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远红外磁疗功能被剖析
远红外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外相关医学研究

远红外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外相关医学研究远红外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外相关医学研究1. 引言远红外辐射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波长通常介于3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
近年来,关于远红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远红外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以及一些国外相关的医学研究成果。
2. 远红外辐射的作用机理2.1 远红外辐射的来源远红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太阳、地球和一些特定的热源,如红外治疗仪器和红外灯。
2.2 远红外辐射的穿透力相比于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远红外辐射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
远红外辐射能够穿透皮肤并渗透到深层组织,直接作用于细胞和细胞器。
2.3 远红外辐射的作用机制远红外辐射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对人体产生影响。
远红外辐射能够增加细胞内ATP的产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修复。
远红外辐射能够增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提高细胞能量代谢。
远红外辐射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供给和营养输送,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
3. 国外相关医学研究3.1 远红外辐射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一项由日本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远红外辐射可改善皮肤抵抗力和水分滋润度,减少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
另外,一项中国研究指出,远红外辐射可以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并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3.2 远红外辐射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项美国的研究发现,远红外辐射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项日本的研究表明,经常接受远红外辐射治疗的患者,其心血管病死亡率显著降低。
3.3 远红外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一项韩国的研究发现,远红外辐射能够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另外,一项台湾的研究指出,远红外辐射还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减少炎症反应和自由基损伤。
4. 结论与展望远红外辐射作为一种低能量电磁波,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外的医学研究表明,远红外辐射能够改善皮肤健康、促进心血管健康和增强免疫功能。
然而,目前对于远红外辐射的机制和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未知。
磁疗、红外线知识

磁场对人体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具有治疗和保健的十大作用磁疗(magnetotherapy),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磁疗的常用方法有:①静磁疗法。
用于穴位和病变局部。
②动磁疗法。
又称旋磁和脉动磁疗法。
③磁化水疗法和磁针疗法等。
临床常用以治疗软组织损伤、表浅血管瘤、乳腺增生、神经痛、胃肠功能紊乱等。
一.什么是磁“磁”是一种金属氧化物,我国用磁治病已有悠久历史。
汉代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传列》记载就已发现一种称之为“磁石”的天然矿物,具有磁性并可治疗疾病。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用磁石朱砂六曲制成的蜜丸,治疗眼病时“常顺益眼力,众方不及”,还说“主明目,百岁可读论书”。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利用磁制成的。
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著名药书中,用磁治病的药方多有记载,“磁疗法”早已被医务界普遍采用,它可引起人体神经、体液代谢等一系列变化。
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消炎、镇痛等作用。
经过几千年的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对磁疗有了更深的认识,不仅应用磁场治疗疾病,而且应用磁场作为一种保健手段,磁性保健用品便应运而生。
二.人怎么会缺磁请检查自己是否有如下情况:1.工作环境在两层楼以上;2.家居生活在两层楼以上;3.睡床采用“席梦思”床垫;4.每天在地表活动少于5个小时;5.每天乘车超过2个小时。
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这5项中您占到其中3项以上,久而久之,人体便会出现磁饥饿症,医学上称之为“乏磁综合征”。
临床资料显示,人体长期缺磁会引发各种疾病;细胞缺磁,活力低下,就会加速肌体的衰老;血液缺磁会增加粘稠度,血粘度增加从而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引发循环系统、神经、泌尿及消化系统发生病变;人体缺磁还会促发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加快,继而出现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
远红外发热原理

远红外发热原理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渗透到人体皮肤深层,产生温热效应。
远红外线发热原理是指通过远红外线辐射能量,使物体分子振动增加,从而产生热效应的物理现象。
首先,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较长,能够穿透大部分物质,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
当远红外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分子开始振动,产生热效应,使物体温度升高。
这种热效应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现象,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其次,远红外线发热原理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远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等作用。
通过远红外线发热,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康复和健康保健。
再次,远红外线发热原理也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暖宝宝、暖手宝等产品中。
这些产品利用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为人体提供温暖,缓解寒冷带来的不适感。
最后,远红外线发热原理也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设备、干燥设备等领域。
远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快速加热物体表面,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远红外线发热原理是一种通过远红外线辐射能量,使物体分子振动增加,产生热效应的物理现象。
它在医疗保健、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远红外线发热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的热效应,为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探究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的效果

探究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腰肌劳损患者治疗中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的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腰肌劳损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102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前组患者均接受平衡火罐治疗,后组患者均接受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腰肌劳损患者采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肌劳损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远红外磁电脉冲;腰肌劳损;平衡火罐腰部及其周围的韧带慢性损伤、肌肉慢性拉上或损伤、筋膜慢性损伤等,或者是因外伤及腰部迁延慢性病史,或者是急性腰部扭伤时因为未得到及时完全的治疗而遗留的后遗症问题都可称之为慢性腰肌劳损。
临床表现为腰部有明显的沉重感,腰骶部酸痛肿胀感,在阴天下雨,或者长期劳累过后的酸痛感会明显加重,久治不愈,但除去疾病加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外,其余时间基本不受影响。
由于腰肌劳损病程时间长,原因复杂,所以导致在治疗时困难重重,因此必须采用综合疗法。
本文预探讨研究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在腰肌劳损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求,本院一共选取了腰肌劳损患者10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3岁,病程在9个月-7年之间,无论是在年龄或者性别还是病程长度上都勋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具备本次实验的基础研究条件。
在本次实验中,经X线检查所有病例均为阴性,皆符合腰肌劳损的病症;患者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平衡火罐治疗,选择a主机下腹部,穴位阴陵穴;b主机臀部,穴位中极穴;c主机脚底,穴位水道。
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每次治疗2-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组患者采用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治疗,使用的仪器为易和科健牌SX-E 型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黑械注准20172260003),主机将温度设置为45°,频率调节为30Hz,根据患者的情况:a主机腰部患病处,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每次治疗2-3次,连续治疗三个月,配合本机的中频电疗穴位贴方案:阿是穴同附近局部。
远红外的概念理论、特性功能及其应用领域

《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
概述远红外是远程红外线的简称。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
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另外,远红外和蓝牙都是文件传输方式的一种,只不过不需要通过其它介质(如:数据线,读卡器......)在两种都装有红外系统的装置中互相传播文件.手机红外需要两个红外口对准才行.远红外不需要对准,只要开启在同一波段就可以了。
特征1.肉眼不可见,波长为5.6~1000微米2.具有直射、曲折、反射等光学性质3.任何物质吸收都会引起热反应4.具深透力红外线划分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通过大气的波段划分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5微米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划分近红外区 0.76~3微米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厘米主要功能1、基因方面的,它可以校正使其保持健康,比如野生动物他们生病时一般靠晒太阳来康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住上一个月,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生病。
远红外理疗贴原理

远红外理疗贴原理远红外理疗贴是一种利用远红外线辐射进行理疗的贴剂,它可以通过贴在人体特定部位,利用远红外线的热效应来达到理疗的目的。
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能够深入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身体状况。
远红外线理疗贴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远红外线的热效应。
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深入皮下组织,产生热效应。
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表面时,会被皮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疲劳,促进伤口愈合。
其次,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远红外线能够激活人体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炎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再次,远红外线的红外光谱效应。
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红外光谱效应,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助于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最后,远红外线的远红外线共振效应。
远红外线能够与人体细胞的共振频率相匹配,产生共振效应,有助于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远红外理疗贴利用远红外线的热效应、生物效应、红外光谱效应和共振效应,通过贴在人体特定部位,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的理疗效果。
远红外理疗贴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的理疗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炎症和损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理疗方式。
远红外线原理

远红外线原理远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通常被用于热成像、通信、探测和医疗等领域。
在远红外线技术中,了解其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远红外线的原理及其应用。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长于可见光,因此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决定了它在热成像和红外线通信中的重要性。
远红外线的辐射源可以是热体本身,也可以是通过热辐射仪器产生的。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它就会发出远红外线辐射,这种辐射可以被红外线探测器捕获并转化为图像或信号。
远红外线的原理主要涉及热辐射和热成像技术。
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其温度而发出的电磁辐射,其强度和波长分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辐射强度和频谱分布。
热成像技术则是利用物体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来获取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通过这些图像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差异,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热态分析和诊断。
除了热成像,远红外线还被广泛应用于红外线通信和探测领域。
由于其波长较长,远红外线可以穿透一些雾、烟雾和灰尘等大气中的干扰物质,因此在通信和探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红外线通信中,远红外线可以实现一定距离内的高速数据传输,而在探测领域,远红外线可以用于夜视仪、红外线对抗和目标识别等方面。
总之,远红外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辐射波段,在热成像、红外线通信和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远红外线的原理和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远红外线的基础知识,并激发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探索。
远红外线的作用

远红外线的作用远红外线定义红外线是国外著名科学家赫歇尔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发现的,他发现在太阳的可见光线以外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光线,人的肉眼无法看见这种光线,但它的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线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热辐射。
由于它位于可见光中红光的外侧,故而称之为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介于0.75——1000微米之间,在红外线中,波长较短的为近红外线,而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
根据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的特性远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它是不可见光,但却具备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远红外线的主要物理特性如下:1、发射性:因为远红外是属于光线范围的电磁波,所以它与光线一样不需要任何媒介便可直接传导,这就是远红外的发射性。
2、渗透性(渗透力):虽然远红外是属于光线的电磁波,但在渗透力上与其它可见光不同。
远红外具有独特的穿透力,其能量可作用到皮下组织一定深度,再通过血液循环,将能量达到深层组织及器官中。
这就是远红外线的渗透性。
3、吸收、共振性:根据基尔霍夫辐射定律:任何良好的辐射体,必然是良好的吸收体。
在同一温度下,辐射体本领越大,其吸收本领越强,两者成正比关系,所有含远红外的物体,既可以辐射远红外线,也可以吸收远红外线,辐射与吸收对等。
而人体每时每刻也都在发射远红外线,据测定:人体发射的远红线波长在9.6微米左右,所以,健龙牌健康系列产品中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波长在8----15微米,和人体表面峰值正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并可转化为人体的内能,极为密切影响到人类生命的起源、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又称这一波长范围的远红外线为生命光线。
因此,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共振性。
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由于远红外线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作用到人体后,被人体皮肤吸收,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即:1、远红外的温热效应;2、共振效应,活化水分子;3、激活体内大分子、降血脂、降胆固醇;4、改善微循环功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