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地理科学学院创办的第一个非师范专业
专业详解-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学士)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价格评估、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整理的技术;(3)具有土地利用管理与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划、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测量学、测量学实验、建筑制图、地图绘制、航测与遥感应用技术、农田水利、土地法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2、专业课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学、城镇规划、土地信息系统。
3、专业选修课房地产金融、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法学、自然地理学、生产力布局、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农学概论、土壤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建筑概论、建筑工程概预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生态经济学、不动产投资分析、工程设计CAD、市场营销学、公共管理学、现代生物学基础、模糊数学、土地整理专题、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测量学实习、航测与遥感应用技术实习、土地利用规划实习、城镇规划实习、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四、研究生专业农业水土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A、数学B、英语B、物理C、化学D、生物C、计算机B、政治A、历史D、地理B、美术C、音乐E。
六、就业与薪酬1、就业范围国土管理部门、城建管理与规划部门、农业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所、大中专学校等。
华中师范大学校史校情

10 月,华中高等师范学 校奉命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34、1985 年 8 月华中师范学院又奉命更名为 华中师范大学
35、华中师范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 、求实
创
新; 、 立德 、树人 ”的优良传统和富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校风和学风。
36、社会科学研究会 主编了《苍洱半月刊》,1941 年初创刊,主要作为宣传
22、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系、文化学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文献研 究所、楚学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 地。 23、历史文化学院有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 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2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从事教育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 化领域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华中师大教育信息学科和人文数字化 研究的平台。 25、华中师范大学的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有 50 多年发展历史。
11、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历史社会学系是(文学院)下设的院系。
12、(1951 年)华中大学改为公立。
13、华大桂声于 1938 年创办于(桂林)。
14、华中大学初建时,设有(文、理、图书)三科。
15、雅礼大学擅长于(自然科学)方面,文化大学则在人文科学、图书馆1931 年《文华图书科季刊》上撰文称:“文华公书林于众图书
抗日与争取 民主的园地。
37、由中国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师生主办的《 西南边疆研究报告 》,是当
时国内、国 际边疆文化资料的权威刊物。
38、1947 年至 1949 年间,华中大学战后成立的学生社团也开展了许多积极进步
的活动。《苍 海文汇社》、《野火社 》是华大学生运动的火车头,也是
华大社团的重要组织者。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简介一、学科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始于学校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开创了我国现代土地经济与土地利用教育与研究之先河。
我校于1985年开始招收土地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是我国第一个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目前为农业部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并在2005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
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之一,并被列为学校“十五”和“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本学科紧密结合国际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土地资源经济与政策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评价与资产管理、土地行政与土地法学、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
本学科点现有师资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4名。
“十五”以来,本学科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60多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
本学科已培养毕业博士60多名、硕士160余名,主要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其中有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重要的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土地资源管理硕导:曲福田(点长)、欧名豪、吴群、陈利根、刘友兆、郭忠兴、石晓平、宋奇海、孙华、唐焱、王雷、王群、吴未、欧维新、徐梦洁、诸培新、冯淑怡、张笑寒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行政管理事业;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冷门不代表无用

土地资源管理:冷门不代表无用土地资源是国家宝贵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其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基础性强,且对专业要求较高,因此在许多人眼中,土地资源管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冷门专业。
但是,土地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却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土地资源管理在现代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农业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
而在现代农业中,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对土地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土地质量、现代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等条件,在农业用地的规划、利用和管理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其次,土地资源管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促使城市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可以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和优化,引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还需考虑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土地资源管理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可以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资源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专业人员还应当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事件,保护生态环境健康。
总之,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在大众眼中可能属于冷门专业,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却是不可替代的。
这一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专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只有重视土地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4,20(14)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路振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北京100192)摘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高校都设有学科点,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该专业特色各不相同。
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校;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33-03Development Overview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in China′s UniversitiesLu Zhenhua(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edia College,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92,China)Abstract: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after a long time of development,have a subject 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s universities,an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types of universitie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This paper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today,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uilding.Key words:Land resource management;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历史沿革建国初期,出于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与规划引导的考虑,一些农业类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土地规划利用专业,也就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的综合性学科,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学科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愈发重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被称为“管理学科”,是因为它有很强的管理性质,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急需在专业建设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进行“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管理学科工科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通过工科化建设,可以调整现有的管理学科教育模式,构建面向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提升学科发展的水平:通过工科化建设,可以加强管理学科的工程实践环节,搭建学科发展平台,提高学科的实践操作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3.符合社会需求:通过工科化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在管理学科工科化的背景和意义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进行“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的优化:对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设置管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土地资源管理工程实务、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能力。
2.实践环节的强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增加对管理实际操作的了解和掌握。
3.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实践指导。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人才,推动管理学科的工科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
2016年志愿填报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解读

土地资源管理开设课程: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专业介绍:•本专业属于国家教育部2012年9月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基本专业,专业代码为120404。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査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具有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3.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管理的发展动态;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行政管理学)、国土资源概论(土地资源学)、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测量学、土地利用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土地资源管理实习、土地资源管理专题调查、测量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测量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是一门以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涵盖了土地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课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管理原理、土地权属和流转、土地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和土地资源保护等内容。
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中,学生将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土地资源的特征、类型、性质和规律,掌握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原则和技术。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挑战。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成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人才,可以在政府部门、土地开发企业、地产公司、土地资源评估机构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在工作中,他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地理科学学院创办的第一个非师范专业,1993年“土地规划与管理”开始招收专科生;随着自治区土地事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土地学科发展,办学层次和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函授生;2 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7年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M PA)的授权点之一。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有教师共20余名,在教学的同时,该专业主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完成了大量土地科学方面的科研项目。
近五年完成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约80项、经费800余万元,并取得许多成果,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国际核心刊物引用,对自治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商报讯(记者王继红)12月23日,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仪式,隆重庆祝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办15周年。
据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于1993年创办了该学院第一个非师范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1993年招收专科生,1998年招收本科生,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01年招收函授生,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7年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MPA)授权点之一,是自治区品牌专业。
截至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共培养专科生230余人、本科生380余人,共招收研究生36名,考取博士研究生4名。
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自治区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以及环境保护等行业的骨干力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立15 年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专业坚持走“产。
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完成了土地科学方面纵向、横向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多篇学术论文被国际核心刊物引用,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经过15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已初步具备了完善的组织机构,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较好的教学体系,成为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和相关行业高级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土地科学研究中心。
(发表于2008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