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机器人行走机构 文献综述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机器人行走机构设计二级学院重庆汽车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主任时间评阅老师签字:机器人行走机构吴俊摘要:行走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行走机构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的和腿式的等,能适应地上、地下、水中、空中、宇宙等作业环境的各种移动机构。
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着手,介绍了行走机器人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介绍了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
关键字:机器人行走机构发展现状应用Keyword:robot travelling mechanism developing current situation application一,前言行走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于行走机器人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首先,要考虑移动方式,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的和腿式的等;其次,必须考虑驱动器的控制,以使机器人达到期望的行为;第三,必须考虑导航或路径规划。
因此,行走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形式的选型和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在机器人机构方面,应当结合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及各种场合的应用,开展丰富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对于行走机器人,研究能适应地上、地下、水中、空中、宇宙等作业环境的各种移动机构。
当前,对足式步行机器人、履带式和特种机器人研究较多,但大多数仍处于实验阶段,而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于其控制简单,运动稳定和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正在向实用化迅速发展,从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月球车到美国最近推出的NASA 行星漫游计划中的六轮采样车,从西方各国正在加紧研制的战场巡逻机器人、侦察车到新近研制的管道清洗检测机器人,都有力地显示出行走机器人正在以其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课题国内外现状多足步行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冗余驱动、多支链、时变拓扑运动机构, 是模仿多足动物运动形式的特种机器人, 是一种足式移动机构。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毕业设计_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

SHANGHAI UNIVERSITY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PROJECT (THESIS)题目: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学院: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目录摘要:-----------------------------------------------------------------------------------------------------1 ABSTRACT-------------------------------------------------------------------------------------------------1 1第一章绪论------------------------------------------------------------------------------------------4 2第二章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图形设计---------------------------------------------------8 3第三章仿人机器人的三维建模-----------------------------------------------------------------19 4第四章仿人机器人运动学仿真-----------------------------------------------------------------29 5第五章总结-----------------------------------------------------------------------------------------466 致谢---------------------------------------------------------------------------------------------------477 参考文献---------------------------------------------------------------------------------------------48基于OpenGL的机器人三维仿真环境设计摘要仿真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机器人仿真系统作为机器人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参考文献:
1. 张宗印, 杨爱民, 张晓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3): 1-14.
这篇文献综述了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的研究进展,对机械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2. 陆朝阳, 乔建平. 机械设计的新思维与新方法[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8, 37(11): 1677-1685.
本文介绍了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探讨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3. 吴炳方, 何平, 张晓光.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维[J]. 机械工程师, 2019, 50(13): 1-6.
这篇文章讨论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思维,探讨了机械设计在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发展方向。
4. 张峰, 王立生, 张明. 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研究与发展[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 50(8): 1-9.
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研究与发展,分析了机械设计在仿真、优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5. 雷磊, 邱志伟.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1, 40(7): 1076-1082.
这篇文章讨论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分析了机械设计在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机协同方面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些关于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参考文献,可以通过检索相关论文数据库获取详细信息。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名称:钢板多点凹坑成形龙门式专用机床学院(系):里仁学院年级专业:07级机械制造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副教授完成日期:一、课题国内外现状………………………………………………………………………………二、研究主要成果………………………………………………………………………………三、发展趋势:………………………………………………………………………………四、存在问题………………………………………………………………………………五、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年月日说明:1. 文献综述版面设置为:B5纸,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
2. 文献综述正文标题及内容,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4.查阅文献资料篇数,按《燕山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5.以上结构格式为参考格式。
6.页面不够可加页。
一、国内外液压机技术发展状况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液压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进液压机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加工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相比来讲,国内机型虽种类齐全,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缺乏技术含量高的高档机型,这与机电液一体化,中小批量柔性生产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在国内外液压机产品中,按照控制系统,液压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继电器为主控元件的传统型液压机;一种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液压机;第三种是应用高级微处理器(或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高性能液压机。
三种类型功能各有差异,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但总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智能化。
(1)继电器控制方式是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控制方式,其电路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相应控制功能简单,适应性不强。
自动化专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自动化专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一、自动化专业设计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浅析电气与自动化专业设计在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与探讨.《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32期.曾鹏腾.[2].浅析电气与自动化专业设计在供热工程中的实践.《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11期.燕增堂.[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1999年22期.金午桥.[4].大学设计系列课程的中外对比与改革——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2期.胡燕海.叶飞帆.[5].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虚回路体系.《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7期.胡道徐.沃建栋.[6].第四方物流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10期.李秀.应维云.刘文煌.张志鸿.李兵.任守榘.[7].220kV全户内变电站设计相关问题探讨.《电力自动化设备》.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2期.刘耀锋.吴宁.印吉景.[9].600MW机组烟气脱硫控制系统设计.《矿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8年2期.卢宏燕.范红卫.赵彬.马波.李海涛.[10].面向航空的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5期.许谨.席剑辉.王扬扬.二、自动化专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独立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被引次数:3 作者:董勇.公共管理浙江大学2006(学位年度)[2].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作者:李超.控制科学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3].基于PCS7和MPCE1000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王军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南京理工大学2008(学位年度)[4].自动化专业综合工程实验装置研制.作者:杨士勤.控制工程山东大学2006(学位年度)[5].Android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被引次数:6作者:黄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安徽大学2012(学位年度)[6].基于MPS的自动化综合实验系统设计.作者:代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安徽大学2014(学位年度)[7].基于CDIO理念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张英.教育经济与管理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8].教学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湖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案例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张继红.高等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9].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作者:宋夏.职业技术教育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学位年度)[10].基于拓扑原理的农业气象情报文档编辑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实现.作者:王行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广西师范学院2014(学位年度)三、自动化专业设计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19年发展历程.,200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第19届年会[2]自动化专业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谢蓉华.陈庆伟.王海梅.苏少钰,2007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3]提高工程素质,以设计制作为主线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浅议.吴志刚.母洪都.周震.林彬.汤勉刚.隆泗,2009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三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文国军.蔡建平,2007第九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5]MPS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赵正天.李炜.段晓燕,2007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6]新形势下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乔美英.陶慧,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7]自动化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张晓东.涂玲,2011第22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8]三维CAD在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杨晓红,2007第九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9]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反思与探索.张晓妮.李昇平.牛小东,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10]基于机器人套件的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吴皓.田天,2013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
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专业推荐105个)

机械设计作为一个大的设计行业,有着很多的设计方向,通过很多的验证已经很多经验观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固有的方式,对于我们现行的一些机械自动化设计进行快速的设计应用,下面是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的分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一:[1]鲁璐.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9):165-166.[2]林汪洋.机械自动化在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08):196-197.[3]冯秀清.农业机械自动化运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08):104-105.[4]孙文龙.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20,11(08):142-144.[5]李国龙,陶小会,徐凯,李喆裕.数控机床转台位置相关几何误差的快速测量与辨识[J/OL].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10[2020-05-14].[6]袁小刚,涂传军,辛志斌.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8):89.[7]李倩,卢金钟.大数据驱动无人智能食堂概念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213-214.[8]刘志文.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及推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4):59.[9]王文虎,陆兴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4):114.[10]叶尔太·马力肯.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路径选择[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4):121.[11]张新英,连金峰.木材加工智能数控机械自动化改造浅析[J].林产工业,2020,57(04):77-79+82.[12]李文超.探究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0):175-176.[13]尤红利.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方向[J].农家参谋,2020(07):54.[14]刘磊.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方向[J].农家参谋,2020(07):57.[15]于超.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运用与分析[J].农家参谋,2020(07):137.[16]刘蕾.机械加工中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6):263-264.[17]盖国卫.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向[J].南方农机,2020,51(06):21.[18]高峰.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06):144.[19]王政凯,张贵强.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06):146-147.[20]赵忠梅.浅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67+69.[21]刘旭霖.论机械自动化制造中材料力学测量技术[J].通讯世界,2020,27(03):180-181.[22]郭建军.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6):153-155.[23]张颜.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9):191-192.[24]安仲举.智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6):25-27.[25]王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新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06):60-61.[26]张帆.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5):190-191.[27]伍少军.浅析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5):250-251.[28]翁建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3):105.[29]王克胜.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05):30-32.[30]李艳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3):54.[31]李亚丽.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3):111.[32]赵家莹,兰扬,张荣峰.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运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4):211-212.[33]王克胜.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20(04):151-152.[34]孙晓金,刘洪波.机械自动化设备设计的安全控制[J].南方农机,2020,51(04):132.[35]葛兆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和发展趋势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04):134.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二:[36]苏颖迪.自动化的分类及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04):160-161.[37]赖思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程序的多元化探析[J].南方农机,2020,51(04):172.[38]李亚栋,张明秋.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04):173.[39]刘雪英.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4):25.[40]吴晓璇.农业机械自动化运用及发展探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6):37-38.[41]盛江涛.浅谈机械工程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20(06):221-222.[42]李晟莅.工程机械自动化装配工艺发展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4):163-164.[43]赵爽.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04):124+126.[44]孙晓春,石有才.化工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设备自动化研究[J].化工管理,2020(06):154-155.[45]刘德凯.关于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创新效果研究[J].化工管理,2020(06):140.[46]董志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及其优势探讨[J].湖北农机化,2020(03):68.[47]关德轩.多元化分析视角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03):79.[48]贾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核心解构[J].湖北农机化,2020(03):95.[49]蔡志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影响因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5):207-208.[50]邓文刚,陈慧敏,高刚毅.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1(03):239+252.[51]宋幼平.机械制造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3):200-201.[52]李娟.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及推广研究[J].农家参谋,2020(04):86.[53]刘丽华.我国农业机械应用的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分析[J].农家参谋,2020(04):89.[54]王英全.探析机械制造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科技资讯,2020,18(05):49-50.[55]胡亚雄.矿山设备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05):69+71.[56]柏洪武.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之我见[J].河北农机,2020(02):32.[57]郭兰天,尚艳竣,蔡凤帅,韩祥晨,胡耀增.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03):35-36.[58]王岩.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2):40.[59]周海江.基于现代化的机械装配自动化应用及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20(03):186.[60]董佩.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01):233-234.[61]李少虎,姜永召.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北农机化,2020(02):9.[62]许方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02):32.[63]王靖憓.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02):36.[64]刘恒.发扬农业播种机械技术创新的工匠精神推进乡村振兴[J].湖北农机化,2020(02):45.[65]李翔宇.机械自动化设备设计的安全控制管理[J].湖北农机化,2020(02):48.[66]李凯.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发展[J].湖北农机化,2020(02):49.[67]吴优楠.3D打印技术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探讨[J].湖北农机化,2020(02):75.[68]魏子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核心[J].湖北农机化,2020(02):82.[69]姜海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02):85.[70]李健康.机械自动化设备应用技术[J].湖北农机化,2020(02):91.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三:[71]陈振东,贾银行.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与机械自动化比较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2):183.[72]石洪强,李博宇,高刚毅.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246-247.[73]姜明国.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173-174.[74]张留柱.机械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211-212.[75]周玉峰.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229-230.[76]李天翔.新时代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形式与发展方向[J].内燃机与配件,2020(02):237-238.[77]朱国屿.论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20,47(01):9+11.[78]吴嘉民.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02):155-156.[79]于英林.谈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1):97+99.[80]杨可可.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3):162-163.[81]郭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J].黑龙江科学,2020,11(02):68-69.[82]王克胜.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01):280-281.[83]吕传红.浅析机械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维护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06-207.[84]吴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及发展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191-192.[85]苏晨,何映良,张子聪,吕阳.包装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探析[J].湖北农机化,2020(01):177.[86]张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发展探究[J].湖北农机化,2020(01):14.[87]姜海成.论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J].湖北农机化,2020(01):30.[88]何凤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节能理念落实探究[J].湖北农机化,2020(01):31.[89]梁越.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01):138-139.[90]任睿.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思考[J].南方农机,2020,51(01):146.[91]王晗.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02):203.[92]刘梦,李娜.浅谈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实践[J].科技风,2020(01):131.[93]曹祥辉,宋瑞瑞.机械自动化与绿色理念相融合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1):145.[94]张丽红,郝俊珂.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究[J].科技风,2020(01):155.[95]柏洪武.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河北农机,2020(01):31.[96]金怡果.卓越工程师背景下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58-59.[97]杨海如,陈国治.转型发展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课程体系开发——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4):138-139.[98]张艳来,李秀平.提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实践操作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案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13(06):55-58.[99]孙艳红.非师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9):50-53.[100]李丽.建筑类高等院校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01):94-95.[101]王利成.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5(03):358-359.[102]贺兵,胡成武,吴吉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02):114-116.[103]吴亦锋,陈德为.机制专业PLC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机电工程技术,2006(09):95-96+106.[104]王启平,王全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及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11-112.[105]王启平,王全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1(06):36-39.以上就是关于机械自动化毕业设计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看完后希望对你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自动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自动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一、自动化设计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基于自动化设计网格的产品系统的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6期.李治.金先龙.曹源.喻学兵.[2].大型火电厂自动化设计的若干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24期.郑慧莉.[3].基于AGA的导弹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9期.沈永福.戴邵武.邓方林.[4].纳米操纵机器人及其自动化设计.《光学精密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4期.[5].海水有机锡快速测定仪的自动化设计.《河北科技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5期.周长杰.刘魁.仇计清.李景印.史会英.[6].产品电缆自动化设计.《电光与控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6期.李延蕊.[9].解析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设计.《建材与装饰》.2015年40期.管丽波.[10].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理念应用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18期.李海梦.郭秀萍.二、自动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船舶分段吊装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白璐.船舶与海洋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2].夹具定位点布局自动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崔跃.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南昌航空大学2012(学位年度)[3].煤浮选捕收剂的超声乳化研究及其自动化设计.被引次数:4作者:李昕帆.矿物加工工程太原理工大学2010(学位年度)[4].船舶分段吊装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及程序开发.作者:张小明.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大连理工大学2014(学位年度)[5].冲压生产线上下料机械手端拾器自动化设计.被引次数:3作者:王鹏.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同济大学2008(学位年度)[6].月牙肋岔管智能自动化设计系统研究.作者:周志琦.结构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07(学位年度)[7].基于演化硬件的演化电路自动化设计研究与应用.被引次数:2作者:梁九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西理工大学2008(学位年度)[8].大型风电安装船分段吊装方案自动化设计及仿真设计研究.作者:马驰.船舶与海洋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15(学位年度)[9].测试芯片自动化设计与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波.电路与系统浙江大学2012(学位年度)[10].微波设计联合仿真研究.作者:李英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相关自动化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nevolutionarygeometricprimitiveforautomaticdesignsynthesisoff unctionalshapes:Thecaseofairfoils.L.DiAngeloP.DiStefano《Advancesinengineeringsoftwar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2]THEINNOVATIVEDESIGNOFAUTOMATICTRANSMISSIONSFORELECTRICMOTORCYC LES.LongChangHsiehHsiuChenTang 《TransactionsoftheCanadianSocietyforMechanical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3]Algorithmforautomaticpartingsurfaceextensioninthemolddesignnav igatingprocess.WenRenJongTaiChihLiRongZeSyu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5/8[4]DesignOptimizationofPIDControllerinAutomaticVoltageRegulatorSy stemUsingTaguchiCombinedGeneticAlgorithmMethod.Hasanien,H.M.《IEEEsystemsjour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4[5]Studyofautomaticforestroaddesignmodelconsideringshallowlandsli deswithLiDARdataofFunyuExperimentalForest..Saito,M.Goshima,M.Aruga,K.Matsue,K.Shuin,Y.Tasaka,T.《CroatianJournalofForest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6]Designpatternsselection:Anautomatictwophasemethod. Hasheminejad,S.M.H.Jalili,S.《The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2[7]SatisfiabilityBasedAutomaticTestProgramGenerationandDesignforT estabilityforMicroprocessors.LingappanL.JhaN.K.《IEEEtransactionson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system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75[8]Newautomaticballbalancerdesigntoreducetransientresponseinrotor system.TaekilKimSungsooNa《MechanicalSystems&SignalProcess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2[9]DesignandAnalysisofanUltraWidebandAutomaticSelfCalibratingUpco nverterin65nmCMOS. ByoungjoongKangJounghyunYimTaewanKimSangsooKoWonKoHeeseonShinInhyoRyu SungGiYangJongDaeBaeHojinPark 《IEEETransactionsonMicrowaveTheoryandTechniques》,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27[10]AutomaticAdaptationoftheTimeFrequencyResolutionforSoundAnalys isandReSynthesis.Liuni,M.Robel,A.Matusiak,E.Romito,M.Rodet,X.《IEEEtransactionsonaudio,speech,andlanguageprocessing:APublicationof theIEEESignalProcessing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5四、自动化设计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19年发展历程.,2009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东北过程自动化设计专业委员会第19届年会[2]基于演化的电路自动化设计.魏巍.刘睿.张良峰.曾三友,2005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3]透射电镜样品台移动的自动化设计.张兴堂.万绍明.孙成风.党智强.蒋晓红.郭新勇,2004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4]筛板塔设计过程的自动化实现.张秋利.兰新哲.宋永辉.郑英辉,20082008年全国精馏技术交流与展示大会[5]船舶自动化机舱CAN总线控制系统.许明华,2011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6]油脂加工厂自动化.左青,2011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7]在工程设计投标中对有关热工自动化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李春,2002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8]型腔刚强度计算的自动化.郭建芬.陈以蔚,20082008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9]一种密钥协商协议的自动化设计方法.李松.王丽娜.余荣威.匡波,2008第三届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10]地面观测工作基数统计的自动化设计.郑峤,2013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机械手文献综述

机械手文献综述(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设计(论文)题目: 4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卢锋学号: 07403010309 指导教师:杨超珍2010年 12 月 24 日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前言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
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标志。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生产水平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然而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
单靠人力将这些不连续的生产工序接起来,不仅费时而且效率不高。
同时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还会出现失误及伤害。
显然,这严重影响制约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机械手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情况,它不存在重复的偶然失误,也能有效的避免了人身事故。
1.机械手的组成1.1 执行机构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组成及相互关系如下图:(1)手部手部安装在手臂的前端。
手臂的内孔装有转动轴,可把动作传给手腕,以转动、伸屈手腕,开闭手指。
机械手手部的机构系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
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和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
可以根据夹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需要。
(2)手臂手臂有无关节和有关节手臂之分本课所做的机械手的手臂采用无关节臂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的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
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的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的定位。
总括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油缸、摆动油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油马达、直流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
[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
[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
[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
[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5]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