东盟各国、欧洲各国、美、日、俄、澳等主要经济体的海上航运生命线。

经过这一海域的国际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左右;日本、韩国9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南海运输;南海地区出产的液化天然气75%运往日本;美国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各种重要原料,九成左右要走南海航线。

显而易见,拥有南海诸岛,可有效控制这一重要水域和国际航线。

三、各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美国:1,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2,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题的面子。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产生原因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这里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2、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3、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中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美国在太平洋设置了“第一岛链”封锁线围堵中国,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台湾以东的海域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但这一出海口更是限制重重,南海现在又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

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

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

各方态度1、美国美国主张南海问题国际化1),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2),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题的面子。

3),通过制造事端,使中国不能安心发展。

远的说,中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期。

如果和东盟国家引起战争争端,无疑对国家发展不利。

2、越南态度越南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1,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

越南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2,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3,东盟不答应以东盟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他只好找另一靠山美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

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

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

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

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

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

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

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

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

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频频找事儿,挑起争端,最近越南又大搞军演,无视中国领土主权。

越南等早与美英等国家企业公司合作在此开采资源,中国政府在处理此问题上,应该是有一个底线的,软硬兼施,彰显大国风范。

学生对此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大部分同学的意见是南海摩擦不可避免,不能一忍再忍,但能不打就不打。

1、可以采取经济制裁,要做到让他们认可中国老大哥的协作和帮助。

其实他们都是看到中国不愿意打。

小国的背后肯定有大国在支持,如果引起争端和战争,就会把美俄引到南亚的争端之中,从而引发危及全球,更是危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

现在的国际环境与79年已经完全不同,而且中国一旦和越南打起来了,面对的将不止一个越南,而是所有和
中国在南海有领海争议的国家,还有日本,印度以及美国在不同程度上的介入,可以肯定的说,这次美国绝对会站在越南,菲利宾一边,中国将在外交上变得极其孤立和被动。

虽然在军事上中国打败越南不成问题,但军事行动是为政治服务的,而在目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这个军事行动无论结果如何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政治后果,和非常有限的政治利益
2、东盟一体化因素。

自东盟一体化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的一个鼻孔出气的态势,导致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面对的力量从一个个小国变成了一个集团。

这在政治上造成不利于中国的态势。

虽然说美国南海政策是在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为代表的地区外大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更为南海争端添加了不安定因素。

3、在目前形势下,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巩固已经控制的岛上,采取守势,并尽可能在实际控制区开展国内旅游线路和度假区,让南海不再遥远,并让国内普通民众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更深,更强,而不是只强调石油资源这些普通人没法联系到的东西。

另外,平民一旦介入,将进一步阻止其他国家试图控制这些中国已经实际控制了的岛屿的野心,任何试图抢占这些岛屿的企图,面临的将不再是军事的抵抗,同样还有平民伤亡的问题,这在争取国际舆论同情上极其重要。

而且必须要看到,一旦现在中国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将产生以大欺小的印象,国际舆论会非常不利于中国。

中国贯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受到挑衅和考验。

长期以来中国针对南海问题奉行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但中国当前面对南海,却越来越稳不住南海的局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所以中国需要更加强硬的对待南海问题,态度不要玩暧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只能够稳住一时的局面,却不能够稳住一世的局面,这样的口号只会使南海诸国的胃口越来越大,中国需重新提出一个更加强硬的口号,让世界都知道,中国主权不容侵犯!中国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这就需要中国领导人的外交能力了,中国需要在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采取经济和政治上的措施,经济上使些国家对中国产生依赖,政治上向南海诸国施压,军事上,中国军方需要有一个鹰派人物,来对那些国家进行口头上的军事威胁。

南海问题是政治的问题,更是能源的问题、领土主权问题,南亚的几个国家,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都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特别是美国早就想重回南亚。

中国力求和平协作,共同发展,达到与南亚国家共赢的策略正受到胁迫,军方力量也不利于远达南沙的现实,使战争成为最后的选择,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选择的。

(一)睦邻之道在于自强,解决南海问题关键看实力,且与对手谈判也需要砝码。

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通过军事、经济、法律、行政和外交等手段加强在南海的存在和实控能力,抓住一切机会扭转南海问题向我不利方向发展的趋势,对对方的蚕食侵权行为进行坚决反击,不能一味忍让或息事宁人。

我们要以自己的决心和强势给对方以压力,这样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才能掌握主动,邻国才可能知难而退,才可能与我进行认真和实质性的谈判,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些对外主张,如共同开发等才可能得以实现。

(二)继续深化双边关系和区域合作。

领土争端,并非是国家对外关系的全部,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间也并非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

从我与东盟国家发展合作状况来看,我与邻国的双边关系不会完全受南海问题的左右。

我应求同存异,进一步加强在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互利互惠合作,加强外交软实力。

即便在海洋问题上,除去难以达成一致的主权争端外,其它方面,如资源共享、航行安全、环保、科研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仍有许多可以合作的空间。

国家关系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可为双方解决领土争端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

(三)海洋军事力量是大国海洋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

海上力量是海洋权利自我实现的工具,特别是自人类进入主权国家时代后,情形更是如此。

要加快本国领海基线勘定,加强有效行政管理和控制,需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多管齐下,维护中国正当的海洋权益。

中国应该想办法从源头打掉这些国家不理智的物质基础。

例如越南,他幻想中国海空力量在南海不能形
成决定性优势,中国就在陆地上动一动,海空主力也出动个几十几百。

他幻想美国的支持,中国就和美国在南海碰一碰。

他觉得眼前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中国就坚决地杜绝一切改变现状的行为,让便宜变得遥远。

他要借南海去疏导国内情绪,中国就直接在南海进行军事上的反压制。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名存实亡,中国随时可以废止!他们看中中国的先礼后兵,中国就把这个礼字给他用掉。

一定要无限迫近他们的心理底线。

谁叫得欢,他也不敢和中国打仗。

中国打了再不济也就是失去个崛起的机遇,没有谁能把拥有核武器的中国消灭!国内凝聚力的提升未必不能弥补所谓机遇带来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