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渝)XXX-2019柴油车氮氧化物(x)检测仪检定规程
环检作业指导书2019

第一章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一步规范汽车性能检测的检测行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与防治,已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搞好汽车排气污染的监控与防治,首先必须做好检测工作。
测量尾气的目的是控制排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其限定在被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目的。
现制定本套汽车性能检测的作业指导书,以供检测人员使用。
本检验检测机构的各项检测操作,均应该遵守本作业指导书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本套作业指导书使用:●《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第三章参考文件●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第四章作业指导书4.1操作规程4.1.1环保型汽车底盘测功机操作规程1、打开所有电源,启动系统,按照设定的步骤开始预热。
预热完成后,进行寄生功率滑行测试和加载滑行测试。
2、汽油车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时,待检车辆根据提示驶上测功机,举升器下降,根据设定的测试运转循环进行,测功机根据设定参数进行道路阻力模拟,循环结束后,测量完成,举升器上升,车辆驶离测功机。
4、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气烟度测量时,待检车辆根据提示驶上测功机,举升器下降,选择合适档位使油门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时,测功机指示的车速最接近70km/h,但不超过100km/h。
控制系统自动进行功率扫描,检测最大轮边功率和相对应的转鼓线速度(VelMaxHP),然后进行加载减速完成对以下2个速度段的检测:真实的VelMaxHP 和80%的VelMaxHP。
测量完成,举升器上升,车辆驶离测功机。
4.1.2不透光烟度计操作规程1、将光学平台打开,然后开显示仪表,仪器预热15分钟,当管温达到80。
柴油车氮氧化物分析仪NO2转化率测量方法探讨

作者简介:汪磊,男,工程师。
柴油车氮氧化物分析仪NO2转化率测量方法探讨汪 磊1 霍 宁2 惠志龙2 才 越1 李 健1(1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宁夏银川750200;2银川昌昊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0001)摘 要:GB3847-2018新增氮氧化物检测项目,需要用到柴油车氮氧化物分析仪。
该仪器有两种类型,本文针对其中的一种开展研究探讨。
关键词:柴油车氮氧化物分析仪;NO2转化率;不确定度评定中图分类号:O659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460 4030DOI:10.15988/j.cnki.1004-6941.2020.10.025DiscussionabouttheMeasurementMethodonNO2InversionRateofDieselvehicleNOxAnalyzerWANGLei HUONing HUIZhilong CAIYue LIJianAbstract:AsnitrogenoxidedetectionisrequiredintheGB3847-2018,DieselvehicleNOxanalyzerisneededforit Therearetwokindsoftheinstrument,oneofwhich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dieselvehicleNOxanalyzer;NO2inversionrate;evaluationofuncertainty0 引言随着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的实施,柴油车年检中增加了测量排放气体中NOx浓度(摩尔比值)的检测项目。
[1]NOx主要包含NO气体与NO2气体,GB3847-2018中给出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分别测量两种气体浓度,将两种浓度求和得到NOx浓度;另一种是用NO2转化炉将NO2转化为NO后,用柴油车氮氧化物分析仪主机测量NO的浓度作为氮氧化物总浓度。
MT22090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械排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检验规范共10页文档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械排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检验规范MT 220—90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0—10—26批准1990—1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防爆柴油机和柴油机车排气中CO和NOx排放浓度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定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防爆柴油机和煤矿用防爆柴油机为动力的机车。
2 引用标准GB 1883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名词术语GB 8188 柴油机排放名词术语GB 1147 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GB 252 轻柴油GB 1105.1~1105.3 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GB 8189 柴油机排放试验方法第二部分:地下矿、机车、船舶及其他工农业机械用GB 8190 柴油机排气分析系统技术条件GB 6457 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湿化学分析法GB 3836.1~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 7230 气体检测管装置MT 142 煤矿井下空气采样方法3 术语3.1 矿用柴油机:满足煤矿井下防爆低污染要求的柴油机。
3.2 矿用柴油机车:以矿用柴油机为动力,具有自身行驶和承载或牵引功能的机车。
3.3 矿用柴油机和矿用柴油机车在排气检验中所用计量单位和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
3.4 柴油机名词、术语按GB 1883的规定。
3.5 柴油机排放的专用术语、符号按GB 8188的规定。
4 技术要求4.1 提交排气检验的矿用柴油机和矿用柴油机车产品,应是经规定程序审批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的煤矿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机。
性能指标必须达到制造厂技术文件和有关合同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4.2 提交排气检验的柴油机,除符合4.1条的规定外,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1147的规定。
4.3 矿用柴油机和矿用柴油机车做排气检验时,必须使用GB 252中规定的0号柴油。
4.4 矿用柴油机做排气检验时,其他条件应符合GB 1105.1~1105.3和GB 8189中的有关规定。
碳排放监测及计量规范(2024年)

碳排放监测及计量规范(2024年)项目 检测标准/方法 主要测量仪器/系统 适用检定规程/校准规范 计量标准装置名称固定源二氧化碳浓度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870)非红外吸收法二氧化碳测定仪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JJG 63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气体分析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在线自动测量系统性能特征的确定(GB/T40789 )可调谐激光光谱法二氧化碳测定仪可调谐激光光源检定规程(JJG(邮电)055)/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 .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1240)便携式傅立气体分析仪便携式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便携式傅立气体分析仪装置固定源甲烷浓度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38)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I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固定污染源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浓度 环境空气和废气 三氟甲烷、四氟甲烷、六氟乙烷和六氟化硫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气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JJF 1164)台式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校准装置固定源二氧化炭排放量 / 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现场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现场校准装置环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测量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6)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仪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光腔衰荡光谱仪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8984)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1055)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 温室气体微型空气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JJG 63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 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仪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仪检定系统表(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大气二氧化碳(CO2)光腔衰荡光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 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光腔衰/谱观测系统(GB/T 34415) 荡光谱仪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 )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1055)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移动源二氧化碳浓度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18285)底盘测功机、排放测试仪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汽车底盘测功机校准装置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及测量方法(GB19755)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G 688)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底盘测功机、排气分析仪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汽车底盘测功机校准装置柴油车氮氧化物(NOx) 检测仪校准规范(JJF 1873)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校准装置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 (HJ 845)排气污染物测量分析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校准规范(JJF 1835)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校准装置机动车尾气立式遥测设备通用技术要求(JB/T 12573)重型柴油车、气体燃料车排气污染物车载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HJ 857)底盘测功机、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分析仪、机动车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汽车底盘测功机校准装置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1769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型式评价大纲(JJF 148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 18352.6)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校准规/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 (GB 14622)底盘测功机、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分析仪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JJF 1221)汽车底盘测功机校准装置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 (GB18176)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型式评价大纲(JJF 148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 1014)发动机测功机台架、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分析仪 发动机试验台架校准规范(JJF(机械)1002)/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GB 26133)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型式评价大纲(JJF 148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 (GB 15097)环境大气甲烷浓度 温室气体甲烷测量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GB/T 34287)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仪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光腔衰荡光谱仪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一气相色谱法(HJ 604)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1055)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大气甲烷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GB/T 33672 )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环境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光腔衰荡光谱仪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本底大气甲烷浓度 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31705)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1055)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环境空气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浓度 环境空气和废气三氟甲烷、四氟甲烷、六氟乙烷和六氟化硫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气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JJF 1164)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装置环境和本底大气氢氟浓度 环境空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和含氟温室气体手工监测技术规范气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JJF 1164)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装置背景大气中受控卤代化合物低温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有组织排放量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温室气体有组织排放测量系统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温室气体排放量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企业温室气体有组织排放量核算系统基于排放端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无组织排放量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测量系统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温室气体排放量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 /企业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量核算系统基于排放端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激光雷达法和浓度反演法)基于可控释放装置的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红树林营造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红树林营造(CCER‐ 14‐ 002‐ V01 )全球定位导航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型式评价大纲(JJF 134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校准装置天通/北斗一体化高精度导航定位终端校准规范(JF 2125)/卡尺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JJG 30) 卡尺量具检定装置胸径测量仪 / /测高仪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检定规程(JJG966)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检定装置超声波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928) 超声波测距仪检定装置皮尺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JJG 5)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装置造林碳汇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 14‐ ‐001‐ ‐V01)全球定位导航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型式评价大纲(JJF134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校准装置天通/北斗一体化高精度导航定位终端校准规范(JJF 2125)/皮尺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规程(JJG 5) 纤维卷尺、测绳检定装置胸径测量仪 / /罗盘 地质罗盘仪校准规范( JJF 2086 ) 地质罗盘仪校准装置测高仪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检定规程(JJG966)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检定装置超声波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928) 超声波测距仪检定装置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CH/T 8024) 机载激光雷达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规范(JJF1406)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 8016)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校准装置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T 8021)数字航摄仪检定装置。
2019年新实施机动车柴油检测内部培训课件

机动车尾气排放新国标内部培训资料GB3847-2018XXX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GB3847-2018(GB 3847—2005)(HJ/T 241 —2005)G B3847-2018与G B3847-2005相比,主要修订内容一增加了外观检验、OBD检查等内容;一增加了检验流程和检验项目;一增加了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及测最方法,并调整了烟度排放限值;一增加了检测记录项目和检测软件要求;一明确了环保监督抽测内容和方法;一刪除了关于压燃式发动机以及新生产汽车型式核准的要求。
一、标准实施11.1 本标准自2019 年5 月1 日起开始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汽车环保定期检验应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加载减速法进行,对无法按加载减速法进行测试的车辆,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自由加速法进行。
11.1.1 新生产汽车下线检验自2019 年11 月1 日起实施。
11.1.2 注册登记、在用汽车OBD 检查和氮氧化物测试自2019 年5 月1 日起仅检查并报告,自2019 年11 月1 日起实施。
11.1.3 全国范围实施本标准规定的限值b 具体时间,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另行发布。
11.2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相关地方排放检验标准废止。
二、术语和定义3.1净功率按GB/T 17692 测得的发动机净功率。
3.2压燃式发动机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如:柴油机)。
3.3不透光烟度计附录C 规定的、用于连续测量汽车排气光吸收系数的仪器。
3.4最高额定转速指柴油机所允许的全负荷最高转速。
3.5最低额定转速——发动机下列三种转速中最高者:45%最高额定转速;1000r/min;最低怠速转速。
或——制造厂要求的更低转速。
3.6轮边功率指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运转时驱动轮输出功率的实际测量值。
3.7最大轮边功率(M a x H P)按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轮边功率最大值。
3.8光吸收系数(k)表示光束被单位长度排烟衰减的一个系数,它是单位体积的微粒数n,微粒的平均投影面积a和微粒的消光系数Q三者的乘积。
《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安排(国质检量函【2017】25号),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下达任务,由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单位起草《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校准规范》。
任务下达后,规范起草单位多次召开研讨会,并对参与起草单位浙江浙大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进行了全性能的试验;由于本规范起草期间的主要依据GB 3847尚未正式颁布,起草组多次与国标起草单位进行了沟通,确保国标和本规范的一致性;另起草组派多人参加了交通部起草的《压燃式机动车排气分析仪》行业规程研讨和审定会,并全面参与该行业标准的试验和制定工作。
期间起草组前往全国各生产厂商进行了相关试验,多方面听取了各生产厂家和行业管理的部门的意见,针对不同的意见,组织了机动车计量检测技术工作组及有关人员专门对相关的意见进行了研讨,并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完成了该规范的编写工作。
二、目的及意义“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氮氧化物(NOx)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并要求排放量减少10%。
氮氧化物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研究表明,国内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1%,而其中保有量仅占5%的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却占汽车总排放量74%,因此,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柴油车排放标准为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该排放标准仅对柴油车排放的烟度提出了排放限值,其检测方法为自由加速烟度法。
针对“十二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将会严格实施的国Ⅳ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以及未来将要实施的国Ⅴ标准,有关部门必会对柴油车排放中的氮氧化物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建立相关的排放标准和检测方法(GB 3847修订版),并研发相关的柴油车氮氧化物检测设备。
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汇总表

附件12024年国家计量比对项目汇总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比对类别比对类型比对内容主导实验室截止时间联系人12024-基-01低频垂直向振动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频率范围:0.1Hz~200Hz,幅值线性方法依据:(1)JJG233—2008《压电加速度计》(2)GB/T20485.11—2006/ISO16063—11:1999《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11部分: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所用比对样品: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或7751-500加速度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杨丽峰135****622522024-基-02低频水平向振动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频率范围:0.1Hz~200Hz,幅值线性方法依据:(1)JJG233—2008《压电加速度计》(2)GB/T20485.11—2006/ISO16063—11:1999《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11部分: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所用比对样品: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或7751-500加速度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杨丽峰135****6225—1—32024-基-0383.8058K~273.16K温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83.8058K~273.16K范围温度量值方法依据:(1)JJG160—2007《标准铂电阻温度计》(2)JJF1178—2007《用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固定点装置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标准铂电阻温度计(SPRT)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孙建平186****668942024-基-04273.15K~933.473K温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273.15K~933.473K范围温度量值方法依据:(1)JJG160—2007《标准铂电阻温度计》(2)JJF1178—2007《用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固定点装置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标准铂电阻温度计(SPRT)和水三相点容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孙建平186****668952024-基-05维氏硬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硬度块示值方法依据:JJG148—2006《标准维氏硬度块》所用比对样品:比对维氏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叶明6452464662024-基-06耦合腔互易法声压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2Hz~25kHz,声压灵敏度级方法依据:JJG790—2005《实验室标准传声器(耦合腔互易法)》所用比对样品:B&K4160,B&K4180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冯秀娟152****5636—2—72024-基-07高频水声声压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声压灵敏度方法依据:JJG1070—2011《0.5MHz~5MHz标准水听器(二换能器互易法)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标准水听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邢广振159****923882024-基-08毫瓦级超声功率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辐射电导方法依据:JJG868—1994《毫瓦级标准超声源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标准超声换能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邢广振159****923892024-基-09瓦级超声功率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辐射电导方法依据:JJG1185—2022《瓦级标准超声功率源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标准超声换能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邢广振159****9238102024-基-10激光小角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小角度示值误差方法依据:(1)JJG2057—2006《平面角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2)JJG202—2007《自准直仪》所用比对样品:光电自准直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黄垚136****5357112024-基-116kN力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6kN力值点方法依据:JJG734—2001《力标准机》所用比对样品:6kN力传感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吴鲲***********122024-基-121kN力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1kN力值点方法依据:JJG734—2001《力标准机》所用比对样品:1kN力传感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吴鲲***********—3—132024-基-13脉冲波形参数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3~5)ps脉冲波形、上升时间、脉冲幅度、稳幅正弦幅度平坦度方法依据:JJF2076—2023《高速光电探测器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100GHz带宽光电探测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赵科佳134****0497142024-基-14金属洛氏硬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60-70)HRC、(35-55)HRC、(20-30)HRC、(80-88)HRA、(85-100)HRBW方法依据:JJG113—2013《标准金属洛氏硬度块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稳定性硬度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张峰138****7255152024-基-15金属表面洛氏硬度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85-95)HR15N、(42-54)HR30N、(74-80)HR30N、(32-61)HR45N、(88-93)HR15TW、(70-82)HR30TW方法依据:JJG113—2013《标准金属洛氏硬度块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稳定性硬度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崔园园134****7681162024-基-16原子时标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标准时间(1PPS)、标准频率(5MHz/10MHz)方法依据:采用时间频率量值国际比对方法所用比对样品: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王玉琢137****8605172024-基-17单相工频电能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100V5A cosφ=1.0、cosφ=0.5L、cosφ=0.5C、cosφ=0L、cosφ=0C方法依据:JJG1085—2013《标准电能表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C1-2(功率变换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7月王磊130****3810—4—182024-基-18激波管动态压力基准计量比对计量基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灵敏度方法依据:JJG624—2005《动态压力传感器》所用比对样品:动态压力传感器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2024年7月田俊宏150****1806192024-A-01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吸收比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吸收比方法依据:JJG976—2010《透射式烟度计》所用比对样品:透射式烟度计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潘康135****6276202024-A-02大气采样器检定装置流量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流量方法依据:JJG956—2013《大气采样器》所用比对样品:大气采样器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高捷186****5079212024-A-030.03级力标准机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力值方法依据:JJG144—2007《标准测力仪》所用比对样品:标准测力仪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5年7月胡潇寅159****2602222024-A-04检定分光光度计用滤光片关键参数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透射比、波长方法依据:JJG1034—2008《光谱光度计标准滤光器》所用比对样品:标准滤光片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李荣136****8087232024-A-05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气体浓度方法依据:JJG551—2021《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所用比对样品:100μmol/mol二氧化硫气体检测报警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2024年10月常新春138****7183—5—242024-A-06水中氨氮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计量比对标准物质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水中氨氮溶液方法依据:JJF1960—2022《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所用比对样品:100mg/L水中氨氮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2024年10月吕辉185****4726252024-A-07氮中硫化氢气体标准物质计量比对标准物质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20×10-6mol/mol硫化氢方法依据:(1)JJF1960—2022《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2)GB/T33318—2016《气体分析硫化物的测定硫化学发光气相色谱法》所用比对样品:20×10-6mol/mol氮中硫化氢气体标准物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周鑫198****6753262024-A-08太阳直接辐射表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电压、辐照度方法依据:(1)JJG456—1992《直接辐射表检定规程》(2)GB/T33706—2017《标准直接辐射表》(3)GB/T37468—2019《直接辐射表》所用比对样品:一级直接辐射表和腔体直接辐射表国家气象计量站2025年7月崇伟137****9531272024-A-09非接触式眼压计检定装置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眼压方法依据:JJG1143—2017《非接触式眼压计》所用比对样品:工作用非接触式眼压计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赵欣159****7698—6—282024-A-10烟尘采样器检定装置流量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流量方法依据:JJG680—2021《烟尘采样器》所用比对样品:烟尘采样器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2025年7月刘硕158****9556292024-A-11数字水准仪、水准标尺检定装置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标尺方法依据:(1)JJG(测绘)2101—2013《数字水准仪》(2)JJG(测绘)2102—2013《因瓦条码水准标尺》所用比对样品:DSZ05级数字水准仪及配套的因瓦条码水准标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计量站2025年7月时健康158****0537302024-A-12直流电能标准装置计量比对计量标准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直流电能,范围200V~1000V,1A~250A方法依据:JJG1192—2023《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校验仪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校验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3月刘钺136****6676312024-区-01东北大区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电阻方法依据:JJG366—2004《接地电阻表》所用比对样品:接地电阻表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10月梁国鼎138****4540—7—322024-区-02华北大区0.02级活塞式压力计标准装置压力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压力方法依据:JJG49—2013《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所用比对样品:(0~4)MPa、准确度等级0.4级的精密压力表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2024年10月徐建186****0448332024-区-03华东大区示波器校准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脉冲波形的电压幅度、时标信号方法依据:JJG278—2002《示波器校准仪》所用比对样品:示波器校准仪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詹国钟159****3590342024-区-04华南大区粤港澳大湾区测微量具检定装置(千分尺)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长度方法依据:JJG21—2008《千分尺》所用比对样品:外径千分尺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10月张勇135****5170352024-区-05西南大区标准环规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标准环规直径尺寸方法依据:JJG894—1995《标准环规》所用比对样品:2等标准环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孔令辉198****6929362024-区-06中南大区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发光强度方法依据:JJG745—2016《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所用比对样品:MPE≤12%的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黄晓红153****5833—8—372024-区-07西北大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大区计量比对A类比对技术参数:电能方法依据:JJG1148—202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试行)》所用比对样品: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220V/20A、等级1级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4年10月南璟136****3711382024-B-01体温计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温度方法依据:JJG1162—2019《医用电子体温计》所用比对样品:医用电子体温计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陈慧云135****5761392024-B-02石油螺纹量规校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紧密度、尺寸范围(2.540~15.875)mm方法依据:JJF1108—2012《石油螺纹工作量规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石油螺纹量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位恒政150****8696402024-B-03酒精计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酒精度方法依据:JJG42—2023《工作玻璃浮计》所用比对样品:精密酒精计贵州省计量测试院2025年7月闵世俊189****0415412024-B-04平面平晶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φ100mm平面平晶平面度方法依据:JJG28—2019《平晶》所用比对样品:φ100mm石英平面平晶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25年7月龚柯安180****2851—9—422024-B-05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校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示值误差方法依据:JJF1873—2020《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秦国君189****9566432024-B-06同轴S参数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衰减量、反射系数、相位方法依据:JJF1495—2014《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两组S参数标准器(2.4mm检验箱、N型检验箱)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2025年7月宋国军136****3897442024-B-07紫外辐射照度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辐射照度方法依据:JJG879—2015《紫外辐射照度计》所用比对样品:紫外辐射照度计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程康185****9198452024-B-08直流分流器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电阻方法依据:JJG1069—2011《直流分流器》所用比对样品:500A/75mV直流分流器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苏建明135****7562—10—462024-B-09静态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流量方法依据:JJG1038—2008《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所用比对样品: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25年7月王海135****3640472024-B-10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厚度方法依据:JJF1126—2004《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超声波测厚仪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周志春136****2219482024-B-11信号发生器校准装置关键参数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功率、频率调制、幅度调制方法依据:JJF1931—2021《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模拟信号发生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2025年7月李昌兴133****1101492024-B-12环境监测用臭氧前体物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混合气标准物质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浓度方法依据:(1)JJF1344—2012《气体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通用技术要求》(2)JJF1186—2007《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和标签内容编写规则》(3)JJF1960—2022《标准物质计量比对计量技术规范》(4)GB/T10628—2008《气体分析校准混合气组成的测定和校验比较法》所用比对样品:臭氧前体物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混合气体标准物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24年10月杨婧138****9353—11—502024-B-13血压模拟器校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静态压力、脉率、血压方法依据:JJF1626—2017《血压模拟器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BP Pump2型血压模拟器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顾加雨139****5897512024-B-14直流电流互感器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电流方法依据:JJF1047—1994《磁耦合直流电流测量变换器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电流比例为1000A/1A,准确度等级为0.02级直流电流比例标准国家高电压计量站2025年7月刘浩138****7458522024-B-15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硫化氢气体浓度方法依据:JJG695—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5年7月马敏138****6434532024-B-16一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温度方法依据: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所用比对样品:标准水银温度计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栾海峰139****2850542024-B-17耐电压测试仪检定装置关键参数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输出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的持续(保持)时间方法依据:JJG795—2016《耐电压测试仪》所用比对样品:耐电压测试仪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25年7月王梅洲185****6262—12—552024-B-18强磁场标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磁参量方法依据:JJF1832—2020《(1mT~2.5T)磁强计校准规范》所用比对样品:0.05级磁强计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2024年10月徐昱139****8679562024-B-19超声波风速传感器校准装置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风速方法依据:(1)JJF1934—2021《超声波风向风速测量仪器校准规范》(2)GB/T33693—2017《超声波测风仪测试方法》(3)QX/T84—2007《风洞测试方法》所用比对样品: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国家气象计量站2025年7月白赢策176****7596572024-B-20力标准机标准装置(拉向)计量比对国家计量比对B类比对技术参数:1kN、5kN、10kN方法依据:(1)JJG144—2007《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2)JJG1116—2015《叠加式力标准机检定规程》(3)JJG734—2001《力标准机检定规程》所用比对样品:0.1级标准测力仪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2024年10月聂祯一158****0192—13—。
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检定规程

柴油车氮氧化物〔NO〕检测仪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2 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以下文件: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94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JJG 688-202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G 801-2004 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仪检定规程GB 3847-2021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术语和定义GB 3847-2021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1.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NO x指自排气管排放的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与二氧化氮〔NO2〕.3.1.2. NO2-NO 转化率NO2-NO convert rate当NO2气体通过NO2-NO转化器时,NO2发生反响后被转化成NO的体积分数与反响前NO2总的体积分数之比,即为NO2-NO转化率,用〔%〕表示.3.2. 计量单位检测仪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各组分气体含量的测量结果用体积分数表示, 其中:CO2体积分数表示为“%或“乂¥0;NO、NO2体积分数表示为“10-6〞.4 概述检测仪是用来测量柴油车排放气体污染物浓度的仪器,具结构一般由采样系统、预处理装置、分析单元、显示装置及主控系统等组成.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采样系统采集到柴油车的排放污染物样气;然后经过预处理系统,过滤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油污和水气;再进入装有光学平台的分析单元测量出污染物浓度;最后经显示装置显示出测量示值.检测仪的分析单元光学平台一般采用不分光红外法〔NDIR〕、红外法〔IR〕、紫外法〔UV〕和化学发光法〔CLD〕.对二氧化碳〔CO2〕的测量一般采用不分光红外法〔NDIR〕;对氮氧化物〔NO x〕的测量可采用红外法〔IR〕、紫外法〔UV〕或化学发光法〔CLD〕.对氮氧化物〔NO x〕的测量,按测量方式分为直接测量NO、NO2的方式和使用NO2-NO转化器将NO2转化成NO后再进行测量的方式.5 计量性能要求5.1. 分辨力检测仪的分辨力应不超过表1的要求.表1分辨力要求CO2NO NO20.1 X 谕 1 X 1-6 1 x 1165.2.示值误差检测仪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气体测量范围相对误差绝对误差NO(0 〜4000) X 10土4%士25 >-610NO2(0 〜1000) X 10土4%士25 >-610CO2(0.0 〜18.0) X 10土5%—注:表中所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即可.1.3. 稳定性1h内,检测仪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1.4. 重复性检测仪的重复性应不超过表3的要求.气体量程相对值绝对值NO(0〜4000) X 1-63%20 X 10NO2(0 〜1000) X 103%20 X 10CO2(0.0〜10.0) X 1(22%0.1 X-20注:表中所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即可.1.5. 响应时间检测仪各通道的仪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4.5so1.6. NO2-NO转化率〔使用NO2-NO转化器的检测仪适用〕使用NO2-NO转化器的检测仪,其NO2转化为NO的转化效率应不小于90%.6 通用技术要求6.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6.1.1. 检测仪应有清楚的铭牌,标明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日期和电源电压,必要时需提供型式批准证书〔或型式评价报告〕.6.1.2. 各种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线的接插件应接触良好,通过仪器自检无泄漏.6.2. 电气平安性能绝缘电阻在试验电压为500 V时应大于20 MQ07 计量器具限制计量器具限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7.1. 检定条件7.1.1.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 C〜40 c 相对湿度:<90% o电源额定电压:220〔1 +0%〕V.大气压力:86kPa〜106 kPa.7.1.2. 检定用仪器设备检定用仪器设备如表4所示.序号名称测量范围主要性能指标1标准气体见附录A2秒表—分辨力不大于0.1 s 3浮子流量计(1〜10) L/min 4.0级4绝缘电阻表廿20M Q (500 V)10级5气压计(800〜1060) hPa不超过± 2.5Pa7.2. 检定工程检定工程如表5所小检定工程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外观及功能性检查+++电气平安性能+一一分辨力+一一示值误差+++稳定性++一重复性+++响应时间+++ NO2-NO转化率[1]+++注:“+表不需检定的工程, 表示不需检定的工程.[1]〞表示仅对于使用NO2-NO转化器的检测仪,需要检定此工程.7.3. 检定方法7.3.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通过目测和手动检查,应符合6.1要求.7.3.2. 电气平安性能a〕使检测仪处于非工作状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b〕用绝缘电阻表在检测仪电源插头与机壳或保护接地端之间施加500 V直流电压,稳定5s后测量检测仪的绝缘电阻值.c〕检测仪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6.2要求.7.3.3. 分辨力接通电源,观察检测仪显示屏,应符合 5.1的要求. 7.3.4. 示值误差7.4.测仪说明书要求预热.b 〕预热完成后启动气泵,对检测仪进行零位调整〔此步骤以下简称调零〕 后,关闭气泵.c 〕向检测仪通入附录A 表A-1中的4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调整检 测仪示值,使其与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相符.d 〕断开4号标准气体,开启气泵,调零.e 〕关闭气泵,依次向检测仪通入附录 A 表A-1中的1号、2号、3号和4 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开启气泵,调零.重复测量 3次,并计算其平均值.f 〕按公式〔1〕和〔2〕计算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应符合5.2中的最大允许误 差的要求.iX i X i(2)式中:i——第i 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绝对误差,i =1,X ;——第i 号标准气体通入时,3次检测仪示值的平均值; X i ——第i 号标准气体的标称值;i——第i 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相对误差.7.3.5.稳定性a 〕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b 〕向检测仪通入附录A 表A-1中的4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调整检 测仪示值,使其与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相符.c 〕断开4号标准气体,开启气泵,调零(1) X i X iX i100%4;2, 3,d〕关闭气泵,向检测仪通入附录A表A-1中的3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开启气泵,调零.e〕检测仪继续运行,每隔30 min,重复d〕步骤.1h共记录3次示值f〕按公式〔3〕和〔4〕计算每次示值误差,稳定性应符合3 X d3 X3(3)3式中:3 ——第3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绝对误差;X d3 ——第3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X3 ——第3号标准气体的标称值;3 ——第3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相对误差;7.3.6.重复性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b〕关闭气泵,向检测仪通入附录A表A-1中的1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开启气泵,调零.c〕重复上述b〕步骤6次.按公式〔5〕和〔6〕计算重复性,重复性应符合 5.4 的要求. 1 X max X min(5)1 — 100%X(6)式中:——1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的重复性, 最高与最低示值绝对误差;x max 6次仪器小值的最图值;Xm in 6次仪器小值的最低值;5.3的要求.X d3 X3100%X3(4)X ——1号标准气体的标称值;——1号标准气体通入时检测仪示值的重复性, 最高与最低示值相对误差.7.3.7. 响应时间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b〕启动气泵,然后向检测仪通入附录A表A-1中的3号标准气体,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待检测仪示值稳定后,记下各通道的示值.c〕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重新向检测仪通入3号标准气体,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同时,用秒表分别测量从检测仪显示装置对输入气体开始有响应的瞬间至检测仪各通道的示值到达其稳定值的90%时的时间问隔,记录秒表的读数.d〕重复c〕步骤3次,计算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7〕计算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应符合5.6的要求.T上"3 ⑺3式中:T ——3次响应时间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秒〔s〕;T i、T2、T3 ——3次响应时间测量值,单位为秒〔s〕07.3.8. NO2-NO转化率〔使用NO2-NO转化器的检测仪适用〕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b〕关闭气泵,连接附录A表A-1中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减压阀、流量限制器、浮子流量计及采样管等〔如图1所示〕,向检测仪通入标准气体, 调整检测仪示值,使其与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相符.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4 一系1接M善e-2-MSH 上界刊修计1-岫管। -腕p怖图1检定方法连接示意图c〕开启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的减压阀,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读取氮氧通道的示值.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重复测量3次,取3次平均值记为X NO 0d〕将附录A表A-1中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更换成附录A表A-1中3号二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重新向检测仪通入标准气体,待检测仪示值稳定后,读取氮氧通道的示值.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重复测量3次,取3次平均值记为x NO2.e〕 NO2转化后测量值的修正值根据公式〔8〕计算:X NO2X NO2X NO X NO〔8〕式中:X NO2——NO2转化后测量值的修正值,单位为百万分比〔10-6〕;X N二一一二氧化氮标准气体通入时,3次仪器示值的平均值,单位为百万分比〔106〕;X NO——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通入时,3次仪器示值的平均值,单位为百万分比〔106〕;X NO------------ 一氧化氮标准气体的标称值,单位为百万分比〔I."〕.f〕根据公式〔9〕计算转化率,转化率应符合5.6的要求.X NO2X NO2100% (9) 转化率,单位为百分比〔%〕;X NO2 ——NO2转化后测量值的修正值,单位为百万分比〔10-6〕;X NO2——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标称值,单位为百万分比〔10-6〕 <8 检定结果的处理经检定合格的检测仪,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检测仪,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工程.9 检定周期检测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修理后按首次检定进行.标准气体及其浓度要求A.1标准气体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国家市场监督治理总局批准的标准参考物质证书,且在有效期内使用.A.2标准气体的标准值见表A-1 ,根据检测仪标准的测试气体种类配制成单组分标准气体或多组分标准气体,但不允许气体之间发生反响.A.3标准气体配制的标称值应不超过表A-1所规定标准值的±15%A.4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为〔或优于〕1%.对于一氧化氮标准气体,具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为〔或优于〕2%.A.5用于测量转化率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标称浓度差应不超过10X 10-60序号1号2号3号4号气体名称_____氮中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 2.0 X 10 6.0 x 12)8.0 X 12012.0 X 12)氮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300X 106900 x 101800 X 1-03000 X 10氮中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50X106160 x 10300 X 1-0600 X 10检定原始记录推荐格式送检单位仪器名称型号规格结论生产厂家器具编号检定地点温度c湿度%RH 检定日期检定员核验员检定依据检定用计量标准装置和标准器信息名称计里标准考核证书号后效期至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MPE外观及功能性检查电气平安性能分辨力气体种类NO ( X 1(6) NO2 (X 1(?)CO2(X 1市分辨力示值误差检定次数气体种类标准气体浓度仪器示值示值平均值示值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NO ( X 106) NO2 ( X 106) CO2 (X 1(2)2NO ( X 106) NO2 ( X 106) CO2 ( X 1(2)3NO ( X 106) NO2 ( X 1-6) CO2 ( x 1(2)4NO ( X 106)NO2 ( X 1(6)CO2 ( x 1(2)重复性检定气体种类仪器示值重复性123456绝对值相对值NO ( X 1-6)NO2 (x 1-6)CO2 ( x 1-2)稳定性检定气体种类仪器示值示值误差0min30min60min绝对误差相对误差NO ( X 106)NO2 (X 1-6)CO2 ( X 1-2)响应时间检定气体种类响应时间(s)平均值(s) 123NONO2CO2NO2-NO 转化率检定气体种类标准值仪器示值示值平均值NO2转化后测量值的修正值123NO ( X 1-6)NO2 ( X 1-6)NO2-NO转化率(%)检定证书内页推荐格式序号检定工程检定结果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2电气平安性能3分辨力4不值误差NONO2CO25重复性NO NO2 CO26稳定性NO NO2 CO27响应时间NO NO2 CO28NO2-NO转化率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推荐格式序号检定工程检定结果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2电气平安性能3显示分辨力4不值误差NONO2CO25重复性NO NO2 CO26稳定性NO NO2 CO27响应时间NO NO2 CO28NO2-NO转化率不合格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JG(渝)XXX-2019《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规程起草小组2019年8月JJG(渝)XXX-2019《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市局科研项目2019-10的要求,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组织成立了《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起草小组,承担检定规程的起草任务。
二、编制单位与编制成员列表三、规程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环境和能源是近一个世纪人类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而机动车尾气排放引发的空气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是汽油和柴油在高温燃烧下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
随着群众驾车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机动车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机动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増长,与此同时,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不断攀升。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
而柴油车虽然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6.3%,但柴油车排放了占机动车排放总量63.4%的氮氧化物。
因此,控制柴油车的排放污染物,已经成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加强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强化柴油车尾气排放监管工作,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以前,我国使用的柴油车排放标准为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该排放标准仅对柴油车排放的烟度提出了排放限值,其检测方法为自由加速烟度法。
2018年,随着新国标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的颁布,相关的柴油车氮氧化物检测设备也相继上市。
柴油车氮氧化物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用来测量柴油车排放气体污染物浓度的仪器,主要配置单位为机动车检测站、生态环境监测站等环境监测机构。
它有别于传统的五气分析仪和不透光烟度计,一般都具有NO x到NO的转化装置或NO2检测平台,因此现有的机动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G 688-2007)并不完全适合新型的检测仪。
为加强交通污染控制,2019年4月16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渝环〔2019〕76号《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工作方案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我市各机动车检测站现已逐步配置了检测仪,并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按国家标准GB3847-2018执行柴油车氮氧化物检测。
而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检定方法来对检测仪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准确判定,给我市的机动车环保检测以及环境监测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起草本规程对规范我市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技术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四、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原则和方法本规程的制定原则是参考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G801-2004 《化学发光法氮氧化物分析仪检定规程》、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等文件的相关技术内容,同时考虑到重庆市的检测仪的使用具体情况,对检测仪的相关计量特性以及检定方法提出科学合理要求;本规程的编写格式参照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执行。
(二)本规程与现有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的关系本规程中提出的全部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方面与现行国家、行业正式颁布实施的技术标准、检定规程内容兼容,有利于促进检测仪质量提高,保证检测仪量值准确,将会与现行法律法规共同发挥作用。
五、编制过程2019年8月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牵头、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正式成立了本规程起草小组。
起草小组成立后,首先对重庆市检测仪的使用现状进一步作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宝贵资料。
其次,参照现有相关技术规范、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初步形成了我们编写的基本框架,并先后组织了多次起草小组成员参加的讨论会,针对规程结构、内容和一些条款共同研究讨论,于2019年9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截止2019年10月底,共有7个单位反馈了意见,提出了31条意见。
其中采纳13条,占41.9%;部分采纳3条,占9.7%;不采纳15条,占48.4%。
起草小组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汲取了大量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本规程的送审稿。
2019年11月8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组,在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召开了对本规程的评审会。
会议认真审阅了规程文本、编制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报告、验证报告等有关资料,认为该规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为检测仪的检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通过。
同时,通过专家们充分讨论,形成了4条修改意见,起草小组对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送审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形成了现在的报批稿。
六、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有关说明(一)范围和概述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柴油车氮氧化物(NO x)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说明:本规程中的检测仪主要用于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和新生产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
对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检测仪及其他科研用柴油车排放检测仪的检定可参照本规程使用。
2、概述对氮氧化物(NO x)浓度,按测量方式分为直接测量NO、NO2的方式和使用NO2-NO 转化器将NO2转化成NO后再进行测量的方式。
说明:采用非直接测量的检测仪,将NO x(NO+ NO2)中的NO2通过金属催化的方式进行转换,将NO2转化成NO,通过测量NO的总浓度,获得NO x的浓度;采用直接测量的检测仪,应能够分别直接测量NO2、NO的浓度,相加获得NO x的浓度。
(二)计量性能要求1、分辨力检测仪的分辨力应不超过表1的要求。
表1 分辨力要求NO22参照NO分辨力要求。
2、示值误差检测仪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表2 最大允许误差说明:参照GB 3847-2018中B.3.4.5要求。
3、稳定性1h内,检测仪的示值误差应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说明:参照JJG 688-2017中5.3的要求4、重复性检测仪的的重复性误差应不超过表3的要求。
表3 重复性要求说明:参照GB 3847-2018中B.3.4.6的要求。
5、响应时间检测仪各通道的仪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5s。
说明:按照JJG 688-2017中7.3.2.5要求,仪器响应时间为气体示值达到其稳定值的90%时所需要的时间,结合GB 3847-2018要求,取B.3.4.8中传感器上升响应时间T90的要求为本规程对仪器响应时间的要求。
6、NO2-NO转化率使用NO2-NO 转化器的检测仪,其NO2转化为NO的转化效率应不小于90%。
说明:参照GB 3847-2018中B.3.4.4的要求。
(三)检定方法1、示值误差: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预热。
b)预热完成后启动气泵,对检测仪进行零位调整(此步骤以下简称调零)后,关闭气泵。
c)向检测仪通入4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调整检测仪示值,使其与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相符。
d) 断开4号标准气体,开启气泵,调零。
e) 关闭气泵,依次向检测仪通入1号、2号、3号和4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
开启气泵,调零。
重复测量 3 次,并计算其平均值和示值误差。
说明:检定方法和示值误差计算参照JJG 688-2017中7.3.2.2制定2、稳定性: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
b)向检测仪通入4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进行校准。
c)开启气泵,排出检测仪中标准气体至检测仪回复零位。
d)关闭气泵,向检测仪通入3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
开启气泵。
e)检测仪继续运行,每隔30 min,重复b)步骤。
1h共记录3次示值。
说明:参照JJG 688-2017中7.3.2.3制定3、重复性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
b)关闭气泵,向检测仪通入1号标准气体,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检测仪相应示值。
开启气泵,排出检测仪中标准气体至检测仪回复零位。
c)重复上述b)步骤6次,并计算重复性。
说明:检定方法参照JJG 688-2017中7.3.2.4制定,重复性误差计算参照GB 3847-2018中B.3.4.6,采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重复性误差。
4、响应时间a)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
b)启动气泵,然后向检测仪通入3号标准气体,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
待检测仪示值稳定后,记下各通道的示值。
c)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
重新向检测仪通入3号标准气体,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同时,用秒表分别测量从检测仪显示装置对输入气体开始有响应的瞬间至检测仪各通道的示值达到其稳定值的90%时的时间间隔,记录秒表的读数。
d)重复c)步骤3次,计算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公式(7)计算响应时间说明:参照JJG 688-2017中7.3.2.5,结合GB 3847-2018中B.3.4.8,取传感器上升响应时间T90为仪器响应时间。
4、NO2-NO转化率(使用NO2-NO转化器的检测仪适用)a) 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零。
b) 关闭气泵,连接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减压阀、流量控制器、浮子流量计及采样管等,向检测仪通入标准气体,调整检测仪示值,使其与标准气体的标称值相符。
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
c) 开启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的减压阀,按检测仪说明书要求调节流量大小,并维持流量平稳,读取氮氧通道的示值。
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
重复测量3次,并计算平均值。
d) 将1号一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更换成3号二氧化氮标准气体钢瓶,重新向检测仪通入标准气体,待检测仪示值稳定后,读取氮氧通道的示值。
启动气泵,调零,关闭气泵。
重复测量3次,并计算平均值。
e) 计算转化率。
说明:参照GB 3847-2018中B.3.4.4要求,采用转化器将NO2 转化为NO 时,转换效率应≥90%,对转化效率要进行定期检验。
(四)试验验证根据检定规程编制原则,为确定检定规程主要内容(如计量性能、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公式等)是否可靠,选取了具有市场代表性的典型设备对上述计量性能要求和检定方法进行了试验(详见试验验证报告)。
试验结果均符合本规程提出的计量性能要求,从而验证了本规程提出的检定用设备、计量性能要求等符合规程提出的范围区间,证明了本规程是科学的,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