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止血与凝血检查

合集下载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培训课件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培训课件

FⅨa、Ⅷa也结合于PLT受体上,加速凝血酶 的形成,更进一步促进PLT聚集;
PLT释放的TXA2、5-HT使血管收缩,PLT收缩 蛋白可使纤维蛋白网收缩,使血栓更坚固
三)凝血因子的作用
1.参与血凝的因子:
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因子 ;Ⅳ:钙离子;Ⅴ:易变因子;Ⅶ:稳定因子Ⅷ: 抗血友病球蛋白;Ⅸ:血浆凝血活酶成份 ;Ⅹ:斯-普因子;Ⅺ:血浆凝血活酶前质;Ⅻ: 哈格曼因子;13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
21
•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1.大小异常: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 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均
2.形态异常:球形细胞、椭圆形细胞、 口形细胞、靶形细胞…
3.染色反应异常:低色素性、高色素性、 嗜多色性
4.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Howell-Jolly小 体、Cabot环、有核红细胞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
2.凝血酶的形成:
凝血酶原(Ⅱ)→(凝血活酶作用)凝血酶Ⅱa
3.共同途径:因子Ⅹ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
37
四).抗凝血系统的作用
1.细胞的抗凝作用:肝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
织,激活GPⅡb/Ⅲa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
5
经FG介导相互聚集,呈可逆反应。
PLT第二相聚集:ADP+凝血酶激活
PLT,PLT释放ADP、ATP、5-HT 等加速PLT聚集,形成白色血栓, 起初期止血作用;
同时激活的PLT暴露出FⅩa、Ⅴa的 特异性受体,加速凝血酶原的激活;
止凝血检查方法讲义
6
FⅨa、Ⅷa也结合于PLT受体上,加速凝血酶 的形成,更进一步促进PLT聚集;
缩→血流缓慢→血小板粘附→聚集→ 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参 考 书 目
4. Charles Medicine C (fifith J. Carpenter, Health OF
M.D.,M.A.C.P. Cecil Essentials of edition). PRINCIPLES Sciences Asia, Elsevier Science. 5. HARRISON’S INTERNAL MEDICINE 15th edition
[参考值] 参考值] 30-45秒 或与正常对照相差5秒以内) 30-45秒(或与正常对照相差5秒以内) 正常对照10 10s >正常对照10s以上者 延长 <正常对照5s以上者 正常对照5 缩短
CT意义相同 [意 义] 与CT意义相同 延长: 延长:
1. 主要检测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 (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 Ⅺ/血友病甲、 血友病甲 2. 其次检测第二、三阶段因子,如凝血 其次检测第二、三阶段因子, 酶原、纤维蛋白原↓ 酶原、纤维蛋白原↓ 严重肝病、DIC. 3. 严重肝病、DIC. 4.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5.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止凝血障碍的实验检查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CRT
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
[原 理 ]
毛细血管壁完整性 内皮结构与功能 血小板质与量 异常 脆 性 压力 易出血 通透性
[方 法 ]
血压计袖带
(收缩压+舒张压)÷2 收缩压+舒张压)
上臂加压8min 上臂加压8min
在前臂直径5cm 在前臂直径5cm 圆圈内计数出血点
[参考值] 参考值]
男性0 男性0-5个 >10个为异常 10个为异常 女性0 10个 女性0-10个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 病)o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魔、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林后出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瘢、坏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瘢。

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瘦。

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测定意义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⑴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⑵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⑶其他如大手术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la ( PG Fla )测定意义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苗体抗炎药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第二节血小板功能检查一、血小板粘附功能(PAd )测定意义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见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尿毒症、严重的肝脏疾病;长时期应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降低血小板粘附的药物等。

粘附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糖尿病、静脉血栓等。

止、凝血功能检查

止、凝血功能检查

★3、凝血酶凝固时间
(thrombin clotting time, TT)
[原 理] 标准凝血酶 血浆
[参考值] 16-18s 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
• 临床意义 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 • TT延长主要见于抗凝血酶物质存在,DIC时延长。
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 2.FDP增多,如纤溶亢进 3.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Ⅲ、肝素
• 凝血酶原片段1 + 2(F1+2)和(或)纤维蛋白肽A (FPA)增高反映凝血酶活性增强或其形成增多
• 组织因子(TF)增高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活性增强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增高反映凝血酶活性增 强
• Bβ1~42片段和(或) Bβ15~42片段增高反映纤溶酶活 性增强
•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增高反映纤溶酶活性 增强
二、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1、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PCT) 2、血小板粘附功能(platelet adhesiveness test PAdT) 3、血小板聚集功能(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 PAgT) 4、血块退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
止血
神经反射 体液调节
小血管收缩 血流缓慢
血管壁损伤
血小板 粘附、聚集 血小板血栓
(白色血栓) 封住伤口 止血完成
释放ADP
激活凝血 系统
血凝块 (红色血栓)
凝血机 理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12 k pk, 12 11 9 胶原等带1负0电荷表面
3, 2 5 7 9 10 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Ⅲ因子)
表示血块退缩的程度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第一节: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1.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

2.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4.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林后出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1.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坏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2.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意义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⑴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⑵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⑶其他如大手术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1a(PG F1a)测定意义 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1.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后;2.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第二节:血小板功能检查一、血小板粘附功能(PAd)测定意义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见于:1.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2.血管性假性血友病;3.尿毒症、严重的肝脏疾病;4.长时期应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降低血小板粘附的药物等。

粘附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糖尿病、静脉血栓等。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 释放反应:
3.凝血和血块退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激 活凝血系统,形成纤维蛋白,将血细胞包绕 其中,形成止血血栓→血小板释放TG →血块 退缩→止血
凝血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 表面接触 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原 ↓ ↑高分子激肽原 Ⅻ →Ⅻa ↓ Ⅺ → Ⅺa ↓ Ⅸ → Ⅸa ↓ [ Ⅸa.Ca2+. Ⅷ.PF3] ↘ Ⅹ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Ⅶ. Ⅲ ↓ [ Ⅶa. Ⅲ.Ca2+.PL]
临床常用的诊断试验
项目
BT
血管性 疾病
±
血小板疾 病
±
凝血异常性疾病 凝固异常 纤溶亢进 抗凝物增多
± – –
CT
毛脆 血小板计数 血块收缩 PT KPTT(或 APTT) TT PCT 纤维蛋白原 FD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纤溶酶原



+

检验项目
(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TAT)
体内凝血酶一定形成即与AT- Ⅲ 以1:1形成复 合物,是凝血激活的早期分子标志物
方法:ELISA 参考值:1.45±0.4μg
临床意义:DIC及前DIC时明显下降
检验项目
五、纤溶活性检测 (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测定 (二)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 PAI-1)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止血与凝血检查55页PPT

止血与凝血检查55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止血与凝血检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ppt课件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ppt课件
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加的、复杂
的酶促反应和分子聚合过程
PPT课件
21
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 (内源性、外源性)
➢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
➢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
PPT课件
22
➢ 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 个 , 尚 有 高 分 子 量 激 肽 原 (HMWK) , 激 肽 释 放 酶 原 (PK)
PPT课件
8
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出血机制
当Vit c 缺乏或plt 减少时,管壁抵抗力下降
内皮细胞间隙增大
脆性、通透性增加
RBC及血液成分外溢
出血
PPT课件
9
当血管壁受损后
I. 神经反射
管腔收缩
血流变慢
出血/停止
II.
内皮细胞分泌vWF、Fn
促进plt粘附
III. 释放FIII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促进血小板粘附
PPT课件
1
生理状态下
➢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 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
凝血
抗凝
血栓
出血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IV. 暴露内皮下胶原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PPT课件
10
(二)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 前列环素(PGI2) 扩张血管、抑制plt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 fibrinolytic)
1.2血栓与止血过程
1.3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分类
一期 止血
二期 止血
纤溶 亢进
1
血管-血小板型
2
皮肤粘膜、内脏出血
3
创伤即刻渗血,时间长
4
压迫有效、输血效果差
1
凝血-抗凝血型
2 组织、关节、肌肉、内脏出血
3
时间长、呈延续性
4
压迫效果差、输血效果佳
1
纤维溶解型
2 皮肤出现大片瘀斑及内脏出血
1.血栓与止血学总论
1.1血栓与止血的系统组成

正个
常 止
方 面
血四 机个

因 素
凝血机制mechanism of coagulation
抗凝机制mechanismFra bibliotekof anticoagulation 血管壁(vessel wall)
血小板(platelet)
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 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3 手术挤压造成,创面渗血难止
4
血块易溶解
1.4血栓与止血的试验
筛选试验
一期止血缺陷:
1. 出血时间 2. 血小板计数
二期止血缺陷:
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 凝血酶原时间
纤溶亢进
1. 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2.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3. D二聚体检测
确认试验 按临床不同需要选择 不同的试验,按“优 化”原则进行组合:
1.5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
肿胀
脏器损伤
1.6影像诊断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郑军
本课学习重点:
瀑布学说cascade hypothesis---熟悉 APTT,PT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FDP,DD,Fg----掌握 血栓止血筛选试验----熟练掌握
生理状态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