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的使用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清晰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易读、易懂。
以下是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句号(。
)1.句子结束时使用句号,表示陈述、命令、感叹的句子。
例如:我们今天去公园玩。
你真厉害!2.一些省略部分的句子,也要用句号。
例如:我昨天买了两本书。
你呢?二、问号(?)1.句子结束时,如果是疑问句,则使用问号。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去过,我有亲戚住在那里。
你是不是忘记了带钥匙?2.间接疑问句也要用问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三、感叹号(!)1.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喊叫时使用感叹号。
例如:天气真好!太好了,我们考试得满分了!2.感叹句放在句首时,前面需要加逗号。
例如:哇,这是怎么一回事!四、逗号(,)1.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间隔。
例如:他喜欢蓝色,我喜欢红色。
2.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之后,分隔主句与从句。
例如: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3.分隔表示次序的语句或表示关系的动词后接的成分。
例如: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
她对你很好,你也要对她好。
五、分号(;)1.用于连接具有一定独立意义但又关系密切的句子。
例如:他外表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他是个很搞笑的人。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付出努力。
六、冒号(:)1.表示引子,把所要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引出来。
例如: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2.表示列举。
例如:他有很多优点:机智、勤奋、诚实。
七、引号(‘’、“”)1.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字。
例如:“你好!”他说。
“凡事都要谨慎”,这是我父亲常说的。
八、括号(())1.表示插入语、补充说明、注解等。
例如:我爸爸(一位英语老师)给我买了一本英语书。
星期四(四月十五日)是我生日。
九、破折号(,)1.表示顿挫、变化、陈述、疑问等。
例如:他奋发图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都加班加点。
十、省略号(……)1.表示语句未完成或暗示有更多内容。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常见标点符号及其作用》课件

四、考题讲练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适当方式了解陈独秀、黄镇、邓先……这些家乡人物,撰写一篇《家乡人 物志》。 A.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B.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 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C. “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老张立 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 D.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 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
密相连的。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例如:⑥在螳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 走向自己的坟墓。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例如:⑦三七:中药名。 ⑧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00(8时)、14:12:36(14时12分36秒)。
②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表示思维的进行或跳跃。
例如:“你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4) 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如: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
完成……任务。”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 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6)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10表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11表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12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标点符号用法+课件

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
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
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 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气势磅礴的大别山区,见证了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 原之势,太多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都在这里发生。
选文中“28年红旗不倒”的引号和C都表强调。A.“北京话”是表特定称谓;B.“大师” 和“发扬国光”是表反语讽刺;D.“863计划”表示有特定意义的简称,即特定称谓。
3.……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 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1
学习目标 1.熟悉标点符号常考题型及变化 2.掌握冒号、引号、破折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 、叹号。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 2、 标号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 “早”字。
课堂练习
即时训练 1
1.为了塑造“原汁原味”的中国“包宝宝”,石之予和华裔美术总监刘碧青 走遍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等地的中国城,观摩华人妈妈的打扮以及买菜说话 的动作,包括她们在公园打太极的样子。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原汁原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写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使文句更加准确、流畅,增强语气和表达能力。
在中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句号(。
)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陈述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结束。
逗号(,)主要用于列举、分隔并列成分以及在语气上的停顿。
分号(;)一般用于列举等级关系、句子之间的衔接或句子内部的长短对比。
冒号(:)通常用于介绍或引述、总结、说明和提示,也可以紧承上下文进行引起。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和语气。
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或讲述特殊含义的词语。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小标题等。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句子未完的情况,增强语气。
破折号(——)用于表示强调、突出或衔接。
连字符(-)用于连接词组、数字或字母。
删除线(~)用于划掉错误或不需要的内容。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需要学生掌握语言规范,灵活运用。
在复习中,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同时,多注意语境和语气的转换,合理运用标点符号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
最后,同学们在中考中要注意考场纪律,规范书写,避免因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而影响文句理解。
希望同学们经过复习之后,能够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顺利应对语文考试!加油!标点符号是书写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使文句更加准确、流畅,增强语气和表达能力。
在中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 句号(。
)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陈述句或一般疑问句的结束。
句号的使用要注意:在一般陈述句的结束处使用一个句号;在一般疑问句的结束处使用一个句号;当句子包含其他标点符号(如问号、感叹号)时,只使用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其他标点符号省略。
标点符号的使用++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分,昼日渐长,阳气渐盛,宣示着大地彻底告别了凄冷肃杀的寒冬,洋溢
着温暖与活泼的春天则正式来临。对于以农耕为事的中国古人来说,春分
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节点。
A. 语段中方框处应用“……”表示语意未尽。 B. 语段中用书名号表示“春秋繁露”这一书名。 C. 画横线句子中的“;”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D. 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用于陈述句的句尾表示陈述语气。 【解析】语段中方框处应用“……”表示列举的省略。 【答案】A
标点符号
基本用法
(1)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2)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 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引号 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 (“”‘’) 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4)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 的内容;(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 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 尾用后引号;
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是云南省精品旅游路线“滇
西北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解析】第一、二个方框处,“美丽”是公路的名称,应用双引号表示这
一具有特殊含义的词。第三个方框处,在“桃花”“油菜花”两个并列词
语之间应用顿号。第四个方框处,应用破折号表示“中国第十三大水系”
与“怒江”的注释关系。
【答案】B
2. 下面对语段中有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雨水、惊蛰这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节气
都是时光流中的重要节点。春分,是一年中昼夜等长的两天之一。所谓
中考专题标点符号的用法及练习题

中考专题标点符号的⽤法及练习题标点符号的⽤法及练习题⼀顿号: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成分,句⼦间并列不能⽤顿号。
注意:1. 表概数的地⽅不能⽤顿号(1)他三⼗六七岁距这⾥⼆三⾥(2)这个⼩孩有四五岁(3)今天做值⽇的是四、五组(4)*他曾经教过我⾼中⼆三年级的语⽂。
(第⼆、第三年级)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须停顿也不会产⽣歧义,可不⽤顿号。
如:中⼩学⽣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农兵调查研究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顿号。
(顿号不能和“和”“或”同⽤)我国科学、⽂化、艺术、卫⽣、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发展。
九六年试题:……有⾃⼰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顿号⽽⽤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这⼤雁的歌唱,使年轻⼈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顿号,⽽⽤逗号。
(1)萝⼘切得纤细,均匀。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产。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顿号,也不⽤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的并列词语要⽤逗号。
原⼦弹、氢弹的爆炸,⼈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层⽤逗号,第⼆层⽤顿号,第三层⽤“和”类连词。
如:与会专家认为⽬前知识分⼦⼯资偏低,脑⼒劳动和体⼒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资收⼊和⾮⼯资收⼊倒挂等问题⼗分严重。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词时,并列成分间使⽤逗号。
我们的院⼦⾥种了⼀些菊花啦,⽉季啦,⼭⽵啦,美⼈蕉等好多花。
9.同⼀层次的并列,前⼏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般⽤“和”,顺序不能变。
如:A、B、C和D 这⾥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顿号。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标点符号的用法

• 7、括号 •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 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 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 例: •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 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 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 例: •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 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 中间不能打顿号。) • 例: •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 6、引号 •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 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 例: •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色”。 •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 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
•
• 2、感叹号 •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 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 例: •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 3、顿号
•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 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 号。) • 例: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 b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 洋、旅游等资源。 •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 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中考专题: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讲例、练习)

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种类1、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有七种:句号(。
)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2、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有七种: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我们坐车去吗?注意:①选择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句末。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②倒装问问号只能用在问句最后而不能用在句中。
如:你现在就去吗,小李?口诀:选择问、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③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
(无疑则不问)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此句就不能用问号)口诀:更要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④意思连续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口诀:连续问、递进问,每句末尾都要问。
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
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
例如:(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注意:①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如:多美呀,祖国的春天!②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
如:啊,啊!又到了春天了。
口诀:倒装叹、双重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如: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注意:①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认识标点符号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2、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⑴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
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种。
②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
⑵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二、探究真题,明确考点1、(2015年日照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
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答案】B【解析】A项选择问,问号用在最后一问,故将第一、二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都是对泸定桥的介绍,之间用逗号,故将句中的句号均改为逗号;D项第一个逗号移到引号里面。
)2、(2014年日照中考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答案】D【解析】A项问号应该为句号,该句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B项“三四”之间不能用顿号,“三百”与“四百”不是并列的两项内容;C项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表示引号内句意结束;故选D。
中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涉及标点的用法和作用。
考查范围重在常见的、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如:顿号、问号、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使用的题型是辨析型选择题。
三、中考备考指南(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1)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2)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注意】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如:(1)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2)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3)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例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例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词语。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例如:⑴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⑵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例如:⑴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⑵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
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⑶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内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如:⑴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⑵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⑶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二)问号的使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例如:⑴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⑵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例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例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⑵怎么啦,你?[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你放着罢,祥林嫂!5、反问句,设问句例如:⑴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⑵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三)冒号的使用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例如: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⑵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例如: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例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例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例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例如:⑴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⑵“真个姓唐,”我说。
⑶“哦,哦,”他看着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注意】转述的不能用冒号。
(人称发生变化)例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例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冒号应改为逗号)(四)引号的使用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例如:⑴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⑵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例如:⑴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⑵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例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例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等名词。
(五)书名号的使用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文件名、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例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例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例如:《读〈石钟山记〉有感》《〈中国工人〉发刊词》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例如:《荀子·劝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六)省略号的使用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例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要删去省略号)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逗号应省略)四、真题演练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2.(2015年山东临沂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