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14页word
杭州师范大学2019考研试题811经济学原理

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811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边际替代率2.外部性3.收入效应4.费雪方程5.工资黏性6.牺牲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析市场中存在垄断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对人生命不可或缺的水的价格,反而要比并无多少实际用处的钻石低?3.什么是资本的黄金律水平?4.简述孪生赤字及其成因。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假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X2Y2,其收入为100,X和Y的价格分别为2和3,试计算:(1) 最优消费组合。
(5分)(2) 如果X的价格上升为3,最优消费组合?X和Y为替代品还是互补品?(5分)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
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10分)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3分)(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分)(3) 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2分)(4)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分)4.假设方程为,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 计算:(6分)①当为,消费,投资,税收亿美元,政府支出美元;②当IS为,消费,投资,税收亿美元,政府支出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②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2分)(3)说明当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①和②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2分)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分析“谷贱伤农”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并请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中可有哪些作为?2.请根据下述材料1和材料2,试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论述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2019年浙江大学社会学考研初试真题

2019年浙江大学社会学考研初试真题
703:
简答题
1.政治名主的基础主要有哪些
2.政治权力的基础
3.什么是利益集团,根据组织程度可将利益集团分为哪几类?
4.民族权利包括哪些
5.作为新型的政治文化的社会资本的社会资本基本要素有哪些?
6.论述几种国家起源说
论述题:
1.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请用政党理论解释分析
2.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804:
简答题
1.亚里士多德的以“善业”为目的城邦学说
2.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无道德论
3.亚当斯密的政府~守夜人论说
4.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5.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
论述题:
1.论述哈耶克,奇诺克以及罗斯关于正义的大论战特别是分配正义的探讨以及由此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启发
新祥旭考研官网/。
浙大远程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气势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的。
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5.投资乘数: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6.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相干扰的市场。
它主要有四个特征: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完全同质;要素自由流动;完全信息。
7.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需求弹性,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Ed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Q/Q)/(△P/P)=(△Q/△P)·P/Q。
8.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019年浙大经济学考研试题共10页word资料

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一般均衡2. 买方垄断势力3. 价格粘性4. 自然失业率二、简答题1. 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的规模报酬递增有没有可能存在?举例说明。
3. 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
4.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1. 比较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2. 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解释我国居民的储蓄和消费。
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虚拟资本2. 相对剩余价值3. 国际垄断利润二、简答题1.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矛盾。
2. 我国信用制度的主要形式和性质。
三、论述题试述大企业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浙江大学2019 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乘数2、萨伊定律3、摩擦失业 4、边际转换率5、外在经济6、消费者剩余二、简答题(每题10分)1、在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她集中,如按产品流动法分,一般有哪些项目?2、请导出费雪(I.Fsiher)的效应方程,费雪通过该方程的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3、产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4、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施工怎样说明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2、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浙江大学2019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 支持价格2. 一般均衡3. 边际转换率4. 加速系数5. "挤出效应"6. 准货币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 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3.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4. 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2. 试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债哲学"极其运用。浙江大学2019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1、纯经济租金2、互补品3、企业集中率4、市场不灵5、开放经济乘数6、周期性预算二、简答题:(10分*4=40分)1、画图说明政府税收对产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2、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停业条件。3、画图说明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水平。 4、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手段。三、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工资决定的基本理论。2、试述凯恩斯革命。浙江大学2019政治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 一般等价物2, 内涵扩大再生产3, 虚拟资本4, 产业资本国际化5, 商品比价体系6, 消费者权益7, 企业的预算约束8, 经济发展二、简答题(每题 7分)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4,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点5, 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数 6, 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4分)2, 论述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并请你谈谈,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分)浙江大学2019 政治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 价值形式2. 超额剩余价值3. 相对过剩人口4. 级差地租5. 国际价值6. 所有制结构7. 市场体系8.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二、简答(每小题7分)1. 保持产业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2.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3. 二战后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的原因。4. 决定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5. 企业自我激励机能强弱的决定因素。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三、论述题(每小题17分)1. 阐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谈谈该原理的现实意义。2. 阐述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浙江大学2019国际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 贸易条件2. 幼稚产业理论3. 国际投资4. 跨国银行5. 国际收支6. 单一价格定律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7. 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8. 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9. 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三、论述题:(第1小题19分,第2、3小题每题18分,共55分)10. 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12. 什么是固定汇率制?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分析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参考答案:浙江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一般均衡答: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浙大、清华、西北大学、武大、复旦考博经济学真题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 2003 年春、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 秋 政经 简答 40 1.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思想 2.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核心思想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因素 论述 60 1. 试论述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陷与改革 2. 边际主义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3. 试论述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合理性与其局限性 2003 秋 政经 1、 马克思西方经济学实证分析法比较; 2、 马克思平均利润规律的现实意义。 3、 服务业劳动价值问题。 4、 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西方经济学 1、 计算题:宏观两部门 2、 简答题: -奥肯定理 -若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 3、 论述题 -通货紧缩论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复旦 2001 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 1、 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并运用这一理论来阐述 我国现阶段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2、 委托代理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阐述为什么邮政业 要有政府来经营。3、 试论述比较优势,并说明这一理论在新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4、 国 民收入函数的计算(也就是 Y=C+I+G+E=C+S+T+X)并用以上计算结果解释卢卡斯批判。 复旦大学 2003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经济学理论基础 1、 混合产 品的均衡分析 2、 纳什均衡的分析以及重复博弈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现实意义 4、 国民收支的简单计算 复旦 2002 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 1、 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 2、 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 称模型是否有效 3、 国民收入决定的计算 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三个心理假说怎么 样决定需求) 南京大学 2005 年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南大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实行统考,并侧 重考察考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研究: 共四题 每题 25 分一、论述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利息的观点。二、垄断和反垄断的经济分析。三、论述价值决定和
浙大经济学考研真题综合1999-2012带答案

浙江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乘数2、萨伊定律3、摩擦失业4、边际转换率5、外在经济6、消费者剩余二、简答题(每题10分)1、在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她集中,如按产品流动法分,一般有哪些项目?、请导出费雪(I.Fsiher)的效应方程,费雪通过该方程的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3、产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4、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施工怎样说明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2、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浙江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支持价格2.一般均衡3.边际转换率4.加速系数5."挤出效应" 6.准货币二、简答题(每题10分)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
4.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
滞涨专题1.需求管理政策无法应对“滞涨”“滞涨”出现的根源是生产成本的上升。
生产成本上升之后,企业为了生存,就得要么提高价格,要么削减产量,要么既削减产量,又提高价格,这就导致了“滞涨”的出现。
在现代经济史中,“滞涨”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
那时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导致了依赖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的西方国家能源成本的上升,就导致了“滞涨”。
因此,所谓“滞涨”实际上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它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不同的是,当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时,经济会出现高通胀、高增长的情况,此时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十分熟悉的需求管理政策就可以治理。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一、概念题1. 生产力答:生产力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运用和改造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另—个方面为生产关系),它反映的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体现着社会的人影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生产力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劳动者起着启动者、调整者、控制者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要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充当人的劳动的传导体,生产工具是基本的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
劳动对象的质量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有重要的影响。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发展,它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质量与性能,从而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利用数学方法,构造生产函数,可以将劳动者、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作为三个变量来测度它们对产出的影响。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生产关系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_第四章

1.试说明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之间的关系。
(华中科技大学2004试)答:(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简单地说,以劳(3)其区11答:的。
12答:比较长。
,企业的(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收益不变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例如,当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
(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生产收益递减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一般均衡2. 买方垄断势力3. 价格粘性4. 自然失业率二、简答题1. 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的规模报酬递增有没有可能存在?举例说明。
3. 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
4.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1. 比较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2. 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解释我国居民的储蓄和消费。
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虚拟资本2. 相对剩余价值3. 国际垄断利润二、简答题1.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矛盾。
2. 我国信用制度的主要形式和性质。
三、论述题试述大企业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浙江大学1998 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乘数2、萨伊定律3、摩擦失业 4、边际转换率5、外在经济6、消费者剩余二、简答题(每题10分)1、在市场经济的国民收入她集中,如按产品流动法分,一般有哪些项目?2、请导出费雪(I.Fsiher)的效应方程,费雪通过该方程的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3、产商决定销售价格是否应该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因素?为什么?4、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施工怎样说明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的?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2、试述“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浙江大学1999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 支持价格2. 一般均衡3. 边际转换率4. 加速系数5. "挤出效应"6. 准货币二、简答题(每题10分)1. 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 欲望与效用的关系如何?关于欲望有什么样的规律?3.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请用图表示。4. 什么是"需求管理"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策?三、论述题(每题18分)1.试述西方经济学,解释滞胀问题的"市场操纵论"。2. 试述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债哲学"极其运用。浙江大学2002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1、纯经济租金2、互补品3、企业集中率4、市场不灵5、开放经济乘数6、周期性预算二、简答题:(10分*4=40分)1、画图说明政府税收对产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2、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内的停业条件。3、画图说明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水平。 4、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手段。三、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工资决定的基本理论。2、试述凯恩斯革命。浙江大学1998政治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 一般等价物2, 内涵扩大再生产3, 虚拟资本4, 产业资本国际化5, 商品比价体系6, 消费者权益7, 企业的预算约束8, 经济发展二、简答题(每题 7分)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4,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点5, 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数 6, 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三、论述题1, 论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4分)2, 论述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并请你谈谈,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分)浙江大学1999 政治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 价值形式2. 超额剩余价值3. 相对过剩人口4. 级差地租5. 国际价值6. 所有制结构7. 市场体系8.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二、简答(每小题7分)1. 保持产业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2.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3. 二战后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的原因。4. 决定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5. 企业自我激励机能强弱的决定因素。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三、论述题(每小题17分)1. 阐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谈谈该原理的现实意义。2. 阐述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浙江大学1999国际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 贸易条件2. 幼稚产业理论3. 国际投资4. 跨国银行5. 国际收支6. 单一价格定律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7. 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8. 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9. 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三、论述题:(第1小题19分,第2、3小题每题18分,共55分)10. 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12. 什么是固定汇率制?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分析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利弊。参考答案: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部分一、概念题1. 一般均衡答: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2. 买方垄断势力答:买方垄断势力是一种商品(或劳务)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买者的市场结构。
在这种类型的市场上,任何一个买主的购买活动都会对其他买主或市场价格发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商品买主高度集中,从而容易形成各买主之间的相互依赖。
在买方寡头垄断市场上,买主之间如果达成默契或勾结,可能迫使卖方降低价格从而蒙受损失。
在买主数目很少甚至只有一个的时候,不需要串通或勾结就具有相当大的讨价还价力量;他能够利用这种垄断力量来压低价格。
一般来说,买主寡头数目越少,他们之间就越容易串通和勾结。
此外,影响串通或勾结活动的重要因素还有:串通或勾结活动所需要的费用、买主利益的一致性以及供给和需求条件的稳定性等等。
买方寡头垄断市场上可能存在无数的小型卖方厂商,这是典型的买方寡头市场;也可能存在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卖主,这种情况也称为双边垄断市场,这种情况一般主要出现于某些制造业产品市场,如钢板、铁轨和原铜市场。
市场中拥有少数买方寡头厂商进行集中收购,而无数小卖主进行产品出售的情况,可能出现于一些农产品和矿产品,如烟叶、牛奶和原油等市场内。
3. 价格粘性答: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
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价格粘性存在的理由在于:①市场的不完全;②工资的粘性;③菜单成本,即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等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一样,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④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
粘性价格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前提。
新凯恩斯主义运用价格粘性理论说明了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
4. 自然失业率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
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这种失业率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二、简答题1. 消费行为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答:根据消费者偏好某一个商品组合,而不喜欢另一种商品组合,以及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商品组合间的关系的安排,西方经济学者提出了三个基本的假设。
这些假设被称为消费者行为公理(axiom of consumer behavior)。
(1)完备性(completeness)或顺序性(ordering)。
消费者总是有能力将多种商品的组合,按照其偏好大小而顺序排列和比较。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下,消费者对任何两组物品A与B,必须有能力辨别其偏好A优于B,或B优于A,或两者偏好相同,且此三者中只有一种状况能成立。
(2)传递性(transitivity)。
假如某消费者面临A、B和C三个商品组合,消费者在商品组合A和B之间更偏好A,在B和C之间更偏好B,则该消费者在A和C之间就更偏好A。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下,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例如,某甲偏好西瓜优于香蕉,且偏好香蕉优于橘子,则我们判断某甲偏好西瓜优于橘子。
但是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一件事皆具有传递性的。
例如,甲喜欢乙,而乙喜欢丙,则不能断定甲喜欢丙;还有下棋也一样,如果甲赢乙,且乙赢丙,则不能说甲一定赢丙。
(3)非饱和性(non satiation)。
在非饱和状态时,消费者对愈多的物品偏好越大;即消费数量越多,所获满足越大。
在这一公理的假设条件下,若消费者达到饱和状态或超饱和状态(厌恶)时,消费者不愿再消费,否则他一定不是有理性的人。
一般所设定的假定是未达饱和状态前所做的分析。
以上三个公理性假设构成了现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
他们并没有阐明消费者偏好本身,但的确使得这些偏好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2.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的规模报酬递增有没有可能存在?举例说明。
3. 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
答:(1)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供给曲线在短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曲线。
(2)在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的情况下,从不同的P可得到不同的N,根据这些不同的N便可在(b)图中得到不同的y,从而可在(c)图中找到不同的点(如E0、D′、,这便F′等),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图22—3(c)图中的曲线AS1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