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新)

合集下载

膝关节检查【范本模板】

膝关节检查【范本模板】

骨科理学检查(膝关节1)1.股四头肌抗阻试验患者仰卧或端坐,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患侧髌骨向远侧推挤,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动作,如果出现剧痛则为此试验阳性,提示该侧髌骨患有髌骨软骨软化症.2.半蹲试验让患者屈膝90度呈半蹲位,然后将健侧下肢提起,如果患侧膝关节出现疼痛,不能继续维持半蹲位,则为此试验阳性,多为髌骨软骨软化症。

3.半月板损伤的体征(1)蹲走试验:让患者蹲下并行走,或左或右不断变换方向,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关节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后角损伤。

(2)Trimbell—Fisher试验:患者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以拇指紧压于患侧膝关节间隙处触诊,另一手握住患侧小腿佳内旋和外旋活动,若拇指触及活动性物体,且能在胫骨髁上滑动即为阳性,提示为半月板损伤。

(3)Fouche试验:患者屈髋、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转动小腿,如果出现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损伤。

向内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向外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4)Kellogg-Speed征:是专门检查半月板前角损伤的一种方法。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对膝关节进行被动的伸直与屈曲活动;另一手拇指尖在内侧或外侧半月板的前角处触诊按压,若触及局限的压痛点,则多为内侧或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

(5)回旋挤压(McMurray)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完全屈曲的患侧膝关节进行触诊,另一手握住同侧踝关节,使足跟紧靠臀部,在将小腿极度外旋外展的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即为阳性,多为内侧半月板破裂。

在将小腿极度内旋内收的同时。

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也为阳性,此时多为外侧半月板破裂。

(6)膝关节过伸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一手按压髌骨使膝关节过伸,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为半月板前角损伤,也可见于关节游离体卡夹于关节内。

(7)膝关节过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尽量使足跟紧靠臀部以尽量屈曲膝关节,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见于半月板后角损伤.(8)研磨(Apley)试验:患者俯卧、屈膝90度,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足,边用力向下加压,边转动足跟及小腿,使膝关节产生研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一、望诊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图1 图2 图3 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二、触诊首先应对所有的骨性标志进行触诊;包括髌骨、股骨髁、腓骨头、胫骨结节、Gerdy结节、胫股关节间线等..着重于压痛、皮温、肌张力的检查..压痛可为弥漫的和局限的..局限的压痛点一般提示相应结构的损伤..如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可引起髌骨内侧缘压痛;常见于髌骨脱位;侧副韧带损伤可引起韧带附着点的压痛;肌腱止点的压痛提示肌腱损伤或滑囊炎;胫股关节间线压痛提示半月板损伤或胫股关节炎..骨折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胀压痛及骨擦感..急性损伤及感染均可使膝关节皮温增高..急性损伤时;因疼痛瘀血;患肢肌肉发生痉挛;肌张力增高;当肌肉萎缩时;可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浮髌试验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血肿或积液..仰卧;患肢尽量伸直放松..检查者左手张开握住髌上囊向远端适度挤压;右手指放于髌骨上方向下挤压..如感到髌骨能撞击下方股骨且有上浮的阻力感;则为阳性;其表示关节腔内至少有超过50ml的积液图4.. 图4三、动诊通过被动活动患者的膝关节来发现损伤的体征;包括特殊的手法检查..(一)过伸过屈试验过伸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将患肢伸直抬高;另一只手按压膝关节近端使膝关节过伸;如感到膝前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前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如半月板前角损伤、脂肪垫或滑膜损伤或嵌压综合征..过屈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将患肢膝关节极度屈曲;如感到疼痛;即为阳性..根据疼痛部位判断损伤;如前方疼痛考虑髌股关节损伤可能;后方疼痛考虑半月板后角损伤可能..(二)伸膝装置的检查髌骨研磨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只手托住腘窝;另一只手放在髌骨上方;嘱患者主动伸屈膝关节;如有粗糙的摩擦感;即为阳性..提示髌股关节软骨面损伤和退变..髌骨外推恐惧试验患者仰卧放松;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拇指置于髌骨内缘;轻轻向外推髌骨;或可同时嘱患者做屈膝动作;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或不适;出现股四头肌收缩对抗;即为阳性..提示髌股关节损伤或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多见于髌骨脱位图5..图5 图6 图7 (三)前交叉韧带的检查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髋45°;屈膝90°;小腿旋转中立位;放松..检查者双手抓住胫骨近端;两拇指置于前方关节线水平;施加向前拉力;如胫骨前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注意点:①建议两侧对照;排除多发韧带松弛症;②正常情况下股骨内髁应位于胫骨内侧平台后方1cm台阶征;检查前需确认此关系;否则会将后交叉韧带损伤误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③急性损伤无法屈膝达90°或肌肉紧张度较高的患者不适用;必要时可麻醉下操作提高检出率图6..Lachman试验患者仰卧;屈膝30°;检查者一只手握住大腿远端的前外侧以稳定股骨;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近端后内侧并施加前向的力..如患者腿直径相对较粗无法握住;可将小腿夹于腋下;用手在胫骨后方向前托..检查时小腿需置于旋转中立位..如胫骨前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5%;为临床最常用的前交叉韧带检查方法图7..(四)后交叉韧带的检查后抽屉试验检查姿势同前抽屉试验;但施加向后的推力..如胫骨后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其为评估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最敏感的检查图8..后向Lachman试验检查姿势同Lachman试验;但施加向后的推力..如胫骨后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五)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复合体的检查图8外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一只手置于膝外侧;另一只手置于内踝;共同施加使膝关节内翻的应力..首先进行屈膝30°位检查;然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0°位检查;如外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仅30°位阳性;提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示内侧副韧带和后内侧复合体同时损伤图9..(六)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的检查内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一只手置于膝内侧;另一只手置于外踝;共同施加使膝关节外翻的应力..首先进行屈膝30°位检查;然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0°位检查;如内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仅30°位阳性;提示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示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且常同时累及后交叉韧带图9..图9外翻应力试验内翻应力试验(七)半月板的检查McMurray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左手扶于膝关节近端;右手握住足踝部..检查内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度屈曲位;外旋胫骨并轻度内翻;逐渐被动伸膝..检查外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度屈曲位;内旋胫骨并轻度外翻;逐渐被动伸膝..在伸膝过程中出现疼痛或弹响即为阳性..如阳性出现于极度屈膝或刚开始伸膝阶段;提示半月板损伤靠近后方;如出现于接近伸膝位时;提示损伤靠近前方图10..四、量诊图10(一)周径的测量股四头肌的测量需在髌骨上极近端10-15cm处用皮尺测量..小腿肌肉萎缩的测量需在髌骨下极远端10-15cm处用皮尺测量..测量时需在双膝同样伸直、肌肉完全放松时进行;且需两侧对照..(二)内外翻力线的测量解剖轴和胫股角长骨解剖轴指长骨的长轴;为各横截面中心点连接成的轴线..冠状面上胫骨和股骨的解剖轴的夹角即为胫股角;平均为174°..膝外翻时胫股角减小;膝内翻则增大图11..机械轴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的连线;正常情况一般通过膝关节中心点..膝外翻时位于膝关节中心点外侧;膝内翻时则位于内侧图12..Q角髂前上棘到髌骨中心和胫骨结节到髌骨中心这两条连线的夹角..正常男性8~10°;女性10~20°..膝外翻时Q角增大且有髌骨向外偏移倾向;膝内翻时则减小甚至负值..一般仰卧位;髋膝均伸直位测量图13..图11 图12 图13。

专业篇:膝关节体格检查-膝关节力线

专业篇:膝关节体格检查-膝关节力线

专业篇:膝关节体格检查-膝关节力线
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

正常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有5°-7°的外翻角,机械轴线则为0°,即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和踝关节中心呈一直线。

在一般体检中,主要大致了解膝关节的机械轴线。

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如果膝关节不能并拢则意味着膝内翻,如果踝关节间距过大则说明膝外翻,内外翻角度通过目测进行估算。

膝关节力线的测定对于关节疼痛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常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国人内翻膝出现机会较多,西方人外翻膝较多。

《膝关节体格检查》课件

《膝关节体格检查》课件

常见膝关节疾病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导致膝关节的软骨磨损和疼痛。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常出现膝关节的卡住感和疼痛。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能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疼痛。
膝关节体格检查步骤
1
观察膝关节外形
2
通过观察膝关节的外形,可以寻找任何
明显的异常或畸形。
3
活动度测试
4
检查膝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弯曲、伸直
分析与评估
综合分析结果
综合各项测试结果,寻找不同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建立膝关节疾病的整体评估。
评估严重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估膝关节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选择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总结
1 膝关节体格检查的重 2 有效执行膝关节体格 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和旋转。

疼痛评估
6
了解患者是否有任何疼痛或不适,并记
录疼痛的程度。
7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准确的检查结果,患者应该适 当休息并穿着适合的服装。
皮肤检查
仔细检查膝关节周围的皮肤,寻找任何 破损、红肿或瘀伤。
稳定性测试
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 和任何存在的不稳定性。
特殊测试
进行一些特殊测试,以评估特定膝关节 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膝关节体格检查》PPT 课件
为了分享膝关节体格检查的知识,本课件将介绍膝关节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常见膝关节疾病、体格检查步骤、特殊测试、分析与评估以及总结。
为什么需要膝关节体格检查?
1 早期发现问题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膝关节 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膝关节专科查体摘要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也是易受损伤和疾病侵袭的部位。

膝关节专科查体是帮助医生判断膝关节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膝关节专科查体的步骤和常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相应的处理建议。

一、查体步骤步骤一:病史采集首先,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关于膝关节的病史,包括受伤时间、症状的起始和发展过程、有无相关家族病史等。

病史采集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背景,指导下一步的查体和诊断。

步骤二:观察检查在膝关节专科查体中,医生首先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和行走方式来初步判断膝关节的问题。

观察时需要注意膝关节是否肿胀、畸形、色泽异常等情况,并观察双侧膝关节对比。

步骤三:触诊检查接下来,医生会通过触诊来检查患者的膝关节。

触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关节肿胀:轻轻触摸膝关节四周,感受是否有肿胀或骨性突起。

2.检查关节温度:用手掌触摸膝关节的温度,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3.检查疼痛点:用手指轻压膝关节的不同区域,寻找患者的疼痛点,以确定疼痛的具体位置。

步骤四:功能检查膝关节的功能检查是判断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功能检查:1.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让患者主动屈曲和伸直膝关节,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是否受限。

2.稳定性检查:医生会做一系列的稳定性测试,如前后抽踢试验、内外侧抽踢试验等,以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和韧带的完整性。

步骤五:辅助检查如有必要,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X线、MRI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膝关节的状况,确诊相关疾病。

二、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建议1.膝关节肿胀若患者的膝关节出现肿胀,可能是炎症反应或关节腔内积液所引起。

处理建议包括:尽快找到肿胀的原因,针对炎症或积液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休息、卧床保持关节相对高位,减轻关节的负担和压力。

如有必要,对肿胀部位进行冷敷,以缓解炎症反应。

2.关节疼痛膝关节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韧带损伤、滑膜炎、骨关节炎等。

常用的膝关节体格检查

常用的膝关节体格检查

常⽤的膝关节体格检查2019-08-21 H珠Q来源⽂章源于《⾻科体格检查》书⽬并经由作者整理步骤1:嘱患者站⽴并观察。

步骤2:观察步态。

步骤3:患者取坐位。

(评估膝盖⾼度,髂⾻活动轨迹和捻发⾳。

)步骤4:患者取卧位。

(1)视诊(量化股四头肌萎缩程度)。

(2)触诊积液或压痛。

(3)动诊。

步骤5:评估韧带。

(1)交叉韧带。

(2)侧副韧带。

步骤6:根据上⾯的发现进⼀步检查。

(1)半⽉板。

(2)髌韧带。

(3)髌股关节。

步骤1、嘱患者站⽴并观察在患者处于站⽴位从前⾯、内外侧和后⾯观察腘窝。

记录下各种瘢痕、肿胀、萎缩和畸形。

从正⾯观察和环视评价Q⾓同样重要。

初次检查时患者应采取站⽴姿势,以评估下肢整体的轴线是否对称及有⽆缩短Q⾓(股四头肌⾓)通过改变股四头肌牵引髌⾻的⾓度来影响髌股关节的症状。

Q⾓是髂前上棘与髌⾻中点的连线和髌⾻中点与胫⾻结节的连线所形成的⾓,平均值约15°,但由于⾻盆的宽度不同,⼥性的Q⾓⽐男性略微偏⼤。

下肢轴线对称性的检查应包括任何股⾻或胫⾻的轴线旋转不对称性,这对膝关节功能会有影响。

检查双⾜的位置,评估有⽆异常,如有过度内旋,则可能影响髌股关节功能。

在这个阶段可以更容易地评估膝关节后部的瘢痕、肿胀及淤⾎。

可在此阶段检查膝前部,也可等到后期仰卧位时进⾏。

步骤2、观察步态此步骤是观察步态,室内应有⾜够⼤的空间⽅便患者⾛向和远离检查者以观察步态。

嘱患者⾏⾛以观察有⽆膝关节旋转畸形及⾏⾛蹒跚。

需重点观察的是患者步⾏时的⾜前进⾓(⾜长轴与前进⽅向的假想线之间的夹⾓,正常为外展10°~15°)和髌⾻前进⾓(髌⾻与前进⽅向的假想线之间的夹⾓为0°)。

这些⾓度出现异常提⽰旋转不对称。

膝关节内翻或外翻也是重要的体征,内翻可能表明内侧室⾻关节炎或外侧韧带松弛,⽽外翻可能提⽰外侧室⾻关节炎或内侧韧带松弛。

尤其要在有明显的内翻或外翻的情况下进⾏评估。

注意⾜前进⾓和髌⾻前进⾓。

膝关节查体专科检查模板

膝关节查体专科检查模板

膝关节的专科检查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几项:X线检查:利用X线的物理特性,对膝关节进行检查,可以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骨折、骨质增生、关节畸形等情况。

CT检查: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骨折、关节脱位、关节腔积液等情况。

磁共振检查:一种影像学检查,可以对膝关节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成像,发现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等病变。

浮髌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滑膜炎(积液)的情况。

患者仰卧,膝伸直放平,股四头肌放松。

检查者一手掌置于髌骨上方,从髌上4横指处起(髌上囊上缘)向下施压,将囊内液体挤入关节腔内,使髌骨浮起;再用另一手食指叩按髌骨,如感到髌骨与股骨有撞击感为阳性。

一般积液量为10mL以上浮髌试验即可为阳性。

膝过伸过屈实验:患者仰卧或坐位,伸膝,检查者一手扶按其大腿下1/3前方,适当用力下压。

另一手握小腿踝上适当用力上提,使膝被动过伸,检查有无疼痛,然后再使膝尽量屈曲。

过伸时股胫关节间隙前区痛可能为半月板前角损伤、髌下脂肪垫炎或膝横韧带损伤;若腘部疼痛则可能为腘斜韧带损伤。

膝屈曲痛可见于半月板后角损伤或滑膜炎等。

麦氏征实验:用于检查半月板损伤(内外侧)。

患者仰卧床上,髋膝屈曲呈锐角,尽量使足靠近臀部,检查者一手放在其膝部,手指摸关节间隙,另一手握其踝部。

令患者肌肉放松。

检查方法有原始法和改良法两种,主要是重复半月板受伤动作。

将患者的髋与膝由被动屈曲而逐渐伸直,同时使其小腿外展内旋;再使小腿内收外旋。

如果在某一固定角度触到或听到响声,并伴有疼痛,即为半月板损伤。

挤压或研磨实验:患者俯卧,患膝屈曲,检查者沿小腿用力向下按压,同时作旋转动作,并在不同的屈曲角度做这一动作。

痛在内侧关节间隙为半月板损伤;痛在外侧间隙则考虑是外侧半月板损伤。

屈曲位痛时病在后角,伸直位痛时病在前角。

请注意,在进行专科检查之前应保持平静的状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告知医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症状。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向医生询问或停止检查。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格检查-简版

膝关节体魄检讨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讨手腕和具体的病史讯问外,正规.精确的体魄检讨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讨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含膝关节特有的手段检讨和血管神经的检讨.一、望诊望诊是经由过程目测不雅察患者的大体平常.检讨时建议完整吐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含不雅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形及运动度,还包含局部情形,如色彩.瘢痕.肿物等.对平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白.行走时的姿势称为步态.患膝因为负重时痛苦悲伤而表示为着地相时光短缩.负重时光减小,为“抗痛性步态”.同时消失行走谨严.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扭转的“呵护性步态”.当膝关节伸屈运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运动柔软,髋部运动增大,躯体消失扭捏.以上总的可表示为不合程度的跛行.正常膝关节愚昧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检讨时需两侧对比(图1).畸形是指膝关节外不雅的转变超出了正常的心理变异.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离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离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 2.3).如膝关节不克不及完整伸直,为愚昧畸形,多见于急性毁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平常及轻微骨关节炎等.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渡过大,则为膝反张,罕有于后交叉韧带毁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毁伤.若有上述平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讨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图1 图2 图3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不雅的长度畸形.其可能是构造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竖直均可影响下肢外不雅上的长短.是以,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表里翻及扭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地位是否对称.如患膝不克不及完整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地位进行不雅察.急性毁伤时,因为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消失周径增粗.而慢性患者则表示为不合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早期的肌肉萎缩重要产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经由过程望诊发明,表示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展,轻微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比较测量(详见量诊).急性毁伤或慢性病变均可因为不合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合程度的肿胀.膝骨关节炎表示为膝关节的漫溢性肥大.关节积液或滑膜漫溢性增生可表示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经由过程浮髌实验明白(详见触诊).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示为响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运动或站立时更显著.二、触诊起首应对所有的骨性标记进行触诊,包含髌骨.股骨髁.腓骨头.胫骨结节.Gerdy结节.胫股关节间线等.侧重于压痛.皮温.肌张力的检讨.压痛可为漫溢的和局限的.局限的压痛点一般提醒响应构造的毁伤.如髌骨内侧支撑带毁伤可引起髌骨内侧缘压痛,罕有于髌骨脱位;侧副韧带毁伤可引起韧带附着点的压痛;肌腱止点的压痛提醒肌腱毁伤或滑囊炎;胫股关节间线压痛提醒半月板毁伤或胫股关节炎.骨折可表示为响应部位的肿胀压痛及骨擦感.急性毁伤及沾染均可使膝关节皮温增高.急性毁伤时,因痛苦悲伤瘀血,患肢肌肉产生痉挛,肌张力增高;当肌肉萎缩时,可消失肌肉松懈.肌张力降低.【浮髌实验】检讨膝关节是否消失血肿或积液.仰卧,患肢尽量伸直放松.检讨者左手张开握住髌上囊向远端适度挤压,右手指放于髌骨上偏向下挤压.如觉得髌骨能撞击下方股骨且有上浮的阻力感,则为阳性,其暗示关节腔内至少有超出50ml的积液(图4).图4三、动诊经由过程自动运动患者的膝关节来发明毁伤的体征,包含特别的手段检讨.(一)过伸过屈实验【过伸实验】患者仰卧放松,检讨者将患肢伸直举高,另一只手按压膝关节近端使膝关节过伸,如觉得膝前部痛苦悲伤,即为阳性.提醒前部组织毁伤或病变,如半月板前角毁伤.脂肪垫或滑膜毁伤或嵌压分解征.【过屈实验】患者仰卧放松,检讨者将患肢膝关节极端愚昧,如觉得痛苦悲伤,即为阳性.依据痛苦悲伤部位断定毁伤,如前方痛苦悲伤斟酌髌股关节毁伤可能,后方痛苦悲伤斟酌半月板后角毁伤可能.(二)伸膝装配的检讨【髌骨研磨实验】患者仰卧,检讨者一只手托住腘窝,另一只手放在髌骨上方,嘱患者自动伸屈膝关节,若有光滑的摩擦感,即为阳性.提醒髌股关节软骨面毁伤和退变.【髌骨外推恐怖实验】患者仰卧放松,膝关节伸直.检讨者将拇指置于髌骨内缘,轻轻向外推髌骨,或可同时嘱患者做屈膝动作,如患者表示出显著的恐怖或不适,消失股四头肌压缩反抗,即为阳性.提醒髌股关节毁伤或髌骨内侧支撑带毁伤,多见于髌骨脱位(图5).图5 图6 图7(三)前交叉韧带的检讨【前抽屉实验】患者仰卧,屈髋45°,屈膝90°,小腿扭转中立位,放松.检讨者双手抓住胫骨近端,两拇指置于前方关节线程度,施加向前拉力,如胫骨前移超出5mm,即为阳性,提醒前交叉韧带毁伤.留意点:①建议两侧对比,消除多发韧带松懈症;②正常情形下股骨内髁应位于胫骨内侧平台后方1cm(台阶征),检讨前需确认此关系,不然会将后交叉韧带毁伤误以为前交叉韧带毁伤;③急性毁伤无法屈膝达90°或肌肉重要度较高的患者不实用,须要时可麻醉下操纵进步检出率(图6).【Lachman实验】患者仰卧,屈膝30°,检讨者一只手握住大腿远端的前外侧以稳固股骨,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近端后内侧并施加前向的力.如患者腿直径相对较粗无法握住,可将小腿夹于腋下,用手在胫骨后偏向前托.检讨时小腿需置于扭转中立位.如胫骨前移超出5mm,即为阳性,提醒前交叉韧带毁伤.其迟钝性和特异性均达95%,为临床最经常应用的前交叉韧带检讨办法(图7).(四)后交叉韧带的检讨【后抽屉实验】检讨姿势同前抽屉实验,但施加向后的推力.如胫骨后移超出5mm,即为阳性,提醒后交叉韧带毁伤.其为评估单纯后交叉韧带毁伤最迟钝的检讨(图8).【后向Lachman实验】检讨姿势同Lachman实验,但施加向后的推力.如胫骨后移超出5mm,即为阳性,提醒后交叉韧带毁伤.(五)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复合体的检讨图8【外翻应力实验】患者仰卧,放松,检讨者一只手置于膝外侧,另一只手置于内踝,配合施加使膝关节内翻的应力.起首进行屈膝30°位检讨,然后在膝关节完整伸直(0°)位检讨,如外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仅30°位阳性,提醒单纯内侧副韧带毁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醒内侧副韧带和后内侧复合体同时毁伤(图9).(六)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的检讨【内翻应力实验】患者仰卧,放松,检讨者一只手置于膝内侧,另一只手置于外踝,配合施加使膝关节外翻的应力.起首进行屈膝30°位检讨,然后在膝关节完整伸直(0°)位检讨,如内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仅30°位阳性,提醒单纯外侧副韧带毁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醒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毁伤,且常同时累及后交叉韧带(图9).图9外翻应力实验内翻应力实验(七)半月板的检讨【McMurray实验】患者仰卧放松.检讨者左手扶于膝关节近端,右手握住足踝部.检讨内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端愚昧位,外旋胫骨并轻度内翻,逐渐自动伸膝.检讨外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端愚昧位,内旋胫骨并轻度外翻,逐渐自动伸膝.在伸膝进程中消失痛苦悲伤或弹响即为阳性.如阳性消失于极端屈膝或刚开端伸膝阶段,提醒半月板毁伤接近后方;如消失于接近伸膝位时,提醒毁伤接近前方(图10).四、量诊图10(一)周径的测量股四头肌的测量需在髌骨上极近端10-15cm处用皮尺测量.小腿肌肉萎缩的测量需在髌骨下极远端10-15cm处用皮尺测量.测量时需在双膝同样伸直.肌肉完整放松时进行,且需两侧对比.(二)表里翻力线的测量【剖解轴和胫股角】长骨剖解轴指长骨的长轴,为各横截面中间点衔接成的轴线.冠状面上胫骨和股骨的剖解轴的夹角即为胫股角,平均为174°.膝外翻时胫股角减小,膝内翻则增大(图11).【机械轴】股骨头中间点和踝关节中间点的连线,正常情形一般经由过程膝关节中间点.膝外翻时位于膝关节中间点外侧,膝内翻时则位于内侧(图12).【Q角】髂前上棘到髌骨中间和胫骨结节到髌骨中间这两条连线的夹角.正常男性8~10°,女性10~20°.膝外翻时Q角增大且有髌骨向外偏移偏向,膝内翻时则减小甚至负值.一般仰卧位,髋膝均伸直位测量(图13).图11图12图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体格检查
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

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

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

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

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

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

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

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

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

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

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

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

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

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

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 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

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

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

如患膝不能完全伸直,可将健侧放置与患侧同样的位置进行观察。

急性损伤时,由于下肢软组织肿胀瘀血、膝关节腔内积液,患肢可出现周径增粗。

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变细。

早期的肌肉萎缩主要发生于股四头肌内侧头,其有时可通过望诊发现,表现为髌骨内上方肌腹平坦,严重者髌上大腿周径变小,甚至累及小腿,可进一步进行两侧对比测量(详见量诊)。

急性损伤或慢性病变均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

膝骨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的弥漫性肥大。

关节积液或滑膜弥漫性增生可表现为膝眼、髌上囊的局限性肿胀,进一步可通过浮髌试验明确(详见触诊)。

半月板囊肿、腘窝囊肿、膝部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块,有些于膝关节活动或站立时更明显。

二、触诊
首先应对所有的骨性标志进行触诊,包括髌骨、股骨髁、腓骨头、胫骨结节、Gerdy结节、胫股关节间线等。

着重于压痛、皮温、肌张力的检查。

压痛可为弥漫的和局限的。

局限的压痛点一般提示相应结构的损伤。

如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可引起髌骨内侧缘压痛,常见于髌骨脱位;侧副韧带损伤可引起韧带附着点的压痛;肌腱止点的压痛提示肌腱损伤或滑囊炎;胫股关节间线压痛提示半月板损伤或胫股关节炎。

骨折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肿胀压痛及骨擦感。

急性损伤及感染均可使膝关节皮温增高。

急性损伤
时,因疼痛瘀血,患肢肌肉发生痉挛,肌张力增高;当肌
肉萎缩时,可出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

【浮髌试验】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血肿或积液。

仰卧,
患肢尽量伸直放松。

检查者左手张开握住髌上囊向远端适
度挤压,右手指放于髌骨上方向下挤压。

如感到髌骨能撞
击下方股骨且有上浮的阻力感,则为阳性,其表示关节腔
内至少有超过50ml的积液(图4)。

图4
三、动诊
通过被动活动患者的膝关节来发现损伤的体征,包括特殊的手法检查。

(一)过伸过屈试验
【过伸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将患肢伸直抬高,另一只手按压膝关节近端使膝关节过伸,如感到膝前部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前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如半月板前角损伤、脂肪垫或滑膜损伤或嵌压综合征。

【过屈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将患肢膝关节极度屈曲,如感到疼痛,即为阳性。

根据疼痛部位判断损伤,如前方疼痛考虑髌股关节损伤可能,后方疼痛考虑半月板后角损伤可能。

(二)伸膝装置的检查
【髌骨研磨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只手托住腘窝,另一只手放在髌骨上方,嘱患者主动伸屈膝关节,如有粗糙的摩擦感,即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软骨面损伤和退变。

【髌骨外推恐惧试验】患者仰卧放松,膝关节伸直。

检查者将拇指置于髌骨内缘,轻轻向外推髌骨,或可同时嘱患者做屈膝动作,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或不适,出现股四头肌收缩对抗,即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损伤或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多见于髌骨脱位(图5)。

图5 图6 图7 (三)前交叉韧带的检查
【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髋45°,屈膝90°,小腿旋转中立位,放松。

检查者双手抓住胫骨近端,两拇指置于前方关节线水平,施加向前拉力,如胫骨前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注意点:①建议两侧对照,排除多发韧带松弛症;②正常情况下股骨内髁应位于胫骨内侧平台后方1cm(台阶征),检查前需确认此关系,否则会将后
交叉韧带损伤误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③急性损伤无法屈膝达90°或肌肉紧张度较高的患者不适用,必要时可麻醉下操作提高检出率(图6)。

【Lachman试验】患者仰卧,屈膝30°,检查者一只手握住大腿远端的前外侧以稳定股骨,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近端后内侧并施加前向的力。

如患者腿直径相对较粗无法握住,可将小腿夹于腋下,用手在胫骨后方向前托。

检查时小腿需置于旋转中立位。

如胫骨前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95%,为临床最常用的前交叉韧带检查方法(图7)。

(四)后交叉韧带的检查
【后抽屉试验】检查姿势同前抽屉试验,但施加
向后的推力。

如胫骨后移超过5mm,即为阳性,提示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其为评估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最敏
感的检查(图8)。

【后向Lachman试验】检查姿势同Lachman试验,
但施加向后的推力。

如胫骨后移超过5mm,即为阳性,
提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五)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复合体的检查图8
【外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一只手置于膝外侧,另一只手置于内踝,共同施加使膝关节内翻的应力。

首先进行屈膝30°位检查,然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0°)位检查,如外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

仅30°位阳性,提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示内侧副韧带和后内侧复合体同时损伤(图9)。

(六)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的检查
【内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放松,检查者一只手置于膝内侧,另一只手置于外踝,共同施加使膝关节外翻的应力。

首先进行屈膝30°位检查,然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0°)位检查,如内侧间隙张开,即为阳性。

仅30°位阳性,提示单纯外侧副韧带损伤;如0°位和30°位均阳性,提示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且常同时累及后交叉韧带(图9)。

图9
外翻应力试验
内翻应力试验
(七)半月板的检查
【McMurray试验】患者仰卧放松。

检查者左手扶于膝关节近端,右手握住足踝部。

检查内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度屈曲位,外旋胫骨并轻度内翻,逐渐被动伸膝。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膝关节极度屈曲位,内旋胫骨并轻度外翻,逐渐被动伸膝。

在伸膝过程中出现疼痛或
弹响即为阳性。

如阳性出现于极度屈膝或刚开始伸膝阶段,提示半月板损伤靠近后方;如出现于接近伸膝位时,提示损伤靠近前方(图10)。

四、量诊图10
(一)周径的测量
股四头肌的测量需在髌骨
上极近端10-15cm处用皮尺测
量。

小腿肌肉萎缩的测量需在髌
骨下极远端10-15cm处用皮尺
测量。

测量时需在双膝同样伸
直、肌肉完全放松时进行,且需
两侧对照。

(二)内外翻力线的测量
【解剖轴和胫股角】长骨解剖轴指长骨的长轴,为各横截面中心点连接成的轴线。

冠状面上胫骨和股骨的解剖轴的夹角即为胫股角,平均为174°。

膝外翻时胫股角减小,膝内翻则增大(图11)。

【机械轴】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的连线,正常情况一般通过膝关节中心点。

膝外翻时位于膝关节中心点外侧,膝内翻时则位于内侧(图12)。

【Q角】髂前上棘到髌骨中心和胫骨结节到髌骨中心这两条连线的夹角。

正常男性8~10°,女性10~20°。

膝外翻时Q角增大且有髌骨向外偏移倾向,膝内翻时则减小甚至负值。

一般仰卧位,髋膝均伸直位测量(图13)。

图11 图12 图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