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
资料搜集的原则与方法

资料搜集的原则与方法知道去哪儿查找资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必须了解怎样找到文献资料,这就牵涉到原则与方法的问题。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如何不迷失于浩瀚的信息大潮,排除那些相对而言价值较小的资料,尽快查找到对自己最有用的资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原则与方法。
一、资料搜集的原则迅速地获得准确、完整、充分的情报是搜集文献资料的总要求。
迅速,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够提供及时的情报。
准确,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能够针对特定的需要。
完整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够提供全面的情报。
这就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全面,并非无所不包,而是要反映有关学科或有关课题的全貌,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
系统,就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能反映有关内容来龙去脉的发展历程。
充分,是要求搜集的文献资料具有多样性和较高的累积性。
多样性指的是文献类型、形式、性质和学科的多样。
与上述总要求相联系,搜集资料应遵循下列四项原则:1.逆时性也称回溯性。
即在搜集资料时,首先查对最近的8—10种参考资料。
这是因为,①这些资料是最新的,反映了该研究问题的当前思想动态;②最新的参考资料中会有最新的书目目录,便于研究者从中了解从事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其他研究者的课题。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参考资料反复出现在同一目录中,那就说明很值得查阅。
逆着时光“隧道”搜集资料有助于全面把握研究问题的进晨情况。
2.全面性查阅文献资料怎样才算是“足够”呢?文献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查阅文献的目的。
换言之,就是所搜集到的资料要能反映研究问题的全貌,揭示其本质。
3.选择性这是指要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剔除无用的资料,挑选出有价值的资料。
有选择与全面性并不是相对立的,选择性是就文献资料的价值而言的,而全面性则着重强调资料的内容是否能充分反映研究问题的实质。
4.直接性这指的是搜集的文献资料最好是原始文献。
因为二、三级文献不能像一级文献那样提供研究者研究的全貌,它通常是针对特定需要加工而成的。
二、资料的搜集方法探讨资料搜集的方法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以最少的时间、最佳的途径,获得最满意效果的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是指研究人员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一般来说,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等多种形式,以下是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文献检索法是指研究者检索各类文献,如报纸、杂志、图书、报告、网络资源等,从中发掘、收集相关资料,以便进行研究。
二、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指研究者走访采访,观察实地,以及通过口头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有效的资料,以便进行研究。
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编制问卷,从相关人群中抽取样本,通过纸质问卷或电子问卷的方式,让受访者回答一系列问题,以便研究者得到大量有效的资料。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指研究者进行实验,实施控制,观察结果,以此收集有效资料,以便进行研究。
文献检索与信息检索

2021年6月29
12
5.信息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的基石
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 、凯斯学院研究基金会 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 , 一个科研 人员在一个研究工程中 , 用在查找和阅读情 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 该研究课题时间的 50.9% , 而方案思考时间占7.7% , 实践和研究 占32. 1% , 编写研究报告的时间占9.3%。
的学习能力。
2021年6月29
11
1.学生通过了解最新科学 , 在工作和学习上知 道何时有信息需求并能组织信息 , 能有效地 利用检得信息 , 能正确地评估信息的价值。
2.学习通过信息利用 , 了解人文知识 , 可以提 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3.通过信息素质的教育 ,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 息意识和标准学生的信息道德 , 使得大学生 在利用信息的同时 , 遵守信息道德 , 这也是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文献检索与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 查找或提供用户所需的印刷型 资料 、缩微资料 、声像资料和数据库文献 的过程 。〔文献单元〕
信息检索: 查找或提供用户所需的事实 、 数据 、 图像 、理论等未知知识的过程。
信息检索的查找对象不一定就是文献 ,有 时也可能是研究中的课题 ,或对人员 、机 构的调查等 。〔知识单元〕
2021年6月29
23
1.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效劳
2.为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造〔科技竞赛〕 效劳
3.为大学生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效劳
4.为大学生择业〔求职〕 效劳 5.为大学生终身学习效劳
2021年6月29
24
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数据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毕业论文的文献写作中,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其优势、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一、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优势1.1 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网络数据库汇集了各个领域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等大量文献资源,研究者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快速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2 更新及时网络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有助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论证。
1.3 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和便利性。
1.4 多样性网络数据库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二、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使用技巧2.1明确检索目的在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检索目的,确定所需文献的主题范围和关键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检索。
2.2合理选择数据库根据研究领域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如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以获取更精准和有效的文献资源。
2.3运用检索技巧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运用通配符、布尔运算符、引号搜索等技巧,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缩小检索范围。
2.4筛选文献在获取检索结果后,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权威可靠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引用,避免引入无效信息。
三、网络数据库在毕业论文文献写作中的注意事项3.1引用规范在引用网络数据库中的文献时,应遵循学术规范,标注清晰完整的引用信息,包括作者、题目、出处、年份等,确保引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2注意文献质量在利用网络数据库获取文献资源时,要注意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尽量选择来自知名期刊和权威机构的文献进行引用,避免引入虚假或低质量的信息。
文献综述中的文献收集与文献筛选方法

文献综述中的文献收集与文献筛选方法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收集、筛选和综合相关的已有文献,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评述。
本文将介绍文献综述中的文献收集与文献筛选方法,包括如何有效地收集文献和如何进行文献的筛选与评价。
一、文献收集方法1.图书馆检索图书馆是收藏大量学术文献的地方,各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都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可以利用关键词、作者、期刊等信息进行筛选,以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提供了更广泛和便捷的文献检索功能。
通过输入相关关键词或短语,可以迅速获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方便快捷地进行文献的收集。
3.专利数据库和技术报告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研究,可以通过查询专利数据库和技术报告,了解该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和研究进展,以获取补充的文献信息。
4.会议论文集学术会议是学者和科研人员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会议论文集是一个重要的文献来源。
通过查阅并筛选会议论文集,可以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文献筛选方法1.筛选标准的设定在将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之前,需要先明确筛选标准。
根据研究目的和主题,设定明确的筛选标准,例如文献的时间范围、语言要求、研究对象等方面的限制条件。
2.筛选文献的方法(1)文献的初步筛选:根据筛选标准,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
(2)文献内容的浏览:对初步筛选的文献进行内容浏览,了解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研究目的。
(3)文献的终审筛选:对内容浏览后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终审筛选,确保选取的文献与研究目的高度相关。
三、文献评价方法1.文献质量评价文献综述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取决于所选文献的质量。
在评价文献质量时,应考虑文献的来源、发表期刊的声誉和评价指标等。
同时,还可以参考其他学者对文献的引用情况,以及对文献的专业评论和评述。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八章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Hale Waihona Puke .引用资料(1)插入引文。 (2)引文编辑及删除。 (3)参考文献格式选择与调整。
4.数据备份
第八章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节
信息视野的开拓
一、捕捉转瞬即逝的信息
1.培养对信息的敏感性 2.做捕捉信息的准备
随身带着笔和本(或纸),是捕捉 信息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
根据工作的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必要 时可以随身携带照相机(或摄像机)、录 音机,以便即时生动形象地记录下有关事 件的场景、有关事实的过程、有关产品的 外观形状、有关设备的运行动作和有关讲 解发言等有用的信息。
二、沉寂信息的激活
1.发现“过时”文献中的“新鲜”内容 2.用“新技术”处理“旧信息” 3.用“新技术”开发“旧信息”
第二节
信息渠道的开拓
一、网络信息渠道
1.收藏网址 2.收藏电子信箱地址 3.公布网络联系途径
二、纸本文献信息渠道
1.拓宽借阅渠道 2.拓宽购买渠道 3.开辟、拓宽索取渠道 4.开辟、拓宽交换渠道
3.延长转瞬即逝信息的寿命
延长转瞬即逝信息寿命的关键在于 及时地将其捕捉住。 那些在流动过程中的“活”信息, 如果是作为一种新闻性的消息出现,则 是“一次性”的,是短命的。
而如果能透过其新闻性觉察出其内 在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 则可以在将其捕捉之后,做进一步的挖 掘、开发,将之与相关信息组合,生产 出新的信息产品。 这里所说的信息寿命的延长,就是 指通过信息的捕捉、挖掘和组合,为易 逝的信息注入新的生命力。
(3)浏览及检索; (4)资料引用,写作时可引用个人资料库 中的资料,并直接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5)与资料全文的链接; (6)数据输出与备份。
文献检索有关资料

概述检索:即―查找‖ 。
文献信息检索:又称为文献检索、信息检索、情报检索、知识检索……定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或情报的过程。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运动规律的特点的通知、消息和信号,是物质世界的外在表征,―通知‖、―消息‖、―信号‖等构成音信的一切都是信息。
总之,信息是物质对周围所表现的一切内容。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物质世界的概括和反映。
是人对信息的捕捉(接收)、理解、加工,是被认识了的信息情报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需要的知识。
文献是知识的记录人类通过捕捉、理解、加工信息而认识世界,形成知识,知识是被认识了的信息。
从这一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
情报是知识的特殊部分,因而情报又是信息的一部分。
文献是知识的记录,因而也是信息的记录和情报的记录按检索手段:手工检索和机械检索按检索的目或结果:原文检索、书目检索和数据、事实检索按检索方式: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手工检索——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检索过程,所用文献一般是以纸张为载体。
机械检索——所用的文献多以非纸张为载体,如胶卷、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现在机械检索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信息检索,也称作计算机信息检索,包括: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
手工检索是机械检索的基础,他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要重视机械检索,但不要轻视手工检索。
目前的数字化文献信息是纸质文献信息的一部分,很多纸质书特别是20年以前的书和古籍尚未被数字化;借助数字信息能查找的东西一般说来在手工条件下亦能解决,但反过来,纸质条件下能查找的东西却未必有电子资源;在充分了解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如果有电子条件当然要首选电子资源。
原文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结果是获得了原始文献。
书目检索——以文献的线索为检索对象,查出的结果是有关某一问题的文献目录,即―书目‖或―书单‖。
资料搜集途径

资料搜集途径一、怎样全面地收集文献资料选题时,要求资料“全”而“新”;作实验时,要求资料“全”而“精”;分析实验结果时,要求资料“全”而“准”;撰写论文时,要求资料“全”而“可靠”;准备答辩时,要求资料“全”而“有理”。
二、收集资料时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有效的检索词;2、选择适当的数据库;3、先国内后国外;4、注意资料的时间和文种;5、随时整理检索到的资料,阅读筛选;6、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请教。
三、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文献资料1,、通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标准,会议文献等;2、通过文摘,索引,全文数据库;3、通过INTERNET;如: 4、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5、通过与他人交流。
四、文献资料的整理文献资料的整理是继搜集之后,作为科学研究程序的继续,也是对有价值信息的加工与管理。
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和应用,所以在开始收集资料时,就要按类别,编号,资料名称,作者,发表日期,资料来源,存档日期等项来整理。
五、图书馆文献资源介绍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分类:(一)馆藏印刷版文献,如图书,期刊,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二)馆藏电子资源,如全文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光盘,缩微平片等;(三)图书馆自建或整合的网络资源。
六、国内主要的检索工具1、中文全文数据库2、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3、国内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4、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5、万方资源数据系统6、各类印刷版文摘杂志七、国外主要的检索工具1、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2、Proceedings-ISTP(科技会议论文索引)3、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4、INSPEC (科学文摘)5、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6、CA-CD(化学文摘含14次累积索引)7、OCLC firstsearch8、PQDD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9、 Encyclopaedia, Yearbooks (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八、文摘数据库的主要作用1、了解某种最新概念的出现和发展,掌握某一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2、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追踪检索,使您的研究工作与国际最新研究发展保持同步;3、将分散在期刊,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浩瀚资源中的文献集中在同一主题词下,节省您收集资料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实施计划
收集文献与资料
分析整理资料
资料使用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文献检索、部门走访、实地调查、资料整理
一、文献检索 1、一般程序 1)确定范围(问题、内容、时间) 2)选择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或检索工具书,手 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 ) 3)确定检索途径(题名、作者、分类、主题)
第四节 文献资料的使用方法
一、文献资料引用: 1)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2)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作者、题名、书 刊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卷期、页次等 3)原则上不采用间接引用方式:在学术研究中,转引在原则上 是被禁止的。 4)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一般作品不超过被引用作品的十分 之一;引用他人作品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作品篇幅的十分 之一。 5)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 6)引文应做到不伪引,不烂引、尽量不自引 7)引用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 8)引用网络资源必须注意其“动态性”:出处包括网址和发布、 更新或获取时间。 9)避免抄袭:对直接引语,要逐字逐句抄写,并注明出处。对 于间接引用,应避免用作者原话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
2、检索方法
纸质文献检索 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善于利用书目、索引(二次文 献),并熟练地利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 电子期刊检索: 1)选择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士毕 业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集数据库、人大报刊资料数据 库等; 2)选择检索式:主题、关键词、标题、刊物、作者、单 位、时间等; 3)确定检索语言:找出核心概念和隐含概念,排除无关 的概念,明确概念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 4)上机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对检索策略进行调整和修改
2、参考文献的标注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Z] 其它未说明的文献 1)著作:[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起止页码 例 : [ 1 ] 孙家广 ,杨长青 . 计算 机图形学 [M] .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 社, 1995.26~28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3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 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 [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 [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以及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估方法等)。 3、精读主要参考文献,将有关内容资料进行归类,根据已确定的论点和分 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收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 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 和主次关系。同时记录有关分析数据和指标体系。
4、整理背景数据和访问资料,确定指标体系,拟定调查表格,分析计算有
第三节 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二、部门走访
1、明确目标(要什么,有什么)
2、提前准备(资料分类、部门口径、表格)
3、掌握技巧(问、听、记)
4、整理记录(要点、表格)
第三节 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
三、问卷调查
1、基本程序 1)明确调查目的(问题、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人群、样本数)
3)设计调查问卷(标题、前言、指导语、样本基本信息、 主体性问题、结束语 ) 4)问卷发放与回收 5)问卷分析与统计
2、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1)标题: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既要与研究内容一致,又要注 意对调查对象的潜在影响。 2)前言:用于向调查对象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保密原 则、向调查对象致谢等。篇幅不宜过长,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3)指导语:用来指导调查对象正确填答问卷的一组说明,其作用是对填 表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做一个总的说明。要简明易懂,可与前 言部分合在一起。 4)基本信息:一般是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 年级、学历、职业、家庭情况等。 5)主体性问题。问题一般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问题:是指不提供任何可供选择的答案,由调查对象自由回答的 问题。 封闭式问题:有备选答案。 封闭式问题又可分为是否式、选择式和排序式三种。
3、按记录信息的方式划分:
文字型文献与声像型文献 4、按照文献资源的压缩程度划分: 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如原稿)、一次文 献(原始文献,发表的全文型文献)、二次文献(检 索性文献 ,非全文)、三次文献(系统整理过,如年 检、手册等) 5、按照文献资源的存储空间划分: 馆藏文献与网络文献
第二节 运用文献资料的一般过程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6]金 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科技报告:[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7]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国际或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 期 例:[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06 8)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 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1.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关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处理。
课程活动设计与要求:
1、根据自己的课堂选题,写出文献资料收集
计划;
2、上机检索学术论文,并写出你的检索模式
(检索库、检索项、检索词);
3、根据文献整理原则,写出你从检索文献中
选出的10篇主要参考文献(规范形式)
第二节 资料收集与使用
一、收集资料的途径 基础工作,列出清单,制定计划。 1、查阅文献资料:理论著作、学术期刊(电子期刊与关键词)、 统计年鉴、科学报告、地方志等。查阅中,要熟悉、掌握图书 分类法,善于利用书目、索引,并熟练地利用其他工具书,如 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 2、实地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 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如学生会、家长 会等)、访问(如教育局、环保局等)和抽样(如农户调查、 班级调查等)。 3、实验与观察:是收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 是形成、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运用本方法时,要 认真全面记录(如侵蚀量观测、香根草聚土实验等)。
说明:
1、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 序. 2、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 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如: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3、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 加“等”或“et al”, 如: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 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四、收集、选择资料的方法
1、浏览论著,根据需要选择性地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选读、研
读),以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泛读期刊论文,确定主要参考文献,联系选题,眼、手、脑并用,以论
文中的观点、方法、结构来触发自己的思考,发挥联想,进行新创造, 并随时记录下来,最后写出论文提纲,根据选题确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讲 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
第一节 文献与资料分类
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 文献与资料分类
文献是记录已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可从不同角度 进行分类。 1、按出版类型划分: 图书(教材、著作、统计年鉴、地方志)、期刊、 报纸、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 物、专利、标准、产品资料、科技档案。 2、按文献载体划分: 字纸文献、电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