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山生态旅游规划
最新荆门市白龙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i精品资料

白龙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二00四年六月一规划立意湖北白龙山风景区建设规划,拟定以鹿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景区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用多种文化现象全方位展示和诠释旅游景区的独特内涵,重点推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时向着形象更美、文化含量更高、参与性更强的领域扩展,在充分展示鹿文化、山水文化、田园文化、自然文化、佛教文化的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别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二自然条件1、位置:该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中心地带,江汉平原与大洪山脉的交汇区域。
行政区划为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东接京山,南面天门,西辅沙洋,北倚钟祥。
地理坐标东经112°51 ’,北纬30 °57’。
海拔最高为324m 。
景区面积约228公顷,这一带为坡积散地形。
2、地震:不处于地震带,无发生可能性。
3、空气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常年达到国家2级标准。
4、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51天,空气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雨量1112.4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73.2小时以上。
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9.6℃,年大于5℃有效积温5603℃,大于10℃有效积温5190℃。
5、土壤情况:该地为丘陵坡地,丘岗地多为粘性黄棕壤,土质粘重。
PH值为6.0-7.0。
可以顺地势建造梯田和栽种果树。
6、供水:该景区所毗邻的梭敦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好,硬度低。
只要稍加处理就可以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7、附近城市:距离屈家岭管理区不到8公里;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10公里,荆门市100公里,距离武汉市160公里(在新修的武汉市东西湖-荆门高速公路于2007年建成后);距离宜昌市220公里,襄樊市200公里。
8、交通:附近有完备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
汉宜公路、武汉东西湖-荆门高速公路(距最近入口18公里)。
随州-岳阳高速(距最近入口15公里)交通便利,公路客货发达。
9、生活设施:该景区所在的屈家岭管理区2星级宾馆一座。
白龙湖活动方案

白龙湖活动方案第一篇:白龙湖活动方案白龙湖活动方案白龙湖景区位于青川县和广元市中区境内,距广元市区6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
白龙湖是一个即将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宝珠寺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形成水域面积达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库容量为2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
白龙湖地处龙门山与摩天岭两大山脉交汇处的低山峡谷地区,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支流;上游为九寨沟风景区,流域范围无城市污染,水质清澈,水域广阔,环境优美,是一个集湖泊、岛屿、山峦、森林、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一体的新景区。
一、行程安排1、8:00从公司出发,走三堆方向(统一乘坐大巴)2、10:30到达水库(前),乘坐旅游船观光3、10:30——12:00船上休息、自由活动4、12:00——13:00午餐5、13:00——16:00自由活动(钓鱼、船上活动)6、16:10分统一乘车回公司二、费用计划1、大巴费用:1600元;2、午餐:1200元;3、旅游船:1200元;共计:4000元。
第二篇:白龙湖实施方案冬海南·夏青川“相约青川,清凉一夏”旅游策划(草案)以“美丽中国〃剑门蜀道”为主题的2014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在广元市举行,借着旅游节的东风,势必引发广元“旅游热”。
青川作为四川北部新兴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增长极的重要一极,目前,已建成了3个高品质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发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景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游客逐年递增。
针对夏秋两季,是青川旅游旺季,特别是夏秋之交,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特别适合休闲度假旅游。
我们为更好地宣传好青川“冬海南〃夏青川”的品牌定位,以促进青川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及市场消费,特拟定此媒体执行案。
一、合作时间2014年6月至7月(贯穿整个活动)二、合作方式媒体宣传+活动策划三、合作内容1、宣传平台通过华西都市报及华西传媒集群对青川旅游资源,如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唐家河风景区、白龙湖、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等景区进行宣传。
乐清白龙山攻略

乐清白龙山攻略概述乐清白龙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区。
白龙山海拔约600米,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这里拥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如白龙桥禅寺、天童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体验到乐清的文化和历史。
如何前往1. 乘坐火车如果你从大城市前往乐清白龙山,最方便的方式是乘坐火车。
乐清市有火车站,可以到达周边的各个城市。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选择合适的火车线路,然后在乐清火车站下车。
从火车站出来后,你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或公共汽车前往白龙山景区。
2. 自驾车如果你喜欢自驾旅行,那么可以选择开车前往乐清白龙山。
乐清市有良好的道路网络,你可以通过高速公路或国道前往。
在乐清市内,你可以使用导航软件来找到前往白龙山的最佳路线。
3. 公共交通工具乐清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也十分便利。
你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白龙山景区。
乐清市内的公共汽车线路较多,覆盖了许多重要的景点和交通枢纽。
游览路线1. 白龙桥禅寺作为乐清白龙山的重要景点之一,白龙桥禅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
这座寺庙坐落在白龙山的山谷中,被茂密的树林环绕。
你可以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寺庙的庄严与静谧。
同时,你还可以在这里品味佛教的智慧,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天童寺天童寺是乐清白龙山另一座值得游览的寺庙。
它是一座平等寺,是乐清佛教四大名寺之一。
寺内有庄严的佛像和精美的壁画,给人以深深的敬畏之感。
你可以参加寺庙的开示活动,聆听佛法的智慧。
此外,在寺庙的周围还有美丽的花园和湖泊,让你在宁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3. 白龙山风景区白龙山风景区是乐清白龙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壮丽的山峰、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
你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缆车前往山顶,欣赏到壮丽的视野。
在山上,你还可以参观一些奇特的景点,如白龙洞、龙潭等。
此外,白龙山还有一些著名的登山路线,适合热爱徒步旅行的人。
乐清白龙山攻略

乐清白龙山攻略简介乐清白龙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是一座以白龙洞为主要景点的旅游胜地。
白龙山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被誉为乐清的一颗明珠。
以下是一份乐清白龙山的攻略,希望能帮助您在游览白龙山时有更好的体验。
交通乐清白龙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从乐清市中心乘坐公交车:可乘坐乐清6路、16路、18路等公交车在白龙山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景区。
•自驾车:乐清白龙山距离温州市区约30公里,从温州市区出发,通过温威高速公路或瓯海大道驾车前往,大约需要1小时的车程。
景区内有免费停车场供游客停放车辆。
景点推荐1. 白龙洞白龙洞是乐清白龙山的核心景点,也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溶洞。
洞内常年保持着凉爽的气温,洞顶悬挂着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
洞内水势湍急,有着“东南鬼斧神工”之称。
游客可以参观洞内的奇观,也可以选择划船游览洞内的水上景观。
2. 白龙山白龙山是乐清市的标志性山脉,山势雄伟壮观。
山顶有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乐清市的美景。
在山脚下,有许多步道可供游客徒步欣赏自然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季和秋季,白龙山的山花和红叶分外美丽,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3. 老君像老君像是一座巍峨的石雕塑,高约15米。
它是以中国古代伟大的道教思想家、文化名人——老子为原型而建造的。
老君以麒麟为座,手持法剑,形象庄重。
游客可以在老君像前合影留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食推荐在乐清白龙山附近,有许多美食值得一试。
1. 九峰茶园九峰茶园是乐清市著名的茶叶产地,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质的茶叶而著称。
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茶叶,体验农家乐的乐趣。
尤其是春季品尝的“露俗茶”,清香宜人,回味无穷。
2. 乐清海鲜乐清地处东海之滨,周边水域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乐清海鲜也非常有名。
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在乐清当地的餐馆中品味各种海鲜美食,如蛤蜊煎、油爆虾等,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住宿推荐乐清白龙山周边有许多住宿选择,以下是几个推荐的酒店:1.乐清白龙山度假村:这是一家位于景区内的度假村,提供各类客房和设施,靠近景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乐清国有三林场

乐清国有三林场谷西荣 2005.6乐清市国有三林场分布在雁荡、虹桥、岭底三个行政乡镇区域内,即雁荡林场、白龙山林场和岭底林场。
这三家国有林场为乐清的旅游业、农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国有三林场的历史沿革雁荡林场1957年9月,根据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浙编[1957]2321号文件创办国有乐清县雁荡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
同年11月,省林业厅下派郭家志为首任书记、场长,凌凤标任技术员,场部设在雁荡山灵岩寺口。
1958年7月,创办雁荡林业中学,校址设在飞泉寺,首届招生63人,由黄义桃县长兼任校长,场部随之迁到飞泉。
1964年7月,王启副省长来场视察,并拟定场部设在净名寺,一直沿续至今;同年,在净名新建林业中学校舍。
1979年6月,在净名创办林场招待所,拥有80个铺位。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雁荡山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爆、雁湖等五大景区的主要景点均为雁荡林场所辖范围。
1990年6月,经林业部林造字[1990]193号文件批准建立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与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1995年5月,建成雁荡山庄。
1998年4月,森林公园净名景区开园。
白龙山林场白龙山林场1959年12月经乐清县委[1959]481号文件批准建立,当时称“乐清县白龙山综合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场部设在方岙山。
1960年3月,虹桥孝顺桥农场解散,农场全体职工调入,同时将“白龙山综合林场”改称为“白龙山林场”,场部迁至峃前溪西。
1983年5月,经乐清市政府同意,将“岭底林场”与“白龙山分场”分开独立核算,建立两个林场,沿续至今。
岭底林场1963年1月,省林业厅考察岭底山场地形,确定在岭底创建林场,同年2月,省林业厅批准将“白龙山林场”改称为“乐清县岭底林场”,属全民事业单位,“白龙山林场”称之为分场,总场场部设葡萄湾,分场场部设溪西不变;同年5月,岭底林场相继建立四大林区,即葡萄湾林区、茅盖林区、溪坑岗林区和袅头林区。
岚县情况

岚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岚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北部,汾河上游,北靠岢岚,西接兴县,东邻静乐,南连娄烦、方山。
最高海拔2275 米,最低海拔1154 米。
辖 4 镇8 乡,1 个城区居民管理委员会,167 个行政村,334 个自然村, 总人口17.3 万人。
一、岚县基本县情:历史悠久,传统光荣。
考古表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县境内即有人类生息繁衍,商为燕京戎所居,周为娄烦胡地,春秋末年晋国在古城村建汾阳邑。
北魏初年,秀容部帅尔朱郁德于封地汾阳邑环300 里建秀容国,置岚州。
唐代改称宜芳县,明洪武初年定名岚县,有2000 多年的建县历史。
清代直属太原府,民国时期属山西省冀宁道,抗战时期为晋绥边区根据地。
建国后,岚县先后属于兴县专区、忻县地区、晋北地区管辖,1971 年10 月,岚县划归吕梁地区。
勤劳朴实、爽率耿直、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尊老爱幼、互助友爱为岚县人的传统美德。
岚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7 年,贺龙率120 师进驻县境,同年,中共晋西北区党委也由岢岚移驻县境,岚县成为晋西北革命的中心。
1938 年,中共岚县县委成立,1940 年,岚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从此,岚县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当时,全县人口6 万,参军者3000 ,捐躯者600 ,死于国难的群众近7000 余人。
现保存的革命遗址有120 师师部旧址、晋西北党政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旧址、晋绥军司令部旧址、贺龙中学旧址,刘少奇、董必武路居处等。
区位较好,地势平坦。
省道岚古线、忻黑线和国道209 线贯穿全境,与太原市、忻州市、吕梁市相连,直线距离各为100 公里。
古岚(古交—岚县)铁路、太佳高速公路(太原—陕西佳县)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岚古(岚县—古交)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已全面完成,于2008 年10 月份建成通车。
全县总面积1508.9 平方公里,耕地48 万亩,其中沟坝、旱坪地20 万亩,为吕梁山上最大的一块平地。
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大理石、花岗岩等25 种,尤以煤、铁为最。
生态景观下广西北海市白龙村的保护和发展分析

生态景观下广西北海市白龙村的保护和发展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西北海市白龙村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是一个美丽的山村。
白龙村地处南临青山,北靠碧水,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态环境优良的土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白龙村的生态景观备受关注。
白龙村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古树参天,风景如画。
村民以种植柑橘和茶叶为生,同时也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白龙村的生态环境却面临严峻挑战。
水源污染、土壤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给村民们的生活和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广西北海市白龙村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白龙村生态景观现状的分析,探讨保护措施和发展建议,提出生态村庄建设的关键因素和制定生态保护规划的必要性,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广西北海市白龙村生态景观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存在的保护措施和发展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对白龙村生态景观的综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建议和参考,促进白龙村生态村庄建设和生态保护规划的制定,推动生态景观下广西北海市白龙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1.3 研究意义白龙村作为广西北海市的一个典型村庄,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研究白龙村的生态保护和发展对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白龙村的生态资源丰富,是传统村落和现代城市之间的重要联系点。
白龙村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关乎当地村民的生计和生活质量,更关乎广大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体验和认知。
通过研究白龙村的生态景观,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乡村振兴的模式和路径,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村庄发展提供借鉴。
白龙村的生态景观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通过对白龙村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探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生态学和景观规划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案例和实践经验。
开发流程问题2017年12月13日 - 副本

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流程及工作流程分解一、开发流程注解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发改、林业、国家相关项目资金,备案及批复)备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资质)撰写结束后,报发改局立项批复,关于使用林地超过30亩的,需要撰写林业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资质)报林业相关单位批复。
2、项目建议书(住建相关单位)备注:到住建局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3、总体规划(上会及批复)4、控制性规划(上会及批复)5、修建性规划(上会及批复)6、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环保局批复)7、拟占用林地现场检验报告(与林业厅/局)8、项目承包林地开发利用合同(与林业厅/局)9、林地使用申请(与林业厅/局)10、使用林地申请表(与林业厅/局)11、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与林业厅/局)12、省林采伐许可证(与林业厅/局)13、公路行道树采伐更新许可证(牵涉公路管理局)14、土地使用转让协议(与村民或村委会;附在立项申请书内)15、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16、项目用地预审的规划审查意见(需要上级批复)17、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确认书(招、拍、挂)(运作时可以靠后操作,可边建设边申请,在“两证一书”取得前即可请县人大召开常委会,取得一份允许提前开工建设,并在一定期限内补办证件的会议纪要即可。
)18、土地使用证明19、施工图设计20、施工图评审(报住建)21、开工许可(国土颁发用地规划许可证、住建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项目选址意见书)22、涉及消防、交通、住宿、餐饮及特种设备许可等相关手续完善23、运营管理备注:景区管理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匹配定岗、相关职能岗位的培训、相关单体项目的收费标准完善及手续完善、本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撰写、招商方案的撰写、组织招商推介会。
1、《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3-5年发展纲要及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确定各阶段工作目标及工作主题,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计划。
2、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工作系列方案(1)《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职能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景区组织架构设置、企业文化创建、三定(定岗位、定编制、定职责)工作、景区的薪酬福利与绩效管理体系、公司基本行为规范、作息时间设定、采购管理计划、公司议事章程设置、各级别工作权限设定等;(2)《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财务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财务部门工作及权限设定、财务审批报销权限及流程、景区票务管理体系、景区物料库管理体系等;(3)《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现场运营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景区游客游线设置方案、游客接待部门(如:售验票、讲解员、咨询、保安等)和游客保障服务部门(如:环卫、维修、安巡等)等部门的游客接待工作以及保障服务类工作的体系化工作方案、特殊游客接待部门(如:车辆运营、索道等)的专项工作方案;(4)《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景区投诉处理体系工作方案、(5)《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景区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与实施的工作方案、景区各安全管理重要区域的保障工作方案等;(6)《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品牌与营销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景区的品牌战略、发展计划,市场拓展与渠道营销的工作计划战略、景区营销政策制定、门票价格体系设置、年度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等;3、《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开业运营阶段筹备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景区开业筹备关键期前后衔接的细节工作方案、物料采购计划、景区开业策划方案、景区营业的各项申报等工作准备等;4、《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与运营提升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景区氛围营造、景区游览项目内容提升、景区经营类项目提升、景区商业类项目提升、游客服务类设施(如:游客休息区、服务区、标识系统等)提升、景区管理辅助类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员工操作房等)提升;4、《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导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景区制度建设、规范标准设置、流程制定、管理工具设计、全面系统贯穿全年的员工工作技能、服务技能培训计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总纲第二章旅游资源现状第三章性质、范围和目标第四章园区主题特色和定位第五章旅游线路与服务体系规划第六章保护环卫设施配置及管理要求第七章基础设施配置及管理要求第八章植物景观规划第九章旅游安全设施配置和管理要求第十章土地使用与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二章实施规划管理的建议第十三章附则附图前言白龙山生态旅游区距兴义市21公里,距国家风景名胜区万峰林约12公里,隶属于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规划面积约15000亩,规划范围内有华山松林、人工高山草场、十里杜鹃等景观;有黔西南享有较高的声誉的黔西南州最高峰、神仙岩等。
再加上七舍镇本地的岩峰洞风景区、古城垣遗址、原始山林等自然资源、浓郁的风土人情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白龙山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白龙山以前由政府建设,景区现有一定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目前,经过兴义市招商引资,引进我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对白龙山草场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我公司在决定投资后,旅游作为投资的一大主要项目,立即组织了专题项目经理部,对白龙山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对其认真的比较分析,明确定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多次与七舍镇政府及兴义市的相关部门接洽,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本规划。
该景区规划范围约15000亩,旅游项目投资预计约为1300.00万元,前期主要开发现有管理房周围、神仙岩地段。
景区为生态娱乐、生态健身、生态避暑、民俗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度假旅游地。
第一章规划总纲一、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2、《旅游规划通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3、《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贵州森林旅游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及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挖掘绿色生态文化和度假休闲文化的内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园区的实际,配套旅游“六要素”设施,满足人们生态体育健身、生态观光游览、生态休闲度假等需求,将园区建设成特色鲜明、主题突出、设施齐全的城郊型主题生态旅游区,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三、规划原则1、发展经济的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审美需求,满足游人旅游的各种需求。
2、突出特色的原则:开发具有独特性、垄断性的项目和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
3、市场导向的原则:面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4、系统协调原则: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求,以及生态养殖、种植示范的要求,合理布局各主题园区,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生态系统,保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章旅游资源现状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白龙山距兴义市21公里,距国家风景名胜区万峰林约12公里;七舍镇是黔西南的西南交通要道,是到雄武镇、白瓦窑镇、鲁布革的必经之地,西可到云南,东可到广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
白龙山气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凉冬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2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600mm,平均湿度75%;全年日照22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海拔约2000米,最高海拔2207.7米,为黔西南州最高峰。
白龙山旅游与畜牧业发展浑然天成,草场区有几千亩的野生杜鹃花和灌木林,森林覆盖率68%,植被保存完好且多为原始生态灌木林,野生马缨、绣球、露珠、紫花杜鹃、大白花杜鹃、蘑菇、野菜、野果等,岩杉、山茶花、香樟等珍贵树种,红腹锦鸡、斑鸠、喜鹊等多种珍稀动物。
第三章性质、范围和目标一、性质:以大面积南亚热带优良树种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体育健身、生态游览、森林科普、休闲度假等为主要功能的城郊型主题生态旅游区。
二、范围:由革上办事处为主的部分林地和草场范围构成,总面积15000亩。
三、规划总目标:建成白龙山贵州大型生态度假旅游区。
具体指标如下:(一)生态环境质量:到建设期末森林覆盖率达85%,生态容量控制在28.8万人次以内;生物多样性超过现有的水平。
(二)游人规模:到2010年达18万人次;2015年达28.8万人次。
(三)旅游接待、游览、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达到国家AAA级旅游区的标准。
第四章园区主题特色和定位一、园区主题特色为:以大面积高山草场、十里杜鹃为依托,挖掘森林绿色文化和避暑、体育休闲文化的特色,将体育运动引入生态之中,开展生态体育健身运动、生态游赏和生态休闲度假三大主题的旅游项目,构筑绿色欢乐平台“和谐生态世界”。
二、园区开发建设的战略定位为:(一)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设计为:“和谐生态之旅”。
●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为:“山野狂欢,生态之旅”;“大生态、大和谐、新感受”;“和谐生态世界、运动健身天堂”。
(二)功能定位:以生态游览、体育健身、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辅以绿色餐饮、养殖科研、林业与生产等附属功能。
(三)旅游文化定位:挖掘生态文化、自然山水文化和体育休闲文化的内涵,形成文化气息浓郁的生态旅游区。
(四)客源市场定位: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为:立足黔西南,面向州内外,近期以兴义市居民为主,远期考虑外来游客和专项旅游群体。
第五章旅游线路与服务体系规划一、旅游线路组织根据资源特点以及游客的来源方向,白龙山生态旅游主要以吸引核心市场即黔西南州和周边城市的游客为主,重点做好节假日和周末休闲旅游的开发。
游线安排以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为主,推出高山草场游、十里杜鹃观赏游、高山观景游、生态健身运动游、生态动感体验游、自然山水观光游、原始森林探奇游、生态休闲养生游、生态避暑游、生态养殖、种植观赏等。
二、旅游服务体系规划(一)旅游服务体系空间布局1、一级旅游服务点:管理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生态休闲园的‘生态山庄’(暂定)建成一级多功能综合性旅游服务点,满足游客住宿(限于生态山庄)、餐饮、娱乐、购物、保健、中小型会议等需求,并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导游等服务。
2、二级旅游服务点:景点管理服务中心(滑草天地)、民间风味小食店建成二级服务网点,满足游客餐饮、娱乐、购物等需求,并为游客提供咨询、接受投诉、导游指南等服务。
3、三级旅游服务点:入口大门处、山梁、神仙岩观景、管理房、草地球场管理房等建成三级旅游服务点,主要提供小商品、工艺品和常用药品及租借休闲与影像设备。
(二)游客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在管理服务区设立游客中心,按国家标准《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的要求设置相关的设施设备,游客中心建筑面积200m2。
(三)住宿接待设施白龙山风景旅游区床位总数控制在150-200张,主要住宿点布置在生态休闲园的‘生态山庄’(150床)、、附近农家乐(50床)、共200张床位。
(四)餐饮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布局在生态休闲园的‘生态山庄’、管理区的游客中心、景点管理服务中心(滑草天地)及民间风味小食店等为主,其中‘生态山庄’按涉外旅游饭店标准建设,餐厅建筑面积200 m2;游客中心及滑草天地餐厅建筑面积各50 m2。
其它各级服务点主要解决游客临时进餐用餐要求和小吃零食需要。
(五)文化娱乐设施在管理区设置森林狂欢广场600m2,在生态游乐区设置稚趣园、森林迷宫、丛林战事、滑草天地、森林野营部落、草地球类运动场、定向运动类基地、拓展训练营等。
(六)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布于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山庄、民间风味小食店等共4处,每处20 m2。
(七)医疗卫生设施在门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生态休闲园的桃源山庄分别设立医疗急救点,配备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
第六章保护环卫设施配置及管理要求一、保护规划目标总目标:确保园区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垃圾、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处理率达100%),区域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和有所提高,整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具体达到以下控制性指标:(一)生物环境指标:力争在规划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生物种类有所增加。
(二)环境空气指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的要求。
(三)水环境质量指标:园区内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标准,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的B类标准。
所有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四)噪声环境质量指标:园区区域内的噪声质量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居民区、文教区域标准,即1类标准,区内环境噪声昼间不超过55dB,夜间不超过45dB。
(五)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园区内的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
(六)环境卫生指标:园区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16153-1996)的一类标准。
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分类处理,不得妨碍景观和环境质量。
(七)环境感应指标:园区整体环境感应指标按游人密度控制不得小于10000m2/人•天,场地感应指标按游人密度控制不得小于50m2/人•小时。
二、园区保护区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
(一)重点保护区域:包括景观保护区的全部区域范围,面积5000.00亩。
主要保护森林资源、地貌等旅游景观资源,以及共同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要求尽量保持原有面貌,可以修建必要的游览步道和相关设施,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建设与园区无关的设施。
(二)一般保护区域:除景观保护区的其他区域,面积10000.00亩。
主要保护森林环境和旅游风景资源,尤其是溪沟旁的杂木林,该区域可安排必要的住宿、娱乐、接待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森林景观游赏无关的建设,不得建设大型游乐设施,必须做好防污处理。
结合林相改造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景区景点的绿化美化,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新建建筑、园林小品和绿化美化与周边自然环境与景观生态相协调。
三、必须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禁止乱砍拉滥伐的“三防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四网两化”防火体系。
(一)预测预报网。
分别在景观保护区、森林游赏园和动感体验园建三个病虫害预测预报点。
(二)了望网。
改造界牌了望台,建观景兼防火了望功能的防火了望台,配备望远镜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