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剂学 第十一章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_2013年版

合集下载

11.固体分散体、微囊、包合

11.固体分散体、微囊、包合
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C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 激性 D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E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B

关于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 种叙述是错误的
A可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 B 适合于水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C pH和浓度均是成囊的主要因素 D如果囊材中有明胶,制备中加入甲醛 为固化剂 E复凝聚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 B

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 料的是
A.乙基纤维素 B.微晶纤维素 C.聚维酮 D.丙烯酸树脂RL型 E.HPMCP C

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 料的是
A.PEG类 B.丙烯酸树脂RL型 C.聚维酮 D.甘露醇 E.泊洛沙姆 ACDE


第十一章
固体分散体、 包合物、 微囊
[重点内容] 1. 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包和物的概念和特点 3. 微囊的概念和特点

[次重点内容]
1.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制备方法、 速释与缓释原理 2.包和材料和包和方法 3.囊材、微囊化方法及微囊的质量评价 方法

将大蒜素制成微囊是为了


[8—11] A.明胶 B.丙烯酸树脂RL型 C.β环糊精 D.聚维酮 E.明胶—阿拉伯较 8.某水溶性药物制成缓释固体分散体可选择 载体材料为 9.某难溶性药物若要提高溶出速率可选择固 体分散体载体材料为 1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 1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 BDAE
微囊、包和物、固体分散体特点比较
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高药物稳定性
微囊 包和物 固体分散体


第11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第11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三峡大学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在药剂中的常用材料、制法和应用 了解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能力目标
能描述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的优缺点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解体
第一节 包合物 第二节 固体分散体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第二节 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通常是一种难溶性药物 ) 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材料 中或分散在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技术利用不同性质的载体使药物在高度分散状 态下,可达到不同要求的用药目的。
常用制备方法
研磨法 本法可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 发的药物。
药物溶液 熔融载体
研磨
即得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常用制备方法
溶剂喷雾干燥法 本法可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 的药物。 药物溶液 熔融载体 共溶 喷雾或冷冻干燥 即得
责任编辑:…… 撰稿教师:……(以姓氏为序) 电子编辑:…… 主编:…… 制作:……
常用制备方法
溶剂法 本法可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 的药物。 药物 载体材料 有机溶剂 共溶 蒸去有机溶剂 干燥
即得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常用制备方法
溶剂- 溶剂-熔融法 本法可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 的药物。 药物溶液 熔融载体 熔融固化
即得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第十一章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包合物的制备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一章)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第一节微型胶囊一概述概念: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其直径为1~5000um。

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③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④缓释或控释放;⑤使液态药物固态化;⑥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⑦使药物浓集于靶区【经典真题】药物微囊化的特点不包括A.可改善制剂外观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C.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D.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E.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答案:A二、常用囊材分为三大类:1.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质。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CMC-Na、CAP、EC、MC。

3.合成高分子囊材:1)非生物降解囊材:聚酰胺,硅橡胶等。

2)可生物降解囊材: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一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等。

【经典真题】属于天然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有A.乙基纤维素B.明胶C.阿拉伯胶D.聚乳酸E.壳聚糖答案:BCEA.聚乳酸B.硅橡胶C.卡波姆D.明胶一阿拉伯胶E.醋酸纤维素常用的非生物降解型植入剂材料是水不溶性包衣材料是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微囊材料是答案:B、E、A三、微囊化方法微囊制备方法分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化学法。

1.物理化学法1)单凝聚法原理:作为凝聚剂的强亲水性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破坏明胶分子的溶剂化,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成囊,最后调节pH值至8~9,加入37%甲醛溶液做交联剂使囊壁固化。

凝聚过程具有可逆性,加水后可产生解凝聚。

本方法适用于脂类或脂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2)复凝聚法原理: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如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溶解度下降,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最后调节pH值至8~9,加入37%甲醛溶液使囊壁交联固化。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

药物溶液 熔融载体
共溶 喷雾或冷冻干燥
即得
固体分散体类型
◆按释药特性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 肠溶型固体分散体
◆按分散状态
低共熔混合物 固体溶液 玻璃溶液或玻璃混悬液 共沉淀物
固体分散体验证
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
固体分散体速效与缓释原理
◆速效原理
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 • 囊心物的大小 • 囊材的用量 • 制备的方法 • 制备温度 • 制备时的搅拌速度 • 附加剂的浓度 影响微囊释放速度的因素 •微囊的粒径 •囊壁的厚度 •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 •药物的性质 •附加剂的影响 •工艺条件与剂型 •pH值的影响 •溶出介质质子强度的影响
微囊中药物含量测定
微球
• 微球(microsphere)是一种用适宜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 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微粒。一般制成 混悬剂供注射或口服,粒径通常在1-250μm之间。
• 微球分类:普通注射微球
栓塞性微球
磁性微球
• 主要特点:缓释长效、起靶向作用
微球的制备材料
多数是生物降解材料,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
多糖、合成聚酯类(聚乳酸、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
制备方法
乳化-固化法 喷雾干燥法 液中干燥法
1、药物的分散状态 溶出速度分子状态>无定形>微晶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缓释原理
水不溶性聚合物、肠溶性材料、脂质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
第三节
微囊
微型胶囊(简称微囊,microcapsules)是利用天然或
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通称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通称 囊心物)包裹而成的直径l-5000μm封闭的微小胶囊。 •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微囊化:把药物制成微囊的过程。 •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 防止药物在胃内破坏或对胃 的刺激作用 药物微囊化后的特点: •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 防止药物的挥发损失 • 使某些液体药物固体化 • 减少复方制剂中的配伍禁忌

药剂学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下

药剂学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下

第二节包合物一、概述包合物是指一种药物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入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腔中而形成的独特形式的络合物。

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这种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加合而成。

主分子一般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

包合物根据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管形包合物、笼形包合物和层状包合物。

包合技术在药剂学中研究和应用很广泛。

药物作为客分子被包合后,可提高稳定性,增大溶解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起效时间,可以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度,使液态药物粉末化,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不良反应等。

二、包合材料包合物中的主分子物质称为包合材料,能够作为包合材料的有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_______________ 核酸等。

药物制剂中目前最常用的包合材料是环糊精,近年来环糊精衍生物由于其能够改善环糊精的某些性质,更有利于容纳客分子,研究和应用日趋增加。

(一)环糊精环糊精(CYD是淀粉经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由嗜碱性芽孢杆菌产生)作用生成的分解产物,是由6〜10个D-葡萄糖分子以a -1 , 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非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

常见a -CYD 3 -CYD Y -CYD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立体结构为上窄下宽两端开口的环状中空圆筒状,内部呈疏水性,开口处为亲水性,该结构易被酸水解破坏。

由于这种环状中空圆筒形结构,环糊精呈现出一系列特殊性质,能与某些小分子物质形成包合物。

三种类型环糊精的空穴内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表)。

它们包合药物的状态与环糊精的种类、药物分子的大小、药物的结构和基团性质等有关。

形成的包合物一般为单分子包合物,即药物包入单分子空穴内,而不是嵌入环糊精的晶格中。

适宜制备包合物的有机药物条件是:原子数一般大于5,稠环数应小于5,分子量一般要求在100〜400之间,水中溶解度小于10g/L,熔点低于250C。

药剂学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

药剂学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

药剂学复习试题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关于微型胶囊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胶囊B、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C、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D、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E、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2、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制成微囊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微囊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D、微囊能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E、微囊提高药物溶出速率3、将大蒜素制成微囊是为了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C、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D、控制药物释放速率E、使药物浓集于靶区4、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A、明胶B、羧甲基纤维素C、乙基纤维素D、聚维酮E、聚乳酸5、下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A、甲基纤维素B、明胶C、聚维酮D、乙基纤维素E、聚乳酸6、关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物理化学法又称相分离法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C、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均属于此方法的范畴D、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E、现已成为药物微囊化的主要方法之一7、关于单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可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C、p H和浓度均是成囊的主要因素D、如果囊材是明胶,制备中可加入甲醛为固化剂E、单凝聚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8、关于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单凝聚法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B、适合于水溶性药物的微囊化C、复凝聚法系指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D、必须加入交联剂,同时还要求微囊的粘连愈少愈好E、凝聚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9、关于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可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B、适合于水溶性药物的微囊化C、p H和浓度均是成囊的主要因素D、如果囊材中有明胶,制备中加入甲醛为固化剂E、复凝聚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10、关于溶剂—非溶剂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B、药物可以是固体或液体,但必须对溶剂和非溶剂均溶解,也不起反应C、使用疏水囊材,要用有机溶剂溶解D、药物是亲水的,不溶于有机溶剂,可混悬或乳化在囊材溶液中E、溶剂—非溶剂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11、微囊的制备方法中哪项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A、喷雾干燥法B、液中干燥法C、界面缩聚法D、喷雾冻凝法E、空气悬浮法12、微囊的制备方法中哪项属于物理机械法的范畴A、凝聚法B、液中干燥法C、界面缩聚法D、空气悬浮法E、溶剂非溶剂法13、微囊的制备方法中哪项属于化学法的范畴A、界面缩聚法B、液中干燥法C、溶剂非溶剂法D、凝聚法E、喷雾冻凝法14、微囊质量的评定不包括A、形态与粒径B、载药量C、包封率D、微囊药物的释放速率E、含量均匀度15、微囊的制备方法不包括A、凝聚法B、液中干燥法C、界面缩聚法D、溶剂非溶剂法E、薄膜分散法16、β—环糊精与挥发油制成的固体粉末为A、微囊B、化合物C、微球D、低共熔混合物E、包合物17、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的复合物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C、包合物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D、包合物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E、包合物能促进药物稳定化18、将挥发油制成包合物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药物挥发B、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刺激性C、掩盖药物不良嗅味D、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E、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19、可用作注射用包合材料的是A、γ—环糊精B、α—环糊精C、β—环糊精D、羟丙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20、可用作缓释作用的包合材料是A、γ—环糊精B、α—环糊精C、β—环糊精D、羟丙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21、关于固体分散体叙述错误的是A、固体分散体是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均匀分散于另一种水溶性、难溶性或肠溶性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固体分散体系B、固体分散体采用肠溶性载体,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C、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D、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E、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22、下列不能作为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PEG类B、微晶纤维素C、聚维酮D、甘露醇E、泊洛沙姆23、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乙基纤维素B、微晶纤维素C、聚维酮D、丙烯酸树脂RL型E、HPMCP24、不属于固体分散技术的方法是A、熔融法B、研磨法C、溶剂非溶剂法D、溶剂熔融法E、溶剂法25、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比较A、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B、无定形>微晶态>分子态C、分子态>微晶态>无定形D、微晶态>分子态>无定形E、微晶态>无定形>分子态26、从下列叙述中选出错误的A、难溶性药物与PEG6000形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溶出加快B、某些载体材料有抑晶性,使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C、药物为水溶性时,采用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减慢D、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PEG类、PVP类、表面活性剂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E、药物采用疏水性载体材料时,制成的固体分散体有缓释作用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1—4]A、PEG类B、丙烯酸树脂RL型C、β环糊精D、淀粉E、HPMCP1、不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2、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3、包合材料4、肠溶性载体材料[5—7]A、β环糊精B、α环糊精C、γ环糊精D、羟丙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5、可用作注射用包合材料的是6、可用作缓释作用的包合材料是7、最常用的普通包合材料是[8—11]A、明胶B、丙烯酸树脂RL型C、β环糊精D、聚维酮E、明胶—阿拉伯胶8、某水溶性药物制成缓释固体分散体可选择载体材料为9、某难溶性药物若要提高溶出速率可选择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为10、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1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可用囊材为[12—13]A、β环糊精B、聚维酮C、γ环糊精D、羟丙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12、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13、片剂粘合剂可选择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1、关于微型胶囊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微囊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制成微囊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C、微囊能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D、微囊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E、微囊使药物高度分散,提高药物溶出速率2、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A、明胶B、羧甲基纤维素C、阿拉伯胶D、聚维酮E、聚乳酸3、下列属于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A、聚乳酸B、明胶C、乙基纤维素D、聚维酮E、羧甲基纤维素4、下列可作为微囊囊材的有A、微晶纤维素B、甲基纤维素C、乙基纤维素D、聚乙二醇E、羧甲基纤维素5、关于物理化学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物理化学法均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B、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C、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均属于此方法的范畴D、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E、复凝聚法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6、关于单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A、可选择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B、单凝聚法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高分子溶解度凝聚成囊的方法C、适合于多数药物的微囊化D、囊材是明胶时,制备中加入甲醛为固化剂E、单凝聚法属于相分离法的范畴7、下列哪些微囊化方法属物理化学法的范围A、单凝聚法B、喷雾干燥法C、溶剂—非溶剂法D、多孔离心法E、界面缩聚法8、下列哪些微囊化方法属物理化学法的范围A、改变温度法B、喷雾干燥法C、溶剂—非溶剂法D、界面缩聚法E、液中干燥法9、下列哪些微囊化方法属物理机械法的范围A、改变温度法B、喷雾干燥法C、喷雾冻凝法D、界面缩聚法E、液中干燥法10、下列哪些微囊化方法属化学法的范围A、改变温度法B、辐射化学法C、溶剂—非溶剂法D、界面缩聚法E、液中干燥法11、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A、微囊的粒径B、搅拌C、囊壁的厚度D、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E、药物的性质12、关于包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合物能防止药物挥发B、包合物是一种药物被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囊状物C、包合物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D、包合物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E、包合物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13、可用作包合材料的是A、聚维酮B、α环糊精C、β环糊精D、羟丙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14、包合方法常用下列哪些方法A、饱和水溶液法B、冷冻干燥法C、研磨法D、界面缩聚法E、喷雾干燥法15、关于固体分散体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分散体是药物分子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的复合物B、固体分散体采用肠溶性载体,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C、采用难溶性载体,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D、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E、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16、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PEG类B、丙烯酸树脂RL型C、聚维酮D、甘露醇E、泊洛沙姆17、下列作为不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乙基纤维素B、PEG类C、聚维酮D、丙烯酸树脂RL型E、HPMCP18、对热不稳定的某一药物,预选择PVP为载体制成固体分散体可选择下列哪些方法A、熔融法B、溶剂法C、溶剂—熔融法D、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E、共研磨法19、属于固体分散技术的方法有A、熔融法B、研磨法C、溶剂非溶剂法D、溶剂熔融法E、凝聚法答案一、A型题1、C2、E3、B4、A5、E6、B7、A8、B9、B 10、B 11、B 12、D 13、A 14、E 15、E 16、E 17、B 18、A 19、D 20、E 21、B 22、B 23、C 24、C 25、A 26、D二、B型题[1—4]BACE [5—7]DEA [8—11]BDAE [12—13]BB三、X型题1、ABCD2、AC3、CDE4、BCE5、ABE6、BDE7、AC8、ACE9、BC 10、BD 11、ACDE 12、ACD 13、BCDE 14、ABCE 15、CDE 16、ACDE 17、AD 18、BDE 19、ABD。

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题库3-1-8

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题库3-1-8

第十一章微囊、包合物、固体分散体题库3-1-8问题:[单选,A型题]下列不能作为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A、PEG类B.B、微晶纤维素C.C、聚维酮D.D、甘露醇E.E、泊洛沙姆问题:[单选,A型题]下列作为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的是A.A、乙基纤维素B.B、微晶纤维素C.C、聚维酮D.D、丙烯酸树脂RL型E.E、HPMCP问题:[单选,A型题]不属于固体分散技术的方法是A.A、熔融法B.B、研磨法C.C、溶剂非溶剂法D.D、溶剂熔融法E.E、溶剂法出处:森林舞会 https://;问题:[单选,A型题]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比较A.A、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B.B、无定形微晶态分子态C.C、分子态微晶态无定形D.D、微晶态分子态无定形E.E、微晶态无定形分子态问题:[单选,A型题]从下列叙述中选出错误的A.A、难溶性药物与PEG6000形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溶出加快B.B、某些载体材料有抑晶性,使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C.C、药物为水溶性时,采用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减慢D.D、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PEG类、PVP类、表面活性剂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E.E、药物采用疏水性载体材料时,制成的固体分散体有缓释作用问题:[配伍题,B型题]不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包合材料肠溶性载体材料A.A、PEG类B.B、丙烯酸树脂RL型C.C、β环糊精D.D、淀粉E.E、HPMCP问题:[配伍题,B型题]可用作注射用包合材料的是可用作缓释作用的包合材料是最常用的普通包合材料是A.A、β环糊精B.B、α环糊精C.C、γ环糊精D.D、羟丙基—β—环糊精E.E、乙基化—β—环糊精。

201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及解析(10.23修正版)

201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及解析(10.23修正版)

201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及解析说明:该版本的答案与解析,可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望大家理解并指出,我加以改正;该版答案是针对药圈论坛上的真题回忆进行的整理。

药剂学部分题号 答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出处所在章节 页码 1 D混悬型:这类剂型是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合剂口服,洗剂外用。

第一章绪论P15 2 B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即CRH AB≈CRH A×CRH B,而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88%×82%=72%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P23 3 B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面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黏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并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其缺点在于吸湿性较强,长期贮存,会使片剂的硬度过大,崩解或溶出困难,除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第三章片剂P39 4 A胃溶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IV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肠溶型: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L)第三章片剂P61 5 C除另有规定外,片剂、硬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或主药含量不大于每片(个)重量25%者;内容物非均一溶液的软胶囊、单剂量包装的口服混悬液、透皮贴剂、吸入剂和栓剂,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第三章片剂P67 6 D(选项和7题对调)滴丸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类(如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等)、泊洛沙姆、明胶等第四章胶囊剂和丸剂P76 7 E (选项和6题对调)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第四章胶囊剂和丸剂P71 8 C栓剂油性基质: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椰油酯、棕榈酸酯、硬脂酸丙二醇酯)第五章栓剂P79 9 A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为该药物的置换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属于天然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有
A:乙基纤维素
B:明胶
C:阿拉伯胶
D:聚乳酸
E:壳聚糖
答案:B,C,E
2、由6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是
A:α-环糊精
B:β-环糊精
C:γ-环糊精
D:甲基-β-环糊精
E:乙基-β-环糊精
答案:A
3、关于包合物的错误表述是
A: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加合而成的分子囊 B: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
C:药物被包合后,可提高稳定性
D:包合物具有靶向作用
E:包合物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