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砂的应用
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

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人工砂是由天然石英矿砂加工而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是我国对于人工砂的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进行规范的文件。
下面将介绍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的相关内容。
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主要包含人工砂的分类及标准、物理性能、化学成分、颗粒形状、颗粒级配、粉质含量等内容。
首先,人工砂根据颗粒级配的不同可以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等四种类别。
其中,人工砂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密度、容重、含水率和吸水率等指标。
化学成分方面,人工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化学成分的限制包括硅酸盐含量、氧化铝含量和氧化铁含量等。
其次,人工砂的颗粒形状对其性能也有影响,国际上通常采用控制系数和球形比来描述颗粒形状,人工砂的颗粒形状应符合规程中的要求。
此外,人工砂的颗粒级配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规程中要求人工砂的颗粒级配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如果颗粒级配不合格,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此外,人工砂中的粉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规程中规定了人工砂的粉质含量的上限,粉质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还包括了对人工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规定。
人工砂的质量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进行的,规程中详细说明了人工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人工砂的应用技术在建筑领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如建筑结构、路面、水泥制品等。
人工砂还可以用于砂浆、砂浆、人工石、沥青混凝土等制品的生产。
它可以替代天然砂,降低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总之,人工砂质量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DBJ41是我国对于人工砂质量和应用进行规范的文件。
准确掌握人工砂的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对于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人工砂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中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人工砂的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加强对人工砂的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人工砂的质量提升和应用技术的进步。
人工砂石集料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

人工砂石集料在混凝土及砂浆中的应用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砂、石的需求量迅猛增长。
在一些地区有大量的石材资源,在开采石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直径不等的颗粒状废弃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如何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是当地政府及各个采石场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尾矿制造人工砂、石,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本文对此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人工砂石,集料,混凝土,砂浆,应用关于人工砂石集料在混凝土及砂浆中的应用国内学者已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
鉴于不同地区石材来源及加工工艺的差异性,结合地区的具体情况,为了进一步推广和促进人工砂、石在该地区的应用,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一、人工集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本文针对利用花岗岩、玄武岩和白砂岩的尾矿生产的人工砂、石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依据为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试验结果见表1。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人工砂、石粒呈不规则多边形,表面较粗糙且棱角尖锐明显。
通过比较表1中数据与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发现,利用三种不同种类尾矿所制的人工砂、石尽管有些指标不合理,如级配,但其物理、化学指标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并且有些性能指标高于规范要求。
二、人工集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1.原材料及试验设备水泥: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天然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8,含泥量为2.2%,堆积密度为1520kg/m3;石子:最大粒径为20的连续级配,质地优良,容重为1480kg/m3。
试验所用主要设备有ye-2000型压力试验机和d-4型低温试验箱。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试验依据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别利用天然砂石及本文所述的三种人工集料配制花岗岩混凝土、玄武岩混凝土和白砂岩混凝土。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是由国家建筑材料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一部技术文件,旨在对人工砂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管理及安全措施进行详细的规定。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配合比设计应当合理,考虑到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水平。
2、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混凝土的施工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检测。
4、安全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应当依据《建筑施工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三类砂的使用范围

三类砂的使用范围摘要:一、三类砂的定义及特点1.天然砂2.人工砂3.机制砂二、各类砂的使用范围1.天然砂的使用范围2.人工砂的使用范围3.机制砂的使用范围三、各类砂的优缺点比较1.天然砂的优缺点2.人工砂的优缺点3.机制砂的优缺点四、选择合适的砂类1.根据工程需求选择2.考虑环保因素3.结合经济效益正文: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
根据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砂可分为三类:天然砂、人工砂和机制砂。
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优缺点,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砂类。
一、三类砂的定义及特点天然砂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砂石,通常经过风化、水流冲刷等自然力作用形成。
人工砂是通过人工方法生产出来的砂石,如破碎岩石、石膏等。
机制砂是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原材料制成的砂石。
二、各类砂的使用范围1.天然砂的使用范围天然砂由于来源广泛、质量较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生产。
2.人工砂的使用范围人工砂由于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可以替代部分天然砂应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缺乏天然砂的地区,人工砂的需求尤为明显。
此外,人工砂还广泛应用于铸造、陶瓷等行业。
3.机制砂的使用范围机制砂由于质量可控、粒度分布均匀、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混凝土、砂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种砂浆中,机制砂具有显著优势。
三、各类砂的优缺点比较1.天然砂的优缺点优点:来源广泛,质量较稳定;缺点:受地域限制,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建设需求。
2.人工砂的优缺点优点:生产工艺多样,可替代部分天然砂;缺点:质量参差不齐,对环境影响较大。
3.机制砂的优缺点优点:质量可控,粒度分布均匀,抗压强度高;缺点:生产成本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
四、选择合适的砂类在选择合适的砂类时,应综合考虑工程需求、环保因素和经济效益。
人工砂石料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

尽量选用相 同规格型号 的设 备 ,以简化机型 ,方 便维修 ,
贵阳市龙洞堡 机场 飞行 区扩建 工程 是经 中 国民航 总 局批准修建 的基本建 设计 划项 目,人 工 砂石 料系统 生产 的砂石料主要用 于机场 扩建 道面混 凝 土施工 。本工 程于 2 0 年 9月开工 ,在原 有机 场规模 的基 础上增 加 1条滑 05 行道及 1 O个停机坪 ,混凝 土总量约 9 m。 万 ,其 中道面混
机的棒 条筛 去 小 于 1 0 2 mm 的石料 至 圆振筛 后 ,把大 于
10 2 mm 的石料送入颚式 破碎 机破碎 。颚式破 碎机破 碎后 的石料 ,由 1号胶带 机送人 预筛 分车间。
砂 的质量要求细度模数≤ 35 . ,含粉≤ 8 ( 系指 ≤0 0 5 . 7 的颗粒) 。碎 石 的质量 要求 超径 ≤ 5 ,逊径 ≤ 1 % ,针 O 片状≤1 ,含 泥量≤ 1 ( 洗法 ) O 水 。本 系统 需破 碎 的 岩石的岩性 为石 灰岩 ,属 中等偏 软可破 碎性 岩石 。
处理最大进料粒径 为 5 0 0mm,系统控 制矿 山来料 粒径为 ≤5 0 0 mm。给料机底部设有棒条 ,棒条 间距 为 10 m。 2m 由采石场来 的石料 ,卸 入受 料斗 至 给料机 ,经给料
设计 主要参 数 :粗碎处理 能力为 8 th 0/ ,满足高峰时段 混
凝 土 月 浇 筑 强 度 1万 I。 T 。设 计 混 凝 土 配 比 水 泥 : : I 水 砂 :中石 : 石 为 3 0: 5. 6 5 8: 7 . 5 1 小 3 1 1 8: 6 . 7 14: 4 。对
鬻
水 水 施 0 ・ 期 第1 期 利 电 工 2 0 第1 总 1 1 8
人 工砂 石料 在机 场场 道 工程 中的应 用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

31
三、人 工 砂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1 .一 般 规 定
施工 要求 ,泵送 时坍 落度损 失不 宜大于 3 0
mm/ h 。
设计采用低水 泥用量和 低用水量 , 由于 人工 砂混 凝土 早期失 水率 较快 、收缩 变 形
2 .力 学性 能
强度等级按立方 体强度标准值 确定 , 划 大, 易产 生微 裂缝 , 对有抗 裂性 要求 的人 工 分为C 1 0 ~ C 1 0 0 , 并对其抗压强度进行验评 。 砂混 凝土 应通过 混凝 土早 期抗 裂和收 缩试 3 .长期 性 能 和 耐 久性 验确定配合 比。配制混凝 土时 , 宜采用细度 人工 砂混凝 土 的收缩 和徐 变性 能应 符 模数为2 . 3 ~ 3 . 2 的人工砂 。采用外加齐 牺己 制时 合设计要求 , 其耐久性如抗冻 、 抗渗 、 抗 氯离 除进行拌 合物 坍落度和 凝结时间测 定外 , 还 子渗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 五、 施 工 质 量检 验 和 验 收 应进行坍 落度经时损失 测定 , 以满足施 工要 求。 采用强制式 搅拌 机搅拌 , 并适 当延长搅 泵送 的人 工砂 混凝 土在 配 合比 设计 上 拌时间 , 以提高拌合 物的匀质性 。人 工砂混 要根据混 凝土用原材料 ( 包括 人工砂的 表面 凝土拌合物 水分蒸发快 , 在大风环境 下水分 粗糙 、 棱角多、 石粉 含量大 等特 性 ) 、 泵送 条 蒸发更快 ,不利于水泥水化和 强度增长 , 并 件和环境等进行试配确定 。 导致混凝 土加快干缩 引起开裂 , 故其拌 合物 2 .配合 比计 算 与确 定 在风速大于5 m / s 时 ,浇筑要采用挡 风措施 。 人工 砂混 凝土 配合 比计 算 、 试配、 调 整 人工砂 混凝土早期塑性收 缩较 大 , 在终凝前 按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 。配 应采用机 械或人工 多次抹 压 , 并及时 保湿养 制相 同强 度等级的人工 砂混凝土时 , 由于人 护 , 以免 出现早 期干缩裂缝 。在拆模 后采用 工砂表面 积较大 , 其胶凝材料 用量较天 然砂 洒水 、 覆盖 、 喷涂养 护剂 等 自然 养护或 对构 配制的可适当提高2 0 k g / m 3  ̄右 。 配制高强度 件进行蒸汽养护。 等级人工 砂混凝土时 , 水泥和 胶凝材料 用量 人工砂混凝 土的质量检验 包括原材料 、 分别不宜大于5 0 0 k g / m 。 和6 0 0 k g / m 。人工砂 混凝土拌 合物和硬化混凝 土的性 能检验 , 在 混凝 土的流动性较小 , 故其 采用的砂 率可 比 混 凝土生 产过程 前 、 后 分别进 行 , 其 工程质 天然砂适 当提高 , 具体 由试验 确定 。由于人 量验收按现行G B 5 0 2 0 4 -2 0 0 2《 混凝土结构 工砂颗 粒级配较差 , 可采用与 天然砂混 合使 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 范》 ( 2 0 1 l q Z 版 )进 行 , 用, 人工砂与 天然砂的质量比 宜在 1 : 1 ~ 4 : 1 之 以及按 本规程 中对 混凝土 长期性 能和 耐久 间。 性能的规定进行验收。
我国人工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人工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一、人工砂的发展由来由于天然砂石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受资源和运输的限制。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水电和土木建设工程就开始就地取材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性能和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
第一条人工砂生产线创于四川的映秀湾电站工程,66年底建成。
该生产线总产量为60万吨。
在建筑上开始应用较早的是贵州省,并于1978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人工砂的地方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以后,云南、河南也相继出台了人工砂地方标准或使用规程。
我国的香港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是使用人工砂较早的地区,其执行的英国标准BS882明确人工砂的品种和技术要求至少30年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砂石业同其它建材行业一样发展很快。
我国砂石年产量由改革前6亿多吨增加到50亿吨,其中,砂约20亿吨。
砂石成为所有产品中重量最大的产品。
但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是短时内不可再生和长距离运输的,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3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于是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乱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些年,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的情况比目皆是,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
另外,由于天然砂的无序生产,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造成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严重地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约20%的尾矿,有相当尾矿没有合理利用,已约有上百亿吨的尾矿大量堆积,占用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而如果经过适当分选与加工,不少尾矿就可以制成人工砂。
人工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3 . 2 . 3人 工 砂 。试 验 所 用 人 工 砂 和 天 然 砂 的 主 要 物 理 性 能见下表 。 表 4 人 工 砂 的主 要 物 理 性 能
.
对于, 美国、 英 国、 日本等 国家在 人工 砂 的应 用有 几 十年 的历史 , 如8 0年代 日本 的天然 集料 与人工 集料 的 比例 , 大约
为0 . 9 : 1 ; 9 0年 代 则 降 为 0 . 5 : 1 。在我 国 , 它 可 以说是一 种传
2 8 d
45 .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e y wor d s:ma n u f a c t u r e d s a n d;c o n c r e t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e n t
1人 工 砂 的 定 义
和 力 学 性 能 的 比较 。 3 . 1试 验 配 合 比 表 1 试 验 配 合 比
人工砂两类 。天然砂 ( n a t u r a l s a n d ) 指 由 自然 风 化 、 水 流 搬 运 和分选 、 堆 积形 成 的 、 粒 径小 于 4 . 7 5 m m 的岩石 颗粒 , 包 括 河
水泥 ( k g )
4 0 0
粉 煤 灰 ( k g )
1 4 0
3 . 2试 验 原 材 料
3 . 2 . 1水 泥 。福 建 炼 石 水 泥 厂 生 产 的 P . 0 4 2 . 5水 泥 , 主 要 物理性能指标见表 1 表 2 水 泥 主 要 性 能
凝 结 时 间 ( mi n) 初 凝 终凝
1 6 7 3 o o
的统称 , 包括机制砂 、 混 合砂 。机制砂 指 由机械破 碎 、 筛分 制 成、 粒径 小于 4 . 7 5 mm 的岩 石颗 粒 , 但 不包 括软 质岩 、 风 化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工砂的应用
摘要:在天然砂用量急速增大、自然资源面临巨大消耗的情况下,人工砂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本文结合项目应用实例,主要介绍分析了人工砂的性能,还有影响人工砂应用推广的因素以及提出综合应用的看法。
关健词:混凝土、人工砂、资源、经济、应用
Abstract: With natural sand dosage rapidly growing, natural resources facing huge consumpti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s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the major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rtificial sa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rtificial sand application promo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mprehensive point of view about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ncrete, artificial sand, resources, economic, application
1概述
近几年来国内建筑用砂已日趋紧张,资源消耗巨大,而且对砂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缓解资源紧张的最佳选择就是用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或者与天然砂混合使用。
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粒径小于4.75mm 的颗粒。
人工砂的出现解决了人类建筑资源紧张的局面。
它不但可以弥补天然砂资源的中、粗砂供应不足现状现象,也可以人工调配砂的级配,砂的成分可以人工控制。
又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的各种尾矿或废石达到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人工砂作为建筑用砂中的一种,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于2002年颁布了《建筑用砂》规范,为我国人工砂的使用提供了相关技术要求和试验准则。
另外人工砂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对建设节约、环保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砂资源的短缺为人工砂推广应用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适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2.1机制砂适用范围
机制砂可配制出从C10至C70的普通砼和泵送砼以及砂浆。
它的主要特点是基本为中砂,细度模数在2.6-3.3,颗粒级配稳定、可调,含有一定量的石粉,除150μm的筛余有所增加外,别的筛都符合1、2区砂的要求,机制砂多呈三角状且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粒型合理。
目前我国高性能砼是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它不但在性能和耐久性上具有优异性,且充分利用工业中的废料,由于机制砂中石粉的微细颗粒起到了填充作用,提高了砼的强度。
所以选择加工合理控制石粉的含量就可以配制出高性能的砼。
2.2项目应用实例
尼日利亚拉各斯防波堤修复项目,是对拉各斯港入口的三条堤的堤头和部分堤身进行修复,其中东堤150m,导流堤500m,西堤250m。
需预制扭王字块7750件,混凝土方量2万m3。
经过设计变更后需开采、抛填各种规格石料约66万方(投标55万方),其中导流堤已完成29.8万方,西堤约需17.4万方,东堤约需18.6万方;预制、安装扭王字块3889块,预制12t方块4050件,总混凝土方量约3万方。
该国天然砂资源少,且乱开挖的现象很多,对当地的河道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并对船舶航行及桥梁等设施造成极大影响。
对此,拉各斯州政府在一年中的几个月禁止擅自开采河砂。
另拉各斯的河砂质量不稳定,多是小规模人工开采,质量不统一不稳定;供应不及时,耽误工程总体进展;含泥量高且多数属细砂范围且价格昂贵工程造价高,势必会在混凝土质量、水泥用量及造价方面造成很大影响。
而我项目部石场在石料开采与碎石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是可通过机械加工生产出质量好、满足各种级配要求的机制砂。
用于生产的母材为花岗岩,通过试验确定其强度在140MPa。
因该工程设计方为英方,所以采用的标准为英标和美标。
英国标准BS882中对细集料的级配要求为:
筛孔尺寸通过率(%)
总体级配(overall limits)额外级配(additional limits)
粗砂(C)中砂(M)细砂(F)
10.00mm 100 -- -- --
5.00mm 89-100 -- -- --
2.36mm 60-100 60-100 65-100 80-100
1.18mm 30-100 30-90 45-100 70-100
600μm15-100 15-54 25-80 55-100
300μm5-70 5-40 5-48 5-70
150μm0-15 -- -- --
国内标准对细集料的级配要求为:
筛孔尺寸级配、通过率(%)
ⅠⅡⅢ
9.50mm 0 0 0
4.75mm 10-0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00μm85-71 70-41 40-16
300μm95-80 92-70 85-55
150μm100-90 85-55 100-90
注: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
2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3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经了解机制砂对混凝土会产生的影响有粒径、形状、含泥量、级配和吸水性等,这些特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新拌泥凝土的工作性。
另外,和细集料相关的砂率、浆集比等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亦在重点试验范围内。
经过几次天然砂和机制砂的对比试验和对原材料的检测,我们发现机制砂除了含泥量超过了规定要求外达到10%(天然砂含泥量要求Ⅰ<1.0,Ⅱ<3.0,Ⅲ<5.0),细度模数在2.6-2.8左右,级配在中砂范围内。
集料
Aggregate 尺寸
Size (mm) (质量通过百分率)(%)Percentage passing by mass (%)
10.0 5.0 2.36 1.18 0.60 0.30 0.15
Fine Required 100 100 65-100 45-100 25-80 5-48 ---
Actual 100 100 68 54 38 27 ---
也就是说除开含泥量不附合要求外,别的指标均在范围内,我们经过多方了解发现造成含泥量高的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块石夹带了太多的泥。
我们改用第二、三层的洁净块石来打碎石,这样生产出来的机制砂,含泥量降到了2%至3%左右。
原材料检测完达标后,我们又通过了配合比对比试验,在流动性、粘聚性、
保水性、和易性、泌水和离析等方面综合比较了机制砂、天然砂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差异,总结机制砂拌制混凝土工作性方面的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做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最后得到了现在所用的机制砂配合比,同时对配比试件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后,对不同含量的试件分别进行了7 d、28 d强度试验。
在28天配制强度上它甚至比同样材料用量的天然砂配合比高,天然砂达到41.7MPa,机制砂的配合比达到44.6MPa。
通过以上试验得出来的结果,我们最后选用了机制砂的配合比。
生产砼的过程控制中,我们增加了机制砂的检测频率,延长混凝土的拌和时间,由于机制砂不象天然砂那样光圆,所以延长混凝土的拌和时间。
控制好砼的振捣时间。
掌握质量的动态,减少因机制砂的质量而影响砼的质量。
另外在经济上我们比用天然砂节约了200多万人民币,并为工程的准时或提前完成打下了基础。
3影响人工砂应用的因素
目前受生产条件和工艺的影响,使用未经处理的石料,造成含泥量过高,未经处理的石屑中针片状多、坚固性差、裹合力差,因此不宜单独使用。
因其细微颗粒很容易粘附在颗粒的表面,由湿转干时易结成团,外观上很难看出,质量较难控制。
使人不放心不敢使用。
另外人们只把人工砂当成一种简单替代天然砂的材料,还没有更多的去研究和发现人工砂的潜在能力,这也限制了人工砂的发展。
4对人工砂中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看法
人工砂中机制砂最难控制的是含水量,泥粉含量和级配三大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能突显出人工砂的应用优势。
含水量方面:指砼由于机制砂保水性差,这对砼工作性和质量会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下掺入一定的粉烧灰或控制好石粉用量都可有效改善砼性能;泥粉量方面:首先选择洁净或经除泥处理掉山皮土和夹层土的块石,不能采用在破碎后冲洗的方法,因为会冲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虽然是将泥冲走了,可是这里面还有石粉,那可是对砼有易的,它的存在弥补了机制砂砼中和易性差的缺陷;级配不合理方面:机制砂加工的过程中易造成颗粒大小较集中,细度模数偏大,级配不合理。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从生产机械设备,企业自身要求要先提高,另外生产材料要固定,要注意选料,生产出来的材料级配也可通过筛分或以天然砂中的细砂混合来调整级配。
5结语
人工砂在价格与天然砂上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既能降低了材料成本、又能保证混凝土强度。
另外将废料和石屑制成材料运用到生产中,即解决了天然砂的紧缺又实现了材料的综合利用,又可以减少对河床因采砂而造成的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类自身的安全和环境,更造福于人。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