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派诗歌

合集下载

朦胧诗派名词解释

朦胧诗派名词解释

朦胧诗派名词解释朦胧诗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文学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上海。

朦胧诗派以反对传统写实诗歌为主要特征,注重言语的自由与意象的迷离,倡导以一种朦胧的、模糊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以下是对朦胧诗派的名词解释。

1. 朦胧诗派:朦胧诗派是指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股对传统写实诗歌的反批评派别,主张以朦胧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和意象。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席慕容、舒婷等。

2. 内观:内观是朦胧诗派的核心思想之一,指诗人通过内心的观照和感受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以达到与自然和宇宙的共鸣。

3. 意象:意象是朦胧诗派中的重要表现手法,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隐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在朦胧诗派中常常是迷糊的、模糊的,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朦胧的情感。

4. 国际派:国际派是朦胧诗派诗人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主张超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

国际派在朦胧诗派中有重要影响,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5. 过渡性:过渡性是朦胧诗派的特点之一,指朦胧诗派诗人在表现方式上的模糊性和混杂性。

朦胧诗派的诗歌语言既有现实生活的元素,又有虚幻和超越的意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混沌而美丽的感觉。

6. 反传统:反传统是朦胧诗派的另一重要特点,指朦胧诗派诗人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反思和批判。

朦胧诗派通过打破传统的语言和形式的约束,追求一种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创作方式。

7. 隐喻:隐喻是朦胧诗派的常用表现手法,指通过一种事物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达到表现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隐喻在朦胧诗派的诗歌中常常是模糊的和多义的,给读者留下一种诗意和美感。

8. 感性:感性是朦胧诗派追求的一种心灵境界,指诗人通过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诗意和思想。

感性在朦胧诗派的诗歌中是一种温柔而深沉的力量,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境界。

9. 反逻辑:反逻辑是朦胧诗派表现方式的一个特点,指通过打破传统的逻辑和语法来达到一种迷离和模糊的效果。

朦胧诗派-

朦胧诗派-

五、关于朦胧诗的研究
(一)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和英雄主义 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和英雄主义 (二)对“朦胧诗”的创作根源及其艺术的 探讨 (三)、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 朦胧诗的发展、 朦胧诗的发展 述 (四)关于朦胧派的论争
(一)朦胧诗所体现的人本 主义和英雄主义
【概要】在这世纪之交,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 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 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引起了 一定的争论。为了尽可能对“朦胧诗”作出公允的评价, 本文试将其放在当代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考察新诗 潮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析出其作为人本主义英雄主义诗歌 的精神实质,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在论述 过程中,本文力图做到穷理与资料的充分结合,以期获得 学理上的周密与历史的真相相一致,从而对“朦胧诗”做 出合理的评判。 【关键词】 朦胧诗 新诗潮 人本主义 英雄主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 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 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所谓新诗潮,是 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
朦胧诗派
目录
• • • • • 一、简介 二、名称由来 三、历史功绩 四、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及阵地 五、朦胧诗的争论
六、关于朦胧诗的研究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争议最多、 朦胧诗 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诗歌流派。所谓朦胧 诗,即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 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 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 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 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明等特征。
(四)关于朦胧派的论争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国新诗坛上声 势浩大的“朦胧诗”①论争,影响极其深远。随后中国当 代新诗全面展开,有关当代新诗的研究也步入正轨,“朦 胧诗”一次次地重新置于研究、批评以及再叙述的文学史 脉络中。九十年代以来的新诗发展史叙述中,“朦胧诗” 通常被追认为当代诗歌的新起点。②在与“朦胧诗诗歌同 时并行不悖的众多诗歌团体个人中,不约而同地选择“朦 胧诗”作为当代新诗的新起点,众多文学史纷杂的讲述中 暗含着一种新的线性进化逻辑,而这一逻辑就是,思想文 化解放运动后,一种区别于“左翼文学”、“解放区文 学”以及建国后的 “十七年文学”的新的类型,或者新的审美向度出现③,

中国当今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

中国当今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
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的着名命题,是对“朦胧诗群”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有力否定。他的诗歌作品如 《山民》、《有关大雁塔》和《你见过大海》等代表了“第三代”诗歌创作成就的最高水平。
“他们诗群”中其他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当、小海、陆忆敏、刘立杆、朱文等。 代表诗人:于坚 韩东 丁当 小海 刘立杆 朱文 吕德安 陆忆敏 杨克 普珉 于小韦 吴晨骏 代表作品: 韩冬《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想到了“傻叫”,继而选择了其谐音“撒娇”, 也就是“温柔的反抗”。而隐藏在这温柔背后,默默他们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诗歌可以真正的平 民主义”。
第一届第二届撒娇诗会分别于1985和1986年在上海师大举行。 1989年《华夏诗报》刊评论《撒娇的与并不撒娇的》,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 2004年,默默等人在上海创办“撒娇诗院”,《撒娇》复刊。同年2月第三届撒娇诗会在撒娇诗院举行。 代表诗人:京不特 默默 孟浪 代表作品: 京不特《重新让我写出诗歌》 有一天你明白了诗句无法被用于阐释 其实就是一个偶然的念头在一个偶然 的时刻被实现 比如在一个陌生的节日里离开一个乏 味的舞会 没有在上海的月光之下 也没有朋友在此刻向我举起酒杯说你 好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翻看世界的 历史 那些已经被我读了又读的事件 那些被想象出来的场面栩栩如生 在这样一个冬天的深夜我设想时光的 漫长
也没有袖子和领 长得又高又尖 就像我们这样 没有袖子和领的 下装 鞋子 回到原来的地方 机器转盘里 有镶好的花边 是用来做帽子的 什么东西基本上 丧失了这种特性? 动物的皮毛外 有一点点辨认不清 就算尾巴是袖子 也没有领 可以阻挡风沙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

[顾城的朦胧诗代表作]顾城的诗歌代表作顾城的诗歌的代表作《我总觉得》我总觉得顾城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因为天体的转动,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因为陆地的破裂,迸溅到各方。

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因为生活的风暴,飞散在远方。

一九八O年六月借助于意象的比喻进行并列式的呈现,把焦点集中在一种感觉上面,使这首诗成为有较完整的结构之作。

在“星星”与“绿葡萄”、“人类”与“小彩豆”、“心灵”与“野蜜蜂”之间,诗人所完成的是物象之间的比喻;而在“星星”、“人类”、“心灵”的遥相呼应之间,他却完成了一种空阔的从物到人、从人到心的思考。

“星”与“心”的微妙联系,不也是一种隐秘的天人合一和物我共存的暗示吗赏析2:顾城(1956-1993),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朦胧派诗人。

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的是雨滴中闪现的世界,写那“遥远而清晰”的梦,写梦中的“天国”。

他善于以一颗童真的心,展开奇谲的幻想,创造奇异的意象,隐曲地表现诗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理想,因此,他被称为“童话诗人”。

在《我总觉得》这首诗中,诗人以孩子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透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心灵沟通的遗憾与无奈,是一曲发人深省的理想悲歌。

这首诗由三节构成,每一节的前三句是写“我”理想中的世界,后两句写现实生活。

我们先来看看“我”理想中的世界。

“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

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理想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地美丽、温馨。

星星像一串绿葡萄生长在一起,人类像一碟小彩豆聚集在一起,心灵像一窝野蜜蜂依恋在一起。

它们的特点都是聚拢在一起。

“绿葡萄”、“小彩豆”、“野蜜蜂”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让人产生联想。

朦胧诗派的诗歌

朦胧诗派的诗歌

朦胧诗派的诗歌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1989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对“永恒”、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

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

第三节写诗人对世界的祝福。

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清澈又深厚,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

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

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此诗后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等教科书中。

3、《一代人》
《一代人》是朦胧派诗人顾城于1979年在北京所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较广。

它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

(朦胧派)赞美护士的原创诗歌

(朦胧派)赞美护士的原创诗歌

月光洒满静谧夜,
银河闪烁,护士倩影如仙子。

飘逸的白衣,似云雾弥漫,
那慈祥的目光,如星辰点点。

无尽的关爱,宛如春风拂面,
在生命时空,为众生抚平伤痕。

悄然无声,她们如晨露珍珠,
滋润万物,给予生命温暖阳光。

痛苦的叹息,破碎的梦境,
在护士的怀抱里,找寻安慰。

她们的双手,洁白如莲,轻轻拨弄,化解千疮百孔,让心灵重获新生。

天使的翅膀,轻轻拂过岁月,
护士们的脚步,如同诗篇流淌。

在病榻边,她们守护希望之火,让生命之花,得以绽放。

让我们歌唱护士的赞美诗,
她们是生命河流中永恒的守望者。

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护士们以爱为名,守护万物。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8]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朦胧派和新月派的诗句

朦胧派和新月派的诗句

朦胧派和新月派的诗句
哎呀呀,你知道朦胧派和新月派的那些超级迷人的诗句吗?朦胧派
的诗啊,就像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一种模模糊糊却又让人忍不
住去探究的美!比如说舒婷的,“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哇塞,这写得多妙啊!这就好像是一个神秘的
女子,在你面前若即若离,让你心痒痒的,想要去揭开那层面纱。

再看看新月派的诗,那简直就是优雅的绅士,风度翩翩!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读起来多顺口,多有韵味呀!就好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优
雅的男士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他的故事。

朦胧派和新月派,这可真是诗歌界的两大瑰宝呀!它们就像是音乐
中的不同旋律,一个低沉婉转,一个悠扬动听。

难道不是吗?朦胧派
有时候就像是一场梦境,让你沉浸其中,感受那种虚幻又真实的情感。

而新月派呢,则像是一场华丽的舞会,让你陶醉在那优美的节奏和韵
律里。

你想想看,当你读着这些诗句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
一个奇妙的世界里?朦胧派的诗句能让你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而新
月派的诗句又能让你沉醉在那美好的氛围中。

它们就像是两颗璀璨的
星星,在诗歌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觉得呀,无论是朦胧派
还是新月派的诗句,都有着它们不可替代的魅力,都值得我们去细细
品味,去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感动!这就是我的观点,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久刚受过侮辱和折磨的人
你看它走在街上躲躲闪闪
它或许永远也不会忘掉
一个好端端的白天
是怎样在日落的时候
被一只伸过来的大手
凶狠地抓住头发拽走
如今的日子
更显得虚弱和怯懦
它同街上的
那剽悍而有灵活的寒冷
形成鲜明的对照
你看寒冷在人群中
是多么肆无忌惮
而你呢?即使你所碰到的风
并不是什么强有力的对手
看样子你也会被它一拳击倒
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大地啊,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往往在这样的时刻
我的内心充满着从未有过的不安
人的一生都在向大自然索取
而我们的奉献更是微不足道
我想到大海退潮的盐碱之地
有一种冬枣树傲然而生
尽管土地是如此的贫瘠
但它的果实却压断了枝头
这是对大地养育之恩的回报
人类啊,当我们走过它们的身旁
请举手向它们致以深深地敬意!
朦胧派诗歌
《黄昏》
这时已听不到
太阳有力的爪子
在地上行走
这时是昏暗的
这时正是黄昏
这时的黄昏就象是一张
已被剥下来的
已被风干的兽皮一样
但这时的人们
我在路上遇到他们
他们仍警觉地注视着
四周的一切动静
这使我也变得小心
在这黄昏之后
还会不会出现
比这更凶猛的野兽的眼睛
《如今的日子》
如今的日子
更显得虚弱和怯懦
它就象一个
《古里拉达的岩羊》
再一次瞩望
那奇妙的境界奇妙的'境界
其实一切都在天上
通往神秘的永恒
从这里连接无边的浩
空虚和寒冷就在那里
蹄子的回声沉默
雄性的弯角
装饰远走的云雾
背后的黑色的深渊
它那童贞的眼睛
泛起幽蓝的波浪
在我的梦中
不能没有这颗星星
在我的灵魂里
不能没有这道闪电
我怕失去了它
在大凉山的最高处
我的梦想会化为乌有
《感恩大地》
我们出生的时候
只有一种方式
而我们怎样敲开死亡之门
却千差万别
当我们谈到土地
无论是哪一个种族
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
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是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
让人类的子孙
在她永恒的摇篮中衍生息
是大地给了我们语言
让我们的
传遍了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
当我们仰望难灿的星空
躺在大地的胸膛
那时我们的思绪Βιβλιοθήκη 会随着秋天的风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