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结构主义分析共31页
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

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导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传媒媒体,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电影理论从诞生至今,也经历了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其中,结构主义思想对于电影理论的研究与解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并对其在电影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结构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释方法,它试图通过研究对象内部的构造和关系来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意义与价值。
结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系统的整体性、内部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其核心理念是“结构决定意义”,即认为事物的意义来源于其所处的结构和关系,而非单纯的个别元素。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也是一个由各种元素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
结构主义思想为电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它通过分析电影中的元素和结构,揭示了电影中的意义和内在的规律,丰富了电影理论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二、结构主义在电影理论中的应用1. 结构主义对电影叙事的分析电影叙事是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艺术所独有的表现方式之一。
结构主义思想对电影叙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研究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结构主义者揭示了叙事者的隐含意图以及叙事过程中的线索和暗示。
他们认为,叙事结构中的各个元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整体,从而产生了电影的意义和效果。
例如,结构主义分析师普罗斯特通过研究电影中的叙事元素,如时间、空间、角色和情节等,提出了著名的三角结构理论,即认为电影叙事可以被视作由时间、空间和活动(角色与情节)构成的三角结构。
2.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电影符号学结构主义还对电影中的符号和象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符号是文化的重要元素,通过符号可以传递出一定的意义和信息。
电影中的符号同样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功能。
通过结构主义思想,研究者可以揭示电影符号的隐含意义、象征作用以及符号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电影故事片叙事结构分析

(三)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
➢影片引入强大的明星阵容带来的超强的视觉奇观,将历史意义和社会意 识形态加以人格化展示,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融入多种艺术化的表达手法, 在主题表现、结构处理、人物塑造、视听语言表达上独具特色,契合当下 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需求。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有如一部交响乐,其间,结构、背 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要想 找到它们的和谐,作家必须研究故事的诸要素,把它们当成 一个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先分别练习,然后再整体合奏。
(一) 多线并进的散点化叙事——对历史的全景史诗描述
➢由于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内在的关系太过复杂,影片在尽量简化、明晰 历史脉络时,采取了抓住标志性事件的办法,采取了删繁就简的策略。比 如关于宋教仁被暗杀导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其间的纷争纠葛足以另拍 一部电影,但是影片在暗杀前,让陈其美在宋教仁提出建立国民党演说时 意味深长地点评了一句,暗示人物的命运,暗杀后用字幕打出“孙中山发 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两个字幕间只使用4个镜头, 影片在时空的表现上极具自由性。这种时空的自由表达主要表现在历史的 宏大叙事与个体的微观表达相互结合,使观众更多地去关注历史滚滚洪流 中的人物命运起伏,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对人物的开拓性再造——注重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和立体化
➢影片更没有把反面人物脸谱化。周润发扮演的袁世凯,成功地演绎了一 个一意孤行、最终众叛亲离的角色。从就任临时总统时貌似谦虚实则自负 的言语,被日本公使一语道破心中所想时的复杂心情,跟手下冯国璋表示 不会称帝的口是心非,以及众叛亲离后擦拭龙袍时的百感交集,将人物的 复杂性格与激烈的内心冲突充分演绎了出来。 这种积极的人物塑造摆脱了历史人物在观众心中单一刻板的印象,带来更 加强烈的观影驱动力,同时也将复杂历史环境下救国道路的艰难探索表现 得淋漓尽致。
电影叙事结构模式完整(共30张PPT)

基本叙述特征
以时间线索上的交错性为主导,以事件的对比性张力为叙 述动力,追求对故事进程的深层观念内涵的开拓,结局往 往是开放的,给人留下某种思考和寓意。
图示结构——“观念型”模式
也”讲述“故事,但它更注重对不同人物、不同
更不作一条叙述线索以上的并置性(对比、交织、复调式等)处理
• 既然以事件的因果关系而不是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或心理活动为叙述动力,那么这种叙述必 然促使叙事集中于对事件的外部运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的关注上
• 需要一个严整有序、线索明晰的叙述序列来贯穿整个本文 • 叙述时间上的单线展开,使这种结构的叙述进程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流程保持着某种契合性,
这里所说的四个独特的具体结构,实际上是影片内部的情节画面、剪辑等的结构组合关系,它们是作为影片总体 结构之下的具体结构环节而发挥叙述功用的。
五种叙事结构
1 因果式线性结构
2 回环式套层结构
3 缀合式团块结构
4 交织式对比结构
5 梦幻式复调结构
1 因果式线性结构
因果式线性结构
该结构模式主要以事件的因果关联为叙述动力来推动叙事进程 其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很少设置打断时间进程的插曲式叙述,
能促使观众产生较大程度上的“幻象认同”
基本叙述特征
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 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图示结构——“故事型”模式
遵循一种戏剧性叙述惯例,事件之间的密切 因果关联,通过一个首尾相连、圆满完整的 时间序列过程得到逐次扩展和强化。 核心动力:故事性
• 不是以事件进程的因果关联为动力来结构故事,而是以对事件的不同层面、不同测度上的 反复叙述来凸现“叙述”本身的深层意蕴
一部婚外恋题材电影《一声叹息》的结构主义分析

一部婚外恋题材电影《一声叹息》的结构主义分析内容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就当前流行的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进行结构主义分析,阐释其中丈夫、妻子与情人的关系。
电影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处理展示的一个价值系统是:应该保持传统的以亲情责任为基础的婚姻家庭;妻子应该是中国传统的为家庭丈夫孩子着想的妻子,同时应该对丈夫的婚外恋行为持宽容的态度;丈夫的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隐含的希望是丈夫可以同时拥有妻子和情人;而情人也只能和丈夫保持一种情人的关系,而不是婚姻家庭的关系。
这样一种价值系统的电影的出现是当前人们性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主义的上升,以及社会流动性增强所导致的。
同时电影还有它的出品背景,即当前有许多以女性视觉来观察婚外恋问题的同类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及当前我国已对婚姻法做了大的修改。
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分析,引发了一个如何建立平等和良好的婚姻关系的问题。
关键词:婚外恋结构主义前言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中国在最近的十年快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
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在最近的大众影视作品当中,有关“婚外恋”、“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问题的提出对于最近大量出现的有关婚外恋题材的大众影视,结合文化和婚姻两方面进行分析的不多。
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主要对当前的这种表现婚外恋的大众影视文化进行文化分析。
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著作中衍生出来的研究作品和实践的一种方法。
索绪尔的观点是,句子意义的产生通过选择和组合的过程,是相同与差别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作用的结果。
列维·斯特劳斯借助索绪尔的观点对神话进行了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找到一种共性结构。
通过了解这种结构,我们应该能够真正了解某一神话的含义--“实际价值”。
他还认为神话是为了对世界进行解释说明,从而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一声叹息》(,导演:冯小刚)是其中关于这类题材的最热的一部影视剧作之一。
电影结构分析课件

• 影像展示的非故事性
• 所谓影像展示的非故事性,是指影像作为摄影机捕捉的、固 定在胶片上的物象性图像,它虽然也受影片制作者的控制与 选择,但就其自身构成而言,它并不听任人的叙事意图或故 事情节摆布,画格影像自身并不承担叙事性职能。
电影结构分析
7
空间结构分析
• 镜头(画面)构图空间
• 景别、景深 :景别不同,意味着呈现故事信息的态度与方法 不同 。景深不同意味着呈现重点不同。(并置或强调)
• 分离功能上讲,不同的光影与色彩能够表现出景物的不同明暗层 次与冷暖调子,从而形成视觉上的节奏变化。
• 从聚焦功能上讲,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与配置能够凸现画面构图的 重心,使镜头画面的“语义重点”得到强调。
• 鉴别功能上讲,光影与色彩的处理配置能够分割出不同的影调层 次,从而为影像叙述提供某种“语气”调子。
• 全景、大全景、大远景主要着眼于对事件进程和外部环境状貌的“描画”; • 中景、近景则重在“叙说”人物的动作、形体和人物间的关系; • 特写、大特写主要是强化刻写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细微动作以及突出对
某些关键性细节的刻画。
电影结构分析
8
空间结构分析
• 方向、角度 :方向与角度的确立,则从影像的具体造型(呈现)状态上解 释着这个坐标系中的“点”(位置)与“线”、与“平面”(画框)的关系。
电影结构分析
6
空间结构分析
• 空间层次的并置性
• 所谓“并置性”,是指画格空间不是单—形象的线性呈示(如小 说叙事中只能在时间的流程中,逐步实现对形象的描写),而 是同时性的具象展示,诸多形象的并列呈现和多种空间关系 的并置排列。
• 空间构图上的不稳定性(凝结性、运动趋势)
• 所谓空间构图的不稳定性,是指画格中的影像由于是对一个 连续动作的中断和截取,因此每个画格本身的构图都是不完 整的、影像的状态也是非常态的。
《2024年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范文

《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想,对于电影艺术的理解与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对电影的叙事结构、角色设置、视觉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结构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二、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源于语言学领域,其核心思想在于对事物的系统性、结构性的分析。
结构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是决定事物本质的关键因素。
对于电影艺术而言,这种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片内部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电影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三、结构主义与电影叙事1. 叙事结构:电影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其叙事结构对观众的理解至关重要。
结构主义分析将电影看作是由情节、人物、主题等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分析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可以揭示出电影的深层结构和主题。
2. 角色设置:在电影中,角色是构成叙事的重要元素。
结构主义分析关注角色的社会地位、心理特征以及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角色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角色在影片中的作用及其对叙事的影响。
四、结构主义与电影视觉语言1. 镜头语言: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镜头语言是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结构主义分析关注镜头的运用、剪辑方式以及画面构图等方面,从而揭示出镜头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导演的创作意图。
2. 色彩与声音:除了镜头语言外,色彩和声音也是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主义分析关注色彩与声音在影片中的运用及其与画面、情节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出色彩与声音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五、结构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中的影响结构主义思想为电影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通过分析电影的叙事结构、角色设置、视觉语言等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同时,结构主义思想也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六、结论综上所述,结构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影片《让子弹飞》的结构主义分析

法我们选取其中的前三个纵行。他指出, 如果我们要想知晓
事件过程, 就应按横行一行行地阅读( 历时) , 但如果想要知
道事件中包含的因素 , 就应按纵行- ̄ i l m 列的阅读( 共时) 。第
一
纵行包括小六爬在铁轨上听火车声 。 黄四郎在 自己的碉楼
上观察着张麻子一行人的一举一动。 第二纵行包括张麻子向
对俄狄浦斯神话的分析提供了典型的个案材料。 列维一 斯特劳斯认为, 该神话有一个结构, 它是不可见的.
需要分析才能找出。 下面我们比照列维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劳斯对俄狄浦斯
的评价分析, 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影
片《 让子弹飞》 。 结构主义文论的优点 . 其一是打破了对文学的神秘化观
神话的分析模式, 根据前文所诉影片《 让子弹飞》 的故事单元
的开端和经过部分的内容阐述为例。列出了一串随机分布的
数字( 见故事单元分条情节叙述后的数字) : 1 , 3 , 5 , 7 , 9 , 1 , 2 , 3 ,
6, 8, 3, 5, 7, 8 , 9, 2 , 4, 5 , 8, 9 , 3, 4, 6, 7 , 8, 4, 5, 6, 7, 8, 2, 4, 5, 7, 9,
、
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影片《 让子弹飞》 的结构主义分析
叙事学属于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理论 , 它主要研讨 作者与叙事人的关系, 叙事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 作品的人
物特性、 叙事视点、 叙事方式和结构。 作品叙事与外部世界的 相关性, 等等。下面, 我们将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和结构主 义的方法着重对影片《 让子弹飞》 的叙事模式( 方法和结构) 。 文学叙事的模式包括了叙事的结构和叙事的方式两个 方面,下面我们分别运用列维一 斯特劳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
电影_画皮_的结构主义分析

大 众 文 艺37摘要:今年9月底上映的《画皮》给中国低靡了很久的“大片”市场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
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学史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和A •J •格雷马斯在叙事学的符号学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画皮》;结构主义;符号矩阵2008年9月底上映的《画皮》给中国低靡了很久的“大片”市场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
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画皮》进行分析,看看这简单却讲不清楚地矛盾是什么,在这后面又隐藏了什么。
(一)叙事学分析结构主义是从“科学”的角度对文学加以分析,在结构主义学者看来,同类型叙事性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其内在的结构(或说“语法”)是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人物、环境或故事情节等因素。
普洛普认为,在民间故事中,人物并不是故事中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种功能,他说,“我们将功能理解为一个人物的行为,该行为是根据其在情节展开之中的意旨来决定的。
”1这样故事就由各种不同“功能”程式化而组成的,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把同样的行为(“功能”)赋予在不同的人物身上。
人物只是承担着这些“功能“,去组建一个新的“小故事”他将叙事作品看作是一个陈述句的扩大,同理,抒情作品也不妨说是感叹句、祈使句等的扩大,由此就会在对作品研究中进行“语法”上的分析。
他和罗兰•巴特都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与陈述句的句法可以类比。
在标准语句即主语+谓语+宾语的格式中,小说的人物相当于主语,他们的行动相当于谓语,他们行动的对象、结果等相当于宾语。
在小说中的动词谓语可以随着情节演化而有“连接”或“转化”。
动词谓语的转化,则使小说由原来情节的平衡转为不平衡,以后又转为新的平衡,他将此称为叙事化。
电影《画皮》讲述的是秦汉年间,都尉王生率王家军在西域与沙匪激战中救回一绝色女子,并带回江都王府。
不想此女乃“九霄美狐”小唯披人皮所变。
其皮必须用人心养护,故小唯的隐形助手小易——一只沙漠蜥蜴修成的妖,每隔几天便杀人取心供奉小唯,以表对小唯的爱意,江都城因此陷入一片恐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