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以西藏大学为例

少数民族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以西藏大学为例
则、 那 曲、 阿里等 区 内的学 生 , 入 学 时英语 水平 参 差
学校 学制 学 分
中央 民 族 大学
总 学 时
学期 数
不齐 , 差 别很 大 。 由此 可见 , 不 同年龄 、 不 同地 域 、 不 同专业 、 不 同录 取性质 、 不 同知 识背 景 、 不 同社会 背 景 的 非英语 专业研 究 生 , 在 英语 水平 方 面都 存在 着 较 大 的差 异 , 两 级分 化现象 较 为严重 。 入校 后 , 根 据 《 大 纲》 规定 , 非英 语 专业 研 究 生英 语 ( P A下简 称 研 究 生英语 )课 程是 在校研 究 生重 要 的公共课 之 一 , 研 究生 必须 修满 学分才 能顺 利毕业 拿 到学位 。 更值 得注 意 的是 , 藏族研 究生 多在本 民族 母语 环 境 中长大 , 汉语 ( 第 二语 言) 和 英语 ( 第 三语 言) 对 他 们 来说都 缺 乏必要 的语 境 。 有 关二语 习得 的理 论 研 究认 为 , 造成 学生 第二语 言 习得错 误 的主 要原 因 有 三 个方 面 : 母 语干 扰 ( m o t h e r — t o n g u e i n t e r f e r —


1 4 4
1 + 2
西 南 民族 + 2
西 北 民族
大 学


2 1 6
1 + 2
西 藏 民族
学 院


1 8 0
1 + 2
e n c e ) , 过度概括 ( o v e r 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 , 教学内 容和 教 学 方 法造 成 的错误 ( e r r o r s c a u s e d b y t e a c h i n g m a t e r i a l o r m e t h o d ) 。 而 藏族 学生们 在 这 几个 方 面 的 问题 尤 其 突 出 ,表 现 形 式 也 多种 多

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

活 中所 从 事 的 各 类 活动 , 语 言 教 学 与 学 习 者 在 日常 生 活 中 把 的语 言 运 用 相 结 合 . 培 养 学 生 完 成 生 活 中 的 任 务 的 能 力 作 把 为教 学 目标 。 因此 , 务 型语 言 教 学 中设 置 的 任 务 要 以 学 生 任 的 生 活 经 验 和兴 趣 为 出 发 点 , 师 充 分 利 用 各 种 条 件 、 段 教 手 或 媒 体 . 设 真 实 的 情 境 和 语 境 . 妙 设 计 出贴 近 现 实 生 活 创 巧 的 活 动 。从 而 摆 脱 传 统 教 学 以 教 材 知 识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模 式 , 使 课 堂 语 言 活 动 近 似 于 语 言 的 习 得 过 程 , 发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激 的 兴 趣 . 学 生 在 一 种 自然 、 实 或 近 似 真 实 的 情 境 中 掌 握 使 真
用 不 同 的标 准 、 平 的 态 度 对 待 每 个 学 生 , 每 个 学 生 都 有 公 让 展 现 自 己的 机 会 。课 堂 上 要 根 据 活 动 的难 易 程 度 , 不 同 的 让 学 生 都 有机 会 来 表 现 。教 师 更 应 及 时 评 价 学 生 在 活 动 中的 表 现 , 指 出不 足 , 而 使学 生可 以得 到提 高 。并 且 教 师 要 善 于 并 从 表 扬 学 生 , 过 多 元 化 的方 式 全 面 评 价 学 生 , 学 生 更 积 极 、 通 使
22 第6 考 试 周 0 - 4期 1 ̄ 刊
如 何 培 养 非 英 语 专 业 大 学 生 反 思 性 英 语 学 习 能 力
黎 俊
470 ) 3 10
( 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 北 咸宁 湖 湖

针对兽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的论文

针对兽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的论文

针对兽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的论文针对兽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考汇总的论文摘要:兽医专业英语是一门培养兽医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译能力方面的重要课程。

在分析兽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以期为今后兽医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兽医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国际合作日趋频繁,英语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全球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数超过2/5,以书籍、期刊、杂志、专利说明书、内部技术资料等形式出版的科技文献超过80%采用英语[1]。

一般召开国际性会议,多规定使用英语,英语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我国兽医教育和科研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兽医教育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养复合型兽医人才,使其既具有良好的兽医学科专业素养又熟练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促进兽医科研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我国各个高校兽医专业非常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虽然提高了兽医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但却依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兽医人才的需求[2]。

因此,加强兽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兽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兽医专业学生开展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熟练阅读和理解国外兽医方面的文献,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并在兽医专业英语方面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3-4]。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均开设了兽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也取得一定成绩。

但在兽医专业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1学: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不够英语课程多作为兽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甚至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才选择了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互补教学探索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

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互补教学探索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

1 公外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综述近年来,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公外大学英语进行了几轮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对于大学英语应该如何改革的问题,学者间存在较大争议。

观点之一主张大学英语要从通用英语转向学术英语(张杰,2005;韩金龙,2007;蔡基刚 等,2010;蔡基刚,2014)。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对大学英语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它仍然以语言基础为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蔡基刚,2014)。

基于此种认识,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进行了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公外英语教学探索。

也有学者对以上观点和做法持反对态度,认为学术英语是大学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实践□ 熊红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摘 要] 借鉴近年来国内公外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基于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主客观需求,武汉大学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将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内容涵盖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文学欣赏和学术英语四大板块,兼顾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生的兴趣和客观需求。

研究表明,高校将通用和学术英语相结合基本能够满足硕士研究生对英语课程的多维度需求。

本文建议高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学科和职业英语作为拓展课程。

[关键词] 公外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通用英语;学术英语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needs of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an English course covering four modules including critical think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s designed for postgraduates in Wuhan University. The fi 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is course integrating general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can be offered to postgraduates as a preliminary course to meet students’ multiple basic needs, and English for specifi c purposes might be offered to students of higher level of English.Keywords :English for postgraduates of non-English majors ;teaching reform ;general English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7-0097-04英语教学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或全部,大学英语应该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将通用英语和专用英语①相结合。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秦发兰;赵希庆;许丽琼;胡承孝【摘要】公共英语课程是所有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学位课程.教育部早期出台的关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相关规定与目前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不相适宜,各培养单位间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公共英语教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应将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统筹考虑,各培养单位根据生源情况、学科特点、培养目标等,灵活设置课型.【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教育》【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作者】秦发兰;赵希庆;许丽琼;胡承孝【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3课程及课程体系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公共外语课程是所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该课程的学时、学分及课程质量不仅决定了研究生的外语水平,还决定了研究生选择其他课程的自由度。

由于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英语作为公共外语学位课程,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明确将外语课程列入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1983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试行草案)(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一门外语,第一外语为必修课。

《规定》强调以语言基础训练为主,培养阅读能力、其次是听、说、写能力。

1992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试行稿)》(以下简称《大纲》),《大纲》仍然是把培养研究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写译能力,再次是听说能力。

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于1978年,当时入学的研究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规定》与《大纲》给予大量的学时用于外语课程教学符合当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构想

民族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构想
英 语 学 习状 况 就是 典 型 的例 证 。西 藏 民族 学 院硕 士 研 究 生 的招 生 人数 在 逐 渐扩 大 , 英 语 科 目的最 高成 绩
为保证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 适应 2 1
世 纪 我 国现 代 化建 设 对各 类 高层 次 专 门人 才 的需要 ,
l ¨
而有所下降。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 ,
由2 0 1 0 年 的3 5 分到2 0 1 1 年 的4 6 分直至 2 0 1 2 年的4 9 分 。学 生英 语 水 平 的 巨大 差 异 无 形 加 大 了英 语 课 堂
教学 的难 度 。
较强 的英语阅读能力 , 一定 的听 、 说和写作能力 , 他们
t j 加 . ‘ - 2
4 3 ・ 誊 薹 i
各 高 校 根 据 国 务 院学 位 办 和 国家 教 育 部 的有 关 文 件 精神 , 结 合 本 校 实 际情 况 , 制定 和修 订 各 自的研 究 生 培 养计 划 , 对 开设 英 语课 程 的 时 间 、 学时 、 学 分 以及 考 核 方式 都 进行 了规 定 。相 比较 而 言 , 各 民族 院 校 的英
I 高等教育 I
民族 院校非英语专业硕 士研 究生 英语课程 改革构想
◆刘晓艳 摘要 : 生源质量差、 结构复杂是 民族院校非英语 专业硕士研 究生教 育 中的普遍现
象, 但 教 育理 念 、 专 业 设 置和 地 域 等 因素 又使 得 各 院校 的英 语课 程 教 学存 在 着一 定 的 差异 性和 特 殊性 。文章 通过 分析 比较 的方 法 , 对 民族 院校 尤其 是地 方 民族 院校 的非 英 语 专 业硕 士研 究 生的英语 课 程教 学提 出 了专业 性 与特 殊性 并 重 , 教 学方 法与教 学对 象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词汇 和 阅读 基 础 。但 是 很 多研 究 生 都 面 临一 个 共
同困惑 的问题 : 为 什 么学 了 十几 年 的英 语 , 自己还 是不 能用英 语 自如 地交 流 ? 还是 不 能 用 英 语 熟 练 地 阅读本专 业 的外 国文 献 资料 ? 为什 么非 英 语 专 业研 究生会 感 觉 自己 的英 语 能 力 在 不 断 弱 化? 高
非英语 专 业 的研 究 生 在 进 入相 关 专 业 的研 究
有 效 回收率 9 6 %。调查 问卷 的主 要 内 容包 括 两 个 方面 : 第一 , 让学生 评 价现行 的研 究 生英 语 教学 ; 第
生 阶段 的学 习之 前 , 经 过全 国研 究生 英语 入 学考 试
和大学英语 四、 六级的考试 , 已经具备一定 的英语 二 , 让学 生对 研 究 生学 位 英 语 课 程 改 革 提 出建 议 。
“ 教” , 而是通过学习者本人的“ 学”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的过程 中 , 口语 的交 流 和 表 达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这
校对 非英语 专 业研 究 生 学 位英 语 课 程 建 设 非 常 重
视, 开设 一 系列英语 课 程提高 学 生 的英语 能 力和 水
平, 但 是收效 甚微 。如何 培养 非英 语 专业 研究 生 的 英语 能力和 水平 , 如何 改革非 英语 专业 研 究 生 的学 位 英语 课程 成为一 个 亟待解决 的问题 。
在 调查 中实 际 发 放 问卷 3 0 0份 , 有 效 回收 2 9 0份 ,
[ 作者简介 ] 盂文 ( 1 9 9 o 一) , 女, 江苏徐州人 ,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课程与教 学论专业 2 0 1 1 级在读硕 士。

非英语专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非英语专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非英语专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摘要:高校英语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及能力缺乏,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忽视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非英语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制约因素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外语教育进行了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

英、美、加、德、日、韩、印度、巴西等国家外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策略表明,在所有国家的新课程标准中几乎都提出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1]。

2002年,教育部着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调研,并委托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了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应试教学现象严重等问题[2]。

在现状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国家进行了大、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英语教学上。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英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本位和主体,也“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英语教学,才能改变批量生产、求量不求质的外语人才培养局面,真正地实现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发挥最大潜能,掌握英语这门国际语言。

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的是文科或理科领域中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160种语言学期刊中,近70%完全用英文出版,在自然科学领域里,这个比例可以达到80%甚至更高;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英语是国际旅行的通用语言;英语更是国际互联网通讯的主要语言[3]。

在这个以英语为国际官方语言,世界上多数期刊、新闻报纸以及互联网被英语所占据的时代,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的融合对学生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没有掌握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就不能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也不能适应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和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第一外语 ) 教学大纲 ( 试行稿 ) , 硕士生英语 教学 的 目 》“
标 是 培 养学 生具 有 较 熟 练 的 阅读 能 力 、 定 的 写 、 能 力 和 一 译
纳、 推理和评价等思维活动进 而认知英语学 习的本质; 学习 从“
阅读 ” 通过阅读学习” 到“ 的转变会成为语言文化沉浸的有效手 段, 拓展思维并明确学习方 向, 从而 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 确 定研究 目标 、 检测评价阶段性学习 ; 在探索 、 研究、 发展学科知 识的过程 中, 积累并传播独有的语言、 价值标准、 伦理规范 、 思维
能 。英语所折射的西方文化 可以分 为 四个层 次 : 物质 文化 ,
即“ 物化 的知 识 力 量 ” 成 的物 态 文 化 层 ; 度 文 化 ( 试 文 构 制 调

华 出来 的价值观念 、 知识体 系、 审美 情趣和 思维方式 等 的总
和( 卢红梅 , 0 ) 2 8 。研究 生英语教 育 中, 0 西方文 化的人文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是不可或缺 的重要 内容 , 助于培养学生 文化心理 的认 同 有
感 和超地域 、 国界 的文化归属感 。这种质 的飞跃将深刻发 超 挥英语作为工具的巨大作用 , 延伸研究生对学科 内涵和专业 发展趋势的理解 , 为以后 的学 习、 研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 础。 2 .研究性。研究生英语教育应体现在对学生英语综合能
指 出: 年增加招收一定数 量 的专业 学位研 究生 , 今 不仅是 为
了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 高人才培养 质量 , 提 提高学 生的 就业 竞争力 , 而且是要通过一 定的增量 , 促进完 成研 究生培养 结 构的调整 , 激活硕士研究生 结构调 整的阀 门 , 而发 出结 构 进 调整的明确信号 , 进一步促进研 究生存 量的调整 。作 为 “ 人 才强 国” 科教 兴 国” 略重要结合 点和 制高 点的研究 生 和“ 战 教育无疑成 为我国国家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需 求。本 文从 研 究生英语教 育的本质 特征入 手 , 分析 了非英语 专业研 究生英语课 程 设置 的现 状 , 探 索 了教 学改 革思路 , 而提 高 了研 究生英语语 言素质 。 从
[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 课程设置; 本质; 实践 [ 作者简介 ] 王效梅(93 )女 , Y  ̄ 17 一 , 长春-&3学外国 - 语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20 0 9年 3月 2日, 在全 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
会 年 度 工 作 会 议 上 , 务 院 学 位 办 主 任 、 科 院 院 士 杨 玉 良 国 中
约定俗成 的习惯行为定势 , 具有鲜 明的民族性 和地域性 的行 为模式 ; 精神文化 , 作为文化的核心 , 是在意识形态领域 中升
V L3 N . o 1 o2
Jn2 O u . 01
对 非 英 语 专 业 研 究 生 英 语 课 程 改 革 思 的 考
王效 梅
( 长春工 业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1 ) 302
[ 摘
要 】 目前 , 究 生英 语教 学的现 状滞后 于社会 发展 的现 实和 培 养 高素质 复合 型人 才的 研
语 专业研究生英语改革 。笔者认为 , 研究生英语教育具有 以
下三个本质特征 。
1 .人文性 。作为文化的载体 , 言不仅是 由语音 、 语 语法 和词汇构成 的单一组合 , 而且是 一种物化 了的 、 有其 自身结
构并 自成体系 的特殊 文化 现象 , 强大 的生命 力 和社会 功 有

研究 生英语 教育 的本质 特征
力的培养, 满足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的社会需求。研究生不
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还应具有独立、 探索、 合作的品质 , 尝 试从社会学、 心理学、 人类 学、 哲学等角度作深 层次的分析、 归
19 9 2年 1 月 国家教育部颁布 了《 1 非英语专业 研究生英
基本 的听、 说能力 , 能够 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 专业的学 习和 研究” 。罗承丽 (0 2 认 为大 纲 自出台 以来 , 极大 地促进 20 ) “ 了我国硕士生 英 语 教学 的规 范 发展 和 教学 质量 的稳 步提 高” 。但是 , 随着社会的飞速 进步 、 全民学英 语的热潮 、 中学 和本科学生英语水平 的大幅提升 , 研究生英语教育的 目标不 应仅仅停 留在“ 较熟练 的阅读能力 、 一定的写 、 译能力和基本 的听、 说能力 ” , 上 重新 审视研究生英语教育的本质特征必将 有 利于修订《 非英语专 业研究 生英语 教 学大纲 》 促进 非英 ,
能力( 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 组织 能力 、 策能力 ) 决 。创 新
人格是创新所需要 的 心理素 质 和思想 素 质 , 包括 : 自信 、 乐
观、 谨慎 、 事业心 、 责任心 和恒 心等。非英语 专业研究 生英 语
教育不应该 是十年 如一 日传 统教 学的 简单 重复 , 而是应 以 听、 、 、 、 说 读 写 译的全面语言活动为依托 , 自身 的知识沉 淀 以
与行为模式等 , 自身的学科方向。 形成
3 .创新 性。文秋芳 (0 8 对外 语人才 的创 新素质进行 20 ) 了全面的探讨。创 新精神体现 在对新知 识 的求知欲望 和对 已知内容的重新审视 的态 度上——求新 求异 的精神是 创新 的动力和源泉。创 新 能力是创 造性思 维能 力 ( 敏捷性判 断 能力 、 批判性学 习能力 、 多向性思考能力 ) 和解决问题 的实践
第 3 卷 第 2期 1 21 0 0年 6月
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 ( 高教研究版 )
Ju a o hn eu nvri f eh ooy Hge d ct nSuyE io ) o r l f agh nU iesyo cnlg( i r uao td tn n C t T h E i d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