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广州饮食文化

广州饮食文化

食在广州——广州饮食文化报告1.广州饮食文化概述“食在广州”这句话,在有八大菜系的中国,仍然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

粤菜已为天下人所共知,它的主流是广府菜和潮州菜,以及东江菜。

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在这里交汇,融合,产生了更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广州饮食文化便是粤菜文化精华所在。

2.广州的地理环境与广州味道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南方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

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

由于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在低纬度及濒临南海的共同作用下,广州雨热同期的特征,使广州地区的产生湿热的气候。

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气候,粤菜特点口味比较清淡,注重质和味,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这便是广州人说的五滋六味。

3.广州饮食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时期简述西汉初2000 多年前西汉初的南越王墓可以看出广州最早的饮食文化。

该墓后藏室是储放食品的库房,出土的大型烧烤器和储存器物共130 多件。

铜、陶器皿内多存动物食品。

出土厨具有陶、铜、漆器125 件,这些炊具和食器足以证明南越国时岭南烹饪技艺造诣之高。

通过对墓中发现的大量经加工的动物遗骸的探究,可以看到“食在广州”的历史根源。

广东饮食特色

广东饮食特色

广东饮食特色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也是一个颇为富庶、人口众多的地区。

在这里,你能够品尝到丰富、多样的美食,而这些美食又是彰显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

广东人对饮食十分重视,更是有“食在广州”之说,可见其餐饮文化地位之高。

接下来,我将带你一一领略广东饮食的特色。

1、港式点心港式点心,又称“茶餐厅”,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

茶餐厅通常是香港人用于解决午后休息,早茶、午茶和晚餐问题的场所。

其特色在于以点心为主要食品,为特殊的场所服务,以及口感鲜美,价格合理。

港式点心与中式点心有所区别。

前者是融合了中式、西式和海鲜的特色,以精致的形态出现,口感鲜美,香甜可口,琳琅满目。

常见的港式点心有:蒸饺、炸虾饺、糯米鸡、叉烧包、鸡蛋挞、荷叶饭等。

2、粤菜广东人普遍喜欢吃上好的食材,辅以丰富的烹饪技巧,形成了粤菜。

粤菜以煨、炖、煮、蒸、拌为主。

其鲜、嫩、酥、脆、爽、香的特点被世界所共知,口感、营养、色香味俱佳。

常见的粤菜有:白切鸡、广东蒸鱼、炆牛肉、烧鹅、蟹粉蒸蛋、沙茶牛肉、叉烧、烤乳猪等。

3、海鲜广东地处南方,沿海资源丰富,所以海鲜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市场上的海鲜品种极多,餐厅提供的海鲜菜品也相当丰富,它们基本都是现买现捕,新鲜得让人惊叹。

常见的广东海鲜有:鲍鱼、海参、海鲜搜、龙虾等。

4、羊肉火锅羊肉火锅,是广东比较流行的一种火锅。

火锅汤料风味独特,口味烈辣,肉味鲜美醇香。

如果你想吃一顿热热闹闹、健康的“大马哈鱼”,羊肉火锅绝对是不二之选。

5、老火靓汤老火靓汤是广东最为养生的美食代表。

老火汤是以传统中草药和煲炖佐料为主,坚持煲制3小时以上,热量低、滋补、开胃、养生,尤其适合清热解渴、壮阳补肾。

常见的老火靓汤有:乌鸡汤、花膠燕窝炖鸡、姜茶、十全大补汤等。

6、清蒸鲈鱼广东有句谚语,称取材要,“活鱼野味一双搭,豆腐海鲜口味佳”;描绘的正是广东饮食的真实面貌,也体现了广东人对美食的关注和热爱。

清蒸鲈鱼是广东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鲜鱼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后,从上到下的码放在白瓷蒸盘上,再撒上适量的葱、姜、蒜、椒等作料,然后清蒸就可以了。

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

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

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粤菜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州的饮食文化习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习俗

广州的饮食文化习俗广州菜广州菜是在汇合广东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中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穿而成一家的。

广府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擅长改变,品种多样。

广府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

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较为常见的广府菜色有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等。

早茶早茶点心“饮茶粤海未能忘。

”广州人宠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

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咗茶未啊?”〔喝茶了吗?〕。

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广州人喜爱喝茶,比方饮早茶,饮凉茶,饮功夫茶等。

大家喜爱在节假日呼朋唤友,去茶座品茶。

品茶尚在其次,主要是吃点心,谈天。

广式点心品种多样,制作精致,各有风味。

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

特色小吃萝卜牛腩:萝卜牛腩是广州出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奇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

在一些繁华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萝卜牛腩的'芳香飘满街。

云吞面:是广州人对馄饨的俗称,在上下九路、西华路、人民路一带〔即西关〕都许多这种云吞面的小吃店,是西关有名小吃。

由于此品汤味浓郁,云吞皮薄馅多,蛋面有弹牙之感,因此成为广州人早餐、小点的美食。

云吞面还有一个别称叫细蓉。

及第粥:伍湛记为民国时期有名小食店,坐落在荔湾文昌巷,它的粥类以及第粥最为知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鱼等,粥色白鲜亮,米水交融,味鲜香厚。

艇仔粥:艇仔粥是一种广东粥品,味道鲜美。

肠粉:广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广州人爱吃的小食,也是广州大小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因形似猪肠,广州人也称之为猪肠粉。

据说,在抗日战斗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荷叶包饭:荷叶包饭又称荷叶饭,是广州出名的风味特色小吃。

它是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的。

广府美食的资料和文化

广府美食的资料和文化

广府美食的资料和文化广府美食是中国广东地区的特色美食,广州被誉为“美食之都”,因为这里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美食。

广府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中华传统烹饪技艺和南方地区的独特风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府菜系。

广府美食的特点之一是注重食材的选用和制作工艺的精细。

广府人讲究原汁原味,追求食物的鲜嫩和口感。

他们善于运用刀工技巧,将食材切割成不同的形状,以增加食物的观赏性和咀嚼感。

同时,他们还注重食材的烹调时间和火候的掌握,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

广府美食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调味品的使用。

广府人善于使用各种调料,如酱油、醋、糖、盐、葱、姜、蒜等,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和口感。

他们追求酱香味、咸甜味和酸辣味的平衡,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广府美食的代表菜肴之一是粤菜,它是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菜系之一。

粤菜以其清淡、鲜美、咸鲜适度、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粤菜注重菜式的造型和色彩的搭配,以及食材的新鲜和制作工艺的精细。

例如,著名的广式烧腊就是粤菜的代表之一,它包括烧鸭、烧鹅、烧肉等,以其金黄色的外皮和鲜嫩多汁的肉质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广府美食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菜肴,如广式早茶、广式糖水、广式点心等。

广式早茶是广州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饮食方式,它包括各种小吃和茶品,具有丰富的口味和种类。

广式糖水是广府人喜爱的一种传统甜点,它以糖和水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草药和果品,具有清凉解暑、滋润喉咙的功效。

广式点心是广府人喜爱的一种传统点心,以其制作工艺的精细和口感的独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广府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广府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

广府人崇尚“吃在广州”、“以食为天”,他们喜欢聚餐、品茗、品味美食,将吃饭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和交流情感的方式。

在广州,人们常常会见面去吃饭,通过分享美食和交流心情,加深彼此的感情。

广府美食是中国广东地区的特色美食,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广府美食注重食材的选用和制作工艺的精细,注重调味品的使用,以及菜式的造型和色彩的搭配。

广州的饮食文化图文

广州的饮食文化图文
文仕文化 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 、讲求营养科 学的特点。 广东农信驿站
文仕文化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
食在广州,流传 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而中国八大菜系
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
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它是由广州菜、潮汕
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
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 、讲求营养科学的特点。粤式点
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
广东农信驿站 文仕文化
广州的饮食文化
文仕文化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食在广州,流传 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 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 、讲求营养科 学的特点。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广东饮食习俗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能逐渐摒弃外地饮食中的某些陋习,形成不尚奢华、讲究实际的风格。 食在广州,流传 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 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 、讲求营养科 学的特点。 广东饮食习俗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能逐渐摒弃外地饮食中的某些陋习,形成不尚奢华、讲究实际的风格。 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食在广州,流传 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 广东农信驿站

广州饮食文化

广州饮食文化

广州饮食文化1.广州饮食文化概述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南方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广州饮食文化的自然环境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

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

由于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在低纬度及濒临南海的共同作用下,广州雨热同期的特征,使广州地区的产生湿热的气候。

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气候,粤菜特点口味比较清淡,注重质和味,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3.广州饮食文化的历史:时期简述西汉初2000多年前西汉初的南越王赵眜墓可见一斑。

该墓后藏室是储放食品的库房,出土的大型烧烤器和储容器共130多件。

铜、陶器皿内多存动物食品。

西侧室是庖丁厨役之所,出土厨具有陶、铜、漆器125件,这些炊具和食器足以证明南越国时岭南烹饪技艺造诣之高。

通过对墓中发现的大量经加工的动物遗骸的探究,可以看到“食在广州”的历史根源。

魏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羹已有影响。

唐广州司马的刘恂所著《岭表录异》记载,当时岭南人的烹饪技艺已颇高明,民间能运用煮、炙、炸、缹(蒸)、炒、脍、烧、煎、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并因物料质地不同而辨物施用。

两宋时期北宋皇帝带厨南逃,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广州菜系的发展,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南宋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广州饭僧设供,谓之罗汉斋。

广州人的饮食风俗

广州人的饮食风俗

广州人的饮食风俗广州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广州每年都有美食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增进大家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今天小编就来具体介绍广州人的饮食风俗。

先敬土地后敬人广州人喜欢餐前饮老火汤,不用分长辈先后,随到随饮,但饮前必须用筷子沾几滴,然后在碗外轻轻弹到地上(饮茶饮酒亦有此习惯),仪式完了就可以饮了。

谓之“先敬土地后敬人”。

斟茶斟酒也有规矩,“茶半敬人,酒半欺人”,饮的礼仪与上同。

起筷起筷前晚辈一定要先请长辈食饭,必须由最小的开始续个叫,年纪由最大到小的“食饭”,长辈说“起筷”,然后大家一起讲“起筷喇!”才能动筷。

食七广州人无论贫与富,可以独孤一味,亦可以九大簋,但绝不会煮七道菜,除非要办“白事”,“食七”不好意头。

飞象过河筷子不得挟到对面去,如果挟到对面妈妈就用自己的筷子一隔,然后说:飞象过河! 其实“飞象过河”的象就是象棋的象。

象当然不能过河。

抓筷子放筷子也有很多礼仪,抓筷子不可手指指,放筷子不可打横放等等。

掉筷子有一次,不小心把放在桌边的筷子弄掉了一支,想弯腰去拾,妈妈眼快,我还来不及拾上来,妈妈就把另一支也弄掉,我好奇我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妈妈说:“开心快乐,好事当然成双!”等到饭后才与其他碗碟一起收拾。

广州人有哪些饮食习惯一、饮早茶饮早茶,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

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

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

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

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

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二、饮凉茶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同时,广州人爱吃,会吃,有时吃的煎炸东西多了,难免会上火,于是饮凉茶也成了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州饮食文化概述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南方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广州饮食文化的自然环境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

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州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

由于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在低纬度及濒临南海的共同作用下,广州雨热同期的特征,使广州地区的产生湿热的气候。

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气候,粤菜特点口味比较清淡,注重质和味,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3.广州饮食文化的历史:时期简述西汉初2000多年前西汉初的南越王赵眜墓可见一斑。

该墓后藏室是储放食品的库房,出土的大型烧烤器和储容器共130多件。

铜、陶器皿内多存动物食品。

西侧室是庖丁厨役之所,出土厨具有陶、铜、漆器125件,这些炊具和食器足以证明南越国时岭南烹饪技艺造诣之高。

通过对墓中发现的大量经加工的动物遗骸的探究,可以看到“食在广州”的历史根源。

魏广州的蛇肴、烤鹅和鱼羹已有影响。

唐广州司马的刘恂所著《岭表录异》记载,当时岭南人的烹饪技艺已颇高明,民间能运用煮、炙、炸、缹(蒸)、炒、脍、烧、煎、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并因物料质地不同而辨物施用。

两宋时期北宋皇帝带厨南逃,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广州菜系的发展,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州民间;南宋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广州饭僧设供,谓之罗汉斋。

”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

民国时期广州较大的饮食店先后有200家之多,家家有自创的名牌菜,如贵联升的满汉全席、香糟鲈鱼球、干烧鱼翅;聚丰园的醉蟹;南阳的什锦拼盘、一品锅;品荣升的芝麻鸡;玉波楼的半斋炸锅巴;福来居的香酥鲗鱼;万栈的挂炉鸭;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红烧鲍片;西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群翅;蛇王满的龙虎烩;六国的太爷鸡;愉园的玻璃虾仁;旺记的烧乳猪;新来远的鱼云羹;金陵的片皮鸭;冠珍的清汤鱼肚;陶陶居的炒蟹;陆羽居的化皮乳猪、白云猪手;宁昌的盐焗鸡;利口福的清蒸海鲜;太平馆的红烧乳鸽等。

二三十年代,广州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建国后在50年代中期,广州评出“十大名厨”,使名厨重焕光彩。

六七十年代广州菜系发展缓慢。

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广州饮食业跃上新台阶,大小饮食店、档数以万计,酒家、酒店、酒楼、宾馆、大厦、西餐室、酒吧、食街、大排档等遍布全市,给人以“五步一店、十步一楼”的感觉,店档多出奇招绝招,以创新菜点品种招徕客人。

广州市于1956年举办的名菜美点展览会,展出品种有670种,据介绍,当时市面上出售的菜式达5000多种。

在1983年举办的名菜美点评比展览中,展出传统和创新的品种达1238种,市面出售的品种难以胜数。

从1987年起,广州每年都举办美食节,酒家餐馆纷纷推出新创制的名菜、美点,使粤菜传统发扬光大。

广州菜系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茂,食味重清、鲜、爽、滑、嫩、脆,讲究“镬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五味俱全。

粤菜三绝,即炆狗、焗雀和烩蛇羹,经厨师们妙手烹制,令食者击节赞赏。

广州的茶楼酒家环境优美,不少集中国建筑艺术、园林风光、书画盆景为一室,使饮食天地赏心悦目。

遍布广州街头的小食夜宵档,经营品种繁多,如开煲狗肉、豉汁田螺、生滚肉粥、煲仔粥、干炒牛河、云吞面、绿豆糖水、芝麻糊等,价廉物美,为“食在广州”增添了浓郁的地方风采。

广式点心制作精细、花样繁多、口味清新。

1956年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广式点心有815个品种,今天已发展到2000多种。

著名的有虾饺、肠粉、粉果、芋角、烧卖、绿茵白兔饺、莲蓉角、奶皇包和广式月饼等,成为“食在广州”一大特色。

30年代后期,广州点心业名师有“四大天王”,即禤东凌、李应、余大苏和区标。

此后,点心业名师层出不穷,著名的特级点心师罗坤、陈勋、谭力等,在广州和港澳都有很高声誉。

“ 食在广州”的饮食风俗,已在珠江三角洲、内地甚至世界许多地方辐射传播,蔚然成风。

当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州饮食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正如广州的文化,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州饮食文化,并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称,名扬海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佳肴,感受这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

广州越来越提倡绿色食品,讲究环境,注重饮食与文化艺术的巧妙结合,令“食在广州”的美名更加丰富。

同时,随着世界各发达国家相继在广州设立领事机构,更令广州散发出国际大都市的无穷魅力。

广州饮食,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4.广州饮食文化的特点:广州饮食文化的特点开放性开放的环境,赋予了广州人开放的思维方式,粤菜厨师中流传着这样的祖训:“有传统,无正宗。

”体现了广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广州人什么都敢吃,并善于发掘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食法,不断移植改造,推陈出新。

反映到饮食上就是一种“无所不吃”的开放心态,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鹧鸪、穿山甲、蝙蝠、海狗、鼠、猫、狗、蛇、猴、龟……超过一千种材料可以变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兼容性开放性的文化,同时也必定是兼容的。

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特征,在广州饮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广州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埠。

广州街头遍布南北各地风味的饭店餐馆,几乎全国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风味可以找到。

开拓性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粤菜发源于岭南,其发展渊源于吸收、融合、创新,可以这样说开拓创新正是粤菜发展的特点。

此外,广州人吃饱不浪费,吃不完“打包”回去,体现了广东人爱惜食物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广东饮食习俗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能逐渐摒弃外地饮食中的某些陋习,形成不尚奢华、讲究实际的风格。

广东人的饮食,讲究少而精,即使宴请宾客,也绝不铺张浪费,以吃饱、吃好为原则,这与北方的某些地方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食在广州,流传历史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

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

它是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主体,具有选料博杂、制作精细、口味趋于清淡、富于季节性变化、讲求营养科学的特点。

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

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

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小食有:虾饺、干蒸烧卖、粉果、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鸡仔饼、糯米鸡、家乡咸水角等等。

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

广州多数酒家、餐馆都经营“三茶两饭一夜宵”,而且集饮食娱乐于一体,营业时间长,饮食市场各种风味兼容并蓄,多方面满足了各类游客的需要。

粤菜选料非常广博奇特,蛇为龙、鸡为凤、猫为虎、老鼠为嘉鹿,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在烹煮之列。

粤菜讲究鲜嫩爽滑,夏秋清淡,冬春浓郁,使用独特风味的调料,采用煲、烤、泡、炒、熬和火局等技法,烹制出独具地方风味的佳肴。

粤菜的“生猛海鲜”别具特色,不少酒楼饭店未装修好厅房,先要设计门口的海鲜池,陈列几十种生猛海鲜,以招徕顾客。

粤菜食肆菜式多变,每隔一段时间,各酒家饭店就会以新的原材料、不同的搭配来创制新的菜式,以此来增强竞争力,市面上也常常因此而掀起新的饮食潮流,这是“食在广州”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5.广州文化饮食习俗广州文化饮食习俗选料杂博无所不吃粤菜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燎乱,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却被奉为席间珍品。

广东人的这种无所不吃的性格,也正是其开放的心态在饮食上的反映。

博采众长讲究实际以本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吸收国内京、鲁、苏、川等菜系的精华和西餐的烹饪技术。

博采众长讲究实际从而使广州饮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制作精细追求享受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

一道鲜美佳肴的制作,有赖于各个环节之间有条不紊的协作,粤菜在配料、刀工、火候、烹饪时间、起锅、包尾、器皿、上菜方式等诸多环节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饮食制作的精细,与广东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享受的文化分不开。

饮食习俗是广州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食在广州”也早已闻名于世。

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通过对广州饮食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其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饮食习俗更向高档次发展,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强烈的冲击,传统儒家思想的“君子固穷”,安于“箪食瓢饮”的生存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儒家把操守作为衡量人格的唯一标准,把守穷作为坚持操守的象征,这种思想的本质是将人类限制在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上。

改革大潮中的广州人意识到,生活上不尚奢华是可取的,但绝不能以穷作为判定操守的标准,这使他们能够放开思想,去勇敢追求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

饮食习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食物不仅仅是含有可供人类利用以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对于每一种食物及其消费方式,还需要由文化对其可靠性加上同意的标签。

同样,广州人对其饮食的选择,也正是其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美食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

6.广州饮食文化的特色介绍:广州茶市广州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酒家饭店特别多,只要你想吃东西,随时随地都能吃到丰俭由人、各式各样的美食。

茶市是广州饮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

以前广州只有“早茶”,现在已发展成早、午、夜三个茶市。

几乎所有的酒家饭店都开设茶市,客人一落座,服务员立即前来招呼:“开几位?饮什么茶?”茶市供应各式咸甜干湿点心,凭君所好,各取所需,价格也很实惠,一般市民都能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