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闻传播学历届真题
2015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考研专业频道讯:2015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2015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38所大学真题汇总) >>>点击查看
【浙江大学专硕】
一、简答
1、犯罪新闻与编辑把关功能
2、品牌接触
3、新闻解说词语画面配合(电视)
4、网络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应用
5、媒介管理的内涵
二、论述:
1、广告传播中虚拟代言人的作用;
2、媒介市场定位依据和步骤;
3、音频APP、传统广播新闻的优势
三、分析(设计):
1、假设你是杭州某都市报微信主管人员,从微信发布、内容管理以及与其他平台的互动机制入手,设计一则运营方案。
2、人民日报,钱江晚报标题(三则)评析,以及纸媒对网络用语的使用现象分析
四、操作题:网络新闻一则,编辑如何判断与处理
【浙江大学专硕(新闻与传播理论)】
一、简答:
1、“社会监督媒体”现象谈认识
2、“知识沟”与“数字鸿沟”的区别于联系
3、“众筹新闻”
4、哥伦比亚研究学派
5、媒介地理学基本观点、研究思路
二、论述:
1、公民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专业权威)的影响
2、马航失联系的关键信息有西方媒体挖掘,分析原因
3、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挥宣传与引导舆论功能?
三、综合:设计一研究方案:新闻从业者与社交网络的关系
考研栏目推荐链接:。
浙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1998-2009

浙大99-2001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999 传播信息符号媒介新闻价值2000 新闻守门人传播规律传播原则新闻法规2001 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环境(新闻)接近性政治宣传二简答题1999 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区别是什么?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正确对待受众的反馈?人类传播史上发生了哪几次重大革命?它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2000 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活动的联系与区别?有没有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可以不用语言的吗?为什么?为什么说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来自接受者本身?魔弹效果论是传播者杜撰的吗?为什么?2001 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认为应如何选择新闻?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媒介组织是双元、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和兼容性的特点?什么叫意见领袖?其中介功能有哪些?三论述题1999 论抵御西方信息侵略的对策与措施论传播效果的特征与构成论市场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2000 大众传媒应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评判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2001 论条件效果论产生的理论背景论信息匮乏的表现与原因浙江大学1998年新闻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科目:新闻学理论报考专业:新闻学试卷代码:128论述题:(共四题)(答案出处:以下同)1、古代邸报与现代报纸比较谈(15分)(李良荣P71)古代邸报基本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
这是古代邸报与现代报纸最根本的区别,近代报纸是以自己采集并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而古代邸报仅仅转抄政府发布的材料、邸抄、朝报、皇帝谕旨、大臣奏疏以及驻京办事处转呈各地奏折。
2、论新闻选择(15分)(李良荣P167,黄旦P181)新闻选择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学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
构成新闻选择主要因素及主要标准有:…1‟新闻定义:真实、新鲜…2‟新闻价值:5要素…3‟新闻政策、新闻法规…4‟宣传价值:五性…5‟各家媒介不同的标准3、论新闻传播与人类生存之关系(30分)(李良荣P7)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浙传考研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传考研历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A. 新闻传播理论B. 新闻传播实践C. 新闻传播技术D. 新闻传播历史2.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诺依曼D. 拉斯韦尔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即时性C. 单向传播D. 个性化4.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趣味性D. 准确性5.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A. 观察B. 访问C. 访谈D. 调查6.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真实性C. 创造性D. 简洁性7.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评论的功能?A. 引导舆论B. 传播信息C. 监督社会D. 教育公众8.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A. 公正性B. 公开性C. 保密性D. 平衡性9.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伦理规范?A. 尊重隐私B. 保护名誉C. 追求利润D. 公正报道10.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法律规范?A. 著作权法B. 隐私权法C. 反垄断法D. 广告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证研究B. 文献研究C. 历史研究D. 比较研究2. 新闻传播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A. 新闻内容B. 传播媒介C. 受众心理D. 社会环境3. 新媒体环境下,以下哪些是新闻传播的新特点?A.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B. 受众参与度提高C. 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D. 信息传播成本降低4. 新闻采访过程中,以下哪些是采访者应具备的素质?A. 敏锐的观察力B. 良好的沟通能力C. 丰富的知识储备D. 强烈的好奇心5. 新闻评论写作中,以下哪些是评论者应遵循的原则?A. 客观公正B. 深入分析C. 简洁明了D. 有说服力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浙江大学870新闻与传播实务研究2006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06 试题
传播学试题 1、由受众接受新闻的意愿谈谈新闻的特性 2、简述弥尔顿、杰斐逊和密尔的出版自由思想 论述 1、在典型报道中,如何将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相结合 2、论述大众媒介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3、一则材料让你谈感想,关于足球报和中国足协的冲突材料
传播理论 1、谈谈传播学的本土化 2、简述梅罗维茨、麦克述 1、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差异 2、传播效果分层理论的观点及其产生的背景 广播电视学 1、广播电视传播符号、传播形式和报纸的主要区别 2、广播电视传播制度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论述 1、结合你熟悉的雅典奥运会体育赛事的电视直播,论述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观干预合 理不合理?为什么? 2、广播电视新闻中节目品质的提高和商业价值的提高之间主要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 广告学 1、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就是创造“一种声音”吗? 2、罗瑟·瑞夫斯说:“USP 是一种表述的哲学,品牌形象是一种感受的哲学”谈谈你的看法 论述 1、《定位》的作者指出“美国近期的广告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广告越来越不赏心悦目了, 却越来越有效了”结合中国的脑白金广告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媒介管理学 1、电视新闻编排中如何对时段进行选择 2、媒介人才资源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论述 1、论全球媒介由盛而衰的病征及其医治 2、结合以下材料谈谈张艺谋《英雄》的营销神话运用了哪些媒介营销理论,它们有哪些特 点? 新闻业务试题 一、简述题 1、什么是跟踪摄影?请以“老师和学生”为题设计一个采访方案。 2、请结合采访实践,谈谈你对“涉浅溪者得龙虾,入深水者得蛟龙”的理解。 3、一架客机在浙江境内坠毁,请分别从都市报记者、新华社驻浙江分社记者和《南方周末》 记者角度谈谈各自报道的侧重点并说出原因。 4、请你从经济学角度谈谈媒介公信力。 二、论述题 1、谈隐性采访的利弊。 2、谈读图时代图片传播的特点。 3、谈我国“完全国有,有限商业运作”的管理体制和完全商业运作体制的区别,并结合你对 我国新闻媒体的实践谈谈这种体制的利弊和改革途径。 给以下一则消息配评 400 字 茶农为扩展种植茶叶面积砍伐九溪十八涧的林木 以下任选一个选题写一篇时评 600 字 1、中国高校管理制度的弊端和大学生诚信问题 2、中国与全球反恐
育明考研:2010浙江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育明教育: 2010年中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系列
新闻传播学
2010浙江大学
简答,每题8分
1、举例解析现代报纸版式理念
2、电视新闻解说词的配合
3、“守株待兔”法,其拍摄要领和采访方法
4、新闻摄影会侵犯肖像权吗?新闻人物的肖像还会侵犯哪些权利?
5、交代消息来源的条件
论述 每题15
1、中央电视台今年的调整至少列举两点,用电视新闻理论分析
2、摄影真实性的要求,结合现实分析为什么在当前重提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
分析20分
某官员:一位记者采访我一件很重大的事件,用的电话,我想这么重大的事件用电话采访会以偏概全,就拒绝了采访。
现在电话、QQ 采访使采访更加便捷,快速、方便,廉价,但是……。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1999年新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新闻事业2、美国大众传播学的集大成者3、《多种声音,一个世界》4、传播五要素4、莱茵报》6、马克思所说的“第三个因素”是指7、新闻事业的“现实性”8、“大众化报纸”9、“把关人”10、世界人权宣言的新闻自由“四标准”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什么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报刊的宣传特点是什么?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4、怎样理解报刊的指导性与服务性?5、怎样评价“魔弹论”?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简论新闻事业的职能。
2、试评西方“思想的自由市潮和“自我修正过程”概念。
3、试论21世纪我国大众传播事业面临的新挑战。
四、新闻业务题(15分)注意下列要求:1、阅读全文,就这篇消息摘要写一篇短评,字数300-400字。
2、思想要正确,内容要充实,形式要凝炼,语言要规范;但不要面面俱到。
3、题目:“我也属于你们的监督对象”(原文略)浙江大学1999年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1、隐性采访2、新闻特写3、解释性导语4、观察家评论5、视觉中心6、公正评论辩护二、简述题(每个5分,共25分)1、为什么必须要做好采访准备?采访准备包含哪些内容?2、什么是新闻主题和新闻角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3、什么是编辑的历史意识?4、如何理解副刊的文化品味?5、简述编辑策划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在下列6题中任选4题,每题8分,共32分)1、试述新闻导语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实际谈谈当前会议报道的主要弊端及改革出路。
3、访问和观察这两种采访方式各有什么长处和不足?4、广播电视新闻的标题与报纸的标题在制作上有何异同?5、试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谈谈现代报纸版式的发展及趋势。
6、试析编辑符号的功用。
四、实务题(共25分)根据下列材料,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消息,要求主题集中,角度巧妙,材料取舍得当,语言通畅,并设计一个精彩的导语。
2011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

2011年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论述题 3. 案例分析题 4. 应用题1.简述媒介审判的含义。
正确答案:所谓“媒介审判”,是指传媒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涉案人作出定性、定罪、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同情,诸多传媒联手单向度地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
新闻学界对此的看法通常是:媒介审判是媒体角色的越位或错位,这种情形往往与新闻炒作有关,形成的舆论氛围会影响司法公正地进行审判。
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以“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
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的缺位、新闻界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公众人治情节的执着以及制度建设的空白等多重因素。
媒介审判的特征主要有:盖棺定论、先人为主;缺乏理性、煽情主义;用语不当,等等。
媒介审判的表现有:给案件定性,如是否构成侵权、是否构成越权执法、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赔偿多少等等;给被告人定罪,有时,给被告人定罪的行为不直接表现为确定罪名,而是使用含义明确的形容词。
2.下面两句话的作者分别是谁?请阐述它们各自的内涵:(1)“天鹅绒般的手和鹰一样的眼”;(2)“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
”正确答案:(1)“天鹅绒一般的手和鹰一样的眼”这句话出自法国著名摄影师亨利.卡蒂“布列松。
“天鹅绒般的手”“天鹅绒般的手”是指面对不同曝光率的被摄物细腻的调节光圈的大小、快门速度,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和天气,在使用照相机时,细腻精确的调节不同的系统参数,最后小心按下快门。
(2)“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这句话出自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
对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战地记者,只有离事实更近些再近些,才能让镜头穿越社会大环境中的种种遮掩,直击现实,镜头才能发现真相和事实;另一种是如果你所拍摄的人物的静态图像不够专业、不够细致,那是因为你没有深入地了解被摄者的性格、特点或者是被摄物体所要表达的内涵,作为客观事物的再现者,只有看透外在,充分接近所拍摄的人或物体,了解这些事物自身以及其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时,才能真正拍出反映自己作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理论2005-2009答案

浙江大学200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理论部分(共75分)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受众接受新闻的意愿及其对新闻特性的影响。
答:1 受众接受新闻一般出于以下四种意愿:A 对新闻有一种实际的功利性的期待;B为了增长见闻;C 为了消遣娱乐;D出于心理定势和个人偏好。
2 第四种意愿中不能发现新闻特性;第三种意愿则要求新闻具有新奇性或者趣味性,对新闻的时间性要求不高;第二种意愿则要求新闻具有真实性;第一种意愿则要求新闻具有真实性、重要性和及时性。
3 无论是哪种意愿,新闻还应该具有公开性,这是因为:为了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信息共享的本性所决定的。
4综上所述,新闻应该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公开性、重要性,也包括新奇性。
但是新奇性不需要在新闻的概念中体现出来。
2简要概述密尔顿、杰斐逊与密尔三人的出版自由思想。
答:1弥尔顿的出版自由观点包括:A 人是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分辨真理和谬误。
B天赋人权。
他认为人的理性是上帝授予的,自由的思考,自由的发表意见是上帝给每个人的天赋权利。
从弥尔顿的论述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的思想:C 意见的自由市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
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
D理性的自我修正过程:通过意见的公开交换和表达,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修正和丰富,并将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保存下来。
2杰斐逊认为人是理性的,因而出版自由是人们通向真理的最有效地途径。
他还从监督政府的角度来阐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媒介能代表人民,将政府监督于人民的视野之一。
3密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出版自由。
他认为出版自由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有利于精神福祉,而人们的其他福祉不能脱离精神福祉。
他列出四点理由加以说明:A 如果限制言论自由,则被限制的言论可能是正确的;B 即便被限制的言论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它也有可能部分正确,而获得支持的言论也未必代表全部的真理,需要和其他意见交流获得修正;C即便获得支持的意见代表了真理,若不让它和其他意见加以交锋,则人们可能不能认识到它的理性基础;D 由于人们不能出于理性来理解教条,则教条可能流于形式,丧失本身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分历年真题(欢迎大家补充,希望斑竹帮我加精,谢谢)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论述题(共四题)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1、古代邸报与现代报纸比较谈(15分)2、论新闻选择(15分)3、论新闻传播与人类生存之关系(30分4、当前新闻指导性效果之我见(40分)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理论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传播:2、信息3、符号:4、媒介:5、新闻价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区别是什么?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什么?3、怎样正确对待受众的反馈?4、类传播史上发生了哪几次重大革命?它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抵御西方信息侵略的对策和措施。
2、论传播效果的特征和构成。
3、论市场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
(略)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理论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新闻:2、守门人:3、传播规律:4、传播原则:5、新闻法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闻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2、有没有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可以不用语言吗?为什么?3、为什么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来自接受者本身?4、弹效果论是传播学者杜撰的吗?为什么?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大众传媒应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2、评判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浙大2000年新闻学考研试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新闻编辑部2、媒介3、符号4、讯息5、新闻政策二、辨析题(首先指出下列各句话是对还是错,然后简单说明理由。
5*3=151、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事,经过传播,就是新闻。
2在现代社会中,报纸、广播和电视不是人们了解并传播新闻的唯一渠道。
3、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接收者总是主动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评价之关系。
2、请举例说明何为硬新闻,何为软新闻,并简单谈谈它们与社会之关系。
3、试述守门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新闻传播技术对于新闻传播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2、有学者认为,“一张报纸,一般说来,是既有新闻,又有宣传。
既要供给新闻,又要进行宣传,这是报纸的两大基本功能。
”请结合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认识。
00年传播试题:广告学与媒介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媒介组合2,跟进者定位3,广告策划4,有效到达率5,AE模式二,简答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在广告中体现附加价值的作用2,广告效果的特性3,国际广告创意发展三阶段4,4C组合的本质特征三,分析题(20分)"品牌延伸"问题是目前广告界讨论中的热点问题.请能运用有关"品牌延伸"的科学理论,分析海尔企业与娃哈哈企业两者所实施的"品牌延伸"战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我国广告市场中三大基本要素现存关系分析2,媒介产业化过程中的广告管理00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一,名词解释10%1,现场报道(广播)2,解说3,板块节目4,镜前采访5,标志音乐二,简答题30%1,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什么?2,现场报道中记者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电视新闻的视听构成主要是哪些方式?特点是什么?4,主持人节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同期声在电视节目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6,为什么广播新闻搞写作时要强调"重复"?它与"简洁明了"的要求是否矛盾?三,论述题45%1,试析电视新闻述评的结构形式2,用声音和画面形式构成的新闻报道与文字报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你是否同意"收听(视)率高的节目就是质量好的节目"这种说法.为什么?四写作15%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广播稿(略)浙江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一、名词(21分)1.跨文化传播2.媒介创意3.暴露频次4.《蔚蓝诡计》5.媒介组织6.消费者的选择权7.媒介人才的生命周期二、简答(30分)1、如何理解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说辞”?2、广告活动运用“意见领袖”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为什么?3、广告的媒介投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波恩巴克的广告创意三原则?5、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三、论述(30分)1、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观点。
2、如何正确履行媒介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3、媒介市场定位的步骤和依据?四、综合(19分)哈尔滨制药集团的“盖中盖”口服液广告案例,在2000年的中国广告史上留下了印记。
请运用广告学专业知识,分析,评判该案例,字数600左右。
要求:观点鲜明,概念清晰,分析必须符合案例实际,对理论的应用要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2001年传播理论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1、大众传播2、传播媒介3、媒介环境4、(新闻的)接近性5、政治宣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是如何选择新闻的?2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媒介组织是双元的、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和兼容性的特点?4什么叫意见领袖?其中介功能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条件效果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2、论信息匮乏的表现与原因。
四、综合题(15分)(略)根据《信息技术差距成为全球发展突出问题》一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写一篇短论,600字左右,2001年-电视广播部分一、名词(20分)1.广播网2.现场播报3.反打镜头4.形象价值5.音响二、简答(40分)1、广播电视选择合适的电波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2、电视新闻报道中该如何扩大节目的信息量?3、何为峰谷技巧?4、什么是冷开头?它对整档节目有何意义?三、论述(20分)试述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对广播电视评论节目的影响。
四、综合(2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略)浙大2001年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新闻的)接近性2、政治宣传3、信息超载4、传播效果5、合理想象二、辨析题(请先指出是对还是错,然后简单说明理由。
5*3=151、新闻报道都有阶级性。
2、在无产阶级党报史上,是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首先明确提出党报党性原则概念。
3、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自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人们之间为什么能构成新闻传播关系?2、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是如何选择新闻的?3、媒介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舆论引导论2、请根据下面的两段材料,写一小论文,题目是:新闻传播媒介现状之我见A、广播的价值被贬低了。
有人说,广播已经过时了,而且广播记者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只不过是请嘉宾到广播上讲话或者放一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
这是一种错误的主观推断。
广播仍然是普通人的媒介,尤其是妇女的媒介。
收音机的价格便宜而且可以边听边做别的事情。
有一项对拉丁美洲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听众调查表明,妇女爱听收音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音机给她们做伴。
B、我国互联网上的网民,1994年1万人,1995年8万人,1996年20万人,1997年67万人,1998年210万人,2000年的预测是近2000万人,2001年是4000万人左右,2002年是6000万人左右。
据统计,目前网上用户希望获得的信息:新闻为66%;计算机信息52%;休闲娱乐是39%;电子图书、杂志方面的为38%,科技教育31%浙江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新闻自由2、传播效果3、人际传播4、阳光模式5、终极新闻价值评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新闻传播过程规律有哪些?2、传播学的分支研究会支解基础研究吗?为什么?3、为什么说适用于一切目的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4、舆论权威就是意见领袖吗?为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书写规范。
每题论述的字数为700字左右。
1、正确看待媒介环境中的各种构成因素。
2、论当下新闻媒介的娱乐化倾向。
02年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共20分)1、舆论2、文化帝国主义3、受众4、媒介组织5、信息匮乏二、简答(共5小题,10*5=50分)1“媒介就是讯息”的主要内容2认识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意义体现在那些方面?3、有人说:“商人以为报纸是商业上的工具,政客以为报纸是政治工具,推而言之,多因各人的职业不同,观察报纸的眼光也因之而不同。
”对此你如何理解?4、谈谈宣传的三元素在宣传过程中的作用。
5.媒介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三、论述(15*2=30)1.论述新闻自由口号的起源以及发展。
2.对于新闻选择和新闻价值问题,中国新闻界有哪些模糊认识?你自己如何理解这些问题?02年广播电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4分)1、卫星广播2、广播特写3、轴线规律4、电视图象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何为“新闻组配”?新闻组配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2、电视新闻采访的个性特点是什么?3、广播新闻报道中言语和其他音响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几种?4、如何实现板块节目的时间优化?三、论述题(20分)1、举例并分析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兴起的社会根源和理论依据?四、写作(略)1.根据广播稿的写作原则,改写一条150字左右的消息(10分)2.写一条广播言论,200字左右,言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14分)02年广告学与媒介管理第一部分广告学一、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1、广告执行2、媒介计划3、直邮广告4、市场细分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广告表现如何运用人际信源2、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3、建立媒介品牌对广告传播说服力的影响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书写规范,字数700左右。
建立和完善我国广告代理制的意义第二部分媒介管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媒介领导者的有机组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媒介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24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书写规范。
每题论述的字数为700字左右。
论述媒介人才管理循环链的特点和规律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传播学2003年浙江大学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小题,共20分)1、报刊的4种理论2、施拉姆的选择或然公率公式3、初级新闻价值的评价4、新闻自由的标准5、戈拉必二、简答(共4小题,32分)1、除了指定书目,你都看了哪些新闻理论的著作,或研究文章?2、弥尔顿的《论自由出版》的主要观点3、谈谈宣传的3要素在宣传过程中的作用4、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的关系三、论述1996年在北京发现了一批从美国运来的洋垃圾,研究表明对人和环境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