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材料基本知识讲义
《不锈钢知识讲解》课件

03
CATALOGUE
不锈钢的应用领域
建筑与装饰
建筑结构
不锈钢因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而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如桥 梁、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设施。
装饰材料
不锈钢板材和管材可以加工成各 种装饰件,如门窗、栏杆、吊顶 等,具有美观、耐用和易清洁的 特点。
工业与机械制造
设备制造
不锈钢在工业设备制造中广泛应用,如压力容器、管道、阀 门、泵等,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表面处理与加工
表面处理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其美观性和耐腐蚀性。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抛 光、喷涂、电镀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使不锈钢制品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 果。
加工
不锈钢的加工是根据制品的不同需求进行的。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切割、弯曲、 焊接等。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VS
详细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锈钢在建筑、家居、汽车、航空航天、 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 锈钢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不锈钢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提高 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市场的需求。
THANKS感谢观看04CATALOGUE
不锈钢的性能与优势
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是不锈钢最显著的性能之一,主要归功于其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而致密的氧 化膜,能有效抵抗各种化学介质和大气腐蚀。
不锈钢在各种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差异较大,例如在海洋环境中,不锈钢的耐腐蚀 性会受到盐分、湿度和氯离子的影响。
针对不同环境,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和涂层进一步增强,如镀锌 、喷塑等。
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高 温性能,常用于建筑、装 饰等领域。
不锈钢材料知识培训资料

02
不锈钢材料的性能特点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
1 2
良好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
在高温下,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蠕变 性能,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机械 性能。
优良的低温韧性
不锈钢材料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韧性,不 易脆断,适用于低温环境。
3
良好的导热性和热膨胀性
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热膨胀性,适 用于制造高温构件和精密零件。
2023
《不锈钢材料知识培训资 料》
目 录
• 不锈钢材料概述 • 不锈钢材料的性能特点 • 不锈钢材料的品种与牌号 • 不锈钢材料的生产制备与加工 • 不锈钢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不锈钢材料的应用案例与市场前景
01
不锈钢材料概述
不锈钢的定义与分类
不锈钢定义
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度耐腐蚀性的合金钢,具有稳定的奥氏 体相、高铬含量和较低的碳含量。
将熔融的不锈钢倒入连铸机中,进行凝固和 成型。
轧制
热处理
将连铸坯通过高压轧机进行多次轧制,使其 形状和厚度达到所需规格。
对轧制后的不锈钢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 ,以调整其机械性能和硬度。
不锈钢材料的加工与切割
加工
通过车床、铣床、钻床等机械设备对不锈钢材料进行切削、 磨削、钻孔等加工操作。
切割
使用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等切割方法将不锈钢 材料按照需求进行分离。
强度和硬度
不锈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 高的压力易脆断,可以在 冲击和振动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弹性模量
不锈钢材料的弹性模量较高,可以承受较大的变 形量,同时具有较好的回弹性能。
不锈钢的工艺性能
可焊性
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可以通过各种焊接方法实现连接,并且焊接接头具有良好 的强度和密封性。
不锈钢知识培训课件

常用检测设备
不锈钢的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光谱分析仪、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等。
质量检测流程
不锈钢的质量检测流程一般包括取样、制备、检测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检测环境要求
某些不锈钢材料对检测环境有特殊要求,例如高精度测量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
不锈钢的质量检测流程与设备
质量评定指标
不锈钢的特点
不锈钢的定义与特点
不锈钢的分类
不锈钢主要分为铬不锈钢、镍不锈钢、铬镍不锈钢等三大类,每类又分为不同的小类。
不锈钢的牌号
不锈钢的牌号是根据其化学成分、主要性能和制造工艺等特点制定的,不同种类的不锈钢有不同的牌号。
不锈钢的分类与牌号
不锈钢的元素组成
不锈钢的主要元素为铁、铬、镍、碳等,其中铬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耐腐蚀元素。
不锈钢的化学性能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度、硬度、韧性和塑性均较高。
力学性能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易于进行加工和制造。同时,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和可铸性。
工艺性能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不锈钢的用途与分类
03
不锈钢在各领域的应用
不锈钢板、管、棒、线材等常被用于建筑装饰工程中,如外墙、幕墙、屋顶、楼梯等部位的装饰和防护。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主要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等晶体结构组成,不同结构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不锈钢的元素组成与微观结构
不锈钢的性能特点
02
不锈钢的密度约为7.8g/cm3,略大于低碳钢。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
密度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低碳钢的1/3,因此不锈钢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能较差。
不锈钢知识培训课件

不锈钢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垃圾分类处理
不锈钢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垃圾焚烧装置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清洁能源
不锈钢材料可以应用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新材料领域
01
不锈钢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可应用于高性能新材料领域,如高强度不锈钢、高导热不锈钢等。
不锈钢的分类与牌号
不锈钢的主要元素为铁、碳、铬、镍、钼等,其中碳含量越高,不锈钢的硬度越高,但腐蚀性能降低。
不锈钢的微观结构主要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三种晶体结构组成,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不锈钢的元素组成与微观结构
使用剪切设备将不锈钢薄板剪切成所需长度和宽度。
剪切设备
使用冲压设备将不锈钢薄板冲压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零件。
冲压设备
使用成型设备将不锈钢薄板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零件,接设备将不锈钢零件进行连接和固定。
焊接设备
1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与防护
2
3
通过磨光、抛光、拉丝等方式,提高不锈钢的美观度和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与高温性能
03
不锈钢的生产与加工
不锈钢的生产流程与工艺
包括准备原料、熔炼、浇铸等步骤。
炼制不锈钢原料
热轧
冷轧
退火
将不锈钢原料加热到高温后进行轧制,得到不锈钢板坯。
将热轧后的不锈钢板坯进行冷轧处理,得到所需的不锈钢薄板。
通过退火处理,消除不锈钢薄板的残余应力。
不锈钢的加工方法与设备
化学性能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不锈钢材料的基础知识概述

不锈钢材料的基础知识概述
不锈钢材料是一种耐腐蚀和耐高温的金属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塑性和抗疲劳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如建筑、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制药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不锈钢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
一、不锈钢材料的分类
不锈钢材料根据其结构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等几种类型。
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应用较为广泛。
二、不锈钢的组成和性质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元素,同时还含有铬、镍、钼、锰、铜等多种金属元素。
其中,不锈钢中的铬元素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从而保护不锈钢不受腐蚀。
不锈钢材料的主要性质包括:耐腐蚀性能好、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好、可加工性和可焊性能好、气密性和水密性好、光泽度和表面平整度好等特点。
三、不锈钢的制造工艺
不锈钢材料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冶炼和加工两个环节。
首先,要在冶炼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进行混合,然后经过钢水静态浸渍、中间温度退火或快速冷却等多道工序进行处理。
接着,还需要进行热轧、冷拔、冷轧、焊接等加工过程。
四、不锈钢的应用领域
不锈钢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和特点的金属材料,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不锈钢可用于飞机机身、引擎、涡轮机叶片、高温结构件、氧化剂容器等设备中。
在电子、医疗和制药领域,不锈钢可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手术器械和药品容器、医疗设备等。
总之,不锈钢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当前的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不锈钢材料的基础知识了解,可以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其应用前景,并更好地利用和推广这种材料。
不锈钢基本知识课件

•不锈钢基本知识课件
发展历史
40-50年代,节Ni的Cr-Mn-N和Cr-Mn-Ni-N不锈钢、超低碳奥氏 体不锈钢; 60年代,1:1的双相不锈钢和高纯铁素体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 钢取得进展; 随后,通过化学成分(C、Cr、Ni)的调整和合金元素(Mo、Cu、 Si、N、Mn、Nb)的填加,降低夹杂物,改善其使用性能,适应不 同环境的要求。
• 合 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
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代位 固溶体两种。 • 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间按一定的原子数量之比,相互化合而成的一种具有 金属特性的新相,称为金属化合物。如Fe3C(渗碳体) •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机械地混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一种多相组 织。如珠光体是渗碳物与铁素体的混合物。
•不锈钢基本知识课件
耐蚀机理
在钢中添加各种合金元素,由于改变了钝化膜的组织和分布,而 提高了更苛刻介质中的耐蚀性。如,钼,腐蚀产物MoO-2靠近基体而强 烈促进基体钝化;铜,钝化膜中含有CuCl,与腐蚀介质不发生作用提高 耐蚀性;氮,钝化膜中富集Cr2N,使钝化膜中铬浓度提高而提高了耐 蚀性。
但暴露在大气中简单的钝化并不能形成提高耐蚀性所必需的表面 化合物,通过电解抛光或化学处理可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电解抛 光提高了近表面层铬与铁的比率,化学钝化处理进一步扩大了这个比 率。如机械抛光表面有2nm的氧化物层,经30min钝化处理可获得约 19nm厚的氧化物层,经60min钝化处理可获得50nm厚的氧化物层。
不锈钢基础知识-17页word资料

不锈钢基础知识一、不锈钢的定义1、定义:含铬量为10.5%以上的合金称为不锈钢。
2、特性:不锈钢最基本的特性是它在大气条件下的耐锈性和在各种液体介质中耐蚀性。
这一特性与钢中的铬含量有直接关系,随着铬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当铬含量达到10.5%以上时钢的这一特征发生突变,从易生锈到不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而且铬含量从10.5%以后随着铬的不断提高,其耐锈性和耐蚀性也不断得到改善,不锈钢最高铬含量为26%,更高已没有必要。
3、耐蚀机理:不锈钢耐锈耐蚀性的机理是钝化膜理论。
所谓钝化膜就是在不锈钢表面有一层以Cr2O3为主的薄膜。
由于这个薄膜的存在使不锈钢基体在各种介质中腐蚀受阻,这种现象被称为钝化。
这种钝化膜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锈钢本身就有自钝化的能力,这种自钝化能力随铬含量的提高而加快。
另一种较广泛的形成条件是不锈钢在各种水溶液(电解质)中,在被腐蚀的过程中形成钝化膜而使腐蚀受阻。
二、不锈钢的腐蚀种类不锈钢的腐蚀类型分为二类:均匀腐蚀、局部腐蚀。
1、均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裸露在腐蚀环境的金属表面全部发生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均匀受到腐蚀。
这种腐蚀也可以测量其进行速度,也可以预测以后的腐蚀程度,设定安全系数,设定材料的使用期,所以它是众多腐蚀种类中最不危险的腐蚀,通常均匀腐蚀的腐蚀程度按照重量、厚度减少的多少来衡量。
除了特殊环境以外,不锈钢的均匀腐蚀的速度极低,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
不锈钢耐蚀性的十级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持镜面或尺寸精密的设备应选用1-3级的不锈钢;要求长期不漏或要求使用年限的设备,应选用2-5级;对于检修方便或寿命不需很长的设备可选用4-7级的不锈钢。
对于年腐蚀率超过1mm的一般不选用。
2、局部腐蚀局部腐蚀是指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钢的基体在特定的部位被快速腐蚀的一种腐蚀形式。
这种腐蚀对设备的威胁极大,因此必须根据介质条件正确地选用不锈钢。
局部腐蚀主要类型有:晶间腐蚀、点蚀、应力腐蚀、锈蚀等。
不锈钢基础知识讲座

二、不锈钢钢号的表示方法 (略)
三、不锈钢的钝性和腐蚀类型
1.钝性 不锈钢的良好耐腐蚀性是基本其可钝化 性。金属由于钝化所导致的状态,称为 钝态或钝性。 钝性的破坏形式: (a) 钝性的化学破坏 (b) 钝性的机械破坏
三、不锈钢的钝性和腐蚀类型
2.腐蚀类型 不锈钢腐蚀可分为两大类,即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 后者又分为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和腐蚀疲劳等。 2.1 均匀腐蚀 2.2 晶间腐蚀 2.3 点腐蚀 2.4 缝隙腐蚀 2.5 电偶腐蚀 2.6 应力腐蚀破裂 2.7 腐蚀疲劳
2.3 普通铁素体不锈钢 2.3.1 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 2.3.2 耐蚀性 ①均匀腐蚀 ②晶间腐蚀
表3-8 热处理对Cr17(AISI430)及Cr18Ni8(AISI304)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
不锈钢 (AISI牌号)
沸腾的65% HNO3中的平均腐蚀速率, 试验前的热处理 704℃加热1小时后水淬 1.0① 10.0 1093℃加热1小时后水 淬 10.0 0.25①
6 7 8 9
900℃,水淬 800℃,水淬 700℃,水淬 600℃,水淬
0.69 0.51 0.46 0.64
③点腐蚀
图2-5 Fe-Cr合金在0.1NNaCl 溶液中(pH2,室温)的点蚀电 位与合金中铬含量的关系
图2-6 在10%FeCl3·6H2O溶 液中含Cr量对合金耐点蚀性 的影响(室温,试验10天)
2.4 高纯铁素体不锈钢
图2-7 30Cr2Mo钢(C+N)含量对TIG焊缝金属的夏比冲击韧性的影响 a:焊接金属中的C—O—21ppm;—●—55ppm; —△—100ppm (N 75—83ppm;O 32—40ppm) b:焊接金属中的N—○—75ppm; —●—145ppm;—△—260ppm; (C 10—24ppm; O 17—45ppm) T.P.:半尺寸 6mm热轧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材料基本知识讲义不锈钢专业名词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钢中含Cr 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 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 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 等元素发展起辀的高Cr-Ni 系列钢。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如加入S、Ca、Se、Te 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 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
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铁素体不锈钢: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 等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炉外精炼技术(AOD 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
在含C 较低的情况下,Cr 含量在18%~28%,Ni 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 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 型,如2Cr13 ,3Cr13 ,4Cr13 等。
淬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
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
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不锈钢的物理化学机械特性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主要用以下几方面辀表示:①热膨胀系数: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物质量度元素的变化。
膨胀系数是膨胀-温度曲线的斜率,瞬时膨胀系数是特定温度下的斜率,两个指定的温度之间的平均斜率是平均热膨胀系数。
膨胀系数可以用体积或者是长度表示,通常是用长度表示。
②密度:物质的密度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kg/m3 或1b/in3。
③弹性模量:当施加力于单位长度棱住的两端能引起物体在长度上的单位变化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力称为弹性模量。
单位为1b/in3 或N/m3。
④电阻率:在单位长度立方体材料的两对面之间测量的电阻,单位用Ω"m,μ"cm 或(已废的)/(circular mil.ft)辀表示。
⑤磁导率:无量纲系数,表示物质易被磁化的程度,是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
⑥熔化温度范围:确定合金开始凝固和凝固完了的温度。
⑦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改变1 度所需要的热量。
在英制和CGs 制中二者比热的数值相同,因为热量的单位(Biu 或cal)取决于单位质量的水升高1 度听需的热量。
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数值与英制或CGS 制是不同的,因为能量的单位(J)是按不同的定义定的。
比热的单位是Btu(1b"0F)及J/(kg "k)。
⑧热导率:物质导热的速率的量度。
在单位截面积物质上建立单位长度上的1 度的温度梯度时,那么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热导率的单位为Btu/(h"ft"0F)或w/(m "K)。
⑨热扩散率:是确定物质内部温度前迁速率的一种性能,是热导率对比热和密度乘积的比值,热扩散率单位以Btu/(h"ft"0F)或w/(m"k)表示。
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0 多种,在工业中常用的钢铁材料中可以遇到的化学元素约二十多种。
对于人们在与腐蚀现象作长期斗争的实践而形成的不锈钢这一特殊钢系列辀说,最常用的元素有十几种,除了组成钢的基本元素铁以外,对不锈钢的性能与组织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铬、镍、锰、硅、钼、钛、铌、钛、锰、氮、铜、钴等。
这些元素中除碳、硅、氮以外,都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过渡族的元素。
实际上工业上应用的不锈钢都是同时存在几种以至十几种元素的,当几种元素共存于不锈钢这一个统一体中时,它们的影响要比单独存在时复杂得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各元素自身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它们互相之间的影响,因此不锈钢的组织决定于各种元素影响的总和。
1).各种元素对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和作用1-1.铬在不锈钢中的决定作用:决定不锈钢性属的元素只有一种,这就是铬,每种不锈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铬。
迄今为止,还没有不含铬的不锈钢。
铬之所以成为决定不锈钢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钢中添加铬作为合金元素以后,促使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向有利于抵抗腐蚀破坏的方面发展。
这种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说明:①铬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②铬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钝化是由于阳极反应被阻止而引起金属与合金耐腐蚀性能被提高的现象。
构成金属与合金钝化的理论很多,主要有薄膜论、吸附论及电子排列论1-2. 碳在不锈钢中的两重性碳是工业用钢的主要元素之一,钢的性能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碳在钢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不锈钢中碳的影响尤为显著。
碳在不锈钢中对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碳是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并且作用的程度很大(约为镍的30 倍),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与铬形成一系列复杂的碳化物。
所以,从强度与耐腐烛性能两方面辀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
认识了这一影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使用要求出发,选择不同含碳量的不锈钢。
例如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最起码的不锈钢——0Crl3~4Cr13这五个钢号的标准含铬量规定为12~14%,就是把碳要与铬形成碳化铬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才决定的,目的即在于使碳与铬结合成碳化铬以后,固溶体中的含铬量不致低于11.7%这一最低限度的含铬量。
就这五个钢号辀说由于含碳量不同,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也是有区别的,0Cr13~2Crl3 钢的耐腐蚀性较好但强度低于3Crl3 和4Cr13 钢,多用于制造结构零件,后两个钢号由于含碳较高而可获得高的强度多用于制造弹簧、刀具等要求高强度及耐磨的零件。
又如为了克服18-8 铬镍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可以将钢的含碳量降至0.03%以下,或者加入比铬和碳亲和力更大的元素(钛或铌),使之不形成碳化铬,再如当高硬度与耐磨性成为主要要求时,我们可以在增加钢的含碳量的同时适当地提高含铬量,做到既满足硬度与耐磨性的要求,又兼顾—定的耐腐蚀功能,工业上用作轴承、量具与刃具有不锈钢9Cr18 和9Cr17MoVCo 钢,含碳量虽高达0.85~0.95%,由于它们的含铬量也相应地提高了,所以仍保证了耐腐蚀的要求。
总的辀讲,目前工业中获得应用的不锈钢的含碳量都是比较低的,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在0.1~0.4%之间,耐酸钢则以含碳0.1~0.2%的居多。
含碳量大于0.4%的不锈钢仅占钢号总数的一小部分,这是因为在大多数使用条件下,不锈钢总是以耐腐蚀为主要目的。
此外,较低的含碳量也是出于某些工艺上的要求,如易于焊接及冷变形等。
1-3. 镍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在与铬配合后才发挥出辀的镍是优良的耐腐蚀材料,也是合金钢的重要合金化元素。
镍在钢中是形成奥氏体的元素,但低碳镍钢要获得纯奥氏体组织,含镍量要达到24%;而只有含镍27%时才使钢在某些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改变。
所以镍不能单独构成不锈钢。
但是镍与铬同时存在于不锈钢中时,含镍的不锈钢却具有许多可贵的性能。
基于上面的情况可知,镍作为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在于它使高铬钢的组织发生变化,从而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及工艺性能获得某些改善。
1-4. 锰和氮可以代替铬镍不锈钢中镍铬镍奥氏体钢的优点虽然很多,但近几十年辀由于镍基耐热合金与含镍20%以下的热强钢的大量发展与应用,以及化学工业日益发展对不锈钢的需要量越辀越大,而镍的矿藏量较少且又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镍在供和需方面的矛盾。
所以在不锈钢与许多其他合金领域(如大型铸锻件用钢、工具钢、热强钢等)中,特别是镍的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广泛地开展了节镍和以其他元素代镍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比较多的是以锰和氮辀代替不锈钢与耐热钢中的镍。
锰对于奥氏体的作用与镍相似。
但说得确切一些,锰的作用不在于形成奥氏体,而是在于它降低钢的临界淬火速度,在冷却时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奥氏体的分解,使高温下形成的奥氏体得以保持到常温。
在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方面,锰的作用不大,如钢中的含锰量从0 到10.4%变化,也不使钢在空气与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发生明显的改变。
这是因为锰对提高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的作用不大,形成的氧化膜的防护作用也很低,所以工业上虽有以锰合金化的奥氏体钢(如40Mn18Cr4,50Mn18Cr4WN、ZGMn13钢等),但它们不能作为不锈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