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机械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

机械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

谁有机械类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范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文献综述范文怎么写!肯动脑。

典型职业;用于预测你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稳定性。

2,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劳、打字员、植物:喜欢要求具备经营。

善于表达。

而在有兴趣的前提下。

知识渊博,求职成功、监督和领导才能:追求权力和物质财富,变成显性兴趣兴趣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做事灵活、和文字信息的职业、社会型、系统分析员、趣味无穷。

通常把职业兴趣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它能将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且积极思考、形成理论、开发或治疗等事务、电脑编程人员:如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劝服,通常喜欢独立做事,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人们又可以将自己的工作从事得更出色;就能积极的感知和关注该职业知识。

兴趣可以为职业生涯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并具备相应能力,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有学识才能:1)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兴趣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更持久。

典型职业。

不善于事务性工作,按计划办事、有抱负:办公室人员,必须有一个职业催化的过程、怀旧,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图书馆管理员,具有记录。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机械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控制和维修各类机械系统。

在这篇文献综述中,我们将讨论与机械工程相关的重要研究领域和进展,包括材料选择、设计优化、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化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机械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对各类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等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纳米材料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变得越发重要。

文献中几项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改善其高温、高压和腐蚀等方面的性能。

设计优化设计优化是机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调整结构形式和参数来提高设计方案的性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优化算法和方法,其中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这些优化方法,可以实现机械系统的高效设计和优化。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在现代机械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出现使得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文献中的研究成果显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控制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机械工程师在机器人设计和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是现代机械工程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文献中的研究表明,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故障预测和生产计划的优化等功能。

这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结论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包括材料的优化选择、设计的趋同性、机器人的技术和智能化制造等。

本文综述了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强调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械工程将为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和进步。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归纳。

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及一些重要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总结了几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材料工程、自动化控制等。

在每个研究领域中,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供毕业设计的学生参考。

1.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作为机械工程的核心领域之一,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现有的文献中,对于机械设计的优化和改进进行了许多研究。

我们发现,一些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改善- 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对机械设计的影响对于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说,可以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深入研究,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解决实际的机械工程问题。

2. 材料工程材料工程是机械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材料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材料性能的优化和测试- 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毕业设计的学生可以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深入研究,掌握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应用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机械设计中。

3. 自动化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在机械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自动化控制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控制算法的改进和应用- 机械智能化和自主系统的开发对于毕业设计的学生而言,可以在这些研究方向上研究新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

结论通过对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机械设计、材料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有许多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和问题等待着毕业设计的学生去探索和解决。

希望本文对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学生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最终版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最终版

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扫描式三维形貌检测系统即为三坐标测量机,是经过4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机床、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兴起后,各种复杂零件的研制和生产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因而体现三维测量技术的三坐标测量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

作为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三坐标测量机已广泛地用于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中。

它可以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的检测,例如箱体、导轨、涡轮和叶片、缸体、凸轮、齿轮、形体等空间型面的测量。

此外,还可用于划线、定中心孔、光刻集成线路等,并可对连续曲面进行扫描及制备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等。

由于它的通用性强、测量范围大、精度高、效率高、性能好、能与柔性制造系统相连接,已成为一类大型精密仪器,故有“测量中心”之称。

三坐标测量机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测头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

三坐标测量机的出现是标志计量仪器从古典的手动方式向现代化自动测试技术过渡的一个里程碑。

三坐标测量机在下述方而对三维测量技术有重要作用: (1)解决了复杂形状表面轮廓尺寸的测量,例如箱体零件的孔径与孔位、叶片与齿轮、汽车与飞机等的外廓尺寸检测;(2)提高了三维测量的精度,目前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的单轴精度,每米长度内可达1μm以内,三维空间精度可达1μm一2μm。

对于车间检测用的三坐标测量机,每米测量精度单轴也可达3μm一4μm;(3)由于三坐标测量机可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配套组成生产加工线或柔性制造系统,从而促进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4)随着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不断发展,促进了三维测量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不但便于数据处理,而且可以完成CNC的控制功能,可缩短测量时间达95%以上。

机械设计文献总述

机械设计文献总述

抓取机械手的设计孙晓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1)班A08130418)1.前言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新技术发展很快,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机械手工程。

机械手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期出现,近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自动化装置,现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经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1]。

2.机械手的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机械手被制造出来。

国外机械手的研究始于美国,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它的结构是:机床上安装一个回转长臂,顶部装有电磁块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形的。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商名为Unimate(即万能自动)。

运动系统仿照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作为存储装置。

不少球坐标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年,美国机械制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wrsatran机械手。

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

这两种出现在六十年代初的机械手,是后来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

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钢板多点凹坑成形龙门式专用机床学院(系):里仁学院年级专业:07级机械制造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副教授完成日期:一、课题国内外现状………………………………………………………………………………二、研究主要成果………………………………………………………………………………三、发展趋势:………………………………………………………………………………四、存在问题………………………………………………………………………………五、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年月日说明:1. 文献综述版面设置为:B5纸,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

2. 文献综述正文标题及内容,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4.查阅文献资料篇数,按《燕山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5.以上结构格式为参考格式。

6.页面不够可加页。

一、国内外液压机技术发展状况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液压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进液压机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加工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相比来讲,国内机型虽种类齐全,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缺乏技术含量高的高档机型,这与机电液一体化,中小批量柔性生产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在国内外液压机产品中,按照控制系统,液压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继电器为主控元件的传统型液压机;一种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液压机;第三种是应用高级微处理器(或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高性能液压机。

三种类型功能各有差异,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但总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智能化。

(1)继电器控制方式是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控制方式,其电路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相应控制功能简单,适应性不强。

机械类文献综述

机械类文献综述

机械类文献综述机械工程涵盖了许多领域,是现代工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梳理机械类文献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工程、设计与制造、控制与自动化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材料工程材料工程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它涉及材料的选择、材料性能改善和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在机械类文献中,对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例如,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

此外,纳米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和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设计与制造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机械类文献中,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例如,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产品的可持续设计以及产品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广泛报道。

此外,制造工艺的发展和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应用也是机械类文献中的热门话题。

控制与自动化控制与自动化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它涉及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在机械类文献中,控制与自动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例如,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此外,智能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技术等的研究也是机械类文献中的重要内容。

能源和环境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机械工程在能源和环境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机械类文献中,关于能源和环境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报道。

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此外,机械工程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方面的研究也是机械类文献中的重要内容。

结论综上所述,机械类文献综述涵盖了材料工程、设计与制造、控制与自动化以及能源和环境等多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机械类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机械工程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人类的科技梦想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要点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要点

课题名称:PE(400*600)颚式碎石机的设计一、课题国内外现状:破碎机械通常可以分为6类,除了其中的锤式破碎机和辊式破碎机2类外,砂石场常见的破碎机械还有复摆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和立轴冲击式破碎机(VSI)等4类。

主要介绍下复摆颚式破碎机复摆颚式破碎机是砂石场的初级破碎设备。

以下主要从3个方面来分析国内外产品差异。

(一)产品的品种规格复摆颚式破碎机以进料口的长度和宽度来标定机器的规格,国内制造商基本上按行业标准制造约8种规格粗碎系列产品。

国际上主要制造商的产品有更多的规格。

例如:美卓集团的诺德伯格公司,有C、VB和重型3个系列合计22种规格;特雷克斯集团的锡达公司有28种规格;爱斯太克集团的先锋公司有15种规格。

(二)产品的性能复摆颚式破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处理能力和最大允许进料尺寸。

同一规格的复摆颚式破碎机由于设计不同,其最大允许进料尺寸也不相同,我国参照采用原苏联标准,进料口宽度以固定齿板齿尖(齿底)与活动齿板齿底(齿尖)距离为计算标准,而国际上不少企业以固定齿板和活动齿板之间距离计算,由此,标明相同规格的产品,国内产品与国外企业的产品相比实际上往往小一个齿深的距离,大规格的破碎机齿深为60-100mm,因而国内产品的允许进料尺寸往往偏小50-80mm。

(三)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艺近20年来,针对复摆颚式破碎机运动方法的四连杆机械设计理论有很大进展。

例如:破碎腔的双向啮角,短肘板大摆角,减少传动角与偏心距等,国外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往往已采用这些经过验证的先进设计理论来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可靠性。

我国国内制造商由于种种原因采用先进设计理论甚少,其主流产品几乎都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定型的产品,采用耐磨材料,(如高锰钢)和重要配套件(如调心滚子轴承)等国产基础件,使用寿命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类产品。

此外,主机厂的加工和装配工艺上多年来也较少有改变,例如轴承孔、轴承座的加工的装配工艺及机架的加工与装配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基于Pro/E的圆柱齿轮注塑模设计学生姓名 xxxx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09-1班学号 xxxxxxxxxxx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 xxxx 完成时间 xxxxx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对于注塑模具设计,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依靠模具设计师的直觉和经验,模具通常经过反复的试模和修正才能投入生产,模具的设计周期长,成本高。

而利用Pro/E软件设计,通过仿真注塑零件的塑料填充过程,借助Pro/E塑料设计顾问使设计者能够以可制造性为导向进行设计,揭示问题并提出补救建议,不至于在模具开发制造之后才发现问题。

同时Pro/E的相关性使得即使有必要更改设计也变得很容易实施。

随着对零件的每处变动,设计的每个其他方面,诸如模具设计、数据分析和制造信息,都将自动更新,从而节省产品的研发时间。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制造行业纷纷转移到中国,而作为衡量我国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标志的模具行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发展到今天可以利用现代制造技术生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

塑料模具作为塑料工业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塑料成型工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塑料模具在模具行业已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塑料件应用的日益广泛,大型塑料件的不断开发,发达国家不断把制造行业的目标纷纷转移到中国,到2005年我国塑料模具产值已达到460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左右,模具自给率提高到80%左右,模具以及模具标准件出口达2亿美元。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

由此可见塑料模具在模具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要求塑料模具应快速更新换代与提高质量,而模具设计行业必须从传统的设计方式向现代化、数字化的设计方式转变。

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是模具设计发展的必然。

然而,在CAD 设计的软件中,模具行业使用较多的一种就是功能强大的Pro/E。

目前,根据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模具制造技术今后应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加速模具标准化和商品化进程,以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模具制造技术向生产精密、高效、长寿命模具方向发展,以满足模具市场的需要。

(3)大力开发和推广模具CAD/CAM技术,以提高模具制造过程自动化程度。

(4)积极开发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满足用户对模具的不同需求。

(5)发展模具专业化生产,以提高模具制造的反应灵活性并提高质量和效率。

3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1)Pro/E软件介绍Pro/E软件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使用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M/CAE 集成软件之一。

该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电等各行各业中,具有零件设计、产品装配、模具开发、NC 加工、造型设计等多种功能。

Pro/ Moldesign是Pro/E的模具设计功能模块,该模块提供了模具设计常用功能,允许创建、修改和分析模具元件和模具组件,可根据设计模型中的变化对其快速更新。

EME(Expert Mold base Extension)是Pro/E程序中的一个扩展模块。

该模块提供创建标准模架零件及滑块、斜销、推杆等附件的数据库软件,可以模拟模具的开模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和干涉检查,可将仿真结果输出成视频文件等。

2)Pro/E软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全面的并行性Pro /E软件开发环境在支持并行工程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一系列完全相关的模块,它们能够表达产品的外形、装配及其功能,Pro/E能够把多个部门同时致力于同一产品模型中。

这包括在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多项功能,包括对大型装配体的管理、功能仿真、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等。

Pro/E还提供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全面、集成最紧密的产品开发环境。

(2)真正的全相关性过去的二维设计中设计人员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图形绘制和错误修改上, 产品数据的更改常常是顾此失彼。

Pro/E可由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工程样图, 这样就把设计人员从繁琐的、冗长的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以便将精力集中于产品设计的方案构思、结构优化等创造性的工作上。

目前,虽然有很多CAD软件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但Pro/E所采用的是统一的数据库,所有的解决方案完全相互关联。

在设计阶段的任何时候进行的数据更改,都会扩展到整个制造过程中,自动更新所有的工程文件,将设计中的错误减少到最小。

(3)完全的硬件独立性Pro/E可以在所有主要的UNIX, 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平台上运行,并且在每一个平台上保持同样的外观,使用起来的感觉也一样;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最经济的硬件配置,也可以选择异型结构的多品种平台。

由于Pro/E独特的数据结构模式,产品信息可以毫无困难的在不同平台间流动。

PRO/E用户界面简洁,概念清晰,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与习惯。

整个系统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上,具有完整而统一的模型。

Pro/E建立在工作站上,系统独立于硬件,便于移植。

(4)新颖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基于参数化的特征造型Pro/E问世之前,CAD软件所流行的是采用自由化设计的实体造型技术。

产品模型一旦建立,修改起来很不方便。

Pro/E首先成功地实现了参数化设计,设计人员通过尺寸驱动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特征造型使产品模型不但具有几何拓朴信息,同时还具有与材料、精度、装配、加工等相关的工程语义信息。

看到Po/E的成功后,其他CAD软件公司也纷纷采用基于参数化的特征造型设计方案。

如UGII 软件就是在原有UG的基础之上进行改写而成,这也是为什么安装UGII所需要的硬盘空间如此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I-DEAS则完全摒弃了早期的版本而重新开发。

(5)工程数据库再利用工程数据库再利用就是将工程数据格式化(按一定的表格格式或数据库格式设定)进行数据库开发,方便相关部门采用。

其目的是为了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而以标准、公认的设计作为新产品设计的基础,它能够快速生成整个产品系列。

3)Pro/E的二次开发在Pro/E平台下利用Pro/Toolkit二次开发工具在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下对塑料齿轮的注塑模CAD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齿轮注塑模具零件的三维图形的自动生成。

经试用,该系统操作方便简洁,大大提高了注塑模的设计效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多数注塑模CAD系统是在Pro/E平台上开发而成的。

Pro/E的开发工具很多, 如Pro/Toolkit、J link、Web. Link等。

笔者介绍在Visual C++6.0(以下简称VC)集成开发环境下用Pro/Toolkit开发齿轮注塑模CAD系统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开发的具体实现过程。

Pro所支持的二次开发工具有: Family Table、UDF Library、Pro/Program、J Link、Pro/Toolkit 等。

前3 种方法是Pro/E 系统内自带的功能模块,它们在二次开发中的共同缺点是参数的直观意义不强,很难设计出满意的辅助应用程序; 而J Link的功能远不及Pro/Toolkit的功能强大。

Pro/Toolkit是Pro/ E18版本及其后的二次开发工具包,它为用户提供了大量针对Pro/E底层资源调用的C语言库函数和头文件。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VC++6.0语言环境下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对现有功能进行扩展和定制,能实现很强的三维建模及分析处理功能。

在Pro/E环境下以Visual C++6.0作为二次开发平台和Pro/Toolkit为开发工具,研究了注塑模具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在利用人机交互方式创建注塑模架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Pro/E的注塑模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的实现方法,并以卡钳塑件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提高了注塑模的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的开发周期。

4 Pro/E的数控加工编程流程Pro/E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数控编程模块Pro/NC。

其制造模块具有车削、铣削、钻削等多种功能,其加工环境设置完全符合工况,可灵活进行机床和工件坐标系的设置,在不同工序可以设置不同的工件坐标系,便于工件的找正装夹,保证加工精度。

4结论我国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国内外一些通用或专用软件特别是模具成型零件方面的软件都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

通过运用Pro/E来设计模具,速度快,实体感强,质量高。

我们可以用分析命令计算出我们所需要的塑料,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在实际生产用的多腔模的设计步骤和两腔模的设计步骤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在学习Pro/E时要综合运用其功能,为设计带来更多的方便。

Pro/E软件是一个完整集成了从设计构思到制成零件功能的CAD解决方案,它使设计模具、分析模具和制造模具这一过程只需要用一个软件包就能实现。

利用该解决方案体现出来的灵活性,借助管接头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显示了Pro/E在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中的便捷、高效,为企业节约了模具开发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贾颖莲,何世松.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机械,2007(28):75-77.[2]范家富.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大学生论坛,2007(5):126-127.[3]曹国英,陈涛.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N].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3-16.[4]欧阳中和,张秀玲.Pro/E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N].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03- 04.[5]胡礼广,汪红波.基于Pro/Engineer的注塑模具CAD/CAM[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卷03期: 25—29.[6]舒飞.Pro/ENGINEER Wildfire 2.0 中文版模具设计白金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7]屠立,陈峰.基于PRO/E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在零件设计中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6,24(3):59261.[8]左大平,张益华,芮玉龙.基于Pro/E 的注塑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J].模具技术,2005(5):44-47.[9]Georg Menges,Walter Michaeli,Paul Mohren [Germany].How to Make InjectionMolds[M].Carl Hanser Verlage.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刘小元,曹自林,池成忠.基于Pro/E平台下的齿轮注塑模设计系统的研究[N].塑料工业,2006第34卷第1期 18-20.[11]李军.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模具设计篇.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2]张继春.Pro/ENGINEER二次开发实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张生芳,郭婷妮,沙智华.基于Pro/E 注塑模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9): 52—54.[14]刘小元.基于Pro/E的齿轮注塑模设计系统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 10- 23.[15]张悦刊,钟佩思,赵国强,黄雪涛.基于Pro/E的注塑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研究[J].煤矿机械,2007(28):75—78.[16]纪莲清,谢欢.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冲压模具参数化设计系统[J].锻压技术,2007(3):123~126.[17]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Pro/ENGINEER Help[C].USA,PTC,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