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3_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3题。
1.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3.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 m以下B.1000~1500 mC.2000~2500 m D.3000~3500 m【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故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A错误、C正确;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始期较早,生长季末期较迟,因此B、D错误。
故选C。
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故图中甲位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B正确。
故选B。
第3题,随着海拔升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差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在4个选项中,选项D海拔最高,最接近山顶附近,故选D。
【答案】(2020·河北衡水高三期末)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好。
增强植被指数(EVI)可以指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类型的植被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河谷植被类型及EVI垂直变化。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读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P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阔叶灌丛D.落叶阔叶林5.近几十年来,该河谷植被类型生长条件会有所改善的是( )A.P植被类型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山地针叶林D.高寒蒿草杂类草草甸6.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B.珠江C.湘江D.淮河【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EVI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开始向上下减少,说明P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状况低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P处可能是灌丛,C正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第1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⑴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即地域差异。
⑵表现: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⑶成因:不同地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同。
思考:1、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哪个要素能最直观地看出各地自然环境的的差异?2、陆地自然带⑴概念:同类植被和土壤在地球陆地表面呈条带状分布,即构成自然带。
⑵陆地自然带的形成: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哪些气候类型?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那些自然带?3、南半球缺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最明显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自然带与纬线平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与纬线平行1、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2)基带的确定: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致假如该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可以用它判断南北半球吗??)5、同一自然带随山体所在纬度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6、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等有关。
1、阳坡高于阴坡2、迎风坡低于背风坡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4、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南北向山脉阻挡,多降水2、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易错易混点辨析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区别
01
自然带不仅考虑气候因素,还综合考虑了植被、土壤等因素,
而气候类型主要侧重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自然带的界线与行政界线的区别
02
自然带的界线是模糊的、渐变的,而行政界线是明确的、人为
划定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03
整体性强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差异性
03
典型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比较
亚洲与欧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比
地形地貌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 山地为主;欧洲地形以平原为
主,地势较为平坦。
水文特征
亚洲河流众多,内流区面积广 大;欧洲河流短小,河网稠密 ,水量丰富。
气候特征
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东部和南 部季风气候显著;欧洲气候以 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 和湿润。
04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影响
农业生产布局与调整策略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合理布 局农业生产区域,如平原地区发 展种植业,山区发展林业、畜牧
业等。
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禀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
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 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水文特征
植被土壤
非洲河流众多,但流域面积较小;美洲河 流众多,水量丰富,五大湖群为世界最大 淡水湖群。
非洲植被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为主,土壤 类型多样;美洲植被类型丰富,土壤类型以 草原土壤和森林土壤为主。
大洋洲与南极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比
气候特征
大洋洲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和亚热带气 候为主;南极洲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植被土壤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经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鉴定所处纬度 一般,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旳纬
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旳纬度 越高。
山地垂直带旳判读措施
3.经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旳高下判 断南北半球。
假如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阐明南坡热 量更充分,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为南半球。
观察高大山地旳景观,它有何变化规律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地域高山 植被带模式图
终年积雪
雪线
苔原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木带 针叶林
森林上限
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3.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位于高山地域。在某些高 海拔旳山区,伴随海拔旳增长,水 热情况、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旳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森林林带
冬季牧场
低山草地
山麓荒漠(绿洲)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石炭纪
6亿年前 寒武纪 46亿年前
代
纪
距今年代 (亿年)
新生代
0.03~0.02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38 46
(3)植被的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通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 径流量,且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 调节径流——植被通过涵养水源,减小雨期的径流量;然后通 过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 净化空气(水源),缓解全球变暖——植被通过降解空气污染 物(颗粒物、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式净化空气,缓解 全球变暖。 防风固沙——植被通过降低风速、根系固定、增加土壤水分等 作用来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植被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 而使得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小,降水趋多。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新课标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
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11.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
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 种的时间推迟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必备知识】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
因素分布地区理想自然带现实自然带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较低纬和较高纬呈南北延伸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方法总结】1.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依据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其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轮复习展示一组图片,提问: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自然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在预习的前提下,请学生说说本节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并展示: 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一、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差异?交流探究:图片中包含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有什么差异?学生发言,教师罗列要素:植被、气候、水分、土壤、位置,并强调自然景观的一面镜子是植被。
二、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有差异?请学生按逻辑关系将以上一些自然要素排序。
展示气候和自然带模式图,请学生一一列出。
交流探究: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无规律可循,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成表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何规律?合作探究:参考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画出南北半球温带地区东西走向高山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热量水分 植被 土壤 等陆地自然带位置南温带 北温带分析不同坡向的雪线分布示意图赏析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 一望无际尽沙海,点点春意留绿洲。
_________的地域分异引出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使得自然地理环境形成非地带性现象。
交流探究: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地带性分布中找茬——非地带性 承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何作用?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决定了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一定要遵循__因地制宜___原则。
五、随堂练习 例1、(2009年江苏高考)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掌握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熟识全球自然带的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分异分异规律,学会判断并能举例说明【课前预习】1.自然带的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和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代表性的和,并在地球上呈带状的分布,构成自然带。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方向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3.在右图中填出对应的自然带4.垂直分异规律与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读课本P61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珠峰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多,为什么?②珠峰南坡的雪线比北坡的低,为什么?③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④一般情况下,如何根据垂直自然带的带谱判断山体所处的南北半球?5.举例说明影响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因素有哪些及对应的典型地区?【考点对练】考点一:自然带分布一.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理想模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②,③,④,⑤。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
(4)没画出的自然带是,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C DE F(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温带海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性气候
40°
温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30°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3°26′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0°
热带雨林气候
50° 35°
23°26′
热
0°
3.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北半球)
湿
干
湿
冰原带
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 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类型: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2014上海卷] 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南坡
山地草原 干旱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夏季牧场
3.同一自然带分布特点: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S
阴坡
N
阳坡
S
阳坡
N
阴坡
基带
基带
判断四地的所属南北半球:
SN
SN
SN
SN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雪线
1.概念:雪线为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 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造成 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之统 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热量 差异
水分 差异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特点: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3.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北半球)
1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C )
高山气候
热带雨林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北回归线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赤道 热带草原带
南回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赤道 热带草原带
水平地带性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自然带 与纬线平行 与经线平行 延伸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沿纬度变化 由沿海到内
自然带 更替方向
(南北更替)
陆(东西更替)
垂直 地带性
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 (非洲)
中纬(亚欧大 陆中部)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450N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自然带 与纬线平行 与经线平行 与等高线平 延伸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行(水平延伸)
沿纬度变化 由沿海到内 由山麓
自然带 更替方向
(南北更替)
陆(东西更替)
到山顶 (垂直
更替)
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地势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 (非洲)
中纬(亚欧大 陆中部)
高大山地
垂直分异景观
乞 力 马 扎 罗 山 垂 直 自 然 带
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 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 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 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 ;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 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自然带
水平地带性
垂直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地带性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 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①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②同一座山,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③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④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⑤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乞
力
马
阳坡
扎
罗
山
垂
直
自
然
带
[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 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 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冷
苔原带
60° 40° 30°
23°26′
0°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
草 温带 原
带 荒漠带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50° 35°
23°26′
热
0°
北半球自然带和气候联系图示
自然带
水平地带性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要点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变化特点: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b.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c.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目(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特点:
热带荒南漠回带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赤道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南漠回带归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自然带
自然带延 与纬线平行 伸方向 (东西延伸)
沿纬度变化
自然带更 替方向
(南北更替)
垂直 地带性
主导因素 热量
分布地区
低纬、高纬 (非洲)
200E
北回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高山气候
赤道 南回归线
200E
北回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
温带 草原带
450N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450N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450N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温带 450N
草原带 落叶 阔叶 林带
[2014上海卷]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 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 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北坡 4000 3500 3000 2500
积雪冰川 高山垫状植物 高山草甸
针叶林
山地草甸草原 2000
1500
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积雪冰川 高山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