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赏析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习题课件(幻灯片38张)

名著导读
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在武汉、山西、湖南、广 西等地, 1941年从重庆转赴延安。在此期间,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著名的有诗集《北方》 《旷野》 《他死在第二次》 ,和长诗《向太阳 》 《火把》等,抗日战争时期,可称为 “ 向 太阳 ” 时期,也是艾青创作生活的高潮阶段。 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 ,堪称是用现 代技能表现时代生活主题的典范性艺术实验。
名著导读
【艺术特色】 一、具有特殊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 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 题则是爱国主义。据统计,艾青首诗中, 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 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
名著导读
二、具有忧郁的诗绪。 “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 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 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 做“艾青式的忧郁”。
名著导读
这使他从小就同情农民,并感染了农民的浑厚和忧郁。 《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 坛。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 《火把》 《向太阳》, 诗作《在浪尖上》 《光的赞歌》等。另有论文集《诗论 》 《论诗》 《新诗论》等。他的诗作笔触雄浑,感情强 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多表现对光明的向往和追 求。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艾青是从画家成为诗人的, 在精神历程上, 则是从时代 的 “ 叛逆者 ” 逐渐变成了时代的 “ 吹号者 ” 。
名著导读
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 1~3节,是对旧中国命运的高度概括,“我”从 昨天来,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 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蛮缠”。 4~5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人们从中受到的 启示是创造性的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和革命。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C.激昂、深情
D.惆怅、婉转
中考考场
3.【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 歌中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 诗歌(节选),填写表格。
我爱这土地(节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 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1.【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 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考考场
1.【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 一个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
中考考场
2.【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1)请你从下列诗句
中,选出不是艾青创作的一项( A )
A.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 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B.大堰河/是我的褓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 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褓姆。 C.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D.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 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是“土地”和“光明”。
内容概览
主要篇目: 《北方》,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
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
呼唤“诗人啊 /你起来吧”,迎接“白日的 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 自由抒发,散而有致,活而有序。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作品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歌颂人民,思考人 生,艺术个性也更加丰满、成熟,如《一个黑人姑娘 在歌唱》《失去的岁月》《公路》等。
艾青的诗歌是现代新诗发展了近二十年后的新成 果,所以它在成长中汲取了现代诗广泛的营养,在艺 术上就比以前的自由体诗有了更大提高。
赤子的真诚,感情的真挚,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 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艺术形式上的自由,使他创造 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考链接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
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 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 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生平、创作分期及创作特点; 2.《艾青诗选》名篇选读并感悟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3.完成相关练习,进一步感悟现代诗歌。
课程导入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 感情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
——艾青
走近作者
D. “ 为 什 么 我 的 眼 里 常 含 泪 水 ? / 因 为 我 对 这 土 地 爱 得 深 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 自己。
解析:因为从这 句开始,那个比 喻性的“假如” 已经不存在了。 “我”不再是假 设的“鸟”,而 是真实的抒情主 人公自己。
拓展思考
回顾《艾青诗选》,选取诗歌中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意象,联系相 关诗句,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24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第二卷 重点篇目赏析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1、鸟儿歌唱的对象是什么? 2、鸟儿歌唱的对象前的修饰词来看,它们 是怎样的形象?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土地、河流、风、黎明; 2、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阳光在远处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一九三二年二月三日 苏伊士河上
1、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诗
人什么样的心情? 2、阳光有何象征意义?
1、对比手法 抑郁苦闷的心情
2、象征温暖与自由
《艾青诗选》第二卷 内容梳理
迫沉寂了二十多年后,一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你绝对的静止,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九七八年,终于可以自由
也可能是地震, 对外界毫无反应,
地写作,被长期压抑的感
你失去了自由, 看不见天和水,
情汹涌蓬勃。诗人对这段
被埋进了灰尘;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漫长、痛苦、压抑的生活
进行思考,终于在二十多
过了多少亿年, 凝视着一片化石,
了对黎明、对光明的生活的热切期待和向往。
《艾青诗选》第一卷至第四卷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27张ppt).ppt

2023/9/19
14
诗歌意象——土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凝聚着诗人
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
式 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单击以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023/9/19
15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式 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
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作者歌颂煤的精神品质,同
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时也渴望民众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
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单,击不以,编辑(母3版)副联标系题《样艾式青诗选》整本书内容,请你
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举例说说《艾青诗选》全诗有哪几个主题。
单击以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土家地民的族忧的 郁
、悲伤
与
苦难,具有非常凝重反、抗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这一时期,艾青诗
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土”地。
太阳
2023/9/19
21
2.同学品读了《艾青诗选》,并用思维导图向大家推荐艾青 写诗的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请你帮忙完善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
2023/9/19
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单击以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诗中那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抒发情绪;“大堰河”就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 身,不仅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2023/9/19
11
我爱这土地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北方》 反常搭配的方法, 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我在世界上/用可怜的期望/喂养着我的日子”
——《向太阳》
“喂养”与“日子” 运用动宾反常搭配 的方法达到陌生化
的效果。
2.品诗歌语言
艾青诗歌的语言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大量设 问、呼告、对话、引语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盼望》(节选)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通过引用口语化的语言表 达,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 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 迈的精神。
3.研诗歌意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诗 中描绘的形象即意象,“意”是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中 心,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是具体可感 的事物。“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 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 《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
人物生平
● 1948年以后发表了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 中断了二十余年。
3.研诗歌意象
每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心意象, 这些意象凝聚着他对生活独特的观察、感受和认识,以 及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 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 沉的爱。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 于光明、理想以及美好生 活的执着追求。
3.研诗歌意象
土地意象: 在“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
“我在世界上/用可怜的期望/喂养着我的日子”
——《向太阳》
“喂养”与“日子” 运用动宾反常搭配 的方法达到陌生化
的效果。
2.品诗歌语言
艾青诗歌的语言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大量设 问、呼告、对话、引语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盼望》(节选)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通过引用口语化的语言表 达,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 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 迈的精神。
3.研诗歌意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诗 中描绘的形象即意象,“意”是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中 心,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是具体可感 的事物。“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 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 《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
人物生平
● 1948年以后发表了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 中断了二十余年。
3.研诗歌意象
每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心意象, 这些意象凝聚着他对生活独特的观察、感受和认识,以 及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 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 沉的爱。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 于光明、理想以及美好生 活的执着追求。
3.研诗歌意象
土地意象: 在“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
【教学课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精品课件

对战乱中的祖国和 人民的深切关爱和同情 。
赞美为民族的解放事 业甘愿遭受苦难、英勇牺 牲的奉献精神。
反对黑暗和强权 ,
追求光明和美好未来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艾青诗选》
创作的两个高峰
赤子情深
20世纪30年代
1978年以后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创作历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以读促赏,提高 诗歌鉴赏能力。 3.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并以情感内涵为标准将诗歌归类,感 受诗人的赤子深情。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常识检测
▪ 诗句变得更整 齐,诗情变得更深沉 ,诗意变得更警策。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随堂演练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D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答案解析
A B C三项都是30年代的诗歌。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能给大家 介绍一下艾青吗?
提示:可从基本信息、理 论主张、代表作等方面来介绍。
课程导入 整体感知 阅读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了解作者
艾青 (1910—1996)
基本信息
▪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 ▪ 诗人
诗歌理论
▪ 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 性的统一
▪ 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
随堂演练
2.1978 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5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创作阶段 创作主题
创作特征
20世纪 30年代
反映祖国 和人民遭 受的苦难 与不幸, 歌颂光明
①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 难、悲伤与反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 运,同时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 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具有凝重、 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②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 情思,形式上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在。 ③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情感探究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在表现“土地”的意象和主题时,诗人多用灰黄紫的 色调和暗淡的光,使现实的苦难更加沉凝;
而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他又常常采用通红、金 色、浅黄、浅蓝的色调和强烈、温柔、明洁的光,使人想 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
这就是色调在艾青诗中的特殊象征意义。
情感探究
(一)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情感探究
黎明的通知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 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 请鸣响汽笛来欢迎 请吹起号角来欢迎
情感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诗歌的情感: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一
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这就要展开联想和 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及诗的意境,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4.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鉴赏
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 、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 到来的__时__间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 明”到来的_方__位__地__点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 “黎明”历经_迢__迢__长__路__和__惊__涛__骇__浪____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 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____诗__人__希__望__借__助__黎__明__的__通__知__,__去__打__破__反__动__派__对__敌__占__区___ _人__民__的__蒙__蔽__和__谎__骗__,__扫__除__萦__绕__在__那__些__人__们__心__头__的__迷___ _雾__、__悲__观__论__,__让__所__有__正__遭__受__着__苦__难__的__人__民__立__即__行__动___ _起__来__,__准__备__迎__接__这__“__白__日__的__先__驱__,__光__明__的__使__者__”__—___ _—__黎__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诗歌赏析的着眼点与方法
1.诗歌的语言:抓诗眼--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诗歌的形象:析意象--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
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抓住诗 中的意象,反复推敲、理解它的含义或意境。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我__将__带__光__明__给__世__界___/__又__将____ _带__温__暖__给__人__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请你任选一节或一个方面赏析诗歌的形象、艺术特色。
1.诗的第一节:“海浪一个一个无休止的扑过来”一句,“无休止”表 现持续的时间之长,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表现恶势力的猖 狂气焰.
2.第二节:“像刀砍过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砍”字突出海 浪的凶狠,表现恶势力的猖狂气焰,也烘托出礁石受伤之重;“依然”、 “站”表现了礁石的坚强无畏、立场状元成坚才路 定、态度从容,“笑”字表现了礁 石的乐观精神与坚定的必胜信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内容
一、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 地的忧郁与爱”,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 抗,多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 光明。
二、1978年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多 以充满哲理的小诗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歌 颂人民,礼赞光明”还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状元成才路
3.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海浪、礁石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性格 与精神,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浪象征着恶势力,而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 抒发了正义必定战胜恶势力的坚定信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学习赏析《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赏析新诗
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自由
体新诗代表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 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
状元成才路
轰动诗坛。此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 (1939)、《火把》(状元成才1路 941)、《向太阳》 (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表达了对 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诗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对未来的希望。抒发 了诗人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课后练习:赏析《黄昏》
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林子里的池沼是闪着白光的 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抚慰的风啊 一阵阵地带给我以田野的气息……
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 无论我飘泊在哪里 当黄昏时走在田野上 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着我的心的 是对于故乡路上的畜粪的气息 和村边的畜棚里的干草的气息的记忆啊 ……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中的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季节?
绿;春天
2.为什么风雨阳光都是绿的?
因为在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充满了希望,所以她 看到的一切都是绿的。
状一个浪 一个浪 无休止的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状元成才路 被打成碎末,散状元成开才路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礁石与海浪的搏斗,礁石战胜了海浪。
2.这首小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象征什么? 这首小诗的意象有:浪、礁石。浪象征着黑恶势 力,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状元成才。路
1.诗歌描写了那些意象?
田野里的景物:林子、池沼、风、畜粪、干草,田野的 气息。 2.诗人为什么选“路上的畜粪”和“畜棚里的干草”的气 息来写?
这是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平常、普通、熟悉的事物更 能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更能表达诗人对故土一草一木 的眷恋和对土地的热爱。 3.诗人为什么说“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诗 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恋、对大地深深的热爱 ,表达了诗人的拳拳赤子心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5.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要理 解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情感经历。
举例分析
《黎明的通知》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这就要展开联想和 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及诗的意境,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4.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鉴赏
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 、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 到来的__时__间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 明”到来的_方__位__地__点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 “黎明”历经_迢__迢__长__路__和__惊__涛__骇__浪____而来的情状。
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 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____诗__人__希__望__借__助__黎__明__的__通__知__,__去__打__破__反__动__派__对__敌__占__区___ _人__民__的__蒙__蔽__和__谎__骗__,__扫__除__萦__绕__在__那__些__人__们__心__头__的__迷___ _雾__、__悲__观__论__,__让__所__有__正__遭__受__着__苦__难__的__人__民__立__即__行__动___ _起__来__,__准__备__迎__接__这__“__白__日__的__先__驱__,__光__明__的__使__者__”__—___ _—__黎__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诗歌赏析的着眼点与方法
1.诗歌的语言:抓诗眼--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诗歌的形象:析意象--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
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抓住诗 中的意象,反复推敲、理解它的含义或意境。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我__将__带__光__明__给__世__界___/__又__将____ _带__温__暖__给__人__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请你任选一节或一个方面赏析诗歌的形象、艺术特色。
1.诗的第一节:“海浪一个一个无休止的扑过来”一句,“无休止”表 现持续的时间之长,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表现恶势力的猖 狂气焰.
2.第二节:“像刀砍过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砍”字突出海 浪的凶狠,表现恶势力的猖狂气焰,也烘托出礁石受伤之重;“依然”、 “站”表现了礁石的坚强无畏、立场状元成坚才路 定、态度从容,“笑”字表现了礁 石的乐观精神与坚定的必胜信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内容
一、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 地的忧郁与爱”,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 抗,多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 光明。
二、1978年以后,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多 以充满哲理的小诗抒写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歌 颂人民,礼赞光明”还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状元成才路
3.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海浪、礁石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性格 与精神,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浪象征着恶势力,而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 抒发了正义必定战胜恶势力的坚定信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学习赏析《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赏析新诗
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自由
体新诗代表诗人。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 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
状元成才路
轰动诗坛。此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 (1939)、《火把》(状元成才1路 941)、《向太阳》 (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表达了对 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诗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对未来的希望。抒发 了诗人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课后练习:赏析《黄昏》
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林子里的池沼是闪着白光的 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抚慰的风啊 一阵阵地带给我以田野的气息……
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 无论我飘泊在哪里 当黄昏时走在田野上 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着我的心的 是对于故乡路上的畜粪的气息 和村边的畜棚里的干草的气息的记忆啊 ……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中的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季节?
绿;春天
2.为什么风雨阳光都是绿的?
因为在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充满了希望,所以她 看到的一切都是绿的。
状一个浪 一个浪 无休止的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状元成才路 被打成碎末,散状元成开才路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礁石与海浪的搏斗,礁石战胜了海浪。
2.这首小诗的意象有哪些?分别象征什么? 这首小诗的意象有:浪、礁石。浪象征着黑恶势 力,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状元成才。路
1.诗歌描写了那些意象?
田野里的景物:林子、池沼、风、畜粪、干草,田野的 气息。 2.诗人为什么选“路上的畜粪”和“畜棚里的干草”的气 息来写?
这是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平常、普通、熟悉的事物更 能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更能表达诗人对故土一草一木 的眷恋和对土地的热爱。 3.诗人为什么说“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诗 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恋、对大地深深的热爱 ,表达了诗人的拳拳赤子心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5.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要理 解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情感经历。
举例分析
《黎明的通知》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