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地域文化 第二次形成考核作业及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地域文化 第二次形成考核作业及答案
15、试述南京文化的特征。
答:一是凝重的历史沧桑感。南京先后有过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丹阳、归化、白下、上元、江宁、集庆、应天、南京、天京等几十个名称,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二是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龙凤又变异为皇权的象征。作为十朝都会的南京,深受皇权文化的影响,也表达了人们对南京的繁荣昌盛,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寄托和憧憬。这在龙蟠路、双龙街、丹凤街、凤凰街、凤凰台、凤游寺、仪凤门等地名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三是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在南京历史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都很繁荣。栖霞山、祖堂山、唱经楼、清凉山、鸡鸣寺、观音阁、承恩寺、五台山、西善桥、东善桥、三茅宫、蒋王庙、北极阁、洞神观、静海寺、天妃宫、礼拜寺巷、天堂街等地名留下了辉煌的宗教遗迹;四是“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在南京的地名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录。例如成贤街、夫子庙、贡院、四牌楼、三牌楼、沈举人巷、朱状元巷、秦状元巷、上江考棚、下江考棚、状元境、三元巷、文德桥、文昌巷等;五是浓郁的古商业文化气息。城市经济的兴盛,形成了城市工商业者、农户、士子、官宦、艺人和流动性商贩等多层的复合群体。颜料坊、红花地、踹布坊、估衣廊、纱帽巷、木屐巷、评事街(原名皮市街)、油坊巷、糖坊桥、胭脂巷、闺奁营、黑簪巷、宰猪巷、鸡鹅巷、冬瓜市、菱角市、鱼市街、铜作坊、瓦匠营、木匠营、箍桶巷等地名就是明证;六是朱门豪宅的士族文化和异彩纷呈的平民文化。如周处街、谢公祠巷、王府巷(皇甫巷)、汉府街、常府街、程阁老巷等显示了士族文化的特征。桃叶渡、莫愁湖、螺丝桥、胭脂井、大中桥、点将台、逸仙桥、中山门、蕃人河、三步两桥、斗鸡闸、虫人街、劳劳亭、狗耳巷、破布营等,彰显了平民文化的特征。
答:一是厚重辉煌的吴文化底蕴。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5900多年;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价值取向多元的传统,容许和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园林、丝绸、服装、刺绣、灯彩、木刻、盆景、绘画、医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成就;二是海纳百川的水文化特征。苏州濒临长江和太湖,浩瀚的长江和太湖水,碧波万顷,浩浩荡荡,成为苏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之流。水是柔和的,但能克刚。苏州人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容纳各个方面的各种事物,呈现出新旧杂糅的文化景观。刚柔相济,包容开放,精细雅致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三是崇文、仁爱的传统。“状元群”、“院士群”人文现象的出现,说明苏州具有滋养和吸引智者的优越山水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也反映了苏州人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心态。苏州人怀着克己仁爱之心,最先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四是秀外慧中,精细雅致。苏州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是“网状”。从苏州园林秀丽典雅的造境,可以看到水乡泽国的地理环境对苏州人的影响。秀慧、细腻、雅致是苏州城市精神最富特色和最具深刻意蕴的概括。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辅导答案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辅导答案

平时作业(一)1、请简述科举时期的江苏教育文化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为我国科举制度之始。

科举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从此以后,科举进身便成为士子所竭力追求的理想前程。

应试教育也成为官学、私学的主要形式。

隋唐时期,江苏的经济繁荣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大发展。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诏诸州县令置学,江苏地方官学有了迅速发展。

学、县学相继兴办。

教学的内容比隋代有所扩充,学生的名额也大为增加。

与此同时,私学也发展得很快。

宋朝建立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给江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宋时,曾三次兴学。

第一次在仁宗庆历年间,第二次在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第三次在徽宗崇宁年间,书院在当时也有较大发展,江苏最早建立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此后,书院便遍及江苏各地。

宋末元初,由于战乱频繁,书院毁废甚多。

元顺帝时,书院相继恢复,且又新建了一批,但仍不及宋代规模。

元代教育的创新举措,是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学习的需要,兴办了社学,实行官办、民办相结合的形式。

江苏各地农村创办了大批社学。

明初,为了适应科举制度的需要,政府规定府州县学生员名额增至为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洪武十五年,将南京国子学改为国子监,规模宏大,到永乐二十年(1422年)生员达9972名,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学校。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迁都北京,虽然在北京设立京师国子监,但南京国了监仍然保留,称为“南监“且规模超过北京国子监,明代仍沿袭元代的作法,大办社学。

明代初期对书院不甚重视,中期以后,由于官学腐败僵化,书院才又逐步发展起来,在恢复新建的书院中,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揭发宦官罪恶,成为当时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明代西学东渐,传教士利马窦,汤若望等均于明代来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文明。

在教育方面,徐光启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主张突破陈规,中西贯通,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对清代后期的洋务运动及近代的科学民主思潮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形考二作业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形考二作业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过程性考核作业试题列表单选题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隋代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润州,因城东有_______渡口而得名。

A镇江河B润浦C大运河D京口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2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___朝已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清朝B明朝C明朝D宋朝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3常州的_______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A唐顺之B盛宣怀D张惠言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4北宋徽宗政和三年升润州为镇江府,因此地背山面江,为镇守_____重地,故名镇江。

A交通B城市C军事D江防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5扬中市,因位于______中下游的江中而得名。

A长江B扬子江C淮河D大运河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6在秦淮河上,哪一位作家和俞平伯曾同时泛舟又同时写下内容不同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历史名篇。

B鲁迅C朱自清D老舍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7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于今南京石头山置_______邑,此为南京第一个名称。

A建康B白下C金陵D越城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8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_________的丝织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杭州B苏州C南京D扬州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9西津渡,位于_____ 城西云台山麓,依山临江,是该地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始建于六朝。

A泰州B南京C镇江D扬州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0龙城,是_______的别称。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最新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最新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地域文化》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最新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东晋在南京始建_太学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2、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史学馆、文学馆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3、最早创办的_茅山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4、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沛地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5、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_越城_ (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6、苏州_草鞋山_遗址、淮安_青莲岗_遗址、高邮_龙虬庄_遗址等均发现了稻作遗址。

7、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_江淮_语区和吴语区。

8、在道教发展与变革史上,吴地方士_葛洪_、陆修静和_陶弘景_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9、陆机的《_文赋_》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

10、钟嵘的诗歌评论专著《_诗品_》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11、南唐后主_李煜_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

12、黄河夺淮入海给_苏北_地区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江南的经济开始超过了江北。

13、江苏境内科学家_沈括_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14、元朝重修大运河,奠定了江北运河沿线在全国的运输枢纽地位,使当时的南京、苏州、_扬州_列名世界十大城市。

15、金坛人_段玉裁_的《说文解字注》为其一生最得意之作,历时30余年方成。

16、兴化人_施耐庵_的《水浒传》、淮安人_吴承恩_的《西游记》、寓居南京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名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2、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姓名: __ _ _____ ____学号: __ _ _ ___班级: ___ _ ____ 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成绩:时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_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 天京省和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__风格。

8、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答: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017年电大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

2017年电大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

一、填空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30_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汤山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_中原文化__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江浙行省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行省__行省。

4、_____1667_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__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_天京_____省和____苏福_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_徽派____风格。

8、___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_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_淮河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__紫砂陶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__2800___年的周____淹城_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___”。

16、无锡__薛氏__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17、东晋在南京始建__太学__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18、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_史学馆、文学馆_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19、最早创办的____茅山__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完整word版,《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

完整word版,《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30_______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_汤山__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_扬州___、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3、清代___徽派_______的学术思想对江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___邗沟_______,贯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

5、元代,棉纺织业突飞猛进发展__黄道婆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春秋战国时期,以_____苏州_____为中心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

7、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是当时____江苏______的第一所新学。

8、公元前472年,越国在今南京城南长干里修筑“___越城____”,表明南京建城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

9、____张之洞______于1902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高师学校之一。

10、镇江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__彭公______山方解石晶洞。

11、苏州的城市标志是____虎丘______,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

12、宋、明、清三代___无锡_______产生状元11人,宰相14人。

13、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___常州__籍院士56名,人数位列全国第四。

14、日涉园,建于明万历年间,取__陶渊明__《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

15、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____,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二、名词解释1、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紧靠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2、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句为名。

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素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电大地域文化参考试题填空梅兰芳是在世界享有盛名的中国京剧界泰斗。

清廷于902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高师学校之一。

苏轼,先后十一次旅居常州及常州府所属宜兴,最后病故于常州顾塘桥。

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

苏州人崇文,历史上曾出过51名状元,故有“状元之乡”的美名。

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数量、种类繁多,对研究汉代雕塑、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极高的价值。

盐城市区有98条大小河流,有“百河之城”的称号。

宜兴紫砂壶,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和手的摩挲后,会变为古玉色而备受人们青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享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美称。

郑和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_省和__苏福_省。

1863年,_李鸿章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905年,_张謇_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第一家现代博物馆。

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张謇_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28年_上海_与南京都作为中央特别市划出江苏。

A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_二泉映月_》、《听松》、《寒春风曲》等。

B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_华佗__,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C常熟人_黄公望_工诗词,善书法,其传世画迹主要有《富春山居图》等。

C常州_天宁寺_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东南禅宗四大丛林。

C常州西郊距今_2800年的周_淹城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C常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圩墩、_三星村_、新岗、寺墩等均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C朝天宫是__南京_现存最古老的道观遗址,三茅宫和北极阁也因道教而得名。

C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__邗沟__,贯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

C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了三支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即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

C春秋战国时期,以__苏州_为中心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

D大彭国遗迹,帝尧时篯铿(jiǎn kēng)建彭国,筑城于彭,故_徐州__有彭城之称。

D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沛地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D道教发展与变革史上吴地方士葛洪陆修静和陶弘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D帝尧封黄帝后裔篯铿(jiǎn kēng)于今徐州市区建大_彭氏_国,因此徐州已有_5000_多年文明史。

D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_二王_”,一直被尊为正统书法的主流。

D东晋在南京始建_太学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G公元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改_宿豫_县为宿迁县,沿用至今。

G公元939年,李昪(biàn)在南京建立__南唐政权,改称江宁府。

G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因蜀冈一带多丘陵,故命名_广陵_。

G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置_金陵_邑(今清凉山附近),南京始有第一个行政地名。

G公元前472年,越国在今南京城南长干里修筑“_越城_”,表明南京建城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

G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__邗沟__是现今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区段。

H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扬州_、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H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H淮安_茶馓_,制作始于唐,成名于清,选用面粉、麻油、精盐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H淮南王_刘安_编撰的《淮南子》是江苏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巨著。

H淮盐,顾名思义以_淮河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H黄河夺淮入海给_苏北_地区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江南的经济开始超过了江北。

H黄桥烧饼,本为_泰兴_市黄桥一带挑夫的快餐,因《黄桥烧饼歌》而传名大江南北,并入选开国大典国宴。

J江苏地域文化应以江苏成为一级行政区,即__1667_年,江苏建省为其源头。

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_沈括_江苏境内科学家J.J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万__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J金坛人_段玉裁_的《说文解字注》为其一生最得意之作,历时30余年方成。

K康熙六(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K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_东汉_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

L蠡园,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_西施泛舟于蠡湖,因留恋此地美景不忍离去而得名。

L历史上的_淮安_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L陆机的《_文赋_》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

M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__金湖_县都要举办荷花艺术节。

M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_大丰市_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

M民国时的江苏省于连云港埠设_连云_市,为建制最早的省辖市之一。

M明代泰州人_王艮_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最著名的哲学流派。

M明代中叶,江苏画坛产生了著名的_吴门_画派,形成江苏绘画的又一高峰。

M明清鼎盛时,__淮安__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M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以__郑和_七下西洋和利玛窦传教成就最为突出。

M明清以来,_南通一带生产的“通花”质量上乘,冠绝亚洲。

M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_常州_籍院士56名,人数位列全国第四。

M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徽派_风格。

N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_江淮_语区和吴语区。

N南京明城墙以_花岗石_为墙基,全长35.267公里,总长度为世界第一。

N南京市鼓楼区_北阴阳营__的原始村落遗址表明,大约在_6000_年前这一带已有原始居民耕作生息。

N南唐后主_李煜_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

N南通_狼山_火把节,每年元宵夜举行,是汉族唯一的火把节。

N南通_张謇兄弟集资创建了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N南通仿真绣,创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_沈寿_。

Q溱潼会船,是_姜堰__市溱潼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于每年清明次日举行。

Q清代_徽派_的学术思想对江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Q清康熙六年(__1667__年),合江宁、苏州简称的“江苏”之名正式使用。

Q清康熙至嘉靖年间,_南京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Q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是当时_江苏_的第一所新学。

R日涉园,建于明万历年间,取_陶渊明_《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

S三国时镇江称“京口”,南朝宋代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_润州_”。

S史载,_徐州_最迟在公元前1207年建城。

S宋、明、清三代__无锡_产生状元11人,宰相14人。

S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苏常_熟,天下足”的民谚。

S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史学馆、文学馆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S苏州_草鞋山_遗址、淮安_青莲岗_遗址、高邮_龙虬庄_遗址等均发现了稻作遗址。

S苏州_拙政园_、_留园_、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S苏州城建早、规模大、变迁小,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_春秋_时代的位置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S苏州的城市标志是__虎丘_,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

S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S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江苏北部大致属__徐州,淮河以南地区大致属于_扬州。

T泰州素有“鱼米之乡”、“生猪之乡”、“银杏之乡_”、“水产之乡_”之称。

T唐初,_涟水_即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

T唐代的_扬州_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

T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T天目湖砂锅鱼头,为江苏省_天目湖_宾馆首创,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

泥人,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誉满中外。

_惠山_无锡W.W无锡_薛氏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W无锡深得长江、太湖、古运河的水运之便,_明清_时期即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W吴人_干将_、莫邪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铸剑师。

X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_盐渎_县,为盐城置县之始。

X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后院有_项王_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X谢灵运和谢朓合称“大小谢”,是中国__山水诗的重要推动者。

X新石器时代,江苏南部有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_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崧泽文化和_良渚文化。

X兴化人_施耐庵_的《水浒传》、淮安人_吴承恩_的《西游记》、寓居南京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名作。

X徐州的汉_画像_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_石雕_,并称“江苏文物三宝”。

X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彭城_”。

Y扬州_个园_,以其雅健的独特风格享有盛名,与苏州_拙政园_、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Y扬州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发端,_邗沟_是古运河的最早一段。

Y宜兴以_紫砂陶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Y虞姬公园,1929年为纪念虞姬建于其故里_沭阳___,有蒋介石手植百龄枸杞。

Y元朝重修大运河,奠定了江北运河沿线在全国的运输枢纽地位,使当时的南京、苏州、_扬州_列名世界十大城市。

Y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行省,以北属_河南_行省。

Y元代,棉纺织业突飞猛进发展__黄道婆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Z在道教发展与变革史上,吴地方士_葛洪_、陆修静和_陶弘景_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Z在吴文化的大背景下,孕育了__无锡_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

Z早在_五六千_年前,淮安境内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_青莲岗文化_”遗址。

Z镇江_焦山_的《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被誉为“大字之祖”。

Z镇江“三山”指金山、_焦山_、_北固山_,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组成一幅山水长卷。

Z镇江丹徒__马建忠著有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

Z镇江方言属于_江淮_方言,但带有明显的向吴方言过渡的特征。

Z镇江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_彭公_山方解石晶洞。

Z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巨型宝船是在_南京_ 建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