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优秀作文500字-唇印与掌印

合集下载

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

从“掌印”和“唇印”说开去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7年第24期湖南一考生材料中两个孩子脸上鲜明的唇印和掌印刺激着我的心,他们因为分数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奖惩令我唏嘘,98分的成绩受掌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

我的态度是:不要过分苛求孩子们!丰子恺曾言:“孩子的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林徽因也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孩子:“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见,“孩子”是一个多么让人欣喜的名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的处境也大不相同了。

在2012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好评如潮。

剧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深入人心,在观众对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的同时,剧中孩子的处境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无休无止的假期补习班,考试成绩不如意便被母亲呵斥……这一系列现象让许多父母也大受震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些?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一位北大畢业的高材生母亲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高达18小时!面对众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说到底,这还是归根于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因为爱,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特长班;因为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因为爱,孩子的脸上出现了鲜明的唇印、掌印……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可是,当爱掺杂了太多世俗的标准,也会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

我想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身体正一天天被沉重的书包压垮?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日记里日渐充斥着对生活的抱怨?有没有看到孩子坐在补习室里,抬头看着窗外的笑容越来越少?我很欣赏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教育女儿的理念:无论你做什么,家里都会无条件支持你,前提是所有的后果你得自己承担。

这看似是一种放纵的爱,实则不然,它让蔡志忠的女儿学会了理性分析和判断,学会了勇敢地直面生活。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析及例文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析及例文

【优文展示】唯分赏罚,教育之殇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体现。

可叹,教育之殇!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

此风不止,将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

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100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或盲目高兴。

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

急功近利,不明就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的家长和孩子!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该警惕反省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考实践教育的真谛,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难。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评价体制。

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情况,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有潜力‛的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

不管学生或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响。

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是简单的‚98‛和‚61‛能决定的。

201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201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2016高考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

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

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

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

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

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

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21、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21、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作文范文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广东清远清新一中邹天顺有人将夏明的漫画稍作改动,其画面清晰可见:条纹衣男生第一次考100分,得到一个亲吻的奖赏,第二次考98分时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的惩罚;黑短袖男孩,第一次考55分,挨了一巴掌,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一个亲吻。

两幅画面的寓意很明显:无论基础如何,只要有进步就会得奖赏,退步了必将遭到惩罚。

从纵向对比中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衣男生得到了“吻印”之后却难以维持现状而退步了,而黑短袖男孩第一次收获了“掌痕”之后,成绩很快进步了。

这不是在警示我们: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能缺失惩罚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松柏之所以耐寒,是因为它不畏惧严冬。

人又何尝不如此呢?经不起严峻考验何来顽强的意志力!纵观当今社会,人们一谈教育必言赏识,谈“惩”而色变。

在这种赏识教育的温室里,孩子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挫折承受力。

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进步,口头表扬不起作用之后便是不惜重金奖励,而面对孩子成绩下降时却敢怒不敢言。

因为家长们担忧,长春17岁男孩因父母的几句批评跳楼身亡了。

因为老师们害怕,徐州丰县某高一学生因在数学课上看小说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后跑出教室从5楼跳下去了;扬州一小学生因不愿意打扫卫生被老师批评而负气跳楼轻生了。

更令老师们恐慌的是:湖南桃江一学生因不叠被子被老师批评而跳楼,教师夫妻被逼下跪之后没有丝毫的教师尊严了。

这些生命之花为何如此脆弱?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中缺失了惩罚,就像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儿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

在缺失磨难与挫折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很难培养出多次被贬而乐观豁达的苏东坡,更难以出现忍辱负重而奋笔疾书的司马迁。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几句批评都承受不了的人,都是因为缺少了惩罚教育。

连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的人,何谈担当大任!受教育者失去了惩罚教育,而教育者必将遭到惩罚!近年来,老师因批评学生挨打,父母因教训子女而遭杀害的例子已不再是新闻。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

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来源:泉州晚报(2016-6-9)阅读上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编者按昨日“全民吐槽”的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被众多网友总结为“耳光与亲吻”。

如果您是考生,会如何演绎这篇看图作文?本期“校园风”特别策划推出高考作文试水专版,本地作家、资深媒体人与知名网络写手,2014年中、高考语文单科状元,这样的跨界试水、同台PK,再加上教育界大咖的解读指点,这道高考作文大餐邀您一同品评。

唇印与掌印郑剑文(作者系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唇印与掌印,是人们向对方表达情感最直接了当的方式了。

赞许你,便赏你一个唇印,让你美得云里雾里;诋毁你,就罚你一个掌印,让你不知今夕为何夕。

是啊,人们大多活得不易,根源在于太在意别人的评判了,因而过得苦累,无可适从,甚至一辈子活在别人言语的阴影中。

当然,这些唇印与掌印,并不乏爱意与善意,但如此泛滥开来,轻者误人一时,重者毁人一生。

很多人为了赢取别人的赞誉,委曲求全,顾此失彼,失去了自我,最终一事无成。

记得我参加高考的那年,老师这样动员我们:“最后一搏了,这决定你今后是穿皮鞋或是穿草鞋的命!”道理很明了,考上了便赏你唇印,你就穿上皮鞋上阳光道吧;否则便给你掌印,你就穿着草鞋走独木桥了。

如今回头一看,我很不以为然,那些落榜的并不乏成功人士,很多人的风头甚至比当年的高材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始知,皮鞋与草鞋的好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凡事适合便好。

所以我想,无论是赏唇印,还是打掌印,都不要轻易而为之,尤其是老师与家长,不要以分数论英雄,不必为一时定输赢,否则不言不慎,一举失妥,虽打在脸上,却印在心上,甚至烙下一生的伤痕。

应知,人生多变,一株野草如有适宜的阳光雨水与土壤,照样能绽放出艳丽芬芳的花朵,所谓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6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2016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评价的标准;批评唯分数论的教育观、人才观;也可联系当今社会进步中
唯数字论的评价来议论。

从漫画中引出的角度看,考生可从教育学角度,写教育的态度方法是
否恰当等;从社会学角度,可写如何优化评价标准;从哲学角度,可写教
育与社会都要用发展的视角、全面比较的视角看问题;从文化角度,可写
盈极必亏的道理,评价与处理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等等。
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广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
望能够尽善尽美;合格者,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但是依旧希望能够达到自
己的目标”,继而说“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你是否能够在某个行业中独
占鳌头,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层次,努力达成自己的目
标”,这是典型的离题。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图画由“分数”“考
生”“家长或老师或其他亲人”三部分构成,无论从哪个要素看,都是要
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2016年全国高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命题解码】

2016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漫画材料作文题,其中画了两个学生,即甲学
生和乙学生,

第一次考试甲学生得了100分,受到家长的奖赏(从其脸上的吻印推
知),甲学生很愉悦;乙学生得了55分,不及格,受到家长的掌掴(从其
脸上的掌印推知),乙同学表情痛苦。

第二次考试甲学生得了98分,受到家长的掌掴,表情痛苦;乙学生得
抨击应试教育和唯分数论,抛开分数谈“知足常乐”等,会判为二类卷及
其以下。考场写作误区:立意误区主要表现在脱离漫画含义作文,有的考
生根据分数的变化,机械地谈变化,部分考生谈“大自然的变化”“人类
社会的变化”等等,不一而足,选材误区主要表现在部分考生一味使用古

唇印和巴掌的漫画作文

唇印和巴掌的漫画作文

唇印和巴掌的漫画作文有一幅漫画,一边是孩子考了一百分,脸上有个红红的唇印,那是妈妈爱的亲吻。

另一边是孩子考了五十分,脸上有个红红的巴掌印,那是妈妈生气的打骂。

这漫画让我想到我的小伙伴小明。

他可害怕考试成绩不好了。

有一次他考了九十分,他妈妈就皱着眉头说他没考好。

小明特别委屈,他已经很努力了。

他和我说,要是他能像小红一样,每次考一百分就好了。

小红每次考一百分,她妈妈就给她买漂亮的小裙子,还带她去吃冰淇淋。

我觉得妈妈不应该只看分数。

考一百分的时候亲,考差了就打,这会让孩子很难过的。

就像一朵小花,阳光太多会晒坏,雨水太多会淹死。

我们需要的是妈妈一直的鼓励。

不管考多少分,只要努力了就应该被表扬。

如果一直担心被打,那学习也变得不快乐啦。

那幅唇印和巴掌的漫画可有意思也让人深思。

我班上有个同学叫小刚。

有一回他考了个好成绩,他爸爸特别高兴,带他去游乐场玩了一整天。

小刚高兴得像只小鸟。

可是下一次考试,小刚没考好。

他爸爸特别生气,还骂了他。

小刚哭着跟我说,他看到那试卷就害怕,现在都不想上学了。

漫画里的唇印和巴掌就像两个极端。

考好了就像被捧在手心,考差了就像被丢进冰窖。

我们都想考好呀。

我有次考试,复习了好久,可还是没考好。

我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要是这时候爸爸妈妈再打我骂我,我会更难受的。

爸爸妈妈应该像大树一样,不管我们考好考差,都给我们遮风挡雨。

不能因为分数就一会儿给个甜枣,一会儿给个大棒。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会有起起落落,多些鼓励,我们才能更勇敢地往前走。

漫画里的唇印和巴掌很是扎眼。

我的邻居小莉,她是个很努力的孩子。

有一次她考了九十九分,就差一分就满分了。

可她妈妈看到分数后,还是数落了她。

因为小莉班上有好几个一百分呢。

小莉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和我说,她努力了那么久,就因为这一分,没有得到妈妈的爱。

还有一次,小莉考了个中等的分数。

她妈妈的脸色可难看了,还动手打了小莉。

小莉觉得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小可怜。

从这漫画和小莉的事就能知道,分数不是衡量我们的唯一标准。

儿女脸上的掌印打了父母的脸

儿女脸上的掌印打了父母的脸

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Ⅰ作文范文儿女脸上的掌印打了父母的脸看两幅漫画,触目惊心的是漫画上的两个掌印和孩子同样委屈的表情。

或许有人会贬抑成绩从100分退步到98分就掌掴孩子的父母,抨击的理由是眼里只有分数;赞扬从55分进步到61分给孩子亲吻的父母,赞扬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进步。

其实,“直不百步耳”,两位孩子的家长都采用“巴掌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棍棒教育”的方法。

如果纠缠于家长要重分数还是进步,或者棍棒教育也是一种严格教育,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可能一叶障目,不见中国家庭教育弊端的“泰山”。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教育后代的重要性,“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这样的话大家耳熟能详。

但很少有父母想到: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打的是父母的脸。

鲁迅先生曾在1919年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文中说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中国人从来认为父亲问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近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父母依旧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这是父母威权的体现之一,把孩子脸上的掌印当做父母权力的印戳。

只是为这掌印找了“望子成龙”等美丽的掩饰,算是有点“进步”了。

鲁迅说“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中国的家庭教育就这样“本末倒置”了。

父母把自己未竟的理想或对子女的期望施加给孩子,忘了孩子是“即我非我”的独立个体了,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是本位,父母可以给孩子引导,但不能越厨代庖,代替甚至强迫他们生长。

打在儿女脸上的掌印,首先打的是父母的脸面。

孩子的成绩是许多父母的脸面,成绩差,父母脸上无光。

那些信奉“巴掌教育”的父母,他们的人生多数不成功,却企图用自己的巴掌“打造”成功的孩子。

第二,打的是父母的脸,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当然没错,但过于严格就可能物极必反。

棍棒下出孝子,更多出的是逆子。

“虎妈狼爸”的成功只是个案,最让人担忧的是棍棒和掌印在孩子的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痕,而且学业上的成功就等同于人生的圆满吗?网络上曾有句流行语:“你这么做,你父母知道吗?”对那些巴掌高高举起、重重落下的父母,我也问一句:“你们这么做,你们孩子知道吗?”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优秀作文500字-唇印与掌印一个成绩好的孩子,他拿着一张满分的试卷站在他母亲面前,母亲眉开眼笑,在他脸上就印下一枚淡淡的唇印,他开心地笑着,母子间满是和谐。

他不知道在另一个家庭中一个小男孩的遭遇与他截然相反。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家庭中,同样是一个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张不及格的试卷,他瘪着嘴,脸上有块微红的掌印,眼中有泪光闪烁,他的母亲站在他面前,嘴唇微微颤抖着,眼眶有些红,“明明,你一定要努力!”说完,她紧紧地抱住了儿子,儿子愣了一下,也紧紧地抱住了母亲,两人都再也抑制不住眼泪,豆大的泪水掉了下来,母子俩紧紧相拥。

再一次的测验,第一个小男孩由于差两分满分而挨了一耳光,他垂头丧气,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那个叫明明的小男孩由于受到母亲的鼓励,更加努力学习,于是他这次及格了,往后成绩越来越好。

对于考试成绩,有些父母看得太重了,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成绩好也好,不好也好,孩子都是努力了的,无论他是进步,还是退步,他都努力了。

成绩上的波动是常有的,就算是最好的学生,也有的会退步,这点家长应该理解。

孩子进步了,父母应该给予其鼓励,同时并告诉他不能骄傲。

而不是;孩子退步了,那就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训斥,那样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而导致不想学,没心思学。

郑渊洁在他的一部作品里说过:“鼓励可以把傻子变成天才”不同的对待方式造就不同的结果,鼓励孩子,造就天才;斥责孩子,毁掉天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