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小细胞癌病理特点及诊断分析
子宫颈小细胞癌研究进展

·综述·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CC)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妇科高度恶性肿瘤,是最具侵袭力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低,约占宫颈恶性肿瘤的1%~3%[1],可伴有鳞状细胞癌或腺癌[2]。
有多种不同的名称,如类癌、嗜银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低分化类癌、分化差的小细胞非角化鳞癌、具有神经上皮特性的小细胞癌等,临床更多倾向于采用宫颈小细胞癌[3]。
几十年来,对宫颈小细胞癌的报道以个案为主,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临床诊治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就该少见的宫颈恶性肿瘤加以综述。
SCCC组织来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SCCC组织来源尚不明确。
Zivanovic等[4]报道,在正常宫颈管腺上皮和宫颈鳞状上皮内可见到少量嗜银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甚至产生多肽激素的潜能,并可进一步恶变成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
而Kim等[5]则认为,宫颈嗜银细胞起源于宫颈上皮非嗜银细胞,虽然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发现一些SCCC产生某些神经内分泌激素,但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引起临床症状。
最常见的为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出现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这类激素可能以非活性形式存在或是在循环中很快被灭活[6]。
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均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与肿瘤局部分泌活跃有关。
另一学说认为,SCCC是起源于全能干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7]。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现,SCCC与肺小细胞癌同样存在高频率的3号染色体短臂的杂合性缺失,提示两者在癌症形成的复杂过程中有着相似的起因[8]。
在80%或更多的肺小细胞癌中存在p53基因突变,而SCCC有着与其他部位小细胞癌不同的基因改变[9]。
有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E7肿瘤蛋白能够和P53蛋白结合,可能功能上等同p53基因突变[10]。
宫颈小细胞癌13例临床分析

淋 巴和远处转移 , 但大部分在远处转移前 先有盆腔局部 复发 , 以许多学者建 议早 所 期 SC C C患 者术 后应 行盆 腔辅 助放疗 以 提 高局部 控制 率 。H sis 报道 , 1 ok 等 n 3
道 流 m , 表 现 为 阴 道 大 出 【 病 程 均 4例 血。 较 短 ( 6个 月 ) 2— 。肿 瘤 形 态 为 菜 化 、 结
原 发 于宫 颈 的恶 性 肿 瘤 , 于 神 经 内分 泌 属 癌 , 宫 颈 恶 性 肿 瘤 的 2 一5 … 。 【 % % 20 2 1 0 5~ 00年 收 治 S C C C患 者 1 3例 , 现 结合其临床特点和病理 学特点报告如下 。
活 心 肌 内交 感 神 经 突 触 前 的 末 梢 释 出 去 甲 肾上 腺 素 , 品对 加 快 心 率 和致 心 律 失 本
心 利尿 、 血 管 等 对 症 治 疗 , 疗 组 加 用 扩 治 多 巴胺 、 巴酚 丁胺 、 多 酚妥 拉 明联 合 治 疗 。
VA P V C P 。 H s i C、 E、 A / E okn s等 人 的 研 究
科检 查 2例宫颈 糜烂 , 余 l 例 均具 明 其 1
显肿 瘤 形 态 。 1 3例 患 者 均 经 病 理 证 实 。
见 。② 免疫 组 化 : 3例 S C 1 C C标 本 中 , 8
例 为 广 泛 子 宫 和 ( ) 附 件 切 除 及 盆 腔 或 双 淋 巴结 清 扫 标 本 , 已经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证 均
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备 、 术 方式 实 施 和 观察 术 后疗 效有 重 要 的 临床 实 手 用价 值l 此 检查 有较 高 的诊 断准 确性 . 5 l 可作 为 评价 冠 状 动脉 狭 窄 的一 种 无 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查 方 法 在 临 床 广 泛 推
广
参 考 文 献
[1李 坤 成 . 确 认 识 6 1 正 4层 螺 旋 C T冠 状 动 脉 成 像 的 临 床 价 值 . 中华 放射 学 杂 志 ,0 7.1 1 ) 10 2 0 4 (0 :0 9 f1王 炎 辉 , 兆 琪 , 2 张 吕飙 . 6 4层 螺 旋 C T检 测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初 步 研 究 . 中华 放 射 学 杂 志 ,0 7。1 1 ) 18 2 0 4 ( 1 :19 [] 骐 , 晓燕 , 丽, .4层 螺 旋 C 3赵 程 郭 等 6 T冠 状 动 脉 成 像 与 冠 状 动 脉 造
7 ' 工两医药 2 1 0 0年 l — 4 0 基 5
第1 0期 J nx M dcl o ra, c 2 1 , o. , o1 i gi e iaJun10 t 0 0 V 1 5 N .0 a 4
.0 7 13 .
示 管腔 的狭 窄 . 可 以清 晰 显 示 冠状 动 脉 管 壁 的结 还
A I E 、 分 子 量 C (5 H1 )C A、y 、 D 6 N E 电 镜 观 察 到 菊 形 团 样 结 构 及 神 经 内 分 泌 颗 粒 。 论 S C 的组 织 形 态 E / 3低 A K 3 B 1 、g Sn C 5 、 S 。 结 CC
类 似 于肺 的 S C , 性 程 度 高 , 后 差 。 断 宫 颈 小 细 胞 癌 至 少 有 一 项 以上 神 经 内分 泌 标 记 物 阳性 或 电镜 观 察 到 神 经 内分 泌 颗 C L恶 预 诊 粒 。鉴 别 诊 断 需 与宫 颈 小 细 胞 鳞 癌 、 分 化 腺 癌 、 霍 奇 金 淋 巴瘤 、 细 胞 肉 瘤 、 低 非 粒 内膜 间 质 肉瘤 、 及胚 胎性 横 纹 肌 肉瘤 相 鉴 别 , 其
如何看子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

如何看子宫颈癌病理诊断报告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宫颈癌位于第一。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察觉或注意到,一般在妇科体检的时候才会被发现。
宫颈癌有多种诊断方法,产生的诊断报告也是包含许多医学专业术语的,许多患者在拿到诊断报告时很难理解报告内容,因此容易对自己的病理诊断报告进行盲目猜测,产生紧张情绪。
为解此类问题,本文将以宫颈癌的病理诊断报告为例,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看懂医学诊断报告。
一、了解宫颈癌病理诊断1、宫颈癌诊断方式宫颈癌包括很多种类型,常见的为鳞状癌,约占80%,其次为腺癌。
在检测报告单中医生会根据组织细胞的癌变类型进行进一步的亚类划分。
宫颈癌的诊断通常根据检测时期的不同采用阶梯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早期宫颈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HPV检测;中期阴道镜检测;最后子宫颈活体检测。
具体检测方式如下: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是宫颈癌检测的第一步,是筛查的基本方法,它是采用无菌刷在宫颈处取样,对样本进行细胞学观察,从而判断是否出现病毒真菌等的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该类型检测相对于细胞学检测来说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较低,通常与TCT联合应用。
同时该类检测还用于宫颈病变复发判定、疗效评估等。
阴道镜检测与宫颈活体检测是利用阴道镜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判断宫颈有无异常组织增生,对可疑癌变异常区域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活体检查是判断异常细胞是否为恶性的重要依据,是确诊的可靠依据。
2、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内容宫颈癌检测的病理报告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活检报告,是用来确定肿瘤良恶性,确定治疗方案的。
另一种则是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用于明确疾病分期。
常规的宫颈癌病理诊断单分为三大板块:肉眼检查描述、图像部分以及病理诊断部分,如下图:病理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活体组织的肉眼观察,主要内容为对活检组织的全貌描述,包括检查部位、可疑病变的形状、有无异常阴影、边缘是否清晰、所检查的组织的直径大小等内容。
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1 1 一 般 资料 . 1 9 ~ 20 6 0 7年 我 院 共 收 治 经 病 理 确 诊 的 S C 例 , 9 C C3 年 龄 3~5 1 O岁 , 均 4 岁 。3例 均 表 现 为 不 同 程 度 阴道 排 液 。 平 2 2 例 有 接 触 性 出血 。 前 病程 l 6个月 不 等 。 科 检 查 : 宫 术 ~ 妇 2例 颈 口充 满 结 节 状 肿 物 , 中 l 大 阴 唇 后 其 例 表 面 见 多 个 大 小 不 等 的 尖 锐湿 疣 ; 宫 颈 重 度 糜 烂 。 1例
有 大 量 坏 死 . 肌 间 脉 管 内 均 见 瘤 栓 [ 2 , 伴 鳞 癌 分 3例 图 ] 1例
化 , 例 盆 腔 淋 巴结 有 转 移 癌 。 2
S C 是 一 种 罕 见 的 最 具 侵 袭性 的 恶 性 肿 瘤 , 宫 颈 恶 C C 占 性 肿瘤的 1 ~6 ] % %n 。平 均 发 病 年 龄 4 ~4 2 5岁 , 要 症 状 为 主 不规 则 阴 道 排 液 或 流 血 。 分 患 者 伴有 HP 感 染 , 位 R 部 V 原 NA R NA 杂 交 研 究 揭 示 S C 与 HP 8感 染 密 切 相 关 [ , C C V1 2 本 ]
—
组 1 瘤 细 胞 HP 阳 性 及 外 阴 多 个 尖 锐 湿 疣 也 说 明 与 HP 例 V V 感 染 相 关 。S C C C组 织 学 特 点 为 细 胞 体 积 小 、 圆形 或 短 梭形 , 胞 浆 稀 少 , 浓染 , 核 常见 大 量 核 分 裂 及 广 泛 坏 死 , 时 可 见 灶 有 性 鳞 状 或 腺 上 皮 分 化 , 细 胞 以 弥 散 的方 式 浸 润 间 质 , 小 癌 与 细 胞 非 角 化 型 鳞 癌 的 指 状 浸 润 不 同 。 疫 组 化 表 达 两 种 以上 免 神 经 内分 泌标 记 , 电镜 观 察 胞 浆 内见 神 经 内 分 泌 颗 粒 。 3 2 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9例临床分析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9例临床分析陈淑英;纪妹【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年龄30~63岁,平均(45.8±10.0)岁.肿瘤最大径2~10 cm,平均(4.29±2.43)cm.ⅠB1期7例,ⅠB2期5例,ⅡA1期2例,ⅡB期4例,ⅢB期1例.其中16例合并人乳头瘤病毒18(HPV18)感染,1例合并HPV16感染.17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其中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9例术后接受放疗,余2例未手术者接受放化疗.1年、2年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6%、50.2%、12.6%,1年、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2.8%、54.6%、27.3%.单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ⅡA)、合并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4 cm)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确诊依赖于病理,根治性手术是早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辅助化疗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45)004【总页数】5页(P468-472)【关键词】宫颈肿瘤;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癌,神经内分泌;治疗;预后;病例报告【作者】陈淑英;纪妹【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NE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宫颈恶性肿瘤的2%~5%,恶性度高,早期即可出现远处及淋巴转移,其好发转移器官依次为肺、肝、脑等,预后差[1-2]。
目前有关SCNECC的报道较少,尚无统一及规范的治疗方案[3]。
宫颈小细胞癌2例报告

宫颈小细胞癌2例报告朱丽丽;王敬民;孔繁斗【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3页(P300-302)【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作者】朱丽丽;王敬民;孔繁斗【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CC) 是一种罕见且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独特的子宫颈原发恶性肿瘤,属神经内分泌癌[1]。
此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具有高度的侵袭能力,预后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于2002年-2012年共收治2例宫颈小细胞癌,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例1 患者,女,36岁,以“接触性出血24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24天前合房后出现阴道流血,量少色红,持续10 d,于外院检查后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
追问病史,既往曾有两次合房出血史。
平素月经不规律,3~8/20~40 d,近两年白带增多,稀薄,无异味。
已婚,G2P1A1,21个月前顺产,哺乳中。
入院查体: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口突出一肿物,D=3 cm,色粉红,结节状,触之出血,边缘可见宫颈。
子宫正常大,水平位,双侧穹隆未见异常,骶主韧带无增厚及缩短,双附件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彩超提示宫颈低回声光团23 cm×29 cm×30 cm,血流丰富,动脉型。
病理切片本院会诊诊断“子宫颈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Keratin(++),CgA(+),Syn(+),NSE(+),LCA(-)”。
盆腔MRI提示宫颈癌伴右侧宫旁淋巴结肿大。
诊断为:宫颈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型)Ⅰb1期。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对子 宫颈小细胞癌的 临床病理学特 点进行全面 的探查 分析 ,明确该病
的相 关情 况 ,减少误漏诊率 ,并及早 确诊和治疗 ,对 改善临床 治疗 效
果作用 明显。本文 即回顾性 分析我 院收治的子宫 颈小 细胞癌患 者的临
<3 6 ℃ ;②心率 >9 0 次 , . ;③呼吸频率 >2 0 次/ 分 或动 脉血二 氧化碳 分
2 0 1 3年 7月第 1 1卷 第 2 O期
・
论
著 ・ 6 3
子宫颈小细胞癌 的临床病理分析
韩志蓉 奉泽锦 韩 亮 陈延安
( 广元市 中心 医院病理科 ,四川 广元 6 2 8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子 宫 颈小细 胞癌 临床 病理 特 点及 相 关治疗 情况 。方法 选取 2 0 0 3 年 1月至 2 0 0 8 年 1 月收 治 的 3 2例 子 宫颈 小细胞 癌 患者 ,
2 0 0 3 t o J a n. 2 0 0 8 t o a n a l y z e b y b a s i c e x a mi n a t i o n , mi c r o s c o p y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a l s t a i n i n g. Re s u Rs Th e r e s ul t s o f c l i n i c a l e xa mi n a t i o n c o r r e s po n d e d wi t h r e s ul t s o f p a t h ol o g 3 o f S CCC. An d t he pa t i e n t s wi t h t u mo r< 3 c m, no l y mp h n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s h a l l o w mu s c l e l a ye r i nf il ra t t i o n a nd r e c e i vi n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颈小细胞癌病理特点及诊断分析
子宫颈小细胞癌又称为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 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占子宫颈癌的1%~3%[1]。
sccc具有恶性程度高,高度侵袭性,早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的特点。
本文报告10例,并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特点、诊断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43岁,均未绝经。
均以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2~6个月就诊,无其他不适。
妇科体检:7例子宫颈见明显赘生物,2例子宫颈肥大伴中-重度糜烂,l例宫颈表面粗糙,可见蜡油样坏死物。
症状体征与普通宫颈癌类似,均无全身内分泌症状。
影像学检测未发现其他器官有占位性病变。
10例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2例为门诊病例,8例为住院病例,本组术后按figo1994年临床分期标准[2]均判定为ⅰb期1例、ⅱ期5例、ⅲ期4例。
4例术前、术后活检病理诊断均存在一定差异。
10例患者中1例失访,随访时间23-39个月,无瘤生存,另4例均已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ⅲb期),17个月(ⅲ期)、26个月(ⅱ期)和34个月(ⅰb期)。
2 结果
病理特点巨检:肿瘤呈结节状、菜花样或糜烂,大小为2-5(平均3.5)cm,切面灰白,质中等偏硬伴坏死,与一般宫颈癌大致相同。
镜检:瘤细胞形态与其他部位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相似,瘤细
胞较小,呈雀麦形,但较淋巴细胞大,细胞质少,境界不清,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深染,核仁不明显;另一型中间型细胞为圆形至多边形,中等大小,有中等量淡染或嗜酸性细胞质,核染色质粗,核仁可见。
核分裂相多见,多数病例可达20-50/10hpf。
瘤细胞弥漫分布或实性片块状或条索状、小梁状(图1,2,3);1例可见菊形团样结构;3例分别伴有鳞状细胞癌、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腺癌。
常见脉管内浸润。
7例均广泛浸润宫颈全层。
6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股沟深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 5例经免疫组化标记后确诊。
标记显示小细胞成分ck5/6、lca、desmin阴性,ck8、cg-a、synapsin,、nsn阳性。
4例vegf阳性(图4)。
3 讨论
sccc临床特点好发于中青年,与宫颈其他肿瘤相似,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排液或阴道出血;其临床生物学行为恶性度高,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3];确诊时50%~60%的患者淋巴、血管已有侵犯,易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
有文献报告[4]宫颈小细胞癌进展快,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为14%。
本组资料中4例均死亡,存活期分别为13、17、26 和34个月。
sccc属于小细胞恶性肿瘤范畴,其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大体上sccc无特异性,可表现为息肉状或向内浸润,并常有表面溃疡形成及出血、坏死,瘤体灰白、灰黄色,质硬。
镜下肿瘤细胞由大小和形态一致的细胞组成,因而导致
其表现相当单一。
细胞小而圆,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核深染,分裂象多见,以实质片状形式浸润宫颈间质,常伴有坏死。
组织学上sccc分为单一小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
后者常合并鳞癌和腺癌。
sccc的免疫组化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为阳性,免疫组化对诊断sccc有帮助,可以提高sccc诊断的准确率[5]。
根据本组结果显示,sccc与以下几种小细胞病变鉴别:(1)小细胞鳞癌,癌细胞小,卵圆形,有少量嗜伊红胞质,核圆形、深染,似sccc,但其内总可以找到具有像大细胞非角化鳞状细胞癌的巢团样结构或角化物旋涡和单个细胞角化,也不表达syn、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ccc瘤细胞小而圆,大小极为一致,胞质稀少或缺如,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深染,无核仁或不显著,核分裂象多见,常见广泛坏死。
而nhl多数瘤细胞多为中等大,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可见,少见坏死,免疫组化方面表达lca,而上皮性和神经内分泌标记则阴性。
(3)恶性黑色素瘤,sccc瘤细胞小而圆,形态单一。
而恶性黑色素瘤除了可有小圆形瘤细胞外,还常有肉瘤样梭型瘤细胞区域,并常见胞浆内黑色素,hmb45和melan-a阳性表达。
(4)粒细胞肉瘤,非常罕见,镜下为小到中等大瘤细胞,核圆形,可见核仁和少量胞浆,核分裂象多见,可有坏死,少数区有类似嗜酸性髓细胞分化或单核较幼稚粒细胞分化特点,mpo阳性表达。
(5)神经母细胞瘤,瘤细胞常排列成菊形团或假菊形团样结构而与sccc不同,而且其不表达ck、cea等上皮性标记物。
(6)子宫间质肉瘤,镜下由短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
成片状或束状,富于类似螺旋动脉样的小血管是其重要特点,vim 和cdl0常阳性表达。
(7)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瘤细胞多星小而圆,也可呈短梭型,一般核仁不明显,常可见homer-wright 菊形团,免疫组化cd99阳性,而sccc则cd99阴性表达。
总之,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很差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对其确认必须建立在对小细胞癌成分的正确诊断基础上。
参考文献:
[1] 王冬,周琦,李进.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2005, 34(5):761.
[2] 曲渊,张彤,姜智.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46-47.
[3] 张冠军,王春宝,岳晓霞.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 15(6):211.
[4] 祝洪澜,王建六,鲍冬梅,等.宫颈小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2):101-104.
[5] lee sw,nam jh,kim d,et a1.unfavorable prognosis of small cell nc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a retrospective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j].hnt j gynecol cancer,2010,20(3):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