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人物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摘抄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摘抄《明朝那些事儿》是当代作家当年明月所著的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明朝历史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故事。
下面是对《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摘抄的介绍,以简体中文写的文章,内容包括《明朝那些事儿》的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和小说的意义。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中篇小说,以史实与小说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和英勇抗争的壮丽历史。
小说第一部以朱元璋的少年时代为起点,围绕着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展开。
朱元璋从小父母双亡,兄长对他不闻不问,他只能去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历经了许多困难和苦难,但一直保持着对明朝复兴的信念。
他勇敢、聪明、善于思考,不畏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战胜一切困难,最终成为伟大的明朝开国皇帝。
小说在展现朱元璋的成长过程中,也深入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
在这个时期,官员腐败,民不聊生,民间势力日益壮大,社会矛盾尖锐。
小说中的朱元璋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他不仅认识到了农民力量的强大,还明白到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树立一个公正、清明的政府,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
小说的情节曲折丰富,充满着悬疑、刺激和感人的部分。
朱元璋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离奇的事件和考验,也结交了一些重要的盟友和朋友。
在他走向自己的帝王之路的同时,也经历了生死离别、恩怨情仇等人生大戏。
这些情节既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又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小说。
它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明朝末年的历史,通过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繁荣,那么就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具备过硬的智慧和勇气,并且能够树立一个廉明公正的政府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此外,《明朝那些事儿》也提醒我们历史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记载过去的一段记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发展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繁荣的社会。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100字

明朝那些事儿简介100字《明朝那些事儿》是当代历史小说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共记载了明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
整个系列小说分为三十一卷,共计650多万字。
小说以生动有趣的笔法和悬念重重的故事情节,全景式地呈现了明朝的兴衰历程和各个历史事件。
下面是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简要介绍。
第一卷《建文帝朱棣》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
明太祖朱棣起初负责远征蒙古,后来回归京城,发动兵变夺取皇位称帝,之后对朱棣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对政权的巩固进行了描写。
第二卷《靖难记》主要讲述了朱棣夺位后,斩杀过去的帝王和权臣,乱军整顿,整顿朝纲的过程。
朱棣经过一系列血腥的行动,最终稳定了政权。
第三卷《大明靖难录》主要讲述了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策略和对外扩张。
朱棣改革了教育体制、军事组织和税收制度,积极调整社会结构,以稳固政权。
他还兴修水利,扩大农田,加强军备,对辽东、蒙古、缅甸等进行了多次战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卷《宦海风云》主要讲述了明仁宗时期宦官权势的崛起和朝廷内外的斗争。
宦官们利用皇帝的喜好,纷纷登上权力之巅,但最终都以悲惨收场,明仁宗朝廷内部也因为宦官的干涉而不再清明。
第五卷《洪熙宝鉴》主要讲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政治斗争、社会动乱和国际关系。
这个时期的明朝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动和军事冲突,社会动荡不安。
......以上只是《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简要介绍,这个系列的小说内容涉及明朝建立到灭亡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事件。
通过小说的叙述,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政治斗争、军事战争以及社会风貌等。
《明朝那些事儿》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历史,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娱乐性,但作者仍然基于历史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为读者提供有趣且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阅读体验。
《明朝那些事儿二》朱棣篇PPT课件

2020/1/1
9
永乐事迹之——迁都北京
朱棣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 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 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 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朱棣为何要迁都?原因有以下几点: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 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3
永乐大帝—朱棣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 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 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 帝等。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安徽 凤阳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1370 年),受封燕王。曾居老家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永乐大帝事迹
设立新机构 奖功臣,削藩,修撰永乐大典 迁都北京 派郑和下西洋南下平安南 挥军北上五征蒙古
5
永乐时期新设机构
内阁(七人构成,参与机务,后演变成一种 制度) 东厂(宦官组成,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 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
6
永乐事迹之奖功臣、削藩
分封: 张玉,朱能等跟随朱棣靖 难的功臣被加官进爵。
功臣中也有怪咖----道衍, 不为名利所动,甘心退居幕 后
削藩:
继建文帝之后,继续推行削 藩政策,切断藩王于军事力量 的联系。在怀柔与强硬的两方 面手段下,诸王终于被驯服, 永乐帝也坐稳了自己的江山。
7
永乐事迹之修永乐大典—— 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明《文献大成》,是中国最著名 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 过了当代编撰的所有书类,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未解之谜。其 中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
明朝那些事摘抄+感悟日暮西山

明朝那些事摘抄+感悟日暮西山一、明朝历史背景简介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六帝,历时两百多年。
明朝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对外关系友好。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如永乐帝、宣德帝、嘉靖帝等,他们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同时,明朝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明朝那些事的摘抄内容1.重要人物事迹明朝那些事中,重要人物的事迹层出不穷。
如永乐帝朱棣,他通过靖难之役篡位称帝,迁都北京,加强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又如戚继光,他抗倭寇、戍边疆,保卫国家安全,成为民族英雄。
2.历史事件回顾在明朝历史中,有许多重要事件值得我们回顾。
如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等。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化、科技、艺术成就明朝时期,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永乐大典》的编纂,汇集了当时世界上的各类知识;如徐霞客的《游记》,开篇了中国旅游文学的先河;如紫禁城的修建,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
三、感悟日暮西山的意义1.时代变迁的感慨日暮西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明朝的灭亡,让我们感慨时代变迁的无常。
然而,在这无常中,我们也能看到历史的沉淀与积累。
2.历史沉淀的价值明朝那些事,不仅仅是一段段历史故事,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
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感悟历史沉淀的价值,以此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鉴。
3.传承与反思日暮西山,也是一个反思的时刻。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明朝时期的优秀传统,如勤奋、创新、团结等,同时,警惕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四、总结与启示明朝那些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那段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时代的兴衰、人物的悲欢离合。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明神宗、万历皇帝、李自成等重要人物的生平故事和政治事件。
该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明神宗崇祯帝的统治:明神宗是明朝中后期的重要皇帝,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政治事件和历史变革。
其中包括阻止倭寇入侵、实行“神宗新政”等。
2.万历皇帝的治理:万历皇帝是明朝中后期的另一位重要皇帝,他的治理手段和政策对于明朝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包括重视科举制度、推行经济改革等。
3.李自成的起义:李自成是明朝末期的农民领袖,他率领农民起义军反抗明朝统治。
该部分主要讲述了他的起义经历、战争历程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4.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是明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该部分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事件和社会变革,包括官僚制度的腐败、农民起义的盛行以及满族入侵的影响。
5.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是明朝历史的重要事件,该部分主要讲述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清朝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以上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主要内容概括。
通过对明朝中后期历史的深入探索,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明朝那些事儿二》朱棣篇ppt课件

12
主要人物之解缙
解缙(1369-1415),吉安才 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 考中进士。胡惟庸案发后,呈 《太平十策》并为李善长申辩 惹祸上身,被赶回家,十年之 后在用,郁郁不得志。靖难之 初,投靠朱棣并成其宠臣。认 其为永乐大典总纂修,他才思 敏捷,十九岁中进士,为明太 祖朱元璋所器重。搞政治投机, 成为“太子党”。大典完结之 时,被贬至广西。被囚锦衣卫 监狱,连自杀的权利都没有, 死至雪地
5
永乐时期新设机构
内阁(七人构成,参与机务,后演变成一种 制度) 东厂(宦官组成,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 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
6
永乐事迹之奖功臣、削藩
分封: 张玉,朱能等跟随朱棣靖 难的功臣被加官进爵。
功臣中也有怪咖----道衍, 不为名利所动,甘心退居幕 后
削藩:
继建文帝之后,继续推行削 藩政策,切断藩王于军事力量 的联系。在怀柔与强硬的两方 面手段下,诸王终于被驯服, 永乐帝也坐稳了自己的江山。
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役,四年六月攻入
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
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
立哈密卫 ,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
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 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3
永乐大帝—朱棣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
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
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明朝那些事儿

重点介绍——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在他当政的那么多年中,经历无 数天灾人祸,还要面对外界的侵犯,内贼的干扰 ,以及紧缩的国库,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纵 然拆了东墙补西墙,纵然失去一个个牛人,纵然 知道结局已经注定,纵然最终自缢而亡,那又如 何?明知道是悲剧结局,仍然奋斗到最后一刻, 这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办到,纵然明朝在他手里, 也掩饰不了他的奋斗而留下的光辉。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空拂其身,行弗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养 性,增益其所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
1
全书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 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3]。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 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 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 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 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 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 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 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 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 活故事。
5
总结
明朝长达几百年的大事小事更是在明 月的笔下描绘得生动鲜活,引人入胜。 这部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重点刻画 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令人看后回味 无穷。该书涉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 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可以贯穿起来,加上 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期间出现 了各种各样的名人,除了皇帝、大臣外 ,还有张仲景、唐伯虎等各界的名人。
2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 。1979年出生在宜昌一 个普通干部家庭,原是顺 德海关公务员。以《明朝 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 ,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 明月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 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 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 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网络红人原被领导认为“ 很一般”,成名后获重用 借调北京,现为中国海关 总署缉私警察。
明朝那些事人物传记

明朝那些事人物传记1、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2、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3、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侵犯明朝领地,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帝国边境决战。
明军刚到达大同,获得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
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吴克忠与朱勇率领的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
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朱五四韩山童刘福通汤和周德兴郭子兴马
皇后徐达冯囯胜(冯胜)李善长朱文正李贞李文忠
俞通海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彭莹玉邹普胜傅友德赵
普胜丁普郎常遇春刘基(刘伯温)邓愈薛显张定边
王保保蓝玉傅友德朱允炆方孝孺朱棣宋濂齐泰(齐德)黄子澄道衍(姚广孝)席应真袁珙徐辉祖朱高炽
朱高煦张信宋忠耿炳文张玉李景隆朱权郑和(马
三保)平安郭英瞿能铁铉高巍王省盛庸朱能胡濙
解缙李贯胡广王艮金忠陈祖义张辅邱福沐英杨士
奇杨荣杨溥朱瞻基于谦朱祁镇王振王祐邝埜(野)朱勇樊忠王直喜宁袁彬朱祁钰徐珵(徐有贞)陈
溢马顺王竑刘球王山郭登杨洪石亨石彪孙镗罗
通哈铭高斌(下有金字)也先李实皮勒马尼哈马伯颜
帖木儿杨善曹吉祥张軏许彬李贤逯杲马亮吴瑾牛
玉汪直张敏朱见深朱祐樘尚铭杨晔怀恩王恕马
文升杨廷和刘健李东阳谢迁李梦阳唐寅(唐伯虎)
祝枝山徐祯卿文征明徐经徐振之(徐霞客)刘大夏杨
一清焦芳王岳王守仁(王阳明)王华张彩张永蔡
震钱宁江彬朱宸濠王琼孙燧伍文定杨锐张文锦李
士实刘养正乔宇王艮李贽徐阶钱德洪王畿朱厚熜
张璁桂萼杨慎郭勋夏言严嵩聂豹严世蕃杨博陆
炳曾铣高拱张居正仇鸾戚继光沈链李春芳殷士瞻
王世贞杨继盛胡宗宪俞大猷徐渭汪直徐海毛海峰
王本固谭纶赵文华唐顺之李成梁李如松邹应龙何心
隐蓝道行鄢懋卿罗龙文林润海瑞顾璘李时珍郭朴
陈以勤胡应嘉欧阳一敬赵贞吉
潘季驯殷正茂王崇古赵全冯保陈洪
朱翊钧朱载垕刘台王锡爵申时行张四维张敬修丰
臣吉秀岛津义弘李舜臣宋应昌石星沈惟敬吴惟忠骆
尚志
李如柏查大受祖承训麻贵刘綎陈璘
邓子龙雒于仁朱常洛王家屏汤显祖
赵志皋张位顾宪成沈一贯叶向高努尔哈赤李三才赵南星杨涟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袁崇焕汪文言邹元标魏忠贤客印月朱由校朱由检左光斗许显纯周顺昌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马杰顾秉谦张傅皇太极多尔衮祖大寿张嫣张维黄宗羲范文程赵率教何可纲毛文龙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周延儒温体仁钱龙锡钱谦益柳如是吴襄孙元化徐光启朱大典吴三桂杨鹤李自成张献忠杨嗣昌洪承畴曹文诏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熊文灿郑芝龙郑成功黄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