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护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版心肺复苏ppt课件

11
1、确定意识状态
(1)方法:术者者可轻拍或轻摇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 “喂,你怎么啦?”;如无反应,也可用刺激的方法 如用手指甲掐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穴6s。
.
12
注意点
患者一旦出现眼球活动或四肢活动及疼痛 反应,立即停止掐压穴位。
不可用力摇晃患者,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 或损伤脊柱。
.
13
262633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跪于患者头抢救者跪于患者头侧一手臵于患者侧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放在颈后另一手放在颈后托起颈部
成人心肺复苏(CPR)
.
1
一、背 景
• 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 况。
• 患者常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 生物学死亡。
• 如能在现场及时、正确地抢救,则部分生 命可被拯救。
✓ 再重复吹气一口,共吹气两次。
.
30
.
31
• 吹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 ➢无起伏者,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能气道
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有阻塞,应 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
.
32
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 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以免肺部受损伤 或气体进入胃内;
• 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通气量以患 者胸廓有明显起伏为标准;
• 可采用以下方法通畅呼吸道:
.
22
• (1)仰头抬颏法
• 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 肌放置于患者的前额, 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 仰,另一只手的示指、 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 将颏部向上抬起。
.
23
•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吸道徒手操 作法;
• 但操作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 组织,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 下额,使口腔闭合;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

5min可改变很多……
心脏骤停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时间4-6min 大动脉波动判断时间5-10second 胸外按压时段(CCF)不能低于60% 胸外心脏按压交替时间5second 连续胸外心脏按压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second
3
目录/Contents
01
说教材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心电监护ECG波形
2024/9/15
2015年新指南推荐使用反馈装置
25
教学过程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15分钟)
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 共同探究 一起解决,养成 学生参与意识,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的习惯。
2024/9/15
26
教学过程
质疑问难 拓展延伸
A
胸部畸形、 血气胸、胸肋骨 骨折的病人如何 行心肺复苏?
13
课程设计
翻转 课堂
课前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布置作业,重温心 肺复苏理论知识。
课中
课后
示教与反示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采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情景教学 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通过网络等多渠道进行反馈与评价,布置 课后练习题,提前预习下一课程。
2024/9/15
14
课程 设计
主要教具: 模拟人 除颤仪 辅助教具:机械心肺复苏仪 腹部提拉仪
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
精神,“爱伤”意识。
2024/9/15
9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2024/9/15
10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正确评估病人,发 现心搏骤停,以及正 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和人工呼吸。
2024/9/15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提高心肺复 苏有效性。
第五章心肺脑复苏课件-《急救护理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一、基础生命支持
29
(四)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a)口对口吹气,可见胸廓上抬
(b)观察胸廓下沉
口对口人工呼吸
一、基础生命支持
30
(四)人工呼吸→ 2.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牙关紧闭 不能张口或口腔有外伤的患者。开放 气道后,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 包住患者鼻孔,用力向鼻孔内吹气。 吹气的同时,救护者用一手提起患者 的下颌,使患者口唇合拢,呼气时再 松开。
脉影响头部血供;③ 触摸颈动脉时不能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阻塞;④ 颈动脉
处有创伤或颈肌肥厚(如儿童)时,可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一、基础生命支持
20
(二)胸外心脏按压
。 1.操作方法
➢ (1)定患者体位:确保患者仰 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充分暴露患 者胸前区,并松解裤带,救护者位 于患者一侧。 ➢ (2)定按压部位:患者胸骨中 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 中线交点处)即为按压部位。
托下颌法
一、基础生命支持
28
(四)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放气道后,救护者用置于患者额部的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 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嘴唇封住患者的口部,用力吹气,使 患者胸廓上抬。 (2)一次吹气完毕后,放开捏紧的鼻孔,同时将口唇移开,让患 者能被动呼气,胸廓下沉。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
案例 导入
李先生,56岁,某日在家中沙发上看报纸时,突然 出现意识丧失、口唇发绀、抽搐。家人立即拨打120急救 电话求救。5 min后,救护人员赶到,检查发现李先生心 搏、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请思考: 1.救护人员是如何判断李先生是否出现心搏骤停的? 2.确认心搏骤停后,救护人员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PPT课件

27
教学过程
心肺复苏新方法——腹部提拉法
腹部提压通过膈肌产生胸腹联动,即 “腹泵”带动“胸泵”,并通过改变回 心 腹部提压通过膈肌产生胸腹联动,即 “ 腹 泵 ” 带 动 “ 胸 泵 ” , 并质疑通问过难改拓变展延回伸 心血量及膈肌抬挤心脏,即“腹泵”带 动“心泵”,通过一系列联动作用,充 分利用机体的结构功能维持机体有效循 环灌注,发挥心肺脑立体CPR救治,达 到与STD-CPR异曲同工的效应。
3
目录/Contents
01
说教材
02
说教学目标
03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04
说教法与学法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教学评价与展望
4
01 教材解析
5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本课程选用的是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四版第七章第二 节 心肺脑复苏 第一 课基础生命支持
炼学生心理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
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强化知识(5分钟)
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 熟悉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了解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2
课后作业
唱响《心肺复苏之歌》
01
善从我行,0救2 在身边
33
课后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程: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
主编:张波 桂莉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社
4
6
辅助教 材
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AHA) 提出了生存链之概念,即早发现、 早复苏(CPR)、早除颤、早高级 生命支持。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和AHA分别于2000、2005、2010、 2015 年制订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 急救国际指南,并且已成为全世界
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护理学)

主要内容
概述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搏骤停后治疗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 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 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 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 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其它相关剂量: 中剂量:2~5mg iv3~5min一次 递增量:lmg-3mg-5mg iv间隔3min 高剂量:0.lmg/kg iv3~5min
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 气管内给药2~2.5mg,注射用水稀释 至10ml
三、药物治疗
血管加压素: 是非肾上腺素能血管收缩药,也 能引起冠脉和肾血管收缩
三、药物治疗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与胺碘酮可以作为二中选一 的药物,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起始剂量1-1.5mg/kg IV,如果 VF/无脉VT持续, 5-10分钟后可再用 0.5-0.75 mg/kg IV ,最大量为3 mg/kg
三、药物治疗
2)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药理:纠酸,但易使CO2蓄积,加重心肌脑细胞 内酸中毒,选择时间剂量使用 适应症:心停15分钟以上,PH<7.2; 心停前有酸中毒,高血钾 除颤、按压、插管、通气、血管收缩药 无效,PH < 7.2 用法:静滴 监护:严选适应症,监测酸碱状态
第七章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2018.09.26
案例一:
患者,男性,57岁,20分钟前骑摩托车时,感觉胸部不 适,由家人陪同步入急诊科。既往曾有类似“胸痛”症状到
医院就诊,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之后未进行系统检查与
治疗。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用轮椅将患者推至诊查床旁, 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并通知医生为其诊查。当协助其到诊查 床上时,患者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丧失,瘫倒在诊查床上。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2021精选ppt
5
• 2004年 • 北京马拉松赛 • 一名大学生猝死
• 2008年
• 北京奥运会
• 南非教练心跳骤停抢救成功
2021精选ppt
6
现场救护的要求
• 急救现场化; • 民众参与化; • 知识普及化; • 信息网络化。
2021精选ppt
7
心脏骤停的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呼吸停止。 全身抽搐。 瞳孔散大。 皮肤苍白或紫绀。
2021精选ppt
22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 气,氧流量8-10升/分,一 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 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43;球囊+氧气,对医务人 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千 万别忘记球囊面罩!!
2021精选ppt
23
D-除颤
直流电除颤是目前复苏成功的重要 手段,如果应用适当,终止心律失常 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u 报告本人姓名与电话号码
u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u 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2021精选ppt
12
我院急救电话:6423420 6019111
2021精选ppt
13
心肺复苏的3个关键步骤(C-A-B)
C--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频率: ≥100次/分 按压深度: ≥5厘米
2021精选ppt
3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PPT模板(一等奖)知识讲解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PPT模板 (一等奖)
1Part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所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讲述 内容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术
教材 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 护士临床操作能力,培养 急救意识
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 命支持的CAB步骤、注意事 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 控制气道方法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和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 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 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 培养的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 人工呼吸的方法,提高复 苏的有效性
简单有效意义大
古人云:“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就是对濒 临死亡患者的拯救。心搏骤停后,患者立即进 入临床死亡状态,只有复苏才能起死回生。
学情分析
新入院的规范化 培训期护士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学习基础
■经过了学校理论学习 ■有近一年的临床实习经历
学习认知能力
■专业素养薄弱 ■临床经验不足
课程特点
3个特点
本课程的三个特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先进性、科学性
参考国内外急危重症最新理论的技术进展,对 第二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进行了更新 和修改,突出了急危重症护理特有的逻辑思维 方式和实际临床护理的可操作性。
重要性、实用性
心肺复苏术是所有抢救技术中最基本的救命技 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在本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重要的作用。
1Part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所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讲述 内容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二节 心肺复苏术
教材 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 护士临床操作能力,培养 急救意识
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 命支持的CAB步骤、注意事 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 控制气道方法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和难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 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 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 培养的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 人工呼吸的方法,提高复 苏的有效性
简单有效意义大
古人云:“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就是对濒 临死亡患者的拯救。心搏骤停后,患者立即进 入临床死亡状态,只有复苏才能起死回生。
学情分析
新入院的规范化 培训期护士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学习基础
■经过了学校理论学习 ■有近一年的临床实习经历
学习认知能力
■专业素养薄弱 ■临床经验不足
课程特点
3个特点
本课程的三个特点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先进性、科学性
参考国内外急危重症最新理论的技术进展,对 第二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进行了更新 和修改,突出了急危重症护理特有的逻辑思维 方式和实际临床护理的可操作性。
重要性、实用性
心肺复苏术是所有抢救技术中最基本的救命技 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在本教材中 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心肺复苏术(急危重症护理学)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2.初级急救者AED计划:
在机场、飞机、娱乐 场等各种公共场所放 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对警察、消防队员等 第一应答者及公众进 行普及型教育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3.先电击与先CPR 院外: 当施救者在院外目睹心脏骤停并且现场 有AED可用,那么应该尽可能的使用AED
B
(Breathing):人工呼吸
2.技术要点: 吹气量:10ml/kg(700-1000ml/次) 吹气速度:缓慢(1-1.5秒) 吹气频率:10-12次/分(成人) 12-20次/分(1-8岁) 人工呼吸时应注意: 观察有效吹气时可见胸廓起伏 “正常”吸气后,再进行第二次呼吸
B
(Breathing):人工呼吸
体
位
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限制患者 呼吸的衣扣、皮带等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跪于患者一侧 (两腿与肩同宽,中线 与病人两肩的连线对齐)
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
1.判断:
成人触摸颈动脉
小儿触摸肱动脉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D
(Defibrillation):心脏除颤
除颤完成后,应继续5 个周期的CPR后,再判断 心律是否恢复
重新评估
时间:5个循环周期后(大约2分钟) 内容:呼吸、循环(注意时间控制) 评估结果处理: 有呼吸、有循环意识无恢复 --复苏体位 有循环、无呼吸 --继续人工呼吸
后期复苏 进一步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判断意识及呼救
(非专业人士不判断呼吸)
1.患者肩及在耳边大声呼唤: 可以唤之睁眼; 无意识,立即呼救。 2.启动120急救系统 或医疗机构应急抢救系统(EM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取轻拍或摇动患者双肩的方 法,并大声呼叫: "喂,你能听见 我说话吗?”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学习交流PPT
12
呼救
在院外,如果患者无反应,应立即呼叫帮助, 请他人或通过手机拨打“120”,启动急救反应系 统,有条件同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在院内,判断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大动 脉搏动时,应立即呼叫医护团队或紧急快速反应 小组,获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与物品。
学习交流PPT
22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7.常见并发症: 肋骨骨折 胸骨骨折 胸肋骨分离 气胸、血胸 肺挫伤 肝脾裂伤 脂肪栓塞
学习交流PPT
23
A (Airway):开放气道
通畅气道是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常见的气道阻塞原因为:
舌后坠、气道分泌物、呕吐物阻塞气道
气道阻塞
学习交流PPT
17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手法:
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 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肩平齐
学习交流PPT
18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3.手法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现场心肺复苏六步骤: 1.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3.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4.A (Airway):开放气道 5.B (Breathing):人工通气 6.D (Defibrillation):早期除颤
学习交流PPT
11
判断意识
(非专业人士不判断呼吸)
第二阶段: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
第三阶段:心搏骤停后的治疗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学习交流PPT
8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又称初级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 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 设备来维持心搏骤停患者 的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 救方法。
学习交流PPT
6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 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 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
学习交流PPT
7
心肺脑复苏三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学习交流PPT
4
主要内容
• 概述 • 基础生命支持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心搏骤停后治疗
学习交流PPT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 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 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 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 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学习交流PPT
19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4.按压方法 5-6cm 按压时上半身前 倾,腕、肘、肩关 节伸直,以髋关节 为轴,垂直向下用 力,借助上半身的 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进行按压。
学习交流PPT
20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5.注意要点 • 合适的体位:仰卧,卧平硬面上 • 频率:100~120次/分 • 时间:放松与按压时间比为1:1 • 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 •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停止时间不大于10秒 • 尽量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存在大动脉搏动
判断:
成人触摸颈动脉
小儿触摸肱动脉
学习交流PPT
15
体位
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限制患者 呼吸的衣扣、皮带等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跪on):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婴儿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之间稍下方的胸骨处) 定位方法: 1)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床上时,患者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丧失,瘫倒在诊查床上。
问题一:该患者很可能发生了何种情况?
问题二:现场医护人员应该立即采取哪些抢救措
施?
学习交流PPT
2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学习交流PPT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定义。 2.理解《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3.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 4.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5.掌握高级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方法。 6.掌握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护理。
学习交流PPT
9
基础生命支持
1.基础生命支持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 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 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和供氧。
2.利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胸外心 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 的自主搏动,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脑 部及其他重要脏器组织。
学习交流PPT
10
基础生命支持
第七章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2018.09.26
学习交流PPT
1
案例一:
患者,男性,57岁,20分钟前骑摩托车时,感觉胸部不
适,由家人陪同步入急诊科。既往曾有类似“胸痛”症状到
医院就诊,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之后未进行系统检查与
治疗。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用轮椅将患者推至诊查床旁,
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并通知医生为其诊查。当协助其到诊查
学习交流PPT
21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6.常见的错误:
手指压在胸壁上,易致肋骨、肋软骨骨折。
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
肘部弯曲,按压力度不够。
冲击式按压或猛压,效果差、易致骨折。
放松时手离开胸壁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放松时未能使胸壁充分松驰,使血液难以回流至心脏
学习交流PPT
13
判断呼吸和脉搏
判断有无有效呼吸时,可观察患者面部、 呼吸情况和胸廓有无呼吸起伏。
成人和儿童检查其颈动脉,方法是食指和
中指的指尖平齐并拢。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向
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颈动脉
搏动。婴儿可检查其肱动脉。检查时间应至少
5秒钟但不超过10秒钟。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12
呼救
在院外,如果患者无反应,应立即呼叫帮助, 请他人或通过手机拨打“120”,启动急救反应系 统,有条件同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在院内,判断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大动 脉搏动时,应立即呼叫医护团队或紧急快速反应 小组,获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与物品。
学习交流PPT
22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7.常见并发症: 肋骨骨折 胸骨骨折 胸肋骨分离 气胸、血胸 肺挫伤 肝脾裂伤 脂肪栓塞
学习交流PPT
23
A (Airway):开放气道
通畅气道是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常见的气道阻塞原因为:
舌后坠、气道分泌物、呕吐物阻塞气道
气道阻塞
学习交流PPT
17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手法:
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 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肩平齐
学习交流PPT
18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3.手法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现场心肺复苏六步骤: 1.在安全情况下,快速识别和判断心搏骤停 2.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3.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4.A (Airway):开放气道 5.B (Breathing):人工通气 6.D (Defibrillation):早期除颤
学习交流PPT
11
判断意识
(非专业人士不判断呼吸)
第二阶段: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
第三阶段:心搏骤停后的治疗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学习交流PPT
8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BLS)
又称初级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 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 设备来维持心搏骤停患者 的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 救方法。
学习交流PPT
6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 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 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
学习交流PPT
7
心肺脑复苏三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学习交流PPT
4
主要内容
• 概述 • 基础生命支持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心搏骤停后治疗
学习交流PPT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 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 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 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 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学习交流PPT
19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
4.按压方法 5-6cm 按压时上半身前 倾,腕、肘、肩关 节伸直,以髋关节 为轴,垂直向下用 力,借助上半身的 体重和肩臂部肌肉 的力量进行按压。
学习交流PPT
20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5.注意要点 • 合适的体位:仰卧,卧平硬面上 • 频率:100~120次/分 • 时间:放松与按压时间比为1:1 • 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来位置 •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停止时间不大于10秒 • 尽量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存在大动脉搏动
判断:
成人触摸颈动脉
小儿触摸肱动脉
学习交流PPT
15
体位
患者: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限制患者 呼吸的衣扣、皮带等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跪on):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婴儿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之间稍下方的胸骨处) 定位方法: 1)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床上时,患者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丧失,瘫倒在诊查床上。
问题一:该患者很可能发生了何种情况?
问题二:现场医护人员应该立即采取哪些抢救措
施?
学习交流PPT
2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学习交流PPT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定义。 2.理解《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3.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 4.掌握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点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5.掌握高级生命支持的开放气道方法。 6.掌握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护理。
学习交流PPT
9
基础生命支持
1.基础生命支持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 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的恢 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和供氧。
2.利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以胸外心 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 的自主搏动,使血液可以携带氧气到脑 部及其他重要脏器组织。
学习交流PPT
10
基础生命支持
第七章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2018.09.26
学习交流PPT
1
案例一:
患者,男性,57岁,20分钟前骑摩托车时,感觉胸部不
适,由家人陪同步入急诊科。既往曾有类似“胸痛”症状到
医院就诊,但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之后未进行系统检查与
治疗。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用轮椅将患者推至诊查床旁,
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并通知医生为其诊查。当协助其到诊查
学习交流PPT
21
C 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6.常见的错误:
手指压在胸壁上,易致肋骨、肋软骨骨折。
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
肘部弯曲,按压力度不够。
冲击式按压或猛压,效果差、易致骨折。
放松时手离开胸壁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
放松时未能使胸壁充分松驰,使血液难以回流至心脏
学习交流PPT
13
判断呼吸和脉搏
判断有无有效呼吸时,可观察患者面部、 呼吸情况和胸廓有无呼吸起伏。
成人和儿童检查其颈动脉,方法是食指和
中指的指尖平齐并拢。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向
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触颈动脉
搏动。婴儿可检查其肱动脉。检查时间应至少
5秒钟但不超过10秒钟。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