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分类及成分分析
煤的分类标准

煤的分类标准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暖等领域。
煤的分类是指根据煤的成分、性质和用途特点,将煤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品种。
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形成方式、煤的热值、煤的灰分和硫分等指标。
下面将对煤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煤的形成方式是煤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煤的形成方式,煤可以分为原煤和变质煤两大类。
原煤是指在地质时期形成的煤,包括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
而变质煤是指经过地壳运动和热液作用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煤,包括石煤、煤沥青和煤矸石等。
其次,煤的热值也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焦耳/克或千卡/克为单位。
根据煤的热值,煤可以分为高热值煤和低热值煤两大类。
高热值煤是指热值大于23.26MJ/kg(5500kcal/kg)的煤,主要包括无烟煤和烟煤;低热值煤是指热值小于23.26MJ/kg(5500kcal/kg)的煤,主要包括褐煤和石煤。
此外,煤的灰分和硫分也是煤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煤的灰分是指煤中不可燃的无机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煤的硫分是指煤中硫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煤的灰分和硫分,煤可以分为高灰煤、低灰煤、高硫煤和低硫煤等多个品种。
高灰煤和高硫煤多用于工业生产,低灰煤和低硫煤多用于生活供暖。
综上所述,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形成方式、煤的热值、煤的灰分和硫分等指标。
通过对煤的分类标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希望本文能够对煤的分类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煤成分分析 煤炭分析

煤成分分析煤含量分析
一、煤炭分析:(003)
水分:1.全水份,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
2.空气干燥基水份,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灰分:指煤在燃烧后留下的茶渣。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干燥基灰分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
挥发份: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干燥无灰基发份和收到基挥发份。
固定碳: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份、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全硫St: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干燥基全硫及收到基全硫。
煤的发热量: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
二:煤成分分析
煤灰成分复杂,主要由硅、铝、铁、钛、钙、镁、硫、钾、钠等元素的氧化物与盐类组成。
分析结果以氧化物质量百分含量形式报出。
根据煤灰组成,可以大致判断出煤的矿物成分。
煤灰成分可以为灰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根据煤灰成分还可初步判断煤灰的熔融温度,根据煤灰中钾、钠和钙等碱性氧化无成分的高低,大致判断煤在燃烧时对锅炉的腐蚀情况。
煤灰成分分析项目一般有:SiO2、Fe2O3、Al2O3、TiO2、Ca0、MgO、SO3、K2O 和Na2O,有时也测定Mn3O4和P2O5。
根据煤灰组成,可以大致判断出煤的矿物成分。
科标能源提供的主要煤炭方面的服务-煤炭检测/试验、煤炭分析、煤炭成分分析、煤炭配方分析等相关的煤炭类检测分析,根据客户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仪器,对煤炭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服务。
(3.12)。
煤的化学成分与分子结构分析

第二章 式中 — —分析煤样的重量, !— "; — —分析煤样干燥后的重量, !# — "。
煤的化学成分与分子结构分析
分析煤样水分测定的具体方法、 步骤和要求详见国家标准 !$ %#%—&&。 ’ ( 最高内在水分的测定。 最高内在水分是指煤中小毛细管吸附和凝聚的水达到饱和时的水分, 用 )*+ 表示。 最高内在水分值可用于计算煤的恒湿无灰基发热量, 而恒湿无灰基发热量是在煤的分类 中区分褐煤与烟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最高内在水分的测定方法是: 将在温度为 ’,- 、 相对湿度为 ./0 的条件下达到湿度 平衡的煤样置于 #,1 2 ##,- 的烘箱内烘干, 然后按下式 ( % 3 ’) 计算测定结果: )*+ 4 式中 ! 3 !# 5 #,,0 ! (% 3 ’)
图.3%3#
煤的内在水分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由图 . 3 % 3 # 可见, 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 煤中内在水分含量不断减少, 到无烟煤时 略有上升。这是由于煤的内表面积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减少, 因此, 吸附水分也逐渐减少; 另外, 由于年青煤中有较多的亲水基团, 如羧基、 酚羟基等, 随煤化程度增高, 这些基团也 ・ #%&. ・
— —煤样达到湿度平衡后的重量, !— "; — —煤样干燥后的重量, !# — "。
三、 煤中水分与煤质的关系
煤中水分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 其中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的小毛细管中的水分, 因 此它的变化规律与煤的内部表面积有关。煤的内在水分含量反映了煤的内部结构, 所以 煤的内在水分在固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与煤化程度有一定关系, 其变化规律如图 . 3 % 结构分析
外在水分是指将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使其自然风干后因蒸发作用而失去的水 分。它包括附着在煤粒表面的水分和煤的较大孔隙中的水分, 用符号 ! " 表示。 # $ 内在水分 内在水分是指煤经自然风干后仍保留在煤中的水分。它包括存在于煤的较小孔隙 中的水分以及少量以单分子层的形态吸附在大小孔隙管壁上的水分, 用符号 ! %&’ 表示。 用自然风干的方法可将煤中的水分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其原因是煤的毛细管 中的水分具有不同的蒸气压。较大毛细管中的水分具有正常的蒸气压, 而较小毛细管中 水的蒸气压小于正常蒸气压, 且具有随毛细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规律。我们知道, 只 有当水的蒸气压大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时, 水才会蒸发。将煤暴露在空气中时, 附着 在煤粒表面和存在于煤粒较大孔隙中的水分因其蒸气压大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 所以 就蒸发逸出, 形成外在水分; 而煤中较小毛细管中水分的蒸气压低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 压, 因而不能蒸发逸出, 仍留在煤中形成内在水分。 对于同一种煤来说, 外在水分与内在水分并没有固定的分界线, 这是因为它们的分 界线取决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当空气湿度不同时, 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就不相同。 所以当空湿度不同时, 即使是同一种煤, 其外在水分与内在水分的值也是不同的。空气 湿度大时, 蒸发量小, 外在水分减小, 内在水分增大; 空气湿度变小时, 蒸发量增大, 使外 在水分值随之增大, 而内在水分值减小。 ( $ 结晶水 煤中的水分除了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之外, 还有少量以化学方式结合的水, 即结晶 水或叫化合水。它是煤牛的某些矿物质所含的 结 晶 水, 如 石 膏 )*+,-・#.# ,、 高岭土 而且目前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又 /0# ,(・#+%,#・#.# , 中的结晶水等。因结晶水含量很少, 不能测定这部分水分, 所以在煤的工业分析中不考虑这部分水分。
煤种及煤炭相关指标

煤种及煤炭相关指标煤种分类煤是一种主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生产和化工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煤炭特性和用途,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煤种:1.烟煤:烟煤又称硬煤,是最常见的煤种之一。
它具有高热值、高固定碳含量、较低的灰分和挥发分含量。
烟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如发电、炼钢和化工等领域。
2.焦煤:焦煤是一种特殊的煤种,具有高固定碳含量和低灰分、挥发分含量。
焦煤主要用于冶金行业,作为焦炭的原料,用于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煤气化和焦化反应。
3.褐煤:褐煤是一种低阶煤,主要由棕色或黑色的纤维状物质组成。
褐煤具有较低的热值、较高的水分含量和低固定碳含量。
褐煤通常用于火力发电和燃料供热等领域。
4.无烟煤:无烟煤又称气煤,是一种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少量烟雾和灰尘的煤种。
无烟煤具有较高的热值和挥发分含量。
无烟煤主要用于家庭居民用煤、农村能源供应和小型锅炉燃烧等领域。
5.蜡煤:蜡煤是一种有机质完全转化为煤的煤种,具有高固定碳含量和低灰分、挥发分含量。
蜡煤主要用于特殊领域,如制造高级冶金、化工和医药产品等。
煤炭相关指标煤炭作为能源和原料的重要来源,其质量指标是衡量煤炭品质和适用性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炭相关指标:1.灰分: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灰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的燃烧特性和利用价值。
高灰分煤炭容易导致炉膛结渣和降低热效率。
2.挥发分:挥发分是煤中可以挥发的部分,包括水分、揮發分、油質和煤气等。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在高温下热解会产生燃料气体。
挥发分的含量越高,煤的燃烧性能越好。
3.硫分:硫分是煤炭中含有的硫元素的含量,主要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高硫分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污染。
降低煤炭硫分的含量对于减少大气污染非常重要。
4.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炭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兆焦或千卡/克表示。
热值与煤炭中的固定碳和挥发分含量相关,热值越高,煤的燃烧性能越好,煤炭的能源含量越大。
煤的特性、分析

煤的特性、分析1. 引言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煤的特性和进行煤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
本文将介绍煤的特性、煤的组成成分以及煤的分析方法。
2. 煤的特性煤是一种矿物质,是从古代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量作用下形成的。
煤的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颜色:煤的颜色可以从黑色到棕色,甚至是灰色和褐色。
这种颜色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煤中含有的有机质的不同程度热解和热变形引起的。
•可燃性:煤是一种可燃物质,含有丰富的碳和其他化学元素。
这使得煤能够产生热能,并用于发电或加热的过程中。
•含水率:煤中的含水率是指煤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煤的含水率直接影响着煤的质量和燃烧效率。
一般来说,含水率越高,煤的质量越差,燃烧效率越低。
•灰份和硫份:煤中的灰份是指在煤燃烧过程中残留下来的非燃烧物质。
硫份是指煤中含有的硫元素的百分比。
灰份和硫份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煤的燃烧产物的环境影响。
3. 煤的组成成分煤的组成成分可以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部分。
•有机质:煤中的有机质是指煤中含有的碳和其他有机元素。
有机质是煤的主要成分,占据了煤的大部分体积和质量。
有机质中的碳主要来源于古代植物的残骸。
•无机质: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指煤中含有的矿物质和其他无机化合物。
无机质的含量不同于煤的成熟程度和形成条件。
无机质主要包括灰份、硫份、氯份等。
4. 煤的分析方法煤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中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进行的。
以下是常用的煤的分析方法:•灰分分析:灰分分析是煤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用于测定煤中的灰份含量。
灰分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煤样,然后测量残渣的重量来确定。
•全水分分析:全水分分析用于测定煤中的总水分含量。
常见的分析方法有空气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确定煤样中含有的各个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有碳-氢-氮元素分析法和X射线草酸钙试验。
•热量分析:热量分析是测定煤的热值的方法。
煤质分析_

➢ 元素分析
主要测定煤中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了 解煤的元素组成。 元素分析的结果是对煤进行科学分类的主要依据。 在工业上,是计算发热量、计算热量平衡的依据。
➢ 煤的工艺性质
(1)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数 (2)发热量和燃点 (3)反应性 (4)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
二、煤的分析项目
✓ 工业分析 ✓ 元素分析 ✓ 物理性能测定 ✓ 工艺性能测定 ✓ 煤灰成分分析
➢ 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又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的 基本依据。它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和固定 碳四个项目的测定。
通常,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都直接测定,固定碳不 作直接测定,而是用差减法进行计算。
出。
挥发分坩埚
2、高温炉
带热电偶和调温器,炉壁留有一个排气孔。 炉膛内必须有一个温度稳定的恒温区,以保证 炉内温度能恒定在90010℃范围内。
3、坩埚架
用镍铬丝制成,大 小应与炉内 90010℃稳定温度 区相适应,放在架 上的坩埚底部应与 炉堂底距离20~ 30mm。
坩埚架
✓方法
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盖 瓷坩埚,称取粒度为 0.2mm以下的空气干 燥煤样1±0.01)g( 精确至0.0002g)
快速灰分测定仪 1-管式电炉;2-传送带;3-控制仪
(2)方法B
盛有煤样的灰皿预先分排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由炉 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 至质量恒定。
✓计算
A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产率,%; m1——残留物的质量,g; m——煤样的质量,g。
四、挥发分产率的测定
❖ 游离水
煤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在煤质评价中的应用

煤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在煤质评价中的应用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是研究煤质特性和评价煤炭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煤质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对煤样进行化学试验,确定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化学结构。
常用的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其中,元素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测定煤中碳、氢、氧、氮等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评价煤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煤的主要化学成分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是煤的主要元素,占据了煤质的重要地位。
除了主要元素外,煤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元素,如硫、磷、铁、钠等。
这些杂质元素对煤的燃烧性能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三、煤的化学成分在煤质评价中的应用煤的化学成分在煤质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煤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煤的热值和燃烧性能。
煤中的碳含量越高,煤的热值越高,燃烧性能也越好。
其次,煤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煤的灰分和硫分含量。
灰分含量高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硫分含量高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煤的化学成分对于评价煤质的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煤的化学成分还可以用于评价煤的可磨性和可燃性。
煤的可磨性是指煤在磨煤机中的磨煤性能,可燃性是指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
通过对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煤的可磨性和可燃性,为煤炭的选矿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煤的化学成分分析在煤质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煤的热值、燃烧性能、环境友好性、可磨性和可燃性等方面的特性,为煤炭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煤的成分及分类

煤的分类及成分分析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煤的分类方法有:1.煤的成因分类: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积环境分类,称为煤的成因分类2.煤的科学分类:煤的元素组成等基本性质分类,称为科学分类。
3.煤的实用分类:煤的实用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
按煤的工艺性质和用途分类,称为实用分类。
中国煤分类和各主要工业国的煤炭分类均属于实用分类,以下详细介绍我国煤实用分类的情况。
根据煤的煤化度,将我国所有的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类。
又根据煤化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将褐煤分成2个小类,无烟煤分成3个小类。
烟煤比较复杂,按挥发分分为4个档次,即Vdaf>10~20%、>20~28%、>28~37%和>37%,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种挥发分烟煤。
按粘结性可以分为5个或6个档次,即GR.I.为0~5,称不粘结或弱粘结煤;GR.I.>5~20,称弱粘结煤;GR.I.>20~50,称为中等偏弱粘结煤;GR.I.>50~65,称中等偏强粘结煤;GR.I.>65,称强粘结煤。
在强粘结煤中,若y>25mm或b>150%(对于Vdaf>28%,的肥煤,b>220%)的煤,则称为特强粘结煤。
参见GB5751-1986。
各类煤的基本特征如下:(1)无烟煤(WY)。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如北京、晋城、阳泉分别为01、02、03号无烟煤。
(2)贫煤(PM)。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
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燃烧时火焰短,耐烧。
(3)贫瘦煤(PS)。
贫瘦煤是高变质、低挥发分、弱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结焦较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较多。
(4)瘦煤(SM)。
瘦煤是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
在炼焦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性较好的焦炭,但焦炭的耐磨性较差。
(5)焦煤(J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分类及成分分析
烟煤比较复杂,按挥发分分为4个档次,即Vdaf>10~20%、>20~28%、>28~37%和>37%,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种挥发分烟煤。
按粘结性可以分为5个或6个档次,即GR.I.为0~5,称不粘结或弱粘结煤;GR.I.>5~20,称弱粘结
煤;GR.I.>20~50,称为中等偏弱粘结煤;GR.I.>50~65,称中等偏强粘结
煤;GR.I.>65,称强粘结煤。
在强粘结煤中,若y>25mm或b>150%(对于Vdaf>28%,的肥煤,b>220%)的煤,则称为特强粘结煤。
参见GB5751-1986。
各类煤的基本特征如下:
(1)无烟煤(WY)。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如北京、晋城、阳泉分别为01、02、03号无烟煤。
(2)贫煤(PM)。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
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燃烧时火焰短,耐烧。
(3)贫瘦煤(PS)。
贫瘦煤是高变质、低挥发分、弱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结焦较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较多。
(4)瘦煤(SM)。
瘦煤是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
在炼焦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性较好的焦炭,但
焦炭的耐磨性较差。
(5)焦煤(JM)。
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炭,其耐磨性也好。
但单独炼焦时,产生的膨胀压力大,使推焦困难。
(6)肥煤(FM)。
肥煤是低、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烟煤。
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较高的焦炭,其耐磨性有的也较焦煤焦炭为优。
缺点是单独炼出的焦炭,横裂纹较多,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7)1/3焦煤(1/3JM)。
1/3焦煤是新煤种,它是中高挥发分、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又是介于焦煤、肥煤、气煤三者之间的过渡煤。
单独炼焦能生成熔融性较好、强度较高的焦炭。
(8)气肥煤(QF)。
气肥煤是一种挥发分和胶质层都很高的强粘结性肥煤类,有的称为液肥煤。
炼焦性能介于肥煤和气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产品。
(9)气煤(QM)。
气煤是一种煤化度较浅的炼焦用煤。
加热时能产生较高的挥发分和较多的焦油。
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低于肥煤,能够单独炼焦。
但焦炭多呈细长条而易碎,有较多的纵裂纹,因而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均较其他炼
焦煤差。
(10)1/2中粘煤(1/2ZN)。
1/2中粘煤是一种中等粘结性的中高挥发分烟煤。
其中有一部分在单独炼焦时能形成一定强度的焦炭,可作为炼焦配煤的原料。
粘结性较差的一部分煤在单独炼焦时,形成的焦炭强度差,粉焦率高。
(11)弱粘煤(RN)。
弱粘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从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加热时,产生较少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很差的小焦块,有的则只有少部分凝结成碎焦屑,粉焦率很高。
(12)不粘煤(BN)。
不粘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经受到相当氧化作用的低变质程度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
煤的水分大,有的还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较多,有的高达10%以上。
(13)长焰煤(CY)。
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都有。
其中最年轻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煤化度较高的年老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强度极差,粉焦率很高。
(14)褐煤(HM)。
褐煤分为透光率Pm<30%的年轻褐煤和Pm>30~50%的年老褐煤两小类。
褐煤的特点为:含水分大,密度较小,无粘结性,并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煤中氧含量高。
常达15~30%左右。
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
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
存放空气中易风化变质、破碎成效块甚至粉末状。
发热量低,煤灰熔点也低,其灰中含有较多的CaO,而有较少的Al2O3。
此文章由广州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