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十源收藏“时间”财富和文化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白金三品介绍,一次性都收藏全了!

史上最全白金三品介绍,一次性都收藏全了!

史上最全白金三品介绍,一次性都收藏全了!随着夏季大拍的开始,古钱币市场越来越活跃。

而自多年前起,钱币收藏圈内有大家公认的几枚钱币,成为所有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钱币,深的大家广泛认可,也导致了这几枚钱币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甚至很多藏家愿意高价求购。

以龙、马、龟为纹样的三种形式币的总称。

始铸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废止。

《汉书?食货志》载:“造银锡为白金。

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

”历史年代:西汉武帝时期。

钱面文字:龙币背有字母,似希腊文,未能释读,龟币背有“垂光”二字,马币无背文。

面值:随着夏季大拍的开始,古钱币市场越来越活跃。

而自多年前起,钱币收藏圈内有大家公认的几枚钱币,成为所有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钱币,深的大家广泛认可,也导致了这几枚钱币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甚至很多藏家愿意高价求购。

系大面额货币,具体折值不详。

铸造背景:汉武帝即位后,由于连年征伐,开拓疆土,国家财政空前困窘,其中军费开支最为庞大,同时中央政府与拥有大量财富的诸侯们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于是汉武帝听从张汤的建议,以“检约邪恶”、“摧浮并兼之徒”为名进行货币改制,发行三铢钱,同时铸造“白金三品”,以此来削弱诸侯的实力,强化中央集权。

由于“白金三品”是一种巨额虚币,从而引起了社会上空前的大盗铸。

“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

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

赦自出者百余万人。

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为此汉武帝颁布了严酷的法令:“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不可胜数”。

“白金三品”的铸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有关,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铸行“白金三品”的主要原因是解决财政危机,弥补用度不足。

所以推行虚币政策、逆客观经济规律而行,必将短命,“白金三品”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废止,历时仅仅五年。

收藏价值:白金三品应为中国最早的法定银币,但出土实物多为铅质,目前铅质单枚市场价格在50万左右。

中国古钱币文化简史

中国古钱币文化简史

中国古钱币文化简史中国古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周时代。

钱币作为物品的一种形式,不仅是一种货币媒介,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讲述中国古钱币文化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贝币。

贝币一般以贝壳或贝母制成,这种原始的钱币形式主要用于交换和商品间的价值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朝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铜钱。

古代青铜钱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广泛的货币形式之一,它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钱币文字和形制也逐渐规范。

最早的青铜钱出现在春秋时期,这些钱币一般都有圆形、方形或刀形的形状,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的文字和符号,用以表明其发行者和价值。

这些青铜钱发行量庞大,不仅作为货币使用,还被广泛收藏和使用于祭祀、婚嫁、农事等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钱的形制变化趋于规范,直到秦汉时期进一步统一。

著名的秦朝始皇帝就制定了统一的钱币标准,这些钱币一般采用圆形,上面刻有汉字和符号,那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华清宝泉”钱币。

这些青铜钱在资源丰富的汉朝得到大量铸造,成为后世模仿的样板。

随着王朝的更替,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币开始出现并得到普及,一些地方政权也开始铸造铁钱作为实物货币。

同时,白银和黄金也开始在市场上流通。

到了唐宋时期,钱币的形制更加丰富多样,质地也更加精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的铁钱和五代十国时期的方孔钱。

到了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钱币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时期,从蒙古和西亚带来的铜镍合金钱币开始大规模流通,质地明显改变。

明代开始发行铸造较为精美的铜制圆钱,而清代则进一步规范了钱币的质量和标准。

在近代中国,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钱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14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发行新的货币形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在当前,中国古钱币文化已经成为收藏和研究的热点。

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

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

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古玩收藏名言五十句,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呀!“家有古玩,富贵长伴。

”你说这是不是很有道理?古玩就像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说不定哪天就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就好比你有个传家宝,那可是无价之宝呀!“古玩无定价,眼力见高低。

”哎呀,这可太对啦!同样一件古玩,在不同人眼里那价值可不一样。

有的人能看出它的独特之处,有的人就觉得不咋地。

这就跟看人的眼光一样,有的人能一眼看出别人的潜力,有的人就不行。

这就是差距呀!“收藏古玩,就是收藏历史。

”可不是嘛!每一件古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它们是过去时光的见证者。

你拿着一件古玩,就好像能穿越回过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这多有意思呀!“宁买残精,不买普全。

”这话说得真妙!有时候一件残缺但精美的古玩反而更有价值,比那些普通完整的更吸引人。

就像人一样,有特点的人总是更容易让人记住,不是吗?“识古不迷古,创新不守旧。

”我们收藏古玩可不能死脑筋,要懂得与时俱进。

不能一味地守着老规矩,也要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

不然怎么能在这个时代把古玩收藏玩得转呢?“古玩收藏,要有耐心和毅力。

”这是肯定的呀!想找到一件心仪的古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得花时间和精力去淘去寻。

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不付出努力怎么行呢?“多看少买,积累经验。

”这可真是经验之谈!刚开始收藏的时候可别着急下手,得多看看,多学习,等有了足够的经验再出手也不迟。

不然买错了可就亏大啦!“古玩收藏,切忌贪心。

”人一贪心就容易犯错,在古玩收藏里也是一样。

别看到好东西就想都要,得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不然最后可能得不偿失哦!“以藏养藏,方可持续。

”这是个好办法呀!把自己的一些藏品出手,换来资金再去收藏更好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收藏之路走得更远。

“收藏古玩,享受过程。

”对呀对呀!其实收藏的过程才是最有趣的,寻找、发现、得到,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充满期待和喜悦。

“古玩收藏,结交好友。

”可不是嘛!在收藏的圈子里,你能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分享藏品,那多有意思呀!“藏品如人,各有特色。

大白边10元的收藏价值

大白边10元的收藏价值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大白边10元的收藏价值目前的人民币市场相当火热,很多人把投资人民币当作自己的一种新式的投资理财方式。

大白边10元这个人民币也渐渐地被大家所熟悉,并且在最近的钱币市场上发展地越来越好,被许多藏友们所青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白边10元的行情,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收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大白边10元的价值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它的由来。

大白边10元,顾名思义就是一种10元面值的币种,因为它的表面周围有很大范围的白色花纹,因此被称为大白边,但其实它还有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叫做大黑十,因为10元的主图案是黑色的,所以又叫大黑十,不过人们更多的关注的只是它的价值,很少有人对其名称有兴趣。

有专家认为,现在大白边10元在钱币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这使得很多收藏者对它的价格的真实度有了怀疑,担心有市场炒作的因素在内。

不过虽然它的市场价格很高,但近来并没有出现大幅的涨跌,其价格的稳定还是因为它自身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所以,大白边10元人民币的收藏价值还是值得认可的。

除此之外,大白边10元人民币的收藏价值还要比62年背绿1角纸币等都高很多。

大白边10元人民币的远比62年背绿1角纸币珍贵得多,稀缺度也很比它高,而且通过相比较,62年背绿1角纸币的艺术收藏价值也并不是非常好,所以大白边10元与62年背绿1角纸币相比较来说,大白边10元的收藏价值还是相对较高的,有很大的收藏潜力,虽然现在大白边10元的市面价值还没有很高,但也超过了专业人士的预估,所以它的潜在价值很高。

根据记者的调查,大白边10元人民币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的,虽然说它上涨的过程会有一些曲折,而且可能涨幅会很小,但是大白边10元人民币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大白边虽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比较稀有,年代也久远,但不代表就没有风险,要知道风险是一直存在着的。

虽然大家可以将大白边10元作为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对象,但是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投资者应该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

大白边人民币投资潜力巨大

大白边人民币投资潜力巨大

大白边人民币投资潜力巨大
大白边人民币是1953由前苏联代为印制的,中国发行的第一个10元人民币。

大白边人民币的尺寸是210×85毫米,是所有人民币中尺寸最大的一张,它的主题为黑色,又被称为“大黑拾”,边框为白色,因此又被称为“10元大白边”。

它在1964年就被停止流通了。

大白边人民币在市场中的价格全品是在十四万到十五万之间一张,但是全品却非常少见,大多品相都比较差,因为时代比较久远,即使是品相不佳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也在数万元。

因为大白边人民币的印制技术是前苏联的技术,因此当时发行量较少,这就造成了市场中的大白边人民币非常稀少。

再加上大白边人民币在1964年就已经不再流通,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三年困难时期之后,至今过去几十年,再加上人们的无意识保存,留存下来的就更加稀少了,正是这样,才出现了现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

即使价格很高,也往往是有价无市,可谓是一票难求。

一直以来,大白边人民币在市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过去几十年间,市场行情出现了多次变化,大白边人民币的价格也一次比一次高,而且是成倍的增长。

可以说,大白边人民币的投资潜力是巨大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几年前以五万的价格买进一张大白边人民币,现在它的价格翻了多少倍已经不需要说明了,在未来的市场中,它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投资大白边人民币是非常不错的。

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收藏介绍

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收藏介绍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收藏介绍
第二套人民币10元有“大白边”的称号,它的名字起源于大片白色边纹的设计,当然其中也是因为这样的白边才使得这个十元纸币成为中国货币发行历史上最大尺寸的纸币。

正是这样的原因这“大白边”的名字才得以流行。

而在当时,这十元纸币可不得了,不仅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更是中国国家的象征。

纸币图案的一男一女的农民形象阐述了当时广大农民群众翻身为主人的愉悦心情。

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正怀着一腔热情建设祖国的愿望。

也正是因为如此浓重的历史味道使得大白边10元成为人民币收藏的大热门。

对于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的收藏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图案所代表的含义,所具有的纪念意义,同时也是因为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如果从大小来看就是货币老大啦!而这样的大小却造成“大跃进”的后果。

而且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是由外国代为印刷的,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很好,我国的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苏三币”是由苏联代为印刷的。

依靠苏联的印刷技术印出的大白边10元一度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赚钱是养家糊口之手段嘛!不过,这大白边的特殊之处可就在于它可是中国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最受到人民的欢迎的货币。

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留给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这样,同时,很多人都想收藏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的独特意义,其实也是因为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

第二套人民币10元大白边价格如下(仅供参考):。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转贴)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转贴)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转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古钱币是历史文明最忠实的见证者。

古币虽小,却在方圆之间记录了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兴废和文明的传承,成为每个历史阶段的特殊名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币的国家,我国的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数以万种千姿百态的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

相较于拍卖价格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油画雕塑和古代字画来说,钱币一直是"大众收藏"。

过去,即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一般钱币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只几百元,一些稍珍贵的品种也不超过数万元。

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钱币也表现得越来越抢眼。

1、在古钱币中触摸历史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

从我国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贝币,到之后秦锱钱,东西汉时期的五铢,以及之后战国时期的布币,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再到人们所熟悉的元代银锭、开元通宝、明清铜钱,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当时的流通货币,先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货币的属性,是介入古钱币收藏的第一门功课。

古钱币品种繁多,各时期的物质和属性也大有不同。

例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

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

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

大白边十元最具珍藏的纸币

大白边十元最具珍藏的纸币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大白边十元最具珍藏的纸币
大白边十元是我们伟大的祖国1953年所发行的一款人民币,是属于第二版人民币中的一类,也被我们伟大祖国的儿女称之为大黑十、黒十元。

在现今社会的时代中,它的存世量已经非常的少,在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们的交易市场中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珍品。

它也具有非常有意义的文明历史含义,它的印刷方面是当初由前苏联代我国印刷的,印刷好之后再运回我们祖国到市面之中发行的,但由于之后前苏联的背信弃义而停止了在市面流通领域当中流通下去。

大白边十元在其所发行的年代里是最考验我们伟大祖国儿女的年代,所以大白边十元代表了我们伟大祖国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祖国儿女骄傲与自豪的。

它的历史含义也体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足迹,深刻地记录了新中国的辛酸奋斗历史。

随着我们现今社会的科技发展进步与经济条件的质量提高,我们祖国有了更多的收藏爱好者们去收藏这些具有很高收藏价值与意义的纸币。

大白边十元它自其发行以来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之久的悠久历史,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文明历史足迹,它的收藏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是稀世珍藏品种的佼佼者。

在我们祖国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们的交易市场拍卖中,它的拍板价格更是惊人。

所以让收藏爱好者们对它的热衷与青睐更加的活跃,它的珍藏价值在未来一定会让我们更加的大吃一惊的。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十源:收藏“时间”\财富和文化作者:吴炜来源:《中关村》2011年第07期海淀区四季青桥西杏石口路,如今被人们称为“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其中有一所冠名为“坦博艺苑”的徽州大屋子,从里到外,极具艺术收藏价值。

“我是半个闲人。

”本刊记者约坦博艺苑董事长白十源访谈的时候,他这样说。

“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就过来吧。

”在北京这个忙碌的都市里,在很多人还为稻粱谋,为生计奔波的时候,这“半个闲人”的工作和生活引起我的好奇和遐想,当然,同样让人遐想的,是他独特又丰富的收藏。

等到进入海淀四季青桥侧白十源的古韵悠扬的徽州大屋子里,时间好像停止了。

外面是车水马龙,一进去,快节奏变成了“慢生活”。

徽州祠堂“乾坤挪移”坦博艺苑所在的徽州大祠堂,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

现在,她已从遥远的安徽搬家到了京城。

在进入白十源先生的办公室前,我们必先经过她的前厅、大厅和后厅。

这座粉墙青瓦、曲径回廊的徽州古建筑,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子之中。

门侧有旧时的人力车,门口有高高的门槛。

越过门槛,走过前厅,来到大厅,可以发现空间豁然开朗,富丽堂皇,一座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大戏台在外侧。

这戏台贴金洒银,鲜艳灿烂。

两旁木柱以鼓形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

台基高约两米,正面用青砖砌成,左侧有台阶,可上戏台。

台中有屏风隔板,将台口分为三间,正中一间大,左右两间稍小。

在戏台两边挂着王世襄所作的两幅对联。

一幅是“坦对人生真自在,博参物理入圆通”,另一幅是“坦荡真君子,博渊乃学人”。

中间是刘墨的一幅国画。

在灯光的映射下,戏楼空灵通透、暖意融融,虽然此时无人,却似有人影幢幢、语声铿锵、辗转往来。

而启功、王世襄、文怀沙、黄苗子、范曾、黄永玉等名人题写的“坦博艺苑”四个字的匾额,装饰风格各异,悬挂在戏台两边的回廊上边,很是协调。

整个祠堂中,白墙、飞檐、木雕、石刻、书画,杂而不乱,错落有致,古意盎然。

穿过祠堂,我们进到最里面书房里,见到了笑容可掬的白十源。

落座后,他一边给我们煮茶,一边给我们介绍他的宝贝收藏。

白十源告诉我们,祠堂作为缅怀先祖、加强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在徽州地区盛极一时,它和官厅、寺庙、书院、牌坊等都是当地最高级的建筑。

徽州建筑深蓄儒家文化的底蕴,沉淀了中国上千年博大精深文化,让他热爱、痴迷。

当上世纪90年代,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拆旧建新的浪潮中,徽式建筑面临被毁灭的境地,他下定决心去保存、恢复它们。

目前复原的只是其中之一。

在安徽买了这祠堂后,白十源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把它分拆“搬家”至北京。

期间,每一个零件都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

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是用老木头修旧。

整体的修复也是由安徽专业的老建筑工匠领衔进行,保持了徽园祠堂的古典原风原味。

这样的祠堂价值多少?记者有些好奇。

白十源没有给我具体的估价,但给我举了一个例子:1996年,美国波士顿碧波地博物馆从徽州搬走了一个民居,建了一个建筑,当地给它评估为3亿美金,那个建筑连这个祠堂面积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更令人惊诧的是,白十源称这样的整体性的徽州建筑,他收藏了200多套。

“私家博物馆”名品荟萃白十源工作的案头摆放着一套功夫茶具。

他表情轻松,慢悠悠地给我们泡茶。

叙谈总是伴随着一道道茶香而来。

徽州古建筑只是白十源收藏中的一部分,坦博艺苑的藏品相当丰富,可谓跨越古今中外。

以创作群体划分,其收藏上至皇家贵族传承,下至民间大众珍奇。

以创作时代划分,其收藏可追溯至唐、宋、明、清。

古籍善本中不乏《红楼梦》的清刊纪元升记刊本、《佩文韵府》的康熙刊本、《东周列国志》的道光手抄本等。

字画精品中既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林风眠等已故名家大师的真迹,又有范曾、墨客、崔自默、蒋山青等现当代国内外富于升值潜力的名家艺术精品。

最让白十源珍视并引以为豪的藏品之一是来源于南亚的佛教原始佛经——“贝叶经”。

白十源称之为“旷世圣典”,“佛学最原始的经典就记录在贝叶上,盛唐时,唐玄奘一个人从印度带回657部。

整个唐朝,传入中国的贝叶经不下千部。

我们现在应该也有上千部,数万片。

我们希望能在北京择机建立一个贝叶经文化博物馆,让这些文化珍品得以研究、展示。

”看来,如此数量的贝叶经又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同时,它的传承和传播又是一项宏伟的计划。

独辟蹊径的“收藏之道”白十源并非出生于收藏世家,祖上也不是书画、艺术界名人,20世纪的社会动荡,他也没有遗产继承。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成为收藏达人,积聚了那么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呢?收藏首先来自于兴趣。

白十源好古,曾有人略带夸张地说,他看到古老的好物件时就“迈不动腿”了。

相比于黄金、珠宝,白十源更看重艺术品的价值。

“为什么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喜欢书画、陶瓷等古董,肯定是有它的吸引力,精湛的工艺水准和文化的精髓都在里面。

古代如此,现在也不例外。

”因此,白十源乐在其中,“它本身给你快乐,你通过学习了解后更快乐,周围的人受你影响,夸奖你、赞美你也很快乐,还有,物件一天天增值,也有一番快乐。

”毋庸讳言,艺术品的保值增值效应对商业社会的人来说,肯定有其吸引力。

对收藏家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头去看自己的藏品的增值,也一定是个有趣的过程。

白十源1979年买了一个瓷器,才5块钱,2007年奥运会前拿到拍卖市场去,卖到了1920万,几十年增加了近四百万倍。

收藏做得成功,恐怕无法单单靠运气。

中国之大,做收藏的人也很多,做成白十源这样规模的人却为数不多,原因何在?“收藏是判断的艺术、等待的艺术、认知的艺术。

”白十源说。

“我早年做收藏的时候,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是因为我比别人更执着一点,更专注一点,更全力以赴一点。

”白十源把自己的收藏经历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十年。

白十源跟随王世襄、启功等文物鉴定专家学习、交游,跟在他们后面买了一批珍贵的艺术品。

最初,一幅李可染的作品才50多元钱,齐白石的作品也只有几百块钱,启功等老先生的作品还没被重视起来,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这些作品的价格有的从几百元翻到几万元了,有的从几千元钱变成几十万元了,涨了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改革开放之初,正是中国商业财富积累的初期。

有的人成了“万元户”,就开始招摇和显摆,开始争着吃好饭、开好车。

而白十源却不一样,他把自己积攒起来的大部分金钱用在了艺术品收藏上面。

上世纪80年代他做电子产品贸易,90年代做石油化工生意,以及后来做各种投资,都没有忘记投资艺术品。

1992年以后,中国开始有了拍卖公司、拍卖会,书画作品的价格涨得很快。

“我当时就认为是天价了,所以就不敢买了”,白十源经过自己的判断,及时止步。

恰在此时,在安徽等地有不少精美的老房子被陆续拆迁,很多人去买构件。

白十源也开始买建筑。

和别人不同的是,别人是一块一块地买物件,白十源是整体建筑一起买,连根带瓦,甚至带墙皮一块买。

整个九十年代,他一直在徽州地区收集这些建筑。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徽州古建筑也被保护起来了,存量也非常少了。

白十源的这个阶段也结束了。

至于怎么会想到要用这种整体购买的方式收集徽州建筑?一是因为白十源认为整体建筑的价值很高,兼具工艺技术之美和文化的内涵。

另外,这种收藏的方法在上个世纪,美国人早就已开了先例,曾经买下英国伦敦的一座桥,整体搬迁到美国亚历桑那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到了2000年至2010年,白十源又开始了自己收藏的第三个阶段,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收集为主,从范曾到现在的一些新锐艺术家,如墨客、蒋山青、崔自默等,他们的大量作品都被白十源纳入囊中。

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白十源也有所偏向,国人以世界的视角创作的作品,以及西方人创造的中国题材艺术作品都是他比较关注的。

对于当代的一些较为“另类”但不是很美的艺术品,虽然市场热捧,白十源都不怎么看好。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语见《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早就有的商业思想,白十源的收藏成功之路,似乎正合了这个八个字。

看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记者第一次去坦博艺苑的时候,正值寒冬,大厅里没什么人,悄然而肃穆,人站在那里,不知不觉地会整个地安静下来,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种古宅,含有历史的内蕴、文化的气息,于是有了一种致人宁静的气场?显然,白十源是迷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导致了他的一定使命意识。

“前三十年我走了收藏的路,后三十年想走一条弘扬的路。

”白十源说。

他不想仅止步于收藏。

现在的坦博艺苑,只是白十源宏伟计划中的一个样板间。

“我们最终的理想是复原10个徽州古村落,配合上园林水系、古亭古桥、石牌坊,做成十个徽州古建筑文化博物馆,把它放到世界各地,把中国优秀的思想、人类的艺术结晶展示出去,让大家了解,让大家感受到、接触到。

”白十源觉得中国传统在21世纪会出现一个“文艺复兴”。

“今天又进入中国盛世的前沿,又是一个变革期,下面这个时代,东方文明是个上升期,东方文化结合西方先进和管理的技术,可能迎来人类的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给我们一个使命,去传承和传播优秀的文化传统。

”白十源从容不迫地说。

和西方的比尔·盖茨等经商成功后献身慈善事业相似,白十源在经商成功之后转向文物和文化典籍收藏、传播的事业。

或许,我们可以说,他收藏的不仅是“时间”和财富,还关系到民族的文化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