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

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报告题目: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增长。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维修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分析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必要性分析1. 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人才来满足维修和保养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很大差异,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维修。
2. 就业机会: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这个专业将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3. 技术更新: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人才来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这个专业将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持续学习和更新。
4. 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
三、可行性分析1. 教育资源:建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需要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实验室设备和教材等。
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建设和维护这些教育资源。
2. 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个专业将有稳定的需求和就业机会。
3. 行业合作: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维修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与行业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联系,可以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4. 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鼓励将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结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建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提升教学质量。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设置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 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该领域 的教学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 使其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行 业发展的不断变化。
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企业对具备工业互联网技术应 用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设置将 为培养具备工业互联网技术应 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平台和 机会。
专业的设置将为行业培养更多 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满足 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增强企业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设置将为企业 培养更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提
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专业的设置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 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的挑战。
通过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专业 的设置将为企业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 的团队,推动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
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03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可 行性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总结词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发展趋势积极向上
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工业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进行分析,探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和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 多种方法,对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 分析。
空中乘务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报告

空中乘务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报告二O一九年十二月空中乘务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意义与设置背景(一)空中乘务专业的开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2位。
到2020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 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 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 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
民航业的高速发展, 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
(二)民航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与政策背景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福建省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港口和航空的重要基地。
2017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简称“《规划》”),描绘了到2020年民航产业发展蓝图,并提出系列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旅客周转量比重将达到28%,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42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2亿人次,货物运输量85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8%、10.4%和6.2%。
在机场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续建、新建机场数量将达到74个,现代机场体系的完善将给旅客出行、货物运输带来极大便利。
《福建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厦门翔安机场、福州长乐机场二期、武夷山新机场主体工程将基本建成,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
我省将重点抓好福州长乐机场二轮扩能工程续建,加快推进厦门翔安机场和福州长乐机场二期等建设;加快推进泉州新机场、义序机场迁建和莆田、漳州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同时加快建设平潭、宁德、东山通勤机场、三明沙县和福清通用航空基地、屏南旅游通用机场、福建警用航空服务中心、福建省航空护林总站及其分站等项目,构建和完善福建通用航空服务网络。
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篇一: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报告样例关于设置化学专业的论证报告根据《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文件精神,按照《吕梁市教育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XX~20XX年专业建设规划》,为适应山西省特别是吕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条件,在吕梁学院成立后,拟在化学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的基础上,申请设置四年制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
一、设置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必要性1、设置化学专业,是优化山西省化学(师范类)本科教育区域布局的需要山西省现有17所本科院校,其中7所院校有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分布情况为晋南有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晋东南有长治学院,晋中有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晋北有大同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晋西北尚属空白,这不仅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改革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分布也不尽合理。
我校设置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既可以填补区域布局上的空白,又可以满足吕梁市和周边地区对人才的需求。
2、设置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是吕梁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目前吕梁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看,中小学教师教育供求关系正在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吕梁市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初中教师本科化。
当前吕梁市初中教师学历分布情况见下表。
当前吕梁市初中教师学历分布情况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为36.8%,将有63.2%的教师需要提高学历,化学教师占初中教师的4%。
按3%自然减员率计算,“十二五”期间初中教师自然减员约2100人,其中化学教师约100人。
山西省7所院校有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每年该专业的省内招生计划不超600人,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65%以上的学生考研深造,每年化学专业省内毕业生寻求就业者不足200人。
终身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二 、福建省 终 身教 育的 理论研 究 和立 法成 果 .
为 终 身教 育 专 业的 设 置提 供 了坚 实的 理 论 基础 和
实 践 经 验
教于各方专家学者。
一
、
国家 一 系 列发 展 教 育 的 大 政 方 针和 十 一
五 、 十 二 五 发 展 规 划 ,强 调 学 习型 社 会 的 建 设 。 为 终 身教 育 本 科 专业 的 设 置提 供 了 良好 的宏 观 政 策环 境
Ch n h o g h a p cs o o iis t e r t a a e , a tc s o e nme t pp a n h o tu t n o i a t r u h t e,s e t fp lc e , h o e il b s s pr c ie ,g v r c n ’ a e la d t e c nsr ci ft S o he
近 4 多年来 ,终身教育理念引起 了国内外研 O
究 者 的关 注 与 重视 ,并 渐 渐 深人 人 心 ,化 为 众 多
使人们对终身教育工作者培养 的深深思考。 日 , 前 终身教育本科专业创设 申报工作 的号角 已在福建
人 的 日常生活实践行动。终身教育从理论研究到 实践行动 、从理念思考到法律条文制定执行 ,促
师范大学福 清分校吹响 ,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努力 能成正果 ,并为社稷服务。我们已在 《 终身教 》 -
【 作者介绍1 良章,副教授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人文科学 系主任 、终身学习发展 中心主任 : 林 李恒 庆 ,助 教 ,福 建师 大福 清分 校教 师 : 陈宜安 ,研 究员 ,福 建省社 会主义 学院副 院长,福 建省 全民终身教 育促进会 副理事长兼秘 书长 。
现代学徒制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现代学徒制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开设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必要性(一)我国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的发展我国民航安检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封闭时期,当时中国对乘坐飞机的人有严格要求,这一时期中国的空防形势保持了不错的局面,我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多年来一直也没有建立起来。
1980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公安部、民航总局的报告,同意对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1981年3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航空安全检查的通告,并决定自4月1日起对民航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
11月1日,又开始对民航国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从此我国的安检工作开始了新的发展。
安全检查工作刚开始,只对国际航班实施检查。
所以,检查工作就由边防检查站负责。
从1981年11月1日开始,全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展开,此项工作就由民航公安保卫部门负责,但这一时期安检工作还不完善,有漏洞。
到了83年7月,武警安全检查站成立,安检工作由武警部队全面负责,这一时期,安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
进入九十年代,由部队负责这项工作已不适应形势了,1992年4月,安全检查工作移交民航,民航机场组建了安全检查站。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
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2位。
到2020年, 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
民航业的高速发展, 对民航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
(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现状随着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恐怖活动和国内违法犯罪分子对空防安全影响不断加剧,国家航空安全已被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高度,民航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民航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就被突显出来。
目前我国各大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相当繁重,以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白云机场为例,它的安检部门每天检查出港旅客人数近8 万人次,监护国内外进出航班近420架次。
(可行性报告)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报告)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目录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3)(一)行业背景与发展特点 (3)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3)2.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4)(二)人才需求分析 (5)1.我国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5)2.天津市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6)(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理念 (6)(四)专业优势与特色 (7)1.专业基本情况 (7)2.专业特色 (19)二、示范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2)(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2)1. 指导思想 (22)2. 总体目标 (22)3. 建设原则 (22)(二)专业建设方案 (23)1.职业与岗位分析 (23)2.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23)3.培养目标与要求 (23)(三)专业课程建设 (26)1.课程体系建设 (26)2.课程建设 (26)3.教材建设 (33)(四)教师队伍建设 (34)1.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34)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35)3.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37)(五)实训基地建设 (37)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路 (37)2.实训基地建设框架及特点 (39)3.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39)4.校外试训基地建设 (42)5.可行性与建设特点 (43)三. 经费预算 (45)(一)专业课程建设经费 (45)(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经费 (45)(三)实训基地建设经费 (45)四. 进度安排与保障措施 (46)(一)进度安排 (46)(二)组织保障 (46)五.效益分析 (47)(一)教学改革效益 (47)(二)学生能力培养效益 (48)(三)辐射带动作用效益 (48)(四)服务社会效益 (48)(五)社会培训规划 (48)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一)行业背景与发展特点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幅始终保持在38%以上,产业规模继续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
大数据技术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分析报告(2)

大数据技术技术专业开设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开设大数据技术技术的必要性1、什么是大数据?1、大数据(Big Data)1.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数据的大小决定所考虑的数据的价值和潜的信息;Velocity(高速)——指获得数据的速度;Variety(多样)——指数据类型的多样性;Value(价值)——合理运用大数据,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Veracity(真实性)——数据的质量;2、大数据的意义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来台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 就是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显示大数据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举足轻重。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藏能量的煤矿。
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
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
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
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做小而美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1、调研基本情况1.政府发展规划与政策动态。
推动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现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加快建设数据强国,为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一)行业背景与发展特点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幅始终保持在38%以上,产业规模继续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先产业,未来十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和高速发展地区是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弱。
电子技术在我国几大骨干行业应用十分广泛:(1)汽车行业国际汽车市场上,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十分普遍。
统计数据表明,着名汽车制造厂商中,每辆汽车平均消耗电子产品费用占整车的30%左右,其中微处理器就多达50 多个,越是高档汽车电子化程度越高。
汽车电子最显着特征是向控制系统化推进。
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正获得极其广泛的市场。
汽车未来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比重将超过机械技术的比重(电子化),系统的运行由控制器群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群间的网络平台支持系统运行(信息化),采用高效紧凑的模块化设计(集成化和模块化)。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
(2)光电子行业光电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不断取得突破;通信类、消费类光电子产品,出现了明显的复苏,实现了平稳增长;以TFT-LCD平板显示、传感光电子系统应用为代表的新产品蓬勃发展。
光电子产业正在成为带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光电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组成部分,潜在市场容量巨大。
重点发展光电医疗仪器设备,检测类仪器仪表,光电子产品制造设备,光通信工程专用设备,激光加工设备,并形成系列化。
同时,强化国防光电子的产业优势地位,重点发展光电跟踪与测量设备、航天与航空侦察设备、光电对抗武器系统、导航与制导设备、半导体激光雷达、半导体激光通信等。
(3)电子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向亚洲的转移逐步推向深入,中国成为电子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2006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进出口出现了明显增长趋势,半导体设备业有望扭亏为盈,原材料、辅料及元器件等系列产品市场也将创出新高,我国电子制造业市场开始景气回升,产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4)芯片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芯片本身已成为一部高技术的整机,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工业部门,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装备水平和竞争实力。
正因为如此,芯片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和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
国家《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纲要》还指出: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是由于他们掌握并垄断着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
加强核心软件、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设计与生产是“十一五”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重点。
2.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现状“天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摘要(2006-2010)” 中天津市政府把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建设列为“十一五” 科技发展带头领域和优先发展技术的首位。
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 年发展报告(TEDA Annual Report of 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2005 年《财富》全球500 强企业中,共有来自境外10个国家和地区的57 个跨国公司在天津开发区投资,投资企业达123 家。
其中,电子制造行业投资额为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名列第一。
2005 年天津开发区主要工业产品出口与2004 年相比,增长率最高的仍然是电子信息行业中的电子产品。
例如,半导体器件增长%,移动电话%,移动电话零件%,液晶显示器%,电阻器%,原电池%。
天津市到2010 年基本形成北方经济中心的框架,建成商贸、金融、信息、交通等几个北方区域性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
为此,GDP应占到全国的2%~%,天津的一些重要产业发展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如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武清、塘沽、西青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1)武清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地处京津之间,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
电子信息行业投资占总投资的34%,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员占整个武清开发区从业人员的%。
(2)西青开发区截至2004 年底,西青开发区引进企业570家,吸引资金37 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为主体的产业群体。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占开发区总投资的三分之二强,西青开发区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青开发区投资的世界500 强企业达到12 家(摩托罗拉、宝洁公司、松下电子、住友电工、日商岩井、三星、现代、丰田通商、本田、电装、富士胶卷、联邦快递),成为中国华北地区世界500 强投资最集中的开发区之一。
(3)塘沽开发区塘沽开发区引进的外资企业有①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②三星:韩国三星集团在天津共投资了11 家企业,其中9 家就设在该开发区。
越来越多的彩电、数码摄像机、DVD等电子信息产品正从开发区走向全国、全球。
③现代电子(天津)多媒体有限公司:是韩国现代电子在津投资最大的企业。
年产各类显示器300 万台,营业额25亿元人民币。
④富士通、康柏、IBM 等众多国际知名公司落户塘沽开发区,它仍连续多年名列天津市出口50 强企业和天津开发区百强企业前茅。
⑤施耐德、梅兰日兰:梅兰日兰在天津的巨大成功,直接促成了施耐德电气低压(天津)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的落户。
它们提供的小型断路器及漏电保护附件、安家配电组合套装以及小康家庭系列配电箱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欢迎。
(二)人才需求分析1.我国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截至2004 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就业人数万人,其中工人约占5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总量不足,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较大,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这些发达地区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相对集中,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
全国高职院校共1111所,其中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的学校为303 所。
电子信息产业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
目前,全国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缺口为57%。
这些年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了一批电子信息人才,但是这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
2.天津市电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根据天津市人事局人才信息中心1999年5月关于“天津跨世纪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预测结果,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人才2000 年需求总量为~万人,相当于97 年万人的~倍,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其增长速度高于天津市“培养社会主义经济急需人才研究”中的预测增长率%~%。
根据对1998——2010 年期间天津市人才需求的预测,2010年需求总量~万人,而人才供应只是10 多万人,加上现在的延续12 年的人才约6 万人,总共拥有人才16万多人,与需要相比,仍有9~15 万人数量差距。
与2000年的预测结果相比,10 年平均递增速度为%。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产业人才平均增长速度较高,到2010 年随着天津信息港一期工程的完成,信息化深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将更突出地表现为以质量提高为前提下的稳定增长。
天津市共有高职院校26 所,其中有应用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学校,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等共15 所,目前在校生规模不足4000人,每年毕业生1000 余人,照此规模发展,到2010年,为本地区输送毕业生才5000人左右,不足天津市电子信息行业预测的需求人数的5%。
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相对人才优势的行业为信息服务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行业既是一个高新技术行业,又是一个大的人才市场,每年从天津和全国各地招收大量的“蓝领” 、“白领”人才,尤其是从业队伍庞大的“蓝领” ,需要更多的高等职业院校来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任重道远。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紧抓着我国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本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深化教学改革,加速专业建设,增强培养面向电子、IT 先进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加速建设和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本专业要在10 多年发展建设的基础上,抓住电子信息行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经过“十一五”连续投资建设,力争在2010 年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成一个办学理念更加先进、校企结合更加紧密、教学改革成绩更加突出、实验实训基地更加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学生就业率更高的全国一流重点专业。
为实现应用电子技术发展战略目标,要努力造就能站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在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培养一批能够根据电子信息行业岗位群需要开发新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在“十一五”专业投资建设中,力争建设一批具有真实工作环境或模拟仿真效果,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电子技术培训基地,推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成为全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典范。
(四)专业优势与特色1.专业基本情况(1)专业历史沿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在我校原“电工电子技术”公共课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96 年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原“电工电子技术” 公共课教研室改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研室,至今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历程。
专业成立初,每届只招收一个班学生,在校生不足90 人,至今每届招生四个班,在校生接近500 人,招生规模扩大了五倍。
十多年来本专业为全国和天津市地区输送近千名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生产、管理、设备维修、新技术应用开发的一线高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专业办学实力经过十余年办学实践和产学研结合,专业综合办学实力总体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支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梯队结构合理,“双师型”素质较强,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编辑出版了一批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规划教材和专业教材;完成了一批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的科研项目。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综合实力已跃居天津市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前列。
① 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师团队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平均年龄42 岁,教师队伍中教授4 人、副教授3人、讲师与工程师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