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整理版】
园林树木修剪与整形技术规范参考标准精编版

园林树木修剪与整形技术规范参考标准精编版园林树木修剪与整形技术规范(参考标准)一、园林树木修剪的目的与作用一)调整树势,促进生长树木可以通过修剪来调整树势,促进生长。
适当修剪可以使衰弱的部分壮起来,也可使过于旺盛的部分弱下来。
对潜芽寿命长的衰弱树和古树,适当修剪,结合施肥、浇水,促使潜芽萌发,进行更新复壮。
二)美化树形通过整形修剪,可以使树木的自然美与人为干预后的艺术揉为一体。
园林建筑的艺术美与整形修剪后的树木的自然美进一步发挥出来。
经过人工整形修剪过的树木,各级枝序的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使各层主枝上排列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位置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必然是很美的树形。
三)协调比例通过整形修剪,及时调整树木与环境的比例,达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树木本身来说,通过整修可以控制植株一定的形体与高度,协调树冠比例,确保其观赏需要。
四)调节矛盾为保证树木上下不摩擦架空电线,不妨碍交通,主要靠修剪解决,而且应做到及时、合理。
五)改善通风透过条件通过修剪树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促使下部枝条健壮生长,对开花、结果有利,可促使花粉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树木的观赏性。
六)舒枝干,减轻自然灾害通过疏密和缩冠修剪,可抵御大风,可减少冰雪危害。
七)增加开花结果量,提高观赏性。
修剪树木时,不仅限于一年生枝条,也可以剪到多年生枝处,即连同生长一年生枝条的母枝剪去一部分。
如果树木生长过于密集或修剪方法不当,会导致枝条都集中在树冠最上部,下部形成光秃,这时可以采用回缩修剪方法,促使下部萌发新枝。
常用此法的树种有碧桃、___、紫荆等。
去蘖是指去除植株各部附近的根蘖苗或树干上萌蘖的措施。
应该在末木质化时徒手去蘖。
根蘖要贴地表剪去,不留木桩。
新植抹头国槐所生新枝,应分两次去除。
第一次适当多留几枝,防止风吹折断。
第二次定型修剪时,选择方向、位置、角度适宜的枝条留下,剪去多余萌蘖枝。
对于粗大的枝条,进行短截或疏枝,多用锯进行。
园林植物修剪整形技术

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目的与原则一、整形修剪的目的整形是指通过一定的修剪措施来形成栽培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表达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完成的不同栽培功能;而修剪则是服从整形的要求,去除树体的部分枝、叶器官,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因此,整形与修剪是紧密相关、不可截然分开的完整栽培技术,是统一于栽培目的之下的有效管护措施。
修剪的主要目的有:(一)调控树体结构1、控制与调整树体结构、避免不安全隐患2、控制树体生长、增强景观效果3、调节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二)调节开花结实(四)平衡树势1、提高移栽树的成活率2、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二、整形修剪的原则1、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2、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2)分枝特性3)花芽的着生部位、花芽性质和开4)树龄及生长发育时期3、根据栽培的生态环境条件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技术与方法一、整形修剪时期(一)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二)生长季修剪(夏季修剪)二、整形方式(一)自然式整形(二)人工式整形(三)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1)杯状形树木仅留一段较低的主干,主干上部分生3个主枝,均匀向四周排开;每主枝各自分生侧枝2个,每侧枝再各自分生次侧枝2个,而成12枝,形成为“三股、六杈、十二枝”的树形。
杯状形树冠内不允许有直立枝、内向枝的存在,一经出现必须剪除。
此种整形方式适用于轴性较弱的树种,如二球悬铃木,在城市行道树中较为常见。
2)自然开心形是杯状形的改进形式,不同处仅是分枝点较低、内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间隔,适用于轴性弱、枝条开展的观花观果树种。
3)中央领导干形在强大的中央领导干上配列疏散的主枝。
适用于轴性强、能形成高大树冠的树种,如白玉兰、青桐、银杏及松柏类乔木等,在庭荫树、景观树栽植应用中常见。
4)多主干形有2~4个主干,各自分层配列侧生主枝,形成规整优美的树冠,能缩短开花年龄,延长小枝寿命,多适用于观花乔木和庭荫树,如紫薇、腊梅、桂花等。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技1

园林树木修剪整形技术一、修剪的意义及作用通过修剪,调整植株的叶面积,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影响光合作用,从而改变树体的营养状况,调节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平衡,保持树木良好的生长势。
二、修剪应遵循的原则园林观赏树木修剪是一项科学措施,应按树木生长规律和观赏要求进行,把握四项原则。
一是由树龄确定修剪程度。
幼树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应采取轻剪,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促进花芽分化。
对于成年树,正处于旺盛的开花结实阶段,应注意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不断地进行更新修剪,防止衰老。
对于开始进入老年阶段的树木,由于生长势降低,应该重剪,刺激抽生更新枝,以恢复生长势。
二是由树种品种确定修剪方式。
观赏树木种类丰富,不同的树种,生长发育习性各异,其树木的形状也不同。
如顶端优势较强的玉兰、刺槐等,整形时应留主干和中干,分别形成卵形和椭圆状倒卵形树冠;顶端优势不强、发枝力很强的榆叶梅、贴梗海棠等,整形时应不留中干,使其形成丛球形或半球形;垂枝梅等树木枝条下垂并且开展,可将树冠修剪成开张的伞形。
三是视观花效果确定修剪方法和时间。
花芽着生在枝条顶端的树木,如玉兰、黄刺玫等,在休眠季或在花前绝不能短截。
如花芽着生在叶腋里,根据需要可以在花前短截枝条。
如:榆叶梅、桃花等。
具有腋生的纯花芽树木,如连翘、桃花等,在短截枝条时应注意剪口不能留花芽,否则花开后会留下一段干枝,影响观赏效果。
夏秋开花的种类,花芽在当年抽生的新梢上形成,如紫薇、木槿等,应在秋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修剪。
四是因地制宜、因树修剪。
生长在土壤瘠薄和地下水位较高处的树木,主干应留的低,树冠也相应的小;在风口或多风地区也应采用低干矮冠,枝条要相对地稀疏;如果树木生长地很开阔,空间较大,在不影响周围配置的情况下,可使分枝尽可能地开张;如果空间较小,则应通过修剪控制植株体量,以防拥挤,降低观赏效果。
三、修剪的技术及注意事项修剪分为生长期(春季或夏季)修剪和休眠期(冬季)修剪。
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

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树木修剪应适应树木的天然树形、分枝习性及其长势,凡中央主干强的树种,应促进中央树干生长。
凡中央主干不强或不明显的树种,可按定干高度(2.5-3m)选留3-5个健壮、分布均衡、斜向生长的枝条为主枝,在保持自然树型、冠型条件下,及时剪除树木的徒长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萌孽枝、病虫枝及枯死枝,剪口应平滑,不得撕裂表皮,从基部剪去的枝条不得留桩;进行枝条短截时,所留剪口芽应能向所需方向生长,剪口位置应在剪口芽上1厘米处。
常绿针叶树修剪要求主轴生长优势的松柏类、杉类等针叶树,应保持自然树形,保护中央领导枝。
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疏剪应留1~50px小桩;修剪簇生或轮生枝,应先修剪部分枝条,待修剪枝条剪口愈合后再剪其余部分。
落叶树修剪要求有明显主轴的树种应保持中央领导枝;幼龄树应逐年修剪主干下部的侧枝,提高分枝点,达到规定的分枝点高度;行道树应适时进行定干修剪,定干高度不应低于2.5m。
修剪作业安全要求修剪行道树时,必须选派专人维护现场秩序,保证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高压线和其他架空线附近进行修剪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严防触电或损坏线路;上树修剪的梯子必须稳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严禁高空修剪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各种修剪工具必须安全可靠,动力修剪工具必须有安全防护部件;解决树电矛盾的修剪,应在雨季到来前结束,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操作;现场必须要有经验的懂技术的人员指挥操作。
园林乔木修剪4大注意事项如下:一、因为乔木对修剪的要求比较低,很多人认为乔木可剪可不剪,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要求不高并不代表不重要。
园林乔木不但要发挥生态效益,还具有美化作用,而优美的树形一般是需要适当的修剪才能形成的,并且乔木在年复一年的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遭受风雨雷电、病虫、人为破坏等各种伤害,难免产生枯枝、死枝、伤残枝、病虫枝等不牢固枝条,一有风吹草动这些枝条极有可能掉落下来,给人们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
林木的修剪与整形技术

林木的修剪与整形技术林木修剪与整形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林技术,通过合理的修剪与整形,可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美化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林木修剪与整形技术的目的、方法和效果。
一、修剪与整形技术的目的修剪与整形技术旨在改善林木的形态和结构,调整分枝方向和数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生物量和产量。
它可以控制木材质量,降低多余枝条的生产成本,改善树木的生理状态,提高果实品质,防治病虫害,增加林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线利用率。
二、修剪与整形技术的方法1. 行前修剪:在林木育苗阶段进行修剪,通过剪除病虫害枝叶、多余分枝和畸形枝等,调整枝条发展方向,培养优质林木苗。
2. 年度修剪:每年对林木进行一次修剪,一般在休眠期或生长旺季进行。
通过修剪控制树冠大小,调整分枝长度和密度,使光线和养分更均匀地分布在树木各个部分。
3. 异龄修剪:针对林木种植阶段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
例如,在幼林期注重调整枝丛结构,使其适应自然环境,提高光合效率;在成林期注重去除老化枝和疏密不均的枝丛,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 特定修剪: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用途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
如果树修剪注重培养强适应力、均匀分布的果枝;造林修剪则主要用于树种间隔、稀植和林地更新等。
三、修剪与整形技术的效果1. 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择优修剪,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均匀成熟,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这对于果树、经济林和花卉来说至关重要。
2. 控制病虫害:修剪可以减少林木的病虫害发生。
通过去除感染病虫害的枝叶、精确控制枝丛的密度和长度,可以减少病虫害在林木间的传播和滋生。
3. 改善林木结构:通过修剪和整形,可以使林木树冠结构更加均衡、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在树冠内的滋生,同时提高木材质量和抗风能力。
4. 美化环境:修剪整形使林木形态更加优美,整洁,林冠更浓密,给人一种舒适、美观的感觉。
这对于城市绿化和风景区建设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林木的修剪与整形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林技术,它通过合理的修剪与整形,能够改善林木的形态和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控制病虫害,美化环境,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成都市园林绿化树木修剪整形操作指南

成都市园林绿化树木修剪整形操作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前言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树木的修剪整形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一、整形修剪的概念整形是指把树整成一定形状(即树形),使之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
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为了培养、维持一定的树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生长和结果平衡而直接实施于树体上的技术措施。
整形和修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
整形仅限于幼树,而修剪则贯穿树体的一生。
整形主要通过修剪来完成,修剪必须根据整形的要求进行。
二、整形修剪的依据整形修剪是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中技术性最强的一项工作,因为影响整形修剪的因素较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在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中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根据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不同的环境要求不同的景观效果,不同的景观效果需用不同的整形方式来完成。
例如,槐树和悬铃木用来做庭荫树则需要采用自然树形,而用来做行道树则需要整剪成杯状形。
2、根据树木的年龄时期幼年阶段:以整形为主,轻剪以缓和树势,尽早成形和花芽分化。
成年阶段: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防止因开花结实过多而早衰。
老年阶段:适当重剪,促进更新,以恢复树势。
3、根据树木生长发育习性树种、品种不同,生长发育习性也不同,整形修剪应区别对待。
松树、水杉、银杏、钻天杨、苹果、梨、山楂、柿等顶端优势强、干性强、树体高大、树冠直立,故在整形时一般应保留中心干。
榆叶梅、桂花、桃、杏、李等树体较矮小,树冠开张、干性弱,在整形中多采用无中心干的开心形。
对于喜光性强的桃、枣、葡萄等树种整形修时要做到枝量要少,叶幕要薄,层间距要大,以改善其通风透光条件。
对于分枝角度小,枝干硬脆,树冠直立的梨、西府海棠等树种要注意及早开张骨干枝角度。
4、根据花芽着生的部位、花芽形成的时间及花期春季开花的树木,花芽属夏秋季分化型,花芽着生在一年生枝上,休眠期修剪必须注意花芽着生的部位。
具顶花芽的,如玉兰、黄刺玫、山楂、丁香等在休眠季或者在花前修剪时绝不能采用短截(除非更新枝势);具腋花芽的,如榆叶梅、桃花、西府海棠等,则可短截。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摘要:园林树木在修剪的时候,要对园林树木的外型进行观察,因树制宜,合理修剪,要充分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习性,特点、结合实际进行修剪。
通过整形修剪,可调节水分、养分的集中供应,促使或控制局部生长,从而恢复或调节树势;通过整形修剪,调整树木与环境的协调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陪衬、服务、协调景观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1 整形修剪原则1.1根据园林绿化对该树木的要求。
不同的整形、修剪措施会造成不同的后果,不同的绿化目的各有其特殊的整形、修剪要求,因此,首先应明确该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目的要求。
1.2根据树种的生长发育及习性。
在确定目的要求后,于具体整形、修剪时还必需根据该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来实施,否则会事与愿违,达不到既定的目的与需求。
2整形修剪对园林植物的作用2.1充分利用空间,培养各种园林植物造型,提升植物观赏性对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能够将植物中多余的枝干剪除,使其枝干的分布更加合理,能够充分地利用其生长空间。
出于艺术的需要,通过整形修剪,能够培养出各种园林植物造型,几何图形、动物图形和人物图形更能提升植物的观赏性。
例如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比较常用的罗汉松、福建茶、三角梅、海桐等植物就会经常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形状,实现了自身观赏价值的提升。
2.2通过调整树体结构,防治病虫害,促进植物健康生长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和树体结构的调整,可以调节植物体内各营养物质的分配状况,实现树干、根部及树冠各部分之间的生长均衡,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通风和采光条件,降低空气湿度,对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健康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协调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的设计与管理中会与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例如地上地下电缆、管道、指示牌等。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能够调和园林植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不仅为园林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能够为群众生活、休闲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绿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整形:对树木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以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树体自然生长所难以形成的树体结构和外形。
整形通过修剪完成。
修剪:服从整形的要求,对树木的干、枝、叶、花、果、芽和根等进行的剪截、疏除、造伤等操作。
修剪是在树木成形前后,为创造和维持、发展树形采取的措施。
整形是目的,修剪是手段,两者是紧密相关、不可截然分开的完整栽培技术,是统一于栽培目的之下的技术措施。
树冠:主干以上枝叶总称;主干:第一个分枝点到地面的部分;中干:主干在树冠中的延长部分;主枝:着生在中干上的主要枝条;侧枝:着生在主枝上的主要枝条;花枝组:开花枝和营养枝共同组成的一组枝条;骨干枝:组成树冠骨架永久性枝的总称。
如主干、中干、主枝、侧枝等;延长枝:各级骨干枝先端延长部分。
与修剪有关的枝条类型:新稍:落叶树在落叶前,常绿树自春季至秋季当年抽生的部分,也称作当年生枝。
一年生枝:当年抽生的枝条从落叶到第二年该枝上的芽萌发前为止,这样经过一年生长的枝条为一年生枝。
一年生枝有大量的芽,通过修剪可促进进一步分枝,是整形修剪的主要对象。
二年生枝:一年生枝春季萌发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为止,称二年的枝。
并生枝:自节位的某一点或某个芽的位置并生出2个或2个以上的枝。
平行枝:2个枝条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生长的枝条。
直立枝:垂直于地面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
重叠枝:2个枝条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上下互相重叠。
轮生枝:枝条间的着生点相距很近,好似从一点发出,放射状伸展。
内向枝:向树冠内方生长的枝条。
斜伸枝: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的枝条。
交叉枝:互相交叉的枝条。
萌蘖枝:根或枝干上由不定芽萌发抽生的枝条。
营养枝:所有生长枝的统称。
包括长生长枝、中生长枝、短生长枝、叶丛枝等。
徒长枝:生长特别旺盛,枝粗节大,含水多,节间长,芽小而不饱满,组织发育不充实,常直立向上生长。
多着生在枝条背部或枝叉间。
图1 树木枝条名称示意图叶丛枝:枝条节间短、叶片密,呈莲座状的短枝。
开花枝:着生花芽的枝条,观花树木称花枝,果树上称结果枝。
根据枝条的长短又分为长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和花束状枝。
更新枝:用来替换衰老枝的新枝。
辅养枝:辅助树体制造营养的枝条,此类枝条为临时性的枝条。
二、整形修剪的意义和作用1、调节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1)整形修剪对生长发育的双重作用整体抑制、局部促进地上和地下相关性。
其原理是修剪减少了枝叶总量,光合作用被削弱,对地下根系的供应减少,根系生长减弱,吸收的营养减少,对地上部的供应不足—植株整体长势被抑制。
修剪后留有饱满芽的枝会抽生强壮的枝条,没有被剪的枝条可以得到更多的营养—对局部生长的促进。
整体促进、局部抑制轻剪,可促进较多枝条萌发,这样增加了枝叶总量,光合作用产物多,向根系运送的营养随之增多,根的生长得到促进,吸收和向地上部分运输的营养增强—植株整体长势加强了;当修剪留下弱芽,抽生的枝条弱或不能抽芽,枝条的生长被削弱了—对局部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2)调节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适当的修剪可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平衡(保证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数量上相适应),修剪可使树体养分集中、新梢生长充实,可促进大部分短枝和营养枝成为花果枝,控制成年树木的花芽分化比例。
加强营养生长—令其多发长枝,少发短枝,促发强枝,为形成花芽制造营养。
加强生殖生长—令其多发中短枝,营养积累充足以分化花芽;做到长、中、短枝、花枝和营养枝等各类枝条互相搭配,既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又要注意分布位置。
疏花疏果—果树和观果树避免大小年,观花树可年年花开满树,避免花、果过多而造成的大小年现象。
(3)调节树体内水分、营养和激素“根冠平衡”:根系和树冠水分代谢的平衡是移植成活的关键。
树木移栽过程中根系损失严重,吸水能力降低。
如直胸径10cm的出圃苗木,移栽过程中可能失去95%的吸收根系,因此必须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以减少蒸腾量,缓解根部吸水功能下降的矛盾,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
反季节种植时,地上部分的修剪至关重要。
2、促使(衰)老树的更新复壮:树体进入衰老阶段后,树冠秃裸,生长势减弱、花果量明显减少。
更新修剪:对衰老枝条强剪或疏除,或对衰老树上的主、侧枝分次锯除或回缩,以刺激枝干皮层内的隐芽萌发,选留其中生长势强,位置分布合理的新枝替代原有老枝,进而形成新树冠,以恢复树势、更新老枝的修剪方法。
3、修剪可以创造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当树冠过度郁闭时,离心秃裸明显,枝条下部光秃,叶幕位于树冠外表,开花部位外移,树体下部仅有树干,树冠成为单薄的天棚形。
及早疏除过密枝条可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
树冠过度郁闭,加大内部相对湿度,也易诱发病虫害。
通过适当的疏剪,可使树冠通透性能加强、降低相对湿度、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树体的整体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调控树形和尺寸,形成景观特色(1)控制树体生长,体现并增强设计师的意图每个设计师都有心目中最完美的设计思想,园林树木以不同的配置形式栽植在特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的空间相互协调,构成各类园林景观。
栽培管护中,修剪不仅是树木健康生长的保证,而且可以控制与调整树木的树冠形状和结构、形体尺度,以保持原有的设计效果。
日常养护管理:除病弱枝、枯枝、过密枝等,使树体呈现最美的姿态;维持和有效利用空间:山石上或有限的空间的树木,要控制树体生长,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并与空间此处协调统一;建筑前的树木和藤本,需要控制一定的冠幅和分布,以免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2)调节枝干方向创新艺术造型通过整形修剪来改变树木的和枝干的方向和形态,创造出具有更高艺术观赏效果的树木姿态。
5、解决树木与建筑、道路的矛盾,避免安全隐患(1)控制树冠枝条的密度和高度,解除树冠对交通视线的可能阻挡,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枝下高2.5~3.0米)减少行车安全事故。
(2)保持高架线、电线电缆的安全距离,避免枝干伸展损坏设施。
(3)修剪根系可以防止树木根系对房屋建筑的损坏。
街道绿化必须严格遵守其与管道、电缆电线、建筑的距离。
(4)打开“风路”,通透树冠,降低风压,增强树体抗风能力,防止风倒(刺槐为浅根性树种,很容易风倒,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5)及时去除枯、死枝干,避免折枝倒树,保障行人安全。
三、整形修剪的原则1、服从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功能(因需修剪、为我所用)果树:多产果且要便于采摘;行道树:保证足够的枝下高,主干要达到2.5~3.0米;花灌木:群体美要轻剪(花多),强调个体美可重剪(花大果大);观枝灌木:保证大多数枝条处于最佳观赏年龄,逐年分次更新老干;观果灌木:可适当疏花疏果;园景树和孤植树:尽可能使其自然生长,扩大树冠,体现自然美;绿篱:经常修剪,保持造型。
2、遵循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因树修剪、随树做形)(1)树木的年龄时期树木各年龄时期修剪的重点不同。
幼年期,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以短截为主,促进多发长枝,再选留骨干枝以加快树体结构形成;树体结构基本形成后,为提早开花,对于骨干枝以外的其他枝条应以轻短截为主,促发中短枝,制造更多的营养,促进花芽分化。
幼树重剪的危害:幼树营养生长旺盛,重剪会促发大量直立枝和徒长枝,使树冠提早郁闭,影响通风透光;重剪通常使枝条旺长,发育不充实,冬季极易受低温伤害;重剪后树体整体生长削弱,有机物的合成和转化能力降低,幼树本身有机物含量就低,导致花芽分化的物质积累严重不足,开花推迟。
成年期:树木处于旺盛生长的开花结实阶段。
花果类树种的修剪在于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使营养枝和花果枝保持适当的比例,形成健壮完美的树形,防止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稳定并延长丰花硕果的状态;为延长该阶段推迟衰老阶段的到来,可逐年选留位置适当的萌蘖枝,逐年疏掉老枝,保证枝条的不断更新。
观形类的树木,通过修剪保持原有树形,以防变形和内膛空虚。
衰老期:树冠衰老,通过修剪促进向心更新,以重短截为主,激发更新复壮活力,恢复生长势,修剪强度应控制得当;此期,对萌蘖枝、徒长枝的合理有效利用(更新树冠和骨干枝),具重要意义。
(2)树木生长发育习性枝条和分枝习性单轴分枝的树种,干性强,保留主干和中干,控制侧枝、剪除竞争枝(避免形成双叉树形)和干扰树形的侧枝,保证中干的顶端优势;毛白杨、银杏具有明显的主干,要保留中央领导干,形成尖塔形或圆锥形树冠(少修剪,以除病弱枝和扰乱树形的枝条为主);如果要培养球形或矮化树冠,则去除顶芽,打破顶端优势。
合轴分枝的树种,易形成多叉树干,整形时不留或仅留少量中干。
可将顶枝短截,剪口留壮芽,形成粗壮侧枝,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长。
顶端优势不强,发枝力强的合轴分枝树种,整形时不留中干,形成圆形、半球形等形状。
如榆叶梅、栀子花、黄刺梅等。
假二叉分枝和多歧分枝的树种,可按分枝方式形成开张的树形。
可将树干顶梢下面的侧芽剥除其中一个芽的方法来培养中干。
喜光的树种,如梅花、碧桃、榆叶梅、玉兰等,为促使其多开花,宜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枝条下垂并开展的树种,修剪时在枝条拱起部位的附近短截,选留外芽,以扩大树冠,形成开展的树形。
如龙爪槐、垂枝梅、垂枝桃等。
成枝力的强弱发枝力和愈伤力差的树种轻剪或不剪;如玉兰、梧桐、桂花、银杏等;发枝力和愈伤力强的树种能耐多次修剪,可以重剪,如悬铃木、国槐、白蜡、月季及可作绿篱的树种如大叶黄杨、黄杨、金叶女贞、金叶假连翘等;花芽着生部位、性质、分化时间不同树种的花芽着生部位不同,有的着生于枝条的中下部、有的喜生于枝梢顶部;花芽性质,有的是纯花芽,有的为混合芽;开花习性,有的是先花后叶,有的为先叶后花。
花芽分化的时间,有些在夏秋,有些在冬春;所有这些性状特点,在花、果木的整形修剪时,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玉兰、厚朴、黄刺玫、山楂、木绣球等具有顶生花芽的树种,不能在休眠期或者在花前修剪;榆叶梅、樱花等具腋生花芽的树种,可视具体情况在花前修剪,但以短截为主;连翘、桃等具腋生纯花芽、叶芽的树种,剪口芽不能是纯花芽,否则花后会留下一段枯枝,影响树体生长;对于观果树木,幼果附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作为有机营养的供体,否则花后不能正常座果,落果严重。
3、根据生长地的环境条件(因境修剪、因景修剪)(1)生长地的生态条件(因境修剪)生长在风口处和多风地区,树木的根系要深,乔木主干不宜过高,应采用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并适当疏剪枝条,保持良好的透风结构,增强树体的抗风能力。
在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土层薄(大多经过换土)处,也要注意应低干矮冠的整形修剪方式;地下水位高处,乔木定干要低。
生长空间的大小、光照、水肥条件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土地肥沃处以修剪整形成自然式为好,土壤瘠薄处应适当降低分枝点;在春夏雨水过多,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应采用通风透光的树形,在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的内陆,修剪不宜过重。
孤植树和丛植树生长空间较大时,在不影响周围配置的情况下,孤植树要开张枝干角度,最大限度地扩大树冠;如果生长空间较小,则应通过修剪控制树木的体量,以防过分拥挤,有碍观赏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