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及答案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一(下)入学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一(下)入学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4分,1~6题,每题4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每题5分,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A.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2.(4分)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以开始运动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物体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9mB.3s~5s内,乙的速度变化量为10m/sC.3s末,乙物体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5s末,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A.-22m/s2,2m/s2B.-12m/s2,2m/s2 C.-24m/s2,0D.-2m/s2,2m/s2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A.30°<α<60°B.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C.a、b两小球对杆的压力大小之比为2:√3D.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为√3mgA.ω=πrad/s,d=1.0m B.ω=2πrad/s,d=0.8m C.ω=πrad/s,d=0.8m D.ω=2πrad/s,d=1.0m 7.(5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经20s后乙开始返回B.第50s末,乙在甲的前面C.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10s末和40s末D.甲、乙两次相遇的时刻为20s末和60s末A.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速度最大时的位置在B、C之间C.小球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9.(5分)如图所示,物块A从弧形滑槽上的某一固定高度滑下后,以速度v1又滑上粗槽的水平传送带。
XX省长沙市长郡中学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一、选择題(共15小题,其中1~10题为单项选择,11~15为多项选择,15×3分=45分)1.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有A. 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B. 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小C. 此图纸带平均速度最大D. 此图纸带加速度最大【答案】A【解析】【解析】由纸带上点的间距可判断物体的位移大小,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相等,依照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依照位移和时间关系能够判断其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详解】从图中能够发现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C纸带所用时间最长,故C纸带平均速度最小,故BC错误;从图中能够发现纸带A的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最大,所A纸带加速度最大,故A正确,D错误。
应选:A。
【点睛】由纸带上点的间距可判断物体的位移大小,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相等,依照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2.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轿车在十字路口转弯,轿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②点火后立刻涨空的火箭;③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卡车为防备事故紧急刹车;④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以下对情况的解析和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汽车转弯时速度不变B. 因火箭还没运动,因此加速度必然为零C. 卡车紧急刹车的过程,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也很大D.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因此加速度也必然很大【答案】C【解析】【解析】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必然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必然是加速度小.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没关系.速度为零,加速度能够不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能够不为零。
【详解】A项: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大小能够看做瞬时速度的大小,示数不变,说明速度大小不变,转弯时速度方向改变,因此速度改变,故A错误;B项: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v1为零,但是下一时辰速度v2不为零;由于,因此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C项: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卡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因此加速度很大,故C正确;D项: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好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加速度也能够为零,故D错误。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种新型节能路灯如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
关于节能路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A .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B .小风扇是小型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风能C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一小量程电流表G ,满偏电流为500μA ,内阻为100Ω。
将它改装成0~1mA 、0~10mA 的两量程电流表,电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接b 时电流表量程较大B .1R 与2R 串联后的总电阻等于100ΩC .用量程0~1mA 改装表测出的电流为0.5mA 时,流过G 表的电流为200μA D .将图中1R 与2R 的位置互换,两量程都会发生变化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汉石磨盘,它是一种可使谷物脱壳、粉碎的加工工具,凝聚着人类的高度智慧。
后来人们通常用驴来拉磨把谷物磨成面粉,如图所示。
A.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拉力0F=B.拉力从1.8N减小到0.3N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63m/sD.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36m.如图所示,甲、乙两张频闪照片分别记录了某一竖直上抛的塑料空心小球在上升高点。
空气阻力大小f k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乙为塑料空心小球上升时所拍摄的频闪照片B .小球下落过程中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 .小球在1B 处的速度比2B 处的速度大D .塑料空心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绝缘支杆,支杆上固定一带电小球A ,小球A 位于光滑小定滑轮O 的正下方,绝缘细线绕过定滑轮与带电小球B 相连,在拉力F 的作用下,小球B 静止,此时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
长郡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入学考试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D.一定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15.在下列运动中。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匀变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16.如图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1x 时,乙从距A 地2x 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B 两地距离为A.1x +2xB.12214)(x x x +C.)(42121x x x +D.121221)()(x x x x x -+17.如图所示,一同学用双手(手未画出)水平对称地用力将两长方体课本夹紧,且同时以加速度a 整直向上匀加速捧起。
已知课本A 质量为m ,课本B 质量为2m ,手的作用力大小为F ,书本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可分析出此过程中,书A 受到书B 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F B.2μF C.21m(g+a) D.m(g+a) 18.拍苍蝇与物理有关。
市场出售的苍蝇拍,拍把长约30cm ,拍头是长12cm 、宽10cm 的长方形。
这种拍的使用效果往往不好,拍头打向苍蝇,尚未打到,苍蝇就飞了。
有人将拍把增长到60cm ,结果一打一个准。
其原因是 A.拍头打苍蝇的力变大了 B.拍头的向心加速度变大了 C.拍头的角速度变大了 D.拍头的线速度变大了19.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 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已知BC 高h ,不计空气的阻力。
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ghB.甲、乙两小球到达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2C.A 、B 两点的高度差为h 22D.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2h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
长沙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卷

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一入学检测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小题,满分20 分,每小题 2 分)1.(2分)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熔化放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2.(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
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D.人们可以分辨出音箱播放的乐曲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是根据音色不同判断的3.(2分)电子车票,也称“无纸化”车票,乘客网上购票后,直接通过“刷身份证”或“扫手机”即可顺利进站。
如图甲所示是乘客通过“刷身份证”进站时的情景,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
图乙中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4.(2分)水上蹦床是一种水上娱乐项目,游客站在上面可以自由蹦跳(如图)。
对于蹦床运动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游客接触蹦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B.游客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过程中,他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游客在最高点时受到的是平衡力D.游客想弹得更高,就要在蹦床上发力,此过程将消耗游客体能5.(2分)防控疫情期间,为了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出入小区,很多小区安装了门禁系统,如图所示。
系统可以通过电子眼自动识别车辆,若是小区内部车辆,则由自动开关S1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若是外部车辆,需要工作人员按动按钮开关S2,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模拟门禁系统内部控制电A .6.(2 分)2022 年,兼顾低碳装置、环保宜教、复合空间、可拆卸、可移动、可长期使用的成都高新区“10m 2的地球”低碳小屋在大源中央公园落成。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14小题,总计 42分 .其中 1~10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4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得 3分,漏选得 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必做功,物体的动能肯定要变化B、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C、运动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D、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其动能肯定要变化2、如图某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没有运动,经时间t后A、拉力的冲量为FtB、拉力的冲量为F t cosθC、合力的冲量不为零D、重力的冲量为零3、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由于枪及弹间存在摩擦,所以枪、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4.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q1、q2,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A、不断减小B、不断增加C、始终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6.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 a、E b、E 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A. φa>φb>φc B. Eα>E b>E cC. φa-φb=φb-φcD. Eα=E b=E c7.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v1,周期是T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v2,周期是T2,则A. v1>v2,T1>T2B. v1>v2,T1<T2C. v1<v2,T1>T2D. v1<v2,T1<T2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当物体运动到 A 点时撤去外力F.物体由A 点继续向前滑行过程中经过B 点,则物体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及速度v 的大小无关B.速度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及速度v 的大小无关c.速度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越少D.速度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越多9.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人静止在小车 A 上,两车静止,如图所示.当这个人从A 车跳到B 车上,接着又从B 车跳回A 车并及A 车保持相对静止,则A 车的速率A.等于零B.小于B 车的速率C.大 于 B 车 的 速 率D.等 于 B 车 的 速 率10.一 质 量 为 m 的 物 体 在 水 平 恒 力 F 的 作 用 下 沿 水 平面 运 动 ,在 t 0 时 刻 撤 去 力 F ,其 v-t 图 象 如 图 所 示 .已 知 物 体 及 水 平 面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 μ,则 下 列 关 于 力 F 的 大 小 和 力 F 做 功 W 的 大 小 关 系 式 正 确 的 是 A 、F=μmg B 、F=2μmg C 、W =μmgv 0t 0 D 、W =32μmgv 0t 011.如 图 所 示 ,三 个 质 量 相 等 ,分 别 带 正 电 、负 电 荷 和 不 带 电 的 粒 子 ,从 带 电 平 行 放 置 的 极 板 的 左 侧 中 央 以 相 同 的 水 平 速 度 v 0 先 后 垂 直 极 板 间 电 场 射 入 ,分 别 落 在 下 极 板 的 A 、B 、C 处 ,则A 、三 个 粒 子 在 电 场 中 运 动 时 间 是 相 等 的B 、A 处 粒 子 带 正 电 ,B 处 粒 子 不 带 电 ,C 处 粒 子 带 负 电 C 、三 个 粒 子 带 电 场 中 的 加 速 度 a C >a B >a A D.三 个 粒 子 到 达 正 极 板 时 的 动 能 E k A >E k B >E k C12、地 球 同 步 卫 星 到 地 心 的 距 离 r 可 由 22324a b cr π= 求出,其中a 的单位是m ,b 的 单 位 是 s ,c 的 单 位 是 m/s 2,则A、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B、a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是赤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13、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竖直平面内的初速度为v0的微粒沿着图中虚线由A 运动到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A、微粒只能带负电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14、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分别及电源正、负极相连.当开关闭合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两板间的M 点.则A、当开关闭合时,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B、当开关闭合时,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C、开关再断开后,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D、开关再断开后,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15、.(4分)在“探究功及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橡皮筋所做的功可根据公式W=FL算出B、进行试验时,必须先平衡摩擦力C、分析实验所打出来的纸带可判断出:小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D、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W 及v2成正比16、(8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0 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那么:(1)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及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动能增加量ΔEk=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17、(1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h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的公式.(用h、R、g 表示).18、(10分)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半径为R 的3/4圆管处于竖直平面内,最高点C 及圆心O处在同一竖直线上,一小球从A 点正上方某处静止释放,当从离A 点h 处释放,小球到达C 处及圆管间无作用力,h为多少?19、(13分)如图所示,为室内冰雪乐园中一个游玩项目,倾斜冰面及水平面夹角θ=300,冰面长、宽均为L=40m,倾斜冰面两侧均安装有安全网护栏,在冰面顶端中点,由工作人员负责释放载有人的凹形滑板,及冰面相连的水平面上安有缓冲装置(图中未画出),使滑下者能安全停下.周末某父子俩前往游玩,设父亲及滑板总质量为M=80kg,儿子及滑板总质量为m=40kg,父子俩准备一起下滑,在工作人员静止释放的瞬间,父亲沿水平方向推了一下儿子,父子俩迅速分开,并沿冰面滑下.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父子俩均视为质点.(1)若父子俩都能安全到达冰面底端(没碰到护栏),下滑的时间t多长?(2)父子俩都能安全达到冰面底端(没碰到护栏),父亲在推儿子时最多做功W 多少?※20.、(13分)示波器的示意图如图,金属丝发射出来的电子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进入偏转电场.电子在穿出偏转电场后沿直线前进,最后打在荧光屏上.设加速电压U1=1640V,偏转极板长L=4cm,偏转板间距d=1cm,当电子加速后从两偏转板的中央沿板平行方向进入偏转电场.(1)偏转电压为多大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偏转距离最大?(2)如果偏转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L=20cm,则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最大偏转距离为多少?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其次学期末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1234567答B A C A D A B题891011121314答A B D BC AD AB BC二、试验题15. (4 分)BD16.(8 分)(1)左(2)B (3)1. 88 1. 84三、计算题17、(10分)【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 ,飞船质量为m ,速度为v ,圆轨道的半径为r ,由万有引力和牛顿其次定律,有22Mm v G m r r=地面旁边2MmGmg R = 由已知条件 r=R+h解以上各式得2T = 18. (10分)【解析】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mg(h-R) =12mv C 2又因为2C v mg m R =由以上两式可得h=32R19.【解析】(1)父子俩都沿冰面做类平抛运动,沿冰面对下的加速度为a= gsinθ=5m/s 2,两者同时达到低端.L=12at 2,得,.t=4t s == (2)推开后,设父亲获得初速度为v M ,儿子获得初速度,父子俩水平动量守恒,则: Mv M = mv m因儿子质量小些,只要儿子平安即可,水平滑动距离为L/2,则:2L= v m t,得v m = 5m/s,代入动量守恒式,得v M = 2. 5m/s W= 12mv 2 +12Mv M 2代入数据得最多做功W=750 J20. (13分)【解析】(1)要使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偏转距离最大,电子经偏转电场后必需从下板边缘出来. 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eU=12mv 02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初速度0v = 电子在偏转电场的飞行时间10l t v = 电子在偏转电场的加速度2eU eE a m md==要使电子从下极板边缘出来,应有22221201112224eU l U l d at mdv dU === 解得偏转电压U 2 =205 V(2)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最大偏转距离212y d y =+ 由于电子离开偏转电场的侧向速度210y eU lv at mdv ==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时间20L t v = 电子最大偏转距离210.0552y d y m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长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素质训练物理试卷(8)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长郡中学高一(下)素质训练物理试卷(8)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撞出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2.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B.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可能不变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不变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4.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线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释放,如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5.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有()A.正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B.在环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C.在空中作斜抛运动的铅球D.正在用力荡秋千的学生6.人在高h的地方,斜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落地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对这个物体做的功为()A.mv22﹣mv12B.mv22C.mv22﹣mgh D.mv12﹣mgh7.a、b、c三球自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抛出,a球竖直上抛,b球水平抛出,c球竖直下抛.设三球落地时的速率分别为v a、v b、v c,则()A.v a>v b>v c B.v a=v b>v c C.v a<v b<v c D.v a=v b=v c8.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绳子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拉小球至A点,此时绳偏离竖直方向θ,空气阻力不计,松手后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率为()A. B.C.D.9.如图所示,在跨过一光滑定轮的轻绳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已知m2>m1.若m2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时,阻力不计,则()A.m1、m2的总机械能不守恒B.m2的机械能守恒C.m1、m2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D.m1、m2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10.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1的橡皮条和一根长为l2的绳子(l1<l2)悬于同一点,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一A球,绳子的另一端系一B球,两球质量相等,现从悬线水平位置(绳拉直,橡皮条保持原长)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当两球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的长度与绳子长度相等,此时两球速度的大小为()A.B球速度较大 B.A球速度较大 C.两球速度相等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11.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若空气阻力忽略,g=10m/s2,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______m,当物体上升至高度为______m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12.如图所示,木块M与地面间无摩擦,子弹m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射向木块,并留在其中,然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现将木块、子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______,机械能______.而后,弹簧又从压缩到的最短位置向右伸张到最长位置,在这过程中系统的动量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上方安装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在弹簧处于原长时,用手拉着其上端P点很缓慢地向上移动,直到物体脱离地面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为H,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______.14.在离地h1高处以v0的速度斜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1,不计空气阻力,则手榴弹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______,手榴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三、计算题(共36分)15.如图所示,总长为l的光滑匀质铁链跨过一个光滑的轻小滑轮,开始时底端对齐,当略有扰动时其一端下落,铁链开始滑动,求当铁链脱离滑轮瞬间铁链速度大小.16.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A和质量为3m的小球B用细杆连接在一起,竖直地靠在光滑墙壁上,A球离地面高度为h.墙壁转角呈弧形,释放后它们一起沿光滑水平面滑行,求滑行的速度.17.一种叫做“蹦极”的现代运动,可以用下面的实验来进行模拟,如图,在桌边插一个支架,在支架横臂的端点系上一根橡皮绳,其重力可不计,劲度系数为k,橡皮绳的弹力与其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橡皮绳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从支架横臂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小球落到最低点时,便又被橡皮绳拉回然后再落下….已知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式中k为劲度系数,x为橡皮绳的伸长量或压缩量.若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是L,试求橡皮绳的自然长度?18.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的半径为R的图弧轨道的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滑块质量为M,一只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从A点释放,当小球从滑块B水平飞出时,滑块的反冲速度是多大?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长郡中学高一(下)素质训练物理试卷(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撞出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重力做功的公式W G=mg△h即可求解;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根据重力和阻力做功之和等于钢球动能的变化量,即可求解.【解答】解:A、重力做功:W G=mg△h=mg(H+h),故A错误,B正确.C、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E K=0,故C正确.总=W G+(﹣fh)=△E K=0,f=,故D正确.D、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总故选:BCD2.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B.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看物体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或者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保持不变.【解答】解: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比如降落伞匀速下降,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运动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合外力不为零,但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D正确;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做功,则动能保持不变,如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故选: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可能不变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不变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考点】功能关系;重力势能.【分析】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但其他能的变化不一定.【解答】解:AB、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上升,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可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故A正确,B错误.CD、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下降,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合外力做功可能为零,则动能可能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4.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线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释放,如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比较出初始位置的机械能即可知道在最低点的机械能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mgL=mv2,列式可比较出A、B两球的速度大小和动能大小.根据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分析机械能的关系.【解答】解:A、B,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mv2,得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可知,经最低点时,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故AB正确.C、D,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初始位置的机械能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5.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有()A.正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B.在环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C.在空中作斜抛运动的铅球D.正在用力荡秋千的学生【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判断做功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也可以机械能的概念分析.【解答】解: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在环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由于有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不计空气阻力,将铅球斜向上抛出后,只受重力,故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正在用力荡秋千的学生,有其他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C6.人在高h的地方,斜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落地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对这个物体做的功为()A.mv22﹣mv12B.mv22C.mv22﹣mgh D.mv12﹣mgh【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获得的初动能,根据对抛出到落地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得初动能;【解答】解: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获得的初动能,根据对抛出到落地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m﹣mv所以mv=m﹣mgh,即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mgh,故选C.7.a、b、c三球自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抛出,a球竖直上抛,b球水平抛出,c球竖直下抛.设三球落地时的速率分别为v a、v b、v c,则()A.v a>v b>v c B.v a=v b>v c C.v a<v b<v c D.v a=v b=v c【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三个球从同一个高度抛出,且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在运动的过程中,三个球的机械能都守恒,所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可以判断小球的落地时速度的情况.【解答】解:由于三个球的高度相同,抛出时的速率也相同,最后又落到了同一个水平面上,在球的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三个球的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都相同,所以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绳子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拉小球至A 点,此时绳偏离竖直方向θ,空气阻力不计,松手后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率为()A. B.C.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分析】小球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拉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小球从A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mgL(1﹣cosθ)=mv2解得:v=故选:B.9.如图所示,在跨过一光滑定轮的轻绳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已知m2>m1.若m2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时,阻力不计,则()A.m1、m2的总机械能不守恒B.m2的机械能守恒C.m1、m2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D.m1、m2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选取两个物体找出的系统为研究的对象,由于空气阻力不计,所以在m1m2运动的过程中要只受到重力和滑轮的向上的作用力,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答】解:选取两个物体找出的系统为研究的对象,在m1m2运动的过程中要只受到重力和滑轮的向上的作用力,由于m2>m1.而且m2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所以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0,所以整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不守恒;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只有重力对系统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10.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1的橡皮条和一根长为l2的绳子(l1<l2)悬于同一点,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一A球,绳子的另一端系一B球,两球质量相等,现从悬线水平位置(绳拉直,橡皮条保持原长)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当两球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的长度与绳子长度相等,此时两球速度的大小为()A.B球速度较大 B.A球速度较大 C.两球速度相等 D.不能确定【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两小球初态时,处于同一高度,质量相等,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下摆过程中,B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而A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绳的弹性势能,这样,在最低点时,B球的动能大,从而就能比较两球速度大小.【解答】解:取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对和橡皮绳系统A:mgl2=mv A2+E P,E P为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对B:mgl2=mv B2,显然v A<v B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11.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若空气阻力忽略,g=10m/s2,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当物体上升至高度为2。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高一物理(答案在最后)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愿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不变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其轨迹的凹侧【答案】D 【解析】【详解】A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发生变化,A 错误;B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B 错误;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C 错误;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轨迹总是沿合力的方向弯曲,即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的凹侧,D 正确。
故选D 。
2.某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不挂钩码时,弹簧长度为x 0,如图甲所示。
挂上钩码,静止后弹簧长度为x 1(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如图乙所示。
则乙图中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A.kx 0B.kx 1C.k (x 1+x 0)D.k (x 1一x 0)【答案】D 【解析】【详解】不挂钩码时,弹簧处于原长,故原长为x 1,由胡克定律,挂上钩码后弹簧弹力为()110F k x x =-,D正确。
故选D。
3.飞机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飞行,飞机的速度大小是200m/s,这个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m/s D.A.100m/sB.200m/sC.【答案】A【解析】【详解】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vx=v cos600=100m/s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如图,ab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 t 图像,已知a、b曲线关于它们两交点的连线对称,且在2t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时刻两车也相遇t t 时间内的任一时刻,a车与b车加速度相等B.在12t t 这段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在12D.1t时刻a车在后,b车在前【答案】D【解析】t t 这段时间内,a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于b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所以这段【详解】A.在12时间内,a车的位移大,1t时刻两车不相遇,故A错误;t t 这段时间内的相同时刻,图像的斜率不相等,a车与b车加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B.在12t t 这段时间内,a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于b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所以这段时间内,a C.在12车的位移大,a车的平均速度大,故C错误;D .在12t t 这段时间内,a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于b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所以这段时间内,a 车的位移大,在2t 时刻两车相遇,1t 时刻a 车在后,b 车在前,故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B.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C.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
D.一定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15.在下列运动中。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6.如图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1x 时,乙从距A 地2x 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B 两地距离为
A.1x +2x
B.12214)(x x x +
C.)(42121x x x +
D.1
212
21)()(x x x x x -+
17.如图所示,一同学用双手(手未画出)水平对称地用力将两长方体课本夹紧,且同时以加速度a 整直向上匀加速捧起。
已知课本A 质量为m ,课本B 质量为2m ,手的作用力大小为F ,书本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可分析出此过程中,书A 受到书B 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F B.2μF C.
2
1
m(g+a) D.m(g+a) 18.拍苍蝇与物理有关。
市场出售的苍蝇拍,拍把长约30cm ,拍头是长12cm 、宽10cm 的长方形。
这种拍的使用效果往往不好,拍头打向苍蝇,尚未打到,苍蝇就飞了。
有人将拍把增长到60cm ,结果一打一个准。
其原因是 A.拍头打苍蝇的力变大了 B.拍头的向心加速度变大了 C.拍头的角速度变大了 D.拍头的线速度变大了
19.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 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已知BC 高h ,不计空气的阻力。
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gh
B.甲、乙两小球到达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 2
C.A 、B 两点的高度差为
h 2
2
D.A 、B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2
h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0F 和整直向上的力F ,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整直向上的力F 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
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战小,最后保持不变 B.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
m
mg
F μ-0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
k
mg
F μμ+0
2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 的水平圆盘中心轴正上方水平拋出一小球,圆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当圆盘半径0b 恰好转到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且平行的位置时,将小球抛出,要使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 ,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抛出点a 距圆盘的高度h 和小球的初速度0v 可能应满足 A.πωωπ2,202
2
R v g h == B.πω
ωπ4,8022R v g h == C.πωωπ6,202
2
R v g h ==
D.π
ωωπ8,32022R v g h ==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74分。
22.(5分)(多选)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根据图象判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____.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的原长为6cm
D.弹簧伸长0.2m 时,弹力的大小为4N
23.(10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 ,其中1x =7.05 cm ,2x =7.68
cm ,3x =8.33cm ,4x =8.95cm ,5x =9.61cm ,6x =10.26cm ,打C 点时木块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处理纸带数据。
得木块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²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木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連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分别得到下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甲m 、乙m ,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甲μ、乙μ. 由图可知 为甲m ________乙m ,
甲μ________乙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13分)(1)为了能够用弹簧测力计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图示装置的甲、乙两种情况中,木块A 是否都要做匀速运动?
(2)若A 、B 的重力分别为75N 和50N ,甲图中当A 物体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 ,拉力a F =10N ,乙图中当A 物体被加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N.求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5.(16分)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 的质点以速度0v =10m/s 沿x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 轴正方向(竖直方向)的恒力F=15N 作用,直线OA 与x 轴成α=37°,如图所示的曲线为质点的轨迹图(g 取10m/s²
.sin37°=0.6,cos 37°=0.8).求: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 相交于P 点.质点从0点到P 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 点的坐标;
(2)质点经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
26.(18分)某工厂用倾角为37°的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已知传送带总长为L=50m ,正常运转的速度为v=4m/s.一次工人刚把M=10kg 的货物放到传送带上的A 处时停电了,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度,工人拿来一块m=5kg 带有挂钩的木板,把货物放到木板上.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把木板拉上去。
货物与木板及木板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8.(物块与木板均可看做质点.g=10m/s²,sin37°=0.6.cos37°=0.8) (1)为了把货物拉上去又不使货物相对木板滑动,求工人所用拉力的最大值; (2)若工人用F=189N 的恒定拉力把货物拉到5
L
处时来电了,工人随即撤去拉力。
求此时货物与木板的速度大小;
(3)来电后,还需要多长时间货物能到达B 处? (不计传送带的加速时间)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23.(1)A ; (2)0.80; 0.64; (3)大于; 小于.
24.解:(1)求摩擦力也就是看弹簧的读数,甲中B 静止,B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所以A 不一定要匀速运动,而乙图中,A 是运动的,要使A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A 一定要匀速运动;故不需要.
(2)设A 对B 的摩擦力为f ,B 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拉力与摩擦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根据平衡条件:F=f ,故f=5N
25.解:把运动分解为x 方向和y 方向,F 并不会改变x 方向速度.设经过时间t ,物体到达P 点 (1)t v x p 0=
联立解得:t=1s ,x=10m ,y=7.5m , 则坐标(10m ,7.5m )
26.解:(1)设最大拉力为m F ,货物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的加速度为1a ,对货物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对货物与木板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2)设工人拉木板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设来电时木板的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得:
(3)因为,所以来电后木板继续加速,加速度为
代入数据得:
设经过木板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得:
设内木板加速的位移为,
得:
共速后,木板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设匀速运动的时间为,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得:
又:
得:
所以来电后木板再需要运动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