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建设用砂

合集下载

板式基础施工方案

板式基础施工方案

×××线路工程板式基础施工方案×××有限公司×××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2020年08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一、编制说明 ............................................................................................................................................ - 3 -二、前言 ................................................................................................................................................ - 5 -三、工程概述 ............................................................................................................................................ - 5 -1、工程概况 ...................................................................................................................................... - 5 -2、地形地貌 ...................................................................................................................................... - 5 -3、地质条件 ...................................................................................................................................... - 5 -4、气象条件 ...................................................................................................................................... - 5 -5、线路方向 ...................................................................................................................................... - 5 -6、适用范围 ...................................................................................................................................... - 6 -四、施工前准备 ........................................................................................................................................ - 6 -1、基坑开挖前准备........................................................................................................................... - 6 -2、基础浇制前准备........................................................................................................................... - 6 -五、板式基础施工流程图......................................................................................................................... - 8 -六、基础分坑施工 .................................................................................................................................... - 9 -1、基础分坑技术准备....................................................................................................................... - 9 -2、基础分坑人员准备..................................................................................................................... - 10 -3、直柱基础分坑............................................................................................................................. - 10 -七、基坑开挖施工 .................................................................................................................................. - 12 -1、基坑开挖总体要求..................................................................................................................... - 12 -2、基坑开挖 .................................................................................................................................... - 13 -3、基坑开挖的注意事项................................................................................................................. - 14 -八、板式基础施工 .................................................................................................................................. - 15 -1、钢筋绑扎 .................................................................................................................................... - 15 -2、支模 ............................................................................................................................................ - 16 -3、地脚螺栓安装............................................................................................................................. - 18 -4、商品混凝土运输及检查............................................................................................................. - 18 -5、混凝土的浇筑............................................................................................................................. - 20 -6、基础浇制过程控制..................................................................................................................... - 22 -7、养护 ............................................................................................................................................ - 24 -8、拆模 ............................................................................................................................................ - 24 -9、基础坑回填 ................................................................................................................................ - 25 -10、余土处理原则........................................................................................................................... - 25 -九、施工质量控制 .................................................................................................................................. - 25 -1、线路复测质量控制要求............................................................................................................. - 25 -2、土石方工程质量标准................................................................................................................. - 26 -3、基础尺寸的允许偏差................................................................................................................. - 26 -4、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 26 -十、安全管理措施 .................................................................................................................................. - 26 -1、基坑开挖的安全保证措施......................................................................................................... - 27 -2、混凝土浇制的安全保证措施..................................................................................................... - 27 -3文明施工 ....................................................................................................................................... - 28 -十一、质量管理措施 .............................................................................................................................. - 28 -一、编制说明1.1为规范和统一×××线路工程建设现场管理、施工作业方法和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正确无误地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最新整理铁路工程主要原材料检验频率表

最新整理铁路工程主要原材料检验频率表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部分:热轧带肋 钢筋》 GB 1499.2-2007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2-
√ 砌体用的石材强度等
√ 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

抽平检行试检验验次,数但的不少1于0%一进次行 。

√ 同厂家、同品种、同编号 的产品每 50 t 为一批,不 足50 t 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 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 抽检试验次数的 10%进行
在料堆取样时,取样部位 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 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 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 砂共 8份,用四分法缩分 成 1个样品,取样质量不 少于 30kg.
√ √ √
4
含泥量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5
泥块含量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6 粗 骨7 料
8
岩石抗压强度 吸水率
紧密孔隙率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9
坚固性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1
Cl - 含量
12 有机物含量(卵石)
序号
项 目
1 2 3 4 5 水 泥 6 7 8 9 10 1 2 3 粉4 煤 灰5
试验检测内容
比表面积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烧失量 游离 CaO含量
MgO含量 SO3含量 CL- 含量 碱含量
细度 需水量比
烧失量 CL- 含量 含水量
铁路工程主要原材料检验频率表
采用的标准或规程

GBT14685-2010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0 建设用卵石、碎石
6.5坚固性 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的质量损
失应符合表7的规定。(采用硫酸钠溶液进 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 应符合规定) 其限量没变。(均改为≤,原来为<)
6.技术要求
6.6强度(第七处修改) 6.6.1岩石抗压强度 6.6.2压碎指标
卵石压碎指标: Ⅱ类<16%
6.技术要求
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 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 6.10含水率(第三处增加)和堆积密度(第 九处修改) 报告其实测值。
7.试验方法
7.1试样 7.1.1取样方法 7.1.2取样数量:吸水率、放射性和含水率 7.1.3试样处理 7.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7.3颗粒级配
5.2卵石、碎石的放射性应符合GB 6566 (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的规定
6.技术要求
6.1颗粒级配(第四处修改)(将公称粒径改 为公称粒级)
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连续粒级中删除了5~10)
10~20、16~31.5、20~40、31.5~ 63(删除)、40~80
1)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时; 2)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时。
8 检验规则
8.2组批规则 8.3判定规则(第十四处修改) 8.3.1试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的相应类别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术语和 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除水工建筑物)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 石、碎石。(其他工程用卵石和碎石也可 参照本标准执行。)(第二处修改)

论砂含水的快速检测方法

论砂含水的快速检测方法

论砂含水的快速检测方法摘要:砂的含水率测定,目前应用的主要检测方法有标准法(烘干法)、快速法(炒干法)、酒精燃烧法、微波干燥法。

把砂含水试验检测与不同工作环境相结合,做到室内和现场检测相结合,以“标准法”为基础,以“快速法”、“酒精燃烧法”、“微波干燥法”为辅助,既保证数据可靠有效,又节省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关键词:砂含水快速检测1.前言砂又称细骨料,是一种粒径相对较小的骨料,粒径通常在4.75mm以下,砂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各类基建施工中,如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等。

是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起到骨架填充,从而增加混凝土和易性、粘度等。

砂含水的测定是确定混凝土和易性重要指标之一。

及时、准确检测砂含水,是控制施工质量优劣的重要参数,是确保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保障。

2、砂含水快速检测原理测定砂的含水率试验,是将自然潮湿状态下的砂试样,通过规定方式取样、制样、分样、检样的流程,将自然潮湿试样,烘干、炒干或烧干至恒重的试样,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砂的含水率。

把砂含水试验检测与不同工作环境相结合,做到室内和现场检测相结合,以“标准法”为基础,以“快速法”、“酒精燃烧法”、“微波干燥法”为辅助,既保证数据可靠有效,又节省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3、砂含水快速检测流程试样制备(分料器法\人工四分法)→试验条件判别→试验准备→试验(烘干法\炒干法\酒精燃烧法\微波干燥法)→试验数据处理4、砂含水快速检测操作要点4.1试样制备在料堆或运输车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密封;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用与皮带等宽的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密封。

4.2试验条件判别本方法共表述了烘干法、炒干法、酒精燃烧法、微波干燥法四种砂含水率检测方法。

在开展砂含水率试验前,可根据不同的检测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从而达到可操作性强,快速、准确简单、安全等。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体有采矿权资质并生产机制砂石的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306标牌GB14161矿山安全标志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52破碎设备安全要求GB50187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51186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J65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JC/T2299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TD/T1036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矿山 green mine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矿区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 age rate of the mining area矿区土地绿化面积占矿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矿区专用道路两侧绿化带等厂界内可绿化面积的百分比。

研发及技改投入 inpu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改活动的资金投入。

新旧标准对照

新旧标准对照

增加了建设用石的一般要求: 5.1 用矿山废石生产的碎石有害物质除应符合6.4的 规定外,还应符合我国环保和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规 范,不应对人体、生物、环境及混凝土性能产生有 害影响。 5.2 卵石、碎石的放射性应符合GB6566的规定。
注:GB/T 14685-2011 2012年2月1日起实施
建设用卵石、碎石-2
改为: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 时才能确定到达初凝状态,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另 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结论相同时才确定为终凝状态
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 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注:GB/T 1346-2011 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 -2
混凝土负温受冻临界强度 /
修订了混凝土负温受冻临界强度 注:此处改动较大,课下仔细阅读 取消混凝土综合蓄热法养护判别式 将“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一章更名为“保温及屋面防 水工程” ,增加外墙保温工程冬期施工的内容 注:此章课下阅读
修订土壤防冻、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修订用成熟度法 计算混凝土强度 注:JGJ/T104-2011 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
改为: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 于1400kg/m3 、空隙率不大于44%
注:GB/T 14684-2011 2012年2月1日起实施
建设用砂 -3
GB/T 14684-2001 原版规范中无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含水率相关要 求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684-2011 新增: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含水率:当客户有要求 时,应报告其实测值 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 合本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 80%及以上的抽检 处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 内。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tandard for soil test method 1999-06-10发布1999-10-01实施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通知建标[1999]148号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240号文附件九)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123/19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九年六月十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4]240号文的精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198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收集了国内外资料,反复进行研究讨论,并结合国内工程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后,经多次修改提出送审稿,最后通过专家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三十五章四个附录,对原标准作了补充和修改,较原标准增加七项试验和一个方法,主要内容有:1.根据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对部分名词和化学性试验的计量单位进行了修改,增列了术语、符号一章。

2.物理性试验项目中,对部分试验方法作了补充和修改,例如含水率试验中增补了冻土含水率的测定、颗粒分析试验中增加了洗盐步骤等。

3.力学性试验项目中除对部分试验作了补充外,增加了回弹模量试验、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GBJ123/88颁布后的课题研究成果)。

对承载比试验、黄土湿陷性试验和土的化学性试验等在方法上作了较大的修改。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征求意见稿)[1]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征求意见稿)[1]

ICS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Inspection and testing specification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quality(征求意见稿)2014-××-××发布 2014-××-××实施DB34/T ××××—××××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4)4.1 检测单位管理 (4)4.2 参建单位质量检测行为管理 (4)5 检测能力 (6)5.1 人员 (6)5.2 设施与环境 (6)5.3 仪器设备 (7)5.4 样品管理 (8)5.5 文件管理 (8)6 检测流程 (9)6.1 业务受理 (9)6.2 检测实施 (10)6.3 检测原始记录 (11)6.4 检测报告 (12)6.5 报告发送 (13)6.6 报告的修改/补充 (14)附录A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主要检测项目和频次 (16)附录B 水工建筑物(设备)主要检测项目及频次 (19)B.1 地基及基础工程 (19)B.2 堤防及河道(渠道)工程 (21)B.2 堤防及河道(渠道)工程(续) (22)B.3 水闸(涵洞)、泵站及水库泄(引)水建筑物工程 (23)B.4 混凝土坝、碾压式土石坝及面板堆石坝 (27)B.5 防渗工程 (29)B.6 泵站(水电站)、水闸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及电气、机械设备安装 (31)B.7 自动化系统 (34)附:条文说明 (36)IDB34/T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质山砂石粉 0.25 0.5 0.5 0.5 0.5 0.5 0.75
名称
矿物种类及含量(%)
石英 钾长石 斜长石 方解石 白云石 粘土矿物
钙质河卵石粉 4.0 2.3

58.6 35.1

硅质石粉 60.9 —



39.1
钙质山砂石粉 3.2 0.3 0.4
81
15.1

3.术语和定义
• 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和MB值之间并没有相关性,即 决定人工砂MB值大小的不是其中石粉含量,主要 和石粉的矿物成分有关。
3.术语和定义
MB值
0.5 1.0 1.5
流动度(mm)
197 185 175
坍落度(mm)
220 160 125
砂浆28d强度(MPa)
55.5 54.5 52
混凝土28d强度(MPa)
砂浆的28d干缩值(mm)
C60混凝土125次冻融循环后 质量损失(%)
C60混凝土125次冻融循环后 相对动弹性模量(%)
3.10亚甲蓝(MB)值: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 径小于75μ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第 四处修改)
(用于判断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颗粒含量 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 同的石粉。)
3.术语和定义
不同种类石粉含量与MB值的关系
石粉含量(%) 0 5 10 15 20 25 30
钙质河卵石粉 0.25 0.5 0.6 0.75 0.75 1 1 硅质石粉 0.25 1 1.25 1.5 1.75 1.75 2
• 技术要求5.1~5.4条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 定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 标准要求的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后,该项指标符 合本标准要求时,可判该类产品合格;仍然不符 合本标准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10)。
7.试验方法
7.15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7.16碱集料反应 7.17放射性:按照GB 6566的规定进行 (增
加的) 7.18含水率(增加的) 7.19饱和面干吸水率 饱和面干吸水率图(第十二处修改)
8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8.1.1出厂检验(第十三处修改) 8.1.1.1天然砂的出厂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


3.术语和定义
• 当人工砂MB值≤0.5时,石粉中吸附性的粘土类物质很少, 可以起到减水作用,用在混凝土中效果最好,可以用在 C60及以上混凝土中。
• 0.5≤ MB ≤1.0时,人工砂中会含有少量的粘土类物质,对 混凝土性能影响不明显,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用 在C30~C55混凝土中。
GBT建设用砂
前言
本标准主要变化 • 有15处修改内容(第一处修改:标准名称。
建筑用砂(Sand for building) —建设用砂
(Sand for construction )) • 有1处删除内容 • 有2处增加内容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砂的术语和定义、分 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5.2砂的放射性应符合GB 6566( 建筑材料放 射性核素限量 )的规定
6.技术要求
6.1颗粒级配(第六处修改)
•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分别提出 了天然砂和机制砂的要求,其中差异表现 为150um筛的累计筛余量上,机制砂的累 计筛余量小,说明其中细粉可以较多);
• Ⅰ区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 放宽到100~85,Ⅱ区人工砂中150um筛 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Ⅲ区人 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 100~75.
6.2.1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均改为≤,原来为<)
6.2.2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时,石粉 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增加了MB 值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石粉含量 <3.0
<5.0
<7.0
• 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不合格时,石粉
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均改为≤, 原来为<)
8.1.2型式检验(第十四处修改) • 砂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6.1~6.5规定的所
有技术要求,碱集料反应、含水率和饱和面干 吸水率根据需要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 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投产时; 2)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松散堆积密度。(颗粒 级配、细度模数、松散堆积密度、含泥量、泥 块含量、云母含量)
8.1.1.2机制砂的出厂检验项目:颗粒级配、石粉含 量(含亚甲蓝试验)、泥块含量、压碎指标、松散
堆积密度。(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松散堆积 密度、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 、泥块含量、 坚固性)
8 检验规则
6.4.2机制砂除了要满足6.4.1中的规定外,压
碎指标还应满足表8的规定。(人工砂采 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应小于 规定)
6.技术要求
6.5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第十 处修改)
砂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 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 kg/m3;(大于) •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 kg/m3;(大于
7.试验方法
7.1.2取样数量 7.1.3试样处理 7.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7.3颗粒级配
•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 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7.4含泥量
7.试验方法
7.5石粉含量与MB值 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增加) 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 0.01g
8 检验规则
• 砂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5.1~5.4规 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碱集料反应根据需要 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 验:
1)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时; 2)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检验时。
8 检验规则
8.2组批规则 8.3判定规则(第十五处修改) 8.3.1试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的相应类别规定
6.技术要求
6.3有害物质(第八处修改) • 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
物及硫酸盐、氯化物、贝壳(增加的), 其限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均改为≤,原 来为<,增加了贝壳限量)
6.技术要求
6.4坚固性(第九处修改) 6.4.1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的质量
损失应符合表7的规定。(天然砂采用硫 酸钠溶液进行试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质 量损失应符合规定)
• 硅质石粉比河卵石和钙质石粉对人工砂MB值的影 响更大。
• 人工砂MB值受细粉中SiO2和Al2O3含量的影响, 即人工砂MB值与高岭土类矿物含量有关系。
• 石粉的细度对其MB值没有影响。 • 不同地区人工砂MB值不能完全反映出细粉的含量
和矿物成分,要想限制人工砂中粘土类物质的含 量需要用石粉含量和MB值两个指标共同控制。
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i、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但不包括软质、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3.术语和定义
3.3含泥量 3.4石粉含量 3.5泥块含量 3.6细度模数 3.7坚固性 3.8轻物质 3.9碱集料反应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规格
4.1分类: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第 五处修改)
(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河砂、 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机制砂、混合 砂)
4.2规格: •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
模数分别为: • 粗:3.7~3.1; • 中:3.0~2.3; • 细:2.2~1.6。 4.3类别: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3.1天然砂: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 小于4.75 mm的岩石颗粒,包括河砂、湖砂、山 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
3.2机制砂: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 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 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 砂。
7.1.1取样方法
7.1.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 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 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7.1.1.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与皮带等宽的 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 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
7.1.1.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 和深度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 品。
(相当于干粉10g), (将亚甲蓝粉末烘干至恒量,烘干温 度超过105度,亚甲蓝粉末会变质)
7.6泥块含量 7.7云母含量 7.8轻物质含量 7.9有机物含量 7.10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7.11氯化物含量

7.试验方法
7.12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 (新增加的)
7.13坚固性 7.14表观密度(第十一处修改) 增加了水温对砂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整系数 αt——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
4.分类与规格
删除内容:
用途: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 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 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 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5.一般要求(增加内容)
5.1用矿山尾矿、工业废渣生产的机制砂有害 物质应符合6.3的规定外,并应符合我国 环保和安全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应对人体、 生物、环境及混凝土、砂浆性能产生有害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