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合集下载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专科)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专科)

201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分,第小题1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C )A、例证法B、概括法C、对比法D、类比法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D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C )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D )A、比喻B、比拟C对偶D排比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C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D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7、《香市》的作者是( B )A、鲁迅B、茅盾C、巴金D、宗璞8、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A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9、《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这里的“长锸”象征着( C )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1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B )A、下担捋髭须B、脱帽著帩头C、来归相怨怒D、十五颇有余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D )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13、《长恨歌》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内容是(D )A、杨家女倾国倾城B、唐明皇重色误国C、杨贵妃马嵬殒命D、太真女仙山寄情14、《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B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5、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D )A、梧桐与鸳鸯B、旧栖与新垅C、空床与南窗D、自己与亡妻16、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D )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狐苦无依之悲17、《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A )A、建筑美B、音东美C、竟象美D、情感美18、《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A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C、古典诗词竟境的化用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19、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A )A、自然天性B、鬼母教养C、环境影响 D 、自我修养20、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A )A、王三胜买艺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C、孙老者求艺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包含使动词的有(AC )A、舞幽壑之潜蛟B、寄蜉蝣于天地C、泣孤舟之嫠妇D、挟飞仙以遨游E、哀吾生之须臾23、《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于地坛的象征意义有(ACD )A、深沉的母爱B、建筑的壮美C、“我”倔强的“心魂”D、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E、死亡的慰藉24、《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ABDE )A、期约不遇的忧伤B、向往理想的爱情C、终成眷属的喜悦D、反复追寻的执著E、暂且逍遥的自慰25、《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A B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试题及答案-(15)学习资料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试题及答案-(15)学习资料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试题及答案-(15).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使用的论证方式是()A.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B.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C.一般结论是所有个别事例的总和D.由某些方面相反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引用的语句中,出自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是()A.老夫喜作黄昏颂B.蚍蜉撼树谈何易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推导出“必须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对比4.朱自清曾经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太阳社C.左联D.创造社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驳斥的农家的观点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6.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陆游7.下列说明文中,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的是()A.《桥的运动》B.《白丝翎羽丹砂顶》C.《苏州园林》D.《菊花》8.《白丝翎羽丹砂顶》:“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比喻B.举例C.诠释D.引用9.下列科学小品中,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的是()A.《统筹方法平话引子》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C.《菊花》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下列文句中,与“这些长期食客内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运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B.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C.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D.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1.《追悼志摩》一文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是()A.状物抒情B.写景抒情C.说理抒情D.叙事抒情12.老舍创作的最著名的剧本是()A.《屈原》B.《月牙儿》C.《蔡文姬》D.《茶馆》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A.母亲到地坛中找我B.都在为我默默祈祷C.都是为我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D.都给我人生哲理的启迪14.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的是()A.臣愿奉璧往使B.璧有瑕,请指示王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15.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C.身且死,何以货为D.吾腰千钱,重,是以后16.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分叙B.顺叙C.倒叙D.插叙1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下片的首句是()A.欲与天公试比高B.江山如此多娇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8.下列诗句中,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词语句中,通过人物举动表达情感的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0.下列词作中,表现作者关心国事、渴望北伐的爱国精神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04729)本试卷共7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A.礨空之在大泽 B.中国之在海内C.梯米之在大仓 D.毫末之在于马体2.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A.顺与逆 B.成与败 C.强与弱 D.幸与蹇3.《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A.伊尹 B.老子 C.孔子 D.孟子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 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 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A.背诵《汉书》 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 D.操纸笔立书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而“国人皆不欲”的原因是A.胡服过于窄小 B.公子成极力反对C.胡服便于骑射 D.夷夏有别的观念7.《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的语句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体现了笔调诙谐特点的是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B.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C.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D.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9.《香市》中说“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作者是想说明A.从前的农村有着最理想的经济形态B.大革命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风光C.往日农村尽管人迹罕至,但香市热闹非凡D.农村自然经济被破坏,新变化未带来繁荣10.《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长宣子孙”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对遥远旧梦的怀念 B.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C.对祖辈的亲密回忆 D.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11.《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她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 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 D.不满“墨猪”之评12.下列《哭小弟》语句中,使用了肖像描写方法的是A.小弟说起这话时依然面带笑容,毫不介意B.她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C.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D.她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13.下列词语中,对《饮酒》(其五)全诗构思起纲领作用的是A.忘言 B.人境 C.南山D.心远14.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因情造景的是 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B.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C.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D.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5.《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使用反诘句“同来何事不同归”、“谁复挑灯夜补衣”,所达到的抒情效果是A.重章叠句,创造凄美的意境,意在言外 B.突兀而起,把情感推向高潮,动人心弦 C.凸显事理颠倒的假象,表示内心的焦虑不安D.增强语气,表示屈居下僚、未尽其才的愤懑16.下列宋词语句中,使用了当时口语的是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1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其中“君莫舞”三字的深层情感内涵是A.警告谗害忠良者 B.感慨历史兴亡 C.惋惜春天的离去 D.讽刺红颜祸水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啊”的象征意义是A.饱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B.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的痛苦记忆C.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D.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19.《婴宁》中婴宁的自然天性受到社会束缚的具体表现是A.矢不复笑 B.忍笑而立 C.笑辄不辍 D.反笑为哭20.下列作品中,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的是A.《断魂枪》 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 D.《麦琪的礼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2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2

11.《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 )A、良⼼之安顿B、⼈格之确⽴C、灵魂之救度D、梦想的神圣境界12.下列⽂句中使⽤了⽐拟⼿法的是( )A、傩戏中的⽔神李冰⽐⼆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B、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杖⽟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C、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崩即⾄,浑⾝起⼀种莫名的紧张,⼜紧张得急于趋附D、长城的⽂明是⼀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明是⼀种灵动的⽣活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间纯真的感情D、⼀个美丽的梦14.史铁⽣《我与地坛》⼀⽂反复表述的是( )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D、对⼈⽣命运的思考15.就刻画⼈物⽽⾔,"完璧归赵"之事是( )A、只写相如B、侧重写相如兼写廉颇C、侧重写廉颇兼写相如D、只写廉颇⼆、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 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四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分。

21.下列⼈物中,《⾃学成才要有⽂史知识》⼀⽂认为是⼆⼗世纪青年⾃学成才典范的有( )A、竺可桢B、鲁迅C、苏步青D、郭沫若E、话德珩22.《论⽓节》阐释了"⽓"与"节"的内涵,认为"⽓"的特点有( )A、敢作敢为B、集体⾏动C、积极战⽃D、有所不为E、静⽌不变23.下列⽂章中,属于科学⼩品的有( )A、《我们肝⼦⾥的⾷客》B、《菊花》C、《都江堰》D、《箱⼦岩》E、《⽩丝翎⽻丹吵顶》24."我看出来:象初⽇那样挂在天空⾥的就是先⽣燃烧的⼼。

我第⼀眼只⽜奶到⼀颗⼼。

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的慈祥的脸不是就在那⼉?他笑得多么快乐"。

这段话中使⽤的修辞⼿法有( )A、排⽐B、对偶C、⽐喻D、反诘E、层递25.下列⽂章属于记事散⽂的有( )A、《柳敬亭说书》B、《狱中杂记》C、《蝜蝂》D、《北京的春节》E、《秋夜》第⼆部分⾮选择题三、词语解释题(本⼤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 分)26.敏于事⽽慎于⾔敏于事:27.则是厉民⽽以⾃养也厉民:28.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是以:29.周武王之⾂,三千⼈为⼀⼤朋,⽽周⽤以兴⽤以兴:30.要我格守的教诲格守:四、简析题(本⼤题共3 ⼩题,每⼩题10 分,共30 分)31.阅读下列⽂字,回答问题。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txt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

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2.鲁迅所批评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的作者是()A、林语堂B、刘百昭C、陈西滢D、杨荫榆3.朱自清参加过的文学团体是()A、创造社B、太阳社C、左联D、文学研究会4.唐宋八大家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是()A、欧阳修B、柳宗元C、韩愈D、苏轼5.《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作者借此指的是()A、要选择典型材料B、要有深刻的主题C、要重视语言艺术D、要有直接生活知识6.《谈的人物和结构》中,说明人物与结构特点时都被用作例证的人物是()A、林冲、杨志B、林冲、鲁达C、杨志、鲁达D、柴进、洪教头7.《桥斩运动》引述《史记。

苏秦列传》里尾生守约的故事,用以说明()A、桥是不会大动的B、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C、桥在外因作用下产生“变形”D、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8.下列说明文中,主要以典型例证来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解决的是()A、《苏州园林》B、《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C、《桥的运动》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9.《菊花》引用陶渊的诗句“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说明的是()A、菊花可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B、菊花是使人延年益寿的药物C、菊花可以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D、菊花已成为人们欣赏的花种10.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是()A、一个个两条腿走来走去的动物,还是细菌的游行大饭店呀B、在成年人,肚子饿的时候,油锅里没有菜煮,细菌也不来了C、有胃病的人,胃汁的酸性太弱,细菌仍得以自全,并且如“八叠球菌”和“寄腐杆菌”等,竟毫无顾忌地就在厨房里组织新家庭D、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川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11.《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A、良心之安顿B、人格之确立C、灵魂之救度D、梦想的神圣境界12.下列文句中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A、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B、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C、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D、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一个美丽的梦14.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15.就刻画人物而言,“完璧归赵”之事是()A、只写相如B、侧重写相如兼写廉颇C、侧重写廉颇兼写相如D、只写廉颇16.《毛颖传》中将墨拟成的人名是()A、管城子B、绛人陈玄C、褚先生D、弘农陶泓17.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是()A、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B、白云一片去悠悠,表枫浦上不胜愁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18.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9.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A、今夕是何年B、起舞弄清影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D、月有阴晴圆缺20.《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下一句是()A、日晚倦梳头B、欲语泪先流C、也拟泛舟D、载不动,许多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卷及答案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卷及答案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中指出创业者应有的节操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勤俭节约、清正廉洁D.同心同德、顾全大局「」2.《科学的春天》中所引用的白居易作品中的句子是A.“蛾蜉撼树谈何易”B.“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中心论点是A.狗性总不会改变的B.“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C.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D.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下列语句中,作者用来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主题思想的是A.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须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8.古代有画家,画人像眼睛时,要留待精神最好的时候才下笔C.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D.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厨房大师傅更是深知“此中三味” 「」5.下列作家中,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参加“左联”任执行书记的是A.鲁迅B.茅盾. 若古D.巴金「」6.《谏太宗十思疏》中“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A.对偶、对比B.对偶、比喻C.对比、比喻D.对偶、排比「」7.《白丝翎羽丹砂顶》一文指出,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记载,见于A.《左传》B.《诗经》C.《庄子》D.《吴越春秋》「」8.下列作家中,身残志坚长期从事科普创作的是A.华罗庚B.贾祖璋C.高士其D.史铁生「」9.下列各句中,与“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运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比如,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

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

04年4月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b.比喻c.反问d.设问2.《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这说明写文章应该()。

a.选择典型材料b.有深刻主题c.重视语言艺术d.有直接生活知识3.《咬文嚼字》是从修改文字的实例谈起的,这个实例出自()。

a.曹雪匠《红楼梦》b.施耐庵《水浒》c.司马迁《史记》d.郭沫若《屈原》4.先秦时期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观点的是()。

a.儒家b.农家c.法家d.道家5.《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江海下百川”喻指()。

a.时间流逝b.容纳万物c.冲决一切d.谦和虚心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迁都”之事驳斥的是()。

a.致谤b.拒谏c.生事d.侵官7.下列作者介绍正确的是()。

a.竺可桢是著名的桥梁专家b.华罗庚是著名的物理学家c.杨宪益是著名的植物学家d.高士其是著名的科普作家8.《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不但恒星会爆发,而且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也会爆发,还会爆发得更强烈。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b.比喻c.诠释d.定义9.《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着重说明的是()。

a.古人畏惧沙漠的原因b.现代科学家在沙漠畅行无阻的原因c.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形成的原因d.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形成的原因10.《苏州园林》一文说明的逻辑顺序是()。

a.由现象到本质b.由原因到结果c.由结果推及原因d.由概括到具体11.在《追悼志摩》中提到的用“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警告志摩的是()。

全国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

全国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

全国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近日,全国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公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试题难度、答题技巧、备考建议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试题难度本次月考语文试题共分为两个部分,十个大题,共计100分。

整体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语言文字、修辞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古代文学部分主要从《离骚》、《诗经》等经典作品中选取了几道难度适中的选择和填空题,难度同往年有所区别。

现代文学部分涵盖了近现代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等内容,考察对文学的整体掌握能力。

语言文字部分主要考察汉字的词义及造字规律等知识点,难度较低。

修辞部分涵盖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难度稍高。

总之,试题难度适中,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答题技巧1. 阅读理解要准确——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认真阅读每个题目,避免过早猜测和主观臆断。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在纸上做出相应的笔记或标记,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2. 重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考试内容占比很大,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离骚》、《诗经》等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准确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在含义和文化背景。

3. 注意语言文字——汉字的词义及造字规律等内容虽然难度较低,但对于考生来说也不可小视。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生僻字及其用法进行记忆,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字形演变规律,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三、备考建议1. 多读好书——语文考试需要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多读一些名著、经典作品,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和考试成绩。

2. 加强自测——月考试题包含了很多经典题目,考生可以通过自我测试的方式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逐渐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3. 多做试卷——针对语文试题的复杂度和多样性,考生需要多做一些试卷,检验自己对各类试题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熟练度,积极提升答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试题
课程代码:0001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鲁迅所批评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的作者是( )
A、林语堂
B、刘百昭
C、陈西滢
D、杨荫榆
3.朱自清参加过的文学团体是( )
A、创造社
B、太阳社
C、左联
D、文学研究会
4.唐宋八大家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苏轼
5.《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作者借此指的是( )
A、要选择典型材料
B、要有深刻的主题
C、要重视语言艺术
D、要有直接生活知识
6.《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说明人物与结构特点时都被用作例证的人物是( )
A、林冲、杨志
B、林冲、鲁达
C、杨志、鲁达
D、柴进、洪教头
7.《桥斩运动》引述《史记·苏秦列传》里尾生守约的故事,用以说明( )
A、桥是不会大动的
B、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
C、桥在外因作用下产生"变形"
D、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
8.下列说明文中,主要以典型例证来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解决的是( )
A、《苏州园林》
B、《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C、《桥的运动》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9.《菊花》引用陶渊的诗句"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说明的是( )
A、菊花可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
B、菊花是使人延年益寿的药物
C、菊花可以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
D、菊花已成为人们欣赏的花种
10.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
A、一个个两条腿走来走去的动物,还是细菌的游行大饭店呀
B、在成年人,肚子饿的时候,油锅里没有菜煮,细菌也不来了
C、有胃病的人,胃汁的酸性太弱,细菌仍得以自全,并且如"八叠球菌"和"寄腐杆菌"等,竟毫无顾忌地就在厨房里组织新家庭
D、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和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
11.《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 )
A、良心之安顿
B、人格之确立
C、灵魂之救度
D、梦想的神圣境界
12.下列文句中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
A、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
B、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C、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
D、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 )
A、丰收的年景
B、美好的爱情
C、人间纯真的感情
D、一个美丽的梦
14.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
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
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
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15.就刻画人物而言,"完璧归赵"之事是( )
A、只写相如
B、侧重写相如兼写廉颇
C、侧重写廉颇兼写相如
D、只写廉颇
16.《毛颖传》中将墨拟成的人名是( )
A、管城子
B、绛人陈玄
C、褚先生
D、弘农陶泓
17.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是( )
A、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B、白云一片去悠悠,表枫浦上不胜愁
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8.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炎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9.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20.《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下一句是( )
A、日晚倦梳头
B、欲语泪先流
C、也拟泛舟
D、载不动,许多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下列人物中,《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认为是二十世纪青年自学成才典范的有( )
A、竺可桢
B、鲁迅
C、苏步青
D、郭沫若
E、话德珩
22.《论气节》阐释了"气"与"节"的内涵,认为"气"的特点有( )
A、敢作敢为
B、集体行动
C、积极战斗
D、有所不为
E、静止不变
23.下列文章中,属于科学小品的有( )
A、《我们肝子里的食客》
B、《菊花》
C、《都江堰》
D、《箱子岩》
E、《白丝翎羽丹吵顶》
24."我看出来:象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燃烧的心。

我第一眼只牛奶到一颗心。

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

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排比
B、对偶
C、比喻
D、反诘
E、层递
25.下列文章属于记事散文的有( )
A、《柳敬亭说书》
B、《狱中杂记》
C、《蝜蝂》
D、《北京的春节》
E、《秋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于事:
27.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厉民:
28.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是以:
29.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用以兴:
30.要我格守的教诲
格守: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不仅人类的肝皮是细菌的饭店,狮虎熊象,牛羊狗鼠,燕雁鸦雀,龟蛇鱼虾,蛤蚌蜗螺,蜂蚁蚊蝇,乃至于蚯蚓蛔虫,举凡一切有脊椎和无脊椎的动物,只须有一个能吃的肚皮或食管,都是细菌的大小饭店、酒馆。

包饭馆。

不但如此,鼻孔喉咙还是细菌的咖啡馆,皮肤毛管还是细菌的小食摊,而地球上的一沟一壑一瓢一勺,莫不是它们乘风纳凉饮水喝茶之所。

细菌虽小,所占地盘之大,子孙之多,繁殖之速,食物之繁,无微弗至,无孔不入,诚人类所不敢望其肩膊。

所以这世界的主人翁,生物的产席,与其让人类窃称,不如推举细菌。

(1)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2)这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3)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写出文中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32.阅读下列文字,问答问题: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1)这段文字出自夏衍的名作《包身工》。

这里所写的是什么现象?
(2)作者为什么用"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来描写带工?
(3)如何理解"饲养"一词?为什么加引号?
3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要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举例说明这段话使用的论证方法。

(3)这段话出自哪篇文章?文章属于何种文体?作者是谁?文章是写给谁的?
五、作文(30分)
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说过,油井滑压力就喷不出原油,人没有压力就干不好工作。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