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走月亮》相关链接素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PPT课件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推荐阅读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 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 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 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 楼遮太阳。”
举例: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 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你在地里种蚕豆, 而我用铲子堆城堡;你在果园里施肥,而我,则躺 在树杈上嚼着花瓣。
练一练:
文章第2自然段“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 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 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想象此处的省略号还包含着什么?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路边的白桦 树,照亮了起夜上厕所的老爷爷,照亮了猪圈里睡熟的老母猪。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小溪、村道、 果园、田埂,走过很多很多地方,欣赏了月光下诗情 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 表达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主题延伸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 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课文的留白处等待精彩
文章的留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 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活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想象, 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 个性化的理解。如: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 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此处的省略号包含了更多的溪 边的美好回忆,此时绽开联想和想象,就会丰富我们的“回忆”。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2-走月亮-ppt课件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2-走月亮-ppt课件

水果的甜香,这些都是( 田齣景物,
可以用“( 月下闭野来概括。
月下田野图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 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 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 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 飞以及果园飘来的果香,多甜美、多幸福呀!
22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英语 3.4.5.6年级英语上册:130 3.4.5年级英语下册:151 6年级英语下册:130 7年级英语上下册:131 8年级英语上下册:132
随时随地 简单快捷
强烈建议老师推荐给家
长,
手机微信关注即可学。 每天几分钟预习、复习
【纯免费】
《细菌世界历险记》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 出来的。
32
谢 谢 大 家
《教材1+1》搞定解题,好嗨哟!
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34
为什么非洲人 是黑色的?
非洲人皮肤内 的黑色素比较多。
35
为什么先看到闪 电后听见雷声?
因为光的传 播速度比声音的 传播速度快。
36
1.这本书 米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 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是谁发明细瓷器的?有没有硬的液体 ? 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伊林 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 “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我国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 取自英国作家卢 · 吉卜林的一句话: “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 为什么”。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走月亮ppt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走月亮ppt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默读课文第3—8自然段,思考:我和妈妈走月亮 时都走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省略号引人浮想联翩, 把人带入了阿妈带 “我”走月亮的优美 意境中。
感叹句抒发了“我” 和阿妈走月亮时兴奋、 愉悦的心情。
溪边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句话是疑问句,心理描写,表现了 “我”想采新谷招待阿爸的兴奋心情。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又一次感叹“我”和阿 妈走月亮。
天上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
介绍“我”和阿妈走月亮 时而有故事相伴,时而安 静走路的情景,渲染了一 种安祥、静谧的气氛。
运用动词“流”,描绘出 了沾染了山草、野花香味 的溪水在月光笼罩下潺潺 流动的画面。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 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两句话描写了鹅卵 思考:这段话中的“抱”字运用 石的颜色和密集程度, 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以及水塘。在月光笼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罩下波光粼粼的样子。 “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密密麻麻
的鹅卵石中间的水洼里荡漾着月 亮影子的样子。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 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 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 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排比的句式描绘出一幅 美丽、温馨的画面,体现 了“我”喜悦的心情,让 我们对欣赏月光下的景色 心生期待。
课后习题解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解析: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我们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这个自然段描写了看到溪水、 鹅卵石、小水塘,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等,我们按 照重点词的顺序来记忆,这样背诵就容易多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
不同角度
看到 听到 闻到 想到
练笔展示
夏天的夜晚,风儿轻轻地吹拂着大地,月 亮和星星点缀着湛蓝的天空。我和妈妈走在洒 满月光的小路上。抬头望去,一轮皎洁的明月, 像小船似的漂在夜空。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 说:“你们不要睡觉了,快和我一起玩会吧, 明天一大早我就要走了,你难道不想我吗?” 树叶沙沙地响着,仿佛在回答星星。啊,多么 美妙的夏夜,多么可爱的星空……
“我”和阿妈看到 (天上)有(一轮圆月 )、 还有闪闪烁烁的 ( 小星星 ) , 可 以 用 “( 月亮牵星 )”概括。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走月亮》, 不但认识了生字词,还知道了课文描 写了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 田园图和月亮牵星图四幅画面。
课堂演练
一、生字组词。 牵(牵手) 跃(飞跃) 填(填空) 洼(水洼)
小星星
天上的 月亮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 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 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 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 走着……
浓浓的亲情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风景美 亲情浓 丰收喜
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日子
课堂小结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 幅如诗、如画、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细 细品读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 图和月亮牵星图,我们不仅看到了美景,更 看到了真情!相信此刻,你一定想起了自己 的妈妈!
结构梳理
走 月亮升起图——明亮柔和 照亮大地
月下溪边图——溪水流香 水塘抱月

浓 浓 的
月下田园图——果香四溢 丰收在望
亮 月亮牵星图——秋夜奇妙 幸福温馨
亲 情
主题概括
这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 优美的语言,描写了 阿妈牵着“我”的手 在 云南洱海的月光下 散步 的场景。表达了“我” 和阿妈之间 浓浓的亲情 和作者 对生活的热爱 。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诗: 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 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 独立的文学体式 , 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走月亮: 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 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许多新鲜
1. 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 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 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 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3. 词语理解及运用。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 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 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运载粮食的汽车在 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 来的吗?
分钟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设计意图: 请学生描 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 象到的美景, 并通过朗 读体会看到这美丽的 景色时的心情。】
第 2 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 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月光 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
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教 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第 8 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 不就是在和阿妈 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 “我” 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 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ppt课件(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ppt课件(部编人教版)

15
15
15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15
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15
美丽的山村月夜
“我”和阿妈
美丽景色浓浓亲情
15
走月亮
景美
情浓
15
走月亮
热爱大自然,享受母爱的幸福之情。
15
思考: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要这样写?
15
⒈语言上,增强了文章诗一般的韵律美,使语言富有气势,又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⒉情感上,表达了“我”与阿妈走月亮时幸福、快乐的心情。⒊主题思想上,深化了母爱的主题,体会到 “我”与母亲浓浓的亲情,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答:这样反复地写,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15
云Hale Waihona Puke 第二大湖泊:洱海15云南点苍山
15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排比句)排比句的作用: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可爱的池塘 飘香的果园
15
这时候,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走啊走,我和阿妈走月亮!
快乐、幸福
15
(小溪流水含月 )(水塘映月如抱 )
2.走月亮
15
走月亮是中国南方带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指在月光下散步
15
15

《走月亮》,作者:吴然这本书分为“大理石的歌 ”、“闹春牛”、“小巷深处”、“月光的香味”四小辑。以神奇、美丽、富饶的云南的山和水、人和景为主要描述对象,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勾画出一幅幅活跃、灵动、充满纯真气息的美文。
15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服,我用 树叶坐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优质课件
这几句写了“我”在田埂上欣赏到的风 光。通过听觉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动物的活动; 通过嗅觉可以想象到果园里丰收的景象。从中 体会到“我”走月亮时的快乐心情。
37
课文理解
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夜里即将成熟 的稻田的样子。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田间的安静与美丽,体会 到“我”的快乐与幸福。
22
学习生字
dào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禾 组词:稻田 稻谷 造句:爷爷家门前是一望无际 的稻田。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紧 凑,下边与白字不同、首笔 是短撇、上边两笔中间分开。
23
学习生字
shú

结构:上下 音序:S 部首:灬 组词:熟悉 熟练 造句:我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
书写指导:左上边要紧凑、 子字中间横变为一提,丸字 横折弯钩的弯呈弧形、撇上 有一点。
28
初读感知
读课文,“我”和阿妈走过了那些地方? 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果园、田埂……
29
同学们, 下节课见!
30
2. 走月亮
第二课时
31
目录
01 课文品读
02 课文赏析
03 课文拓展
32
01 课文品读
33
课文回顾
想一想:“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34
课文理解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 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 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精妙之处在于:这些句子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山 村月夜图,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之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课件(共112张PPT)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课件(共112张PPT)

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你喜欢的 词语和句子。
2.如果是你和爸爸妈妈走月亮,你想 去哪里走月亮?和同学交流。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 走月亮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在月光下散过步吗? 月光下是一幅这样的场景呢?
今天,就让我们把鼻子、耳朵、 眼睛都唤醒,带着它们跟随一位小朋 友和她的妈妈一起到月光下散散步。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 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交流指导: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 中描绘的山村美景,想象“我”和阿妈散
步时的情景,感受“我”和阿妈的快乐心 情……然后选择印象最深的跟同学交流。
“我”和阿妈走月亮,听到了: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 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拟人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我”和阿妈走月亮,闻到了:
雪梨
果子的甜香
火把梨
紫葡萄
“我”和阿妈走月亮,想到了:
田园趣事
春天,我们种油菜, 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 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 飞……收了豆,栽上水稻。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
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
一个月亮!
拟人
把月亮倒映在小水塘中的情景想 象成小水塘抱着月亮,既生动又形象, 诗意盎然。
在溪边走月亮时作者想到了什么?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 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 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思考:“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 在文中共出现了 四 次,有什么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材:
《走月亮》相关链接
“走月亮”的来源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

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

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

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

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

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顾禄《清嘉录·走月亮》:“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