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反应工程1,2章答案

反应工程1,2章答案
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 A+B----A+B----- C+D 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方程为: 方程为:
若将A 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h 若将A和B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h 的原 料混合后进行反应,求反应4 min时 料混合后进行反应,求反应4 min时A的 转化率。 转化率。
习题2.4解题思路 习题2.4解题思路 2.4
习题2.1解题思路及答案 习题2.1解题思路及答案 2.1
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 的浓度变化数据, 先作出 CA~t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 得反应时间下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 α。再由 rA=-dCA/dt求得水 解速率。 答案: 水解速率
习题2 习题2.2
在一管式反应器中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 在一管式反应器中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
习题2.4答案 习题2.4答案 2.4
A的转化率 XA=82.76%
习题2.5 习题2.5
氨合成塔入口的气体组成为3.5% 氨合成塔入口的气体组成为3.5%的 3.5 ,20.87% ,62.6% ,7.08% NH3,20.87%的 N2,62.6%的 H2,7.08% Ar,及5.89% CH4。该塔是在30 的Ar,及5.89%的CH4。该塔是在30 MPa 压力下操作。 压力下操作。已知催化剂床层中某处的 温度为490℃ 反应气体中氨含量为10 490℃, 温度为490℃,反应气体中氨含量为10 %(mol)。试计算该处的反应速率 mol)。试计算该处的反应速率。 %(mol)。试计算该处的反应速率。 Fe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式为 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式为: 在Fe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式为:
习题1.1 习题1.1
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反应的选择性;(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 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2y x +=72%; 4.27x=69.2% 解得x=18.96; y=0.77 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 CH 3OH:%100221004.27⨯++--y x yx =6.983%空气:%1002210023279.54⨯++--y x y x =40.19% 水: %10022100281.17⨯++++y x y x =34.87%HCHO: %10022100⨯++y x x=17.26%CO 2: %10022100⨯++y x y=0.6983%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242CO 3H CH H O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

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放空气体 Akmol/h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1.460.82CH40.55 3.62N2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利用(2.6)式
积分之
2.10在催化剂上进行三甲基苯的氢解反应:
反应器进口原料气组成为66.67%H2,33.33%三甲基苯。在0.1Mpa及523K下等温反应,当反应器出口三甲基苯的转化率为80%时,其混合气体的氢含量为20%,试求:
(1)(1)此时反应器出口的气体组成。
(2)(2)若这两个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组分
摩尔分率yi0
摩尔数ni0(mol)
CH3OH
2/(2+4+1.3)=0.2740
27.40
空气
4/(2+4+1.3)=0.5479
54.79

1.3/(2+4+1.3)=0.1781
17.81
总计
1.000
100.0
设甲醇的转化率为XA,甲醛的收率为YP,根据(1.3)和(1.5)式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A、nP和nc分别为:
组分
摩尔质量
摩尔分率yi
CO
28
15.49
H2
2
69.78
CO2
44
0.82
CH4
16
3.62
N2
28
10.29
总计
100
其中冷凝分离后气体平均分子量为
M’m=∑yiMi=9.554
又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g/h。对整个系统的N2作衡算得:
5.38B/28×1000+0.1029A=2.92 (A)
20
30
40
50
60
70
试求当进口原料气体流量为50ml/min时CO的转化速率。
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

反应工程考试习题库及答案

反应工程考试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 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 3. 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质、传热、动量传递)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

(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8.“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______。

(D ) A .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 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A ) A. 能量传递 B. 质量传递 C. 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1. 均相反应是指_。

(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同一相)2. aA + bBpP + sS 对于反应,则=P r _______)(A r -。

(ap)3.着眼反应组分K 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

(00K KK K n n n -=χ)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

(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βαB AC A C C K r =-,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C K ,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P K ,则C K =_______P K 。

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

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

反应工程复习题答案1. 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2. 反应速率定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反应速率定律的一般形式为:\[ \text{速率} =k[\text{A}]^m[\text{B}]^n \],其中 \( k \) 是速率常数,\( [\text{A}] \) 和 \( [\text{B}] \) 分别是反应物A和B的浓度,\( m \) 和 \( n \) 是反应级数。

3. 如何确定反应级数?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根据斜率确定反应级数。

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什么?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平衡位置。

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何?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6. 什么是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均相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同一相中进行的反应,而非均相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不同相中进行的反应。

7. 什么是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反应的热力学涉及反应的平衡状态和自由能变化,而动力学则涉及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8. 如何通过实验确定反应的活化能?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使用阿伦尼乌斯方程 \( k = Ae^{-E_a/RT} \) 来确定活化能 \( E_a \),其中 \( A \) 是指前因子,\( R \) 是气体常数,\( T \) 是绝对温度。

9. 什么是链反应?链反应是一种反应机理,其中反应物分子通过一系列中间体和自由基的连续反应生成产物。

10. 什么是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的选择性是指在多步反应中,特定产物生成的比例,通常用来衡量反应的效率和专一性。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包括:A. 搅拌槽式B. 填充床式C. 流化床式D. 所有以上选项2.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包括:A. 滞后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减期E. 所有以上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操作模式?A. 批式操作B. 连续操作C. 半连续操作D. 周期性操作二、填空题1.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主要因素。

2. 在生物反应器中,_________是用来描述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参数。

3.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分为_________代谢和_________代谢。

三、简答题1. 简述批式操作和连续操作的区别。

2. 描述生物反应器中氧气传递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生物反应器的体积为1000升,其中微生物的浓度为5克/升。

如果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为0.2/小时,计算1小时内生物量的增长量。

2. 给定一个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其气体流量为1000升/分钟,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如果反应器的体积为5立方米,计算在30分钟内氧气的总传递量。

五、论述题1. 论述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和传质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如何优化这些过程。

2. 分析在工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对生物反应器进行规模放大,并讨论规模放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制药公司使用生物反应器生产抗生素。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发现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突然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一个废水处理厂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

请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分析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实验设计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评估不同搅拌速度对微生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2.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生物反应器中氧气的溶解度。

八、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反应工程的原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及答案

题目:全混流连续操作反应器,反应器内温度、浓度处处均匀一致,故所有物料粒子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相同。

正确答案:错题目: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下列反应器处理物料,比较反应器有效容积的大小。

①单段全混流反应器(V R1)②四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2)③两个体积相同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V R3)④平推流反应器(V R4)则(V R4)>(V R2)>(V R3)>(V R1)正确答案:错题目:设备放大,造成微元停留时间分布和返混程度改变,放大时反应结果恶化。

正确答案:对题目:生产能力是相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体积所能获得的(产物量),或完成相同生产任务,所需反应器的(体积)。

题目:化工生产中应用于均相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器主要有(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

题目: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器)、(密封装置)和(换热装置)等。

题目:手孔或人孔的安设是为了检查(内部空间)以及安装和拆卸设备(内部构件)。

题目:釜式反应器中夹套式换热器适用于传热面积(较小),传热介质压力(较低)的情况。

题目:基元反应的级数即为化学反应式的(计量系数),对非基元反应的级数通过(实验)确定。

题目:单一反应利用(转化率)可以确定反应物转化量与产物生成量之间的关系。

题目:间歇反应,只要C AO相同,无论处理量多少,达一定(转化率)每批所需的(反应时间)相同。

题目:对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全混釜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大),平推流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小),多釜串联全混釜所需有效体积(介于其间)。

题目:一级不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为(-r A =kC A a ),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为(kt )x 11ln(A =-)。

题目:复合反应动力学为由两个以上(化学反应计量式)或(动力学方程式)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

题目:间歇釜式反应器有效体积不但与(反应时间)有关,还与(非生产时间)有关。

反应工程第三版第八章答案

反应工程第三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习题1. 以25℃的水用逆流接触的方法吸收空气中的CO 2,试求在操作时(1) 气膜和液膜的相对阻力是多少?(2) 采用哪种最简单形式的速率方程来设计计算吸收塔。

已知CO 2在空气和水中的传质数据如下: k AG =0.789mol·hr -1·m -2·kPa -1 k AL =0.025m·h -1H A =0.329mol·m -3·kPa -1 解74.24000417.004.019.3039789.01251111110139.8596.121267.11259.3039789.01111AAL AL AL 3ALA AGAG =+=⨯+=+=⨯=+=+=+=-H k k K k H k K总阻力:122.863 气膜1.267,占1.03% 液膜121.596 占98.97% 总阻力:0.040417 气膜0.000417 占1.03% 液膜0.04 占98.97% 所以忽略气膜阻力()⎪⎪⎭⎫ ⎝⎛-=-=-=-AL A AG AL AAAG AI AL AI AL Ad d d d c H p S k t n H p c c c S k tn2. 若采用NaOH 水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 2,反应过程属瞬间反应CO 2+2OH -=2H 2O+CO 32-吸收温度为25℃(题1数据可用),请计算:(1) 当p CO2=1.0133kPa ,c NaOH =2mol·L -1时的吸收速率; (2) 当p CO2=20.244kPa ,c NaOH =0.2mol·L -1时的吸收速率; (3) 他们与纯水吸收CO 2比较,速率比是多少? 解 (1)2 12AG AG AAI 0BL BL 3BL 3AGBL AL AL AG A B 0BL h m mol 8.00133.1789.0d d 0m kmol 2m kmol 064.00133.125789.012----⋅⋅=⨯==-∞→=>⋅=⋅=⨯⎪⎭⎫ ⎝⎛⎪⎭⎫ ⎝⎛--=⎪⎪⎭⎫ ⎝⎛⎪⎪⎭⎫ ⎝⎛⎪⎪⎭⎫ ⎝⎛=p k tn p c c c p D D k k c βαα((2)12AL A AG A 3AIBL AL BLB A 3A AI AI BL 0BL 3BL 3AG BLAL ALAG A B 0BL h m mol 285.2244.20015.16259.3039789.01111d d 015.161066.62.012111066.69.303920244m kmol 2.0m kmol 28.1244.2025789.012------⋅⋅=⨯⨯+=+=-=⎪⎭⎫ ⎝⎛⨯⎪⎭⎫ ⎝⎛--+=⎪⎪⎭⎫ ⎝⎛⎪⎪⎭⎫ ⎝⎛⎪⎪⎭⎫⎝⎛+=⨯===>⋅=⋅=⨯⎪⎭⎫ ⎝⎛⎪⎭⎫ ⎝⎛--=⎪⎪⎭⎫ ⎝⎛⎪⎪⎭⎫⎝⎛⎪⎪⎭⎫ ⎝⎛=βααβααk H k t n c c D D H p c c c c p D D k k c (3) 纯水吸收CO 2时,β =1 p =1.0133kPa 时,纯水00825.0259.3039789.010133.1d d A=+=-tn用NaOH 吸收8.0d d A =-t n速率比为0.8/0.00825=97纯水吸收CO 2时, p =20.244kPa 时,纯水1648.0259.3039789.01244.20d d A=+=-tn速率比为2.285/0.1648=13.873. 用纯水分别吸收氮气中的NH 3,以及CO 和O 2,已知在操作温度(10℃)下NH 3的溶解度系数H A =990mol·m -3·kPa -1;CO 、O 2溶解度系数H A =9.9×10-3 mol·m -3·kPa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 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 (1) 反应的选择性;(2) (2) 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A P 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n P =n A0Y P =18.96 mol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n N =n N0=43.28 mol1. 2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原料气 Bkg/h 粗甲醇 Akmol/h100kmol 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原料气冷凝分离后的气体CO 26.82 15.49H268.25 69.78CO21.46 0.82CH40.55 3.62N2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在操作压力及温度下,其余组分均为不凝组分,但在冷凝冷却过程中可部分溶解于粗甲醇中,对1kg粗甲醇而言,其溶解量为CO29.82g,CO9.38g,H2 1.76g,CH42.14g,N25.38g。

若循环气与原料气之比为7.2(摩尔比),试计算:(1)(1)一氧化碳的单程转换率和全程转化率;(2)(2)甲醇的单程收率和全程收率。

解:(1)设新鲜原料气进料流量为100kmol/h,则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进料原料其中xi =yi i i i m i iM’m=∑y i M i=9.554又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g/h。

对整个系统的N2作衡算得:5.38B/28×1000+0.1029A=2.92 (A) 对整个系统就所有物料作衡算得:100×10.42=B+9.554A (B) 联立(A)、(B)两个方程,解之得A=26.91kmol/h B=785.2kg/h反应后产物中CO摩尔流量为FCO=0.1549A+9.38B/(28×1000)将求得的A、B值代入得FCO=4.431 kmol/h故CO的全程转化率为由已知循环气与新鲜气之摩尔比,可得反应器出口处的CO摩尔流量为F’CO,0=100×0.2682+7.2×100×0.1549=138.4 kmol/h所以CO的单程转化率为产物粗甲醇所溶解的CO2、CO、H2、CH4和N2总量D为粗甲醇中甲醇的量为(B-D)X甲/Mm=(785.2-0.02848B) ×0.8915/32=21.25 kmol/h所以,甲醇的全程收率为Y总=21.25/26.82=79.24%甲醇的单程收率为Y单=21.25/138.4=15.36%2 反应动力学基础2.1在一体积为4L的恒容反应器中进行A的水解反应,反应前 A的含量为12.23%(重量),混合物的密度为1g/mL,反应物A的分子量为88。

在等温常压解: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A的浓度变化数据,作出CA~t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t=3.5h时该点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为由(2.6)式可知反应物的水解速率为2.2在一管式反应器中常压300℃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催化剂体积为10ml,原料气中CO的含量为3%,其余为N2,H2气体,改变进口原料气流量Q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故反应速率可表示为:用XA ~VR/Q作图,过VR/Q=0.20min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dXA/d(VR/Q)值α。

故CO2.3已知在Fe-Mg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式中yCO 和yC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压力及700K时反应速率常数kW等于0.0535kmol/kg.h。

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m2/g,堆密度为1.13g/cm3,试计算:(1)(1)以反应体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V。

(2)(2)以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g。

(3)(3)以分压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g。

(4)(4)以摩尔浓度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C。

解:利用(2.10)式及(2.28)式可求得问题的解。

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换算成m 2/m 3。

2.4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 →C+D ,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若将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 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min 时A 的转化率。

解:由题中条件知是个等容反应过程,且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相等,即为1.5mol/l ,故可把反应速率式简化,得由(2.6)式可知代入速率方程式化简整理得积分得解得X A =82.76%。

2.5氨合成塔入口的气体组成为3.5%NH 3,20.8%N 2,62.6%H 2,7.08%Ar 及5.89CH 4。

该塔是在30MPa 压力下操作。

已知催化剂床层中某处的温度为490℃,反应气体中氨含量为10%(mol ),试计算该处的反应速率。

在Fe 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速率式为:逆反应的活化能417.5810/=⨯E J mol 。

450℃时30.5322277()/=⋅k m MPa m h ,且212/=P k k K ,490℃时,Kp 可按下式计算:472log 2047.8/ 2.4943log 1.25610 1.856410 3.206--=--⨯+⨯+p K T T T T 注:m 3为标准立方米。

解:题中给出450℃时的k 2值,而反应是在490℃下,故首先要求出490℃时的k 2值。

利用(2.27)试,求出频率因子A:44217.5810/8.314723162'1617.5810/8.314723430.532exp()exp()2277/ 1.14510exp() 1.14510 1.05510()/.-⨯⨯-⨯⨯-=-===⨯-==⨯=⨯E k A RTE A k e RTE k A e m MPa m h RT490℃的Kp 值由题给公式计算出4722log 2047.8/763 2.4943log763 1.25610763 1.8564107633.206 1.25245.59210 ---=--⨯⨯+⨯⨯+=-=⨯p p K K 求k 1值:求各组分的分压值:反应速率为:2.6下面是两个反应的T-X 图,图中AB 是平衡曲线,NP 是最佳温度曲线,AM 是等温线,HB 是等转化率线。

根据下面两图回答:(1) (1) 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2) (2) 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3) (3) 在等温线上,A,D,O,E,M 点中哪一点速率最大,哪一点速率最小?(4) (4) 在等转化率线上,H,C,R,O,F 及B 点中,哪一点速率最大,哪一点速率最小?(5) (5) 在C,R 两点中,谁的速率大?(6) (6) 根据图中所给的十点中,判断哪一点速率最大?解: 图2.1 图2.2(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2)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3)M 点速率最大,A 点速率最小 M 点速率最大,A 点速率最小(4)O 点速率最大,B 点速率最小 H 点速率最大,B 点速率最小(5)R 点速率大于C 点速率 C 点速率大于R 点速率(6)M 点速率最大 根据等速线的走向来判断H,M 点的速率大小。

2.7在进行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动力学研究中,采用B106催化剂进行试验,测得正反应活化能为49.62910/⨯J mol ,如果不考虑逆反应,试问反应温度是550℃时的速率比反应温度是400℃时的速率大多少倍?解:从题中可知,反应条件除了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而温度的影响表现在反应速率常数k 上,故可用反应速率常数之比来描述反应速率之比。

2.8常压下,在钒催化剂上进行SO 2氧化反应,原料气组成为7%O 2及82%N 2。

试计算转化率为80%时的最佳温度。

二氧化硫在钒催化剂上氧化的正反应活化能为49.21110/⨯J mol ,化学计量数等于2,反应式为: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该反应的热效应49.62910/-=⨯r H J mol 。

解:(1)求出转化率为80%时各组分的分压:(2P (3)求平衡温度Te(4)利用(2.31)式求逆反应活化能E 值(5)利用(2.31)式求最佳温度T OP2.9在一恒容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液相反应:式中r R ,r D 分别表示产物R 及D 的生成速率。

反应用的原料为A 与B 的混合物,其中A 的浓度为2kmol/m 3,试计算A 的转化率达到95%时所需的反应时间。

解: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应为两反应速率之和,即利用(2.6)式积分之2.10在催化剂上进行三甲基苯的氢解反应:反应器进口原料气组成为66.67%H 2,33.33%三甲基苯。

在0.1Mpa 及523K 下等温反应,当反应器出口三甲基苯的转化率为80%时,其混合气体的氢含量为20%,试求:(1) (1) 此时反应器出口的气体组成。

(2) (2) 若这两个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则出口处二甲基苯的生成速率是多少?解:以100mol 为计算基准,设X 为三甲基苯的转化率,Y 为生成的甲苯摩尔数。

(1) (1)66.67-33.33X-Y=20解得Y=66.67-33.33×0.8-20=20.01kmol (甲苯量)生成的二甲基苯量:33.33×0.8-20.01=6.654kmol生成的甲烷量:33.33×0.8+20.01=46.67kmol剩余的三甲基苯量:33.33×(1-0.8)=6.666kmol氢气含量为:20kmol故出口尾气组成为:三甲基苯6.666%,氢气20%,二甲基苯6.654%,甲烷46.67%,甲基苯20.01%。

(2) (2) 由题给条件可知,三甲基苯的出口浓度为:2.11在210℃等温下进行亚硝酸乙脂的气相分解反应:该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14411.3910exp( 1.89710/)()-=⨯-⨯k T s ,若反应是在恒容下进行,系统的起始总压为0.1013MPa ,采用的是纯亚硝酸乙脂,试计算亚硝酸乙脂分解率为80%时,亚硝酸乙脂的分解速率及乙醇的生成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