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基础 ppt课件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1、扶正法 2、祛邪法 3、扶正与祛邪兼用 4、先扶正后祛邪 5、先祛邪后扶正
(1)扶正法
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 证。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 病邪。
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 进行治疗和护理。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 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面病房等。
护理原则包括:
2.1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2.2
护病求本的护理原则
2.3 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
2.4 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
2.5 预防为主的护理原则
2.1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 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 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 于邪则病退。那么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
(3)、扶正与祛邪兼用
是既扶正又祛邪,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扶正与祛 邪的比重。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两者同时兼 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但要分清病 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在以正虚较 急重时,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在以邪实为主 时,要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1.1.3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
病机、辨证施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是运
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指导临床疾病的护理,就是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是统一的。
整体护理的原则符合治则的要求:人不仅仅表现在口腔内有溃疡、糜烂,同时 有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的症状,如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 在护理时应以清心热泻小汤火为原则制定护理措施。 这说明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的统 一体。所以,在护理病人时,根据其表现于外的面、鼻、 口、唇、爪、发的变化,可知其内在脏腑的病变情况,指 导我们全面观察病情,包括病人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 树立整体观念,进行整体护理。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

.
证型 寒热 其他症状 二便 舌象
表 同时 常伴有头身 二便多
出现 疼痛,鼻塞
证
流涕内脏证 候不明显
如常
里 但寒 内脏证候突 便秘或
不热 出(如咳喘、 溏泻;
证
但热 不寒
心悸等)
尿短赤 或清长
苔 薄白
色苔 均有 变化
脉象 浮 沉
.
二、寒热辨证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 寒证与热证反应机体的偏盛与偏衰,病邪 属性的属阴属阳,辨寒热就是辨阴阳之盛 衰。
气盛实,虚主要指正气不足。 • 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者驱邪的依据
.
(一)实证
(1)人体感受外邪; (2)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淤血、
宿食等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 证候的概括
临床上一般是新病,暴病多为实证,病情激 烈者和体制壮实者多为实证。
.
临床表现
由于感邪性质的差异,致病的病理产物不 同,及病邪侵袭、停留部位的不主要同, 证候也变现不宜
主要变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 甚至神晕谵语,呼吸气粗,痰液壅盛,大 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 等症
.
(二)虚证
• 是指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功能减 退所致的一类病症。
• 人体的正气包括阳气、阴液、气、血、精、 津、液等,故阳虚,阴虚,血虚,津液亏 虚,精髓亏虚等,都属于虚证的范畴。
.
(一)阴证
因体内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 致滋润濡养、制阳等作用减退 所变现的虚热证候
.
临床表现
1、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 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
•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 • 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证型 寒热 其他症状 二便 舌象
表 同时 常伴有头身 二便多
出现 疼痛,鼻塞
证
流涕内脏证 候不明显
如常
里 但寒 内脏证候突 便秘或
不热 出(如咳喘、 溏泻;
证
但热 不寒
心悸等)
尿短赤 或清长
苔 薄白
色苔 均有 变化
脉象 浮 沉
.
二、寒热辨证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 寒证与热证反应机体的偏盛与偏衰,病邪 属性的属阴属阳,辨寒热就是辨阴阳之盛 衰。
气盛实,虚主要指正气不足。 • 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者驱邪的依据
.
(一)实证
(1)人体感受外邪; (2)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淤血、
宿食等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 证候的概括
临床上一般是新病,暴病多为实证,病情激 烈者和体制壮实者多为实证。
.
临床表现
由于感邪性质的差异,致病的病理产物不 同,及病邪侵袭、停留部位的不主要同, 证候也变现不宜
主要变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 甚至神晕谵语,呼吸气粗,痰液壅盛,大 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 等症
.
(二)虚证
• 是指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功能减 退所致的一类病症。
• 人体的正气包括阳气、阴液、气、血、精、 津、液等,故阳虚,阴虚,血虚,津液亏 虚,精髓亏虚等,都属于虚证的范畴。
.
(一)阴证
因体内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 致滋润濡养、制阳等作用减退 所变现的虚热证候
.
临床表现
1、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 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
•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 • 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症瘕辨证施护课件PPT

控制情绪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烟酒对身 体的危害很大,应尽量避免或控制摄入量。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 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针对症瘕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
04 症瘕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艾灸护理
艾灸护理原理
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在 特定的穴位上施灸,以温热刺激 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
祛邪的效果。
艾灸护理操作方法
选择适当的穴位,将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2-3厘米 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舒适 为度,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
艾灸护理注意事项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症瘕的症状。患 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 习惯。同时,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症瘕的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心态
VS
详细描述
情志护理对症瘕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 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可通过听音乐 、阅读、绘画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 愉悦。同时,家属和社会也应给予患者关 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由八种 固定的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
的功效和意义。
八段锦的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学习和掌 握,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通过练习 八段锦,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烟酒对身 体的危害很大,应尽量避免或控制摄入量。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 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针对症瘕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
04 症瘕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艾灸护理
艾灸护理原理
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在 特定的穴位上施灸,以温热刺激 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
祛邪的效果。
艾灸护理操作方法
选择适当的穴位,将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2-3厘米 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舒适 为度,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
艾灸护理注意事项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症瘕的症状。患 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 习惯。同时,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症瘕的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心态
VS
详细描述
情志护理对症瘕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 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可通过听音乐 、阅读、绘画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 愉悦。同时,家属和社会也应给予患者关 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由八种 固定的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
的功效和意义。
八段锦的动作比较简单,容易学习和掌 握,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通过练习 八段锦,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中医辨证施护ppt课件

19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 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 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 划。
20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 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 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 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 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 确评价。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分 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给予辨证 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5.正护与反护
5.1 正护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 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则热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
5.2反护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 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如“阴盛格阳”的真 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 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 用、
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 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 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 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 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 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
❖ 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 ❖ 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破一张文凭
包用一生的观念,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 功。 ❖ 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勤于观察。 ❖ 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 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
22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 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 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 划。
20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 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 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 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 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 确评价。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分 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给予辨证 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5.正护与反护
5.1 正护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护的一种常见护理 原则,又称逆护法。如寒则热之,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均为正护法。临床此为多用。
5.2反护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护的一种护理方法。 大多在特殊情况下用。如“阴盛格阳”的真 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分 别采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 用、
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 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 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 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 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 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 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
❖ 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 ❖ 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破一张文凭
包用一生的观念,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 功。 ❖ 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勤于观察。 ❖ 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 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
22
八纲辨证施护 ppt课件

ppt课件 14
表证与里证辨别
•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 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 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 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 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 里证。 • 1、病情观察 根据里证中的一些常见证候给予相应的观察。 • 2、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应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减 衣被。注意休息,注意皮肤及口腔的卫生。 • 3、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精神护理。 • 4、饮食调护 里寒者,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邪热内盛者, 应适量饮用绿茶、西瓜汁、绿豆汤等,以清热生津止渴;阴液 亏虚者,可多食滋阴养血等食品。 • 5、对症处理
ppt课件 13
(二)里证
•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 血、骨髓等)的证候, •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 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 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 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 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 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 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因此,里 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 里证。里证要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在寒 热、虚实辨证中讨论)。
ppt课件 15
(三)半表半里证
•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 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 半里证。 •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 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 眩。 •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 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 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 思饮食。 • 治则:和解表里。 • 常用方剂:小柴胡汤。
表证与里证辨别
•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 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 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 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 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 里证。 • 1、病情观察 根据里证中的一些常见证候给予相应的观察。 • 2、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应安静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减 衣被。注意休息,注意皮肤及口腔的卫生。 • 3、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精神护理。 • 4、饮食调护 里寒者,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邪热内盛者, 应适量饮用绿茶、西瓜汁、绿豆汤等,以清热生津止渴;阴液 亏虚者,可多食滋阴养血等食品。 • 5、对症处理
ppt课件 13
(二)里证
• 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 血、骨髓等)的证候, •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 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 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 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 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 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 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因此,里 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 里证。里证要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在寒 热、虚实辨证中讨论)。
ppt课件 15
(三)半表半里证
• 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而出现 的既不同于表证,又不同于里证的证候,称为半表 半里证。 •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 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 眩。 • 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 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 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 思饮食。 • 治则:和解表里。 • 常用方剂:小柴胡汤。
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5
一、辨
学习交流PPT
6
二、证
病 症 证
学习交流PPT
7
二、证
病 - 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如:麻疹、感冒。
症 - 症状和体征,疾病过程中个别孤立的现象
如:发热、恶心呕吐。
证-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由揭示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组成。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
学习交流PPT
8
三者之间的区别
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 过程。感冒、 中风。
症:即症状,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咳嗽、眩晕、头痛、腰酸、 周身乏力等。
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特定病 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等)、病位(如表、里、某脏、 某腑、某条经络等等)、病性(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 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如感 冒所表现的风寒证和风热证。
中医辨证施护
学习交流PPT
1
01
辨、证、护理三者关系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主要内容
学习交流PPT
4
何为辨证施护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邪正关系,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学习交流PPT
寒
热 温 凉 平 27
饮食调护宜忌
1、肺系病证 宜食清淡、水果。忌辛辣、烟酒、油腻、甜粘之品。 2、心系病症 主要以血脂指数来选择,高以清淡为主少吃瘦肉、鱼类, 忌食动物内脏、烟酒、 茶、咖啡。 3、脾胃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软。烂。热、易消化 4、肝胆病证 宜食清淡蔬菜及瘦肉、鸡、鱼,忌辛辣、烟酒刺激之品, 少进动物脂肪 5、肾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清淡及多种动物补养类食物。忌食盐、碱过 多和酸辣太过的饮食
中医辩证施护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7
脏腑辨证
▪ 定义:以脏象学说为基础,以八纲辨证为原则,结合病因
病机等基本理论,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明病 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 ▪ 适应于内伤杂病的诊断,也是临床各科疾病辨证的基础。 ▪ 是八纲辨证的具体和深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完整版ppt课件
18
脏腑辨证
2、穴位按摩 4、耳穴贴压 6、中药灌肠 8、中药离子导入 10、穴位注射
完整版ppt课件
30
04
以心系病证为例谈辨证护理实施
完整版ppt课件
31
(一)辨证概要
1、生理病理与显症特点 心病特征性表现: 心居胸中----胸闷、胸痛 心主血脉----心悸、怔仲 心主神志----失眠、多梦、健忘、神昏
完整版ppt课件
寒
热 温 凉 平 27
饮食调护宜忌
1、肺系病证 宜食清淡、水果。忌辛辣、烟酒、油腻、甜粘之品。 2、心系病症 主要以血脂指数来选择,高以清淡为主少吃瘦肉、鱼类, 忌食动物内脏、烟酒、 茶、咖啡。 3、脾胃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软。烂。热、易消化 4、肝胆病证 宜食清淡蔬菜及瘦肉、鸡、鱼,忌辛辣、烟酒刺激之品, 少进动物脂肪 5、肾系病证 宜营养丰富、清淡及多种动物补养类食物。忌食盐、碱过 多和酸辣太过的饮食
----注意午休 因为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也就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1点 如果是练功,这个时候练功效果非常好;如果不懂得练功,你就午 睡,睡好“子午觉”,就会在阴阳交接的时候保持住心气 子时要睡,阳气开始升
完整版ppt课件
43
总结 中医护理两大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 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 辨证的手段。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和 施护在诊断和护理疾病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中医护 理的基本法则 。 辨证护理不同于对症护理,主要特点是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 既可以看见一个病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证,又能认识到不同的病在 发展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从而对各种疾病采取灵活的护理方法、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辨证施护的关键。
辩证及施护PPT课件

.
2
第一节 八纲辩证及施护
•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是中医辩证的纲领,它是将 四诊取得的疾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把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正邪盛 衰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基本证候的一种辩证方法。
• 疾病的表现基本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 疾病的类别 阴证和阳证 • 疾病的深浅 表证和里证 • 疾病的性质 寒证和热证 • 邪正的盛衰 实证和虚证
2019/11/27
.
3
第一节 八纲辩证及施护
• 因此,运用八纲辩证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 虚实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确定其类型,指导治疗。
• 其中阴阳两纲又可概括其它六纲,及表、热、实证为阳 • 里、寒、虚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辩证方法,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 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辩证
2019/11/27
.
11
寒证
• (一)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 现的证候, 表现为具有一组寒象的症状和 体征。包括表寒、 里寒、虚寒、实寒等。 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 冷,或内伤久病, 耗伤阳气,阴寒内盛所致。
2019/11/27
.
12
寒证
• 临床表现】常见证候:恶寒喜暖,面 色苍 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 痰、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 溏,舌淡苔白而润滑, 脉迟或紧
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气虚证伴畏寒
肢冷寒象为临床特征 【治疗与护理方法】
温补阳气
2019/11/27
.
29
亡阴证
• (五)亡阴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阴
液衰竭而出现一 种危重证候。其因或是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1、中医护理评估 2、中医护理诊断 3、中医护理计划 4、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 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动,为护理 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的评估方 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 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 依据。
中医辨证施护基础
软伤科 冉芳华 2015.08.09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 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 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 护原则和方法。
望、闻、问、切的含义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 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 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 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 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 的一种临床判断。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 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 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 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 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 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通过中 西医理论观察、分析病人现存的的健康问题, 给予辨证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膝关节炎的分型
1、风寒湿痹型 施护原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风湿热痹型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3、肝肾亏虚型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4、瘀血痹阻型 施护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常见骨折的分型
1、气滞血瘀证 (骨折早期1-2周) 常见舌苔脉象: 舌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数)。 施护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营卫不和→(骨折中期3-4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缓。 施护原则:舒筋活血、调和营卫
3、肝肾亏虚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伤后4~5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尖红或淡红,苔薄少,脉细 缓。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腰痛病的分型
1、气滞血瘀型 2、寒湿阻络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苔白、脉沉细 施护原则:祛湿散寒、温通经络(温经散寒、除湿通
络)。 3、湿热痹阻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红、苔厚腻(黄)、脉弦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4、肝肾亏虚型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
1、中医护理评估 2、中医护理诊断 3、中医护理计划 4、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 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动,为护理 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的评估方 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 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 依据。
中医辨证施护基础
软伤科 冉芳华 2015.08.09
辨证施护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 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 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 护原则和方法。
望、闻、问、切的含义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 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 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 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 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 的一种临床判断。
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 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 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 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 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 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通过中 西医理论观察、分析病人现存的的健康问题, 给予辨证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膝关节炎的分型
1、风寒湿痹型 施护原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风湿热痹型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3、肝肾亏虚型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4、瘀血痹阻型 施护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常见骨折的分型
1、气滞血瘀证 (骨折早期1-2周) 常见舌苔脉象: 舌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数)。 施护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瘀血凝滞证、营卫不和→(骨折中期3-4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缓。 施护原则:舒筋活血、调和营卫
3、肝肾亏虚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伤后4~5周
常见舌苔脉象:舌尖红或淡红,苔薄少,脉细 缓。
施护原则: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腰痛病的分型
1、气滞血瘀型 2、寒湿阻络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淡、苔白、脉沉细 施护原则:祛湿散寒、温通经络(温经散寒、除湿通
络)。 3、湿热痹阻型 常见舌苔脉象:舌红、苔厚腻(黄)、脉弦 施护原则:清热利湿、除痹止痛。 4、肝肾亏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