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PPT课件

合集下载

1窃读记PPT课件

1窃读记PPT课件
“我”快乐的是指 “我”惧怕的是指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句式特点:全文中心句。心理描写。感叹句强 调了这种滋味。 抓关键词:“我”快乐指的是感受书籍带来的 智慧与快乐;
“我”惧怕指的是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 训斥和驱赶。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 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 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急忙打开书,像一 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 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句式特点:比喻句。把我比作一匹饿狼 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写出了“我”强烈 的求知欲, 对读书的渴望。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 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 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 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
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
大些!” 写法特点:对比描写,发愁的表情和快乐心 情 的对比。 表达效果:突出了表现出“我”为雨天能够 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 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 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 舍地把书放回原处。
● 预习要求
1、读课文:自由出声读一遍,同伴合作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对照词语盘点画出本课词语。 3、在生字表的周围写出拼音、音序并圈出部首。 4、理解重点词语。 5、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6、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5岁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
在城南二十五年,北京是她的第二故
乡,所以,林海音的作品大多是以此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精品课件(PPT20张)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11《窃读记》精品课件(PPT20张)

名人警句
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 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读书的滋味!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窃读记”如果改成“偷读记”好不 好?为什么?
明确:“窃”是“偷偷地”的意思,不能改。因为此文以“窃读”为叙 事线索,着重描写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情感经历,“窃读”两字真切 反映了作者囊中羞涩的窘态,更表现了作者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和形象。
(2)“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 爱里长大的!”
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 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 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 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 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 感情的方法;品味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 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 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书 ,滋养着我们的血脉和骨肉,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品格,没有书的生活将黯然失色 ,没有书的人生将会孤苦寂寞,那么,生活中真的没有 书,或者书不能满足于我们的欲望,该怎么办?我们今 天来体验林海音的窃读经历。

人教版五年级第一课《窃读记》PPT-(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第一课《窃读记》PPT-(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精神食粮”更吸引“我”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 尖,从大人旳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 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 切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旳 书里,我旳眼睛急切地寻 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 头来,再找一遍。啊!它 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旳 地方了。
❖酸 撑 柜
❖担忧 :忧虑;紧张 ❖急切 :迫切 仓促 ❖惧怕 :恐惊 害怕 ❖贪婪 :形容惊奇追求而不知满足 ❖知趣 :言语举动恰如其分,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 :形容非常饿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我”经常 到书店读书旳经历,以及 “窃读”旳独特感受与复 杂滋味,体现了“我”对 读书旳热爱和对知识旳渴 望)
放学后旳“我”奔向窃读旳书 店。
我又快乐又惧怕地窃读着。
我窃读后旳感受是我们是吃饭 长大旳,也是读书长大旳。
偷偷读书
窃读旳滋味是怎样旳?
作者为何要窃读?
仔细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旳招牌闻 见炒菜旳香味,听见锅勺敲打 旳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 后急急忙地从学校赶到这里, 目旳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 它从“旳可一不家是书”店和“。而是”体现了
❖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 士比亚)
“窃读记”中旳“窃”是什么意 思“?窃读记”中旳“记”是什么意
思?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记 ”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 事散文文中旳“我”即作者本
为人何。要“偷偷地”读书?
作者背景
❖作者林海音是我国有名旳作家,小 名叫英子。这篇课文进述了作者小 时候常到书店看书旳经历,因为她 历来不买书,只是夹在大人中间偷 偷看自己喜爱旳书,所以她总有一 种窃读旳感觉,这就是为何她将这 篇文章取名为《窃读记》旳缘故。

1《窃读记》ppt课件

1《窃读记》ppt课件

作业 同学们,现在我们富裕了,不用再去窃读, 我们可以随意地读,自由地读,做个乐读、 善读的人。你们虽然没有窃读的经历,没 品味过窃读的滋味,但肯定有过畅读的体 验,请你们用本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以 《畅读记》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经历。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窃读”这个特殊 的童年经历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写的。
作者小时候为什么要窃读呢?
家境贫穷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 这样只看不买的,恐怕没有。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 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 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那该多好!
哪些段落写的是作者这次窃读的情景? (自由读7段课文) 每段中哪个字可以用来概括本段内容呢?
二、看问题,说答案
1.这篇课文细腻描绘窃读的滋味是_______和 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__________和 对知识的__________。 2.本文的记叙顺序:全文以_______为线索,是 按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但第4段的后半部分 及5、6段是___________的内容。 3.作者明写________,暗写_________,写出了 自己苦中有乐的读书感受,这就是本文的写作特 点。 4.作者在文中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课文用_______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 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
顾而从不购买的,恐
怕没有。因此我要把
自己隐藏起来。有时
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 身边,仿佛我是他的 小妹妹或小女儿。(贴)

1、《窃读记》PPT课件

1、《窃读记》PPT课件

2、在窃读中,“我”感受到了书籍所带给“我” 的知识与快乐。但是,“我”又在时刻害怕着因 被发现自己只读不买,而受到训斥和驱赶。
3、书中的世界吸引着“我”,令“我”痴迷;
书外的世界却让“我”难堪、不知如何面对,令
“我”紧张、担忧。这便形成了一种复杂而难也
言说的感觉——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的窃读的
滋味。
-
23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 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再走近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 完。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现出什么?
“我”窃读的时候需要察言观色,高度警觉。当 “我”认为这环境已不适合“我”继续阅读时, “我”只能放下书到别的书店接着读。
-
1
大家看看刚才的图片上大 家都在干什么?
-
2
小艾制作
林海音
3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窃(qiè?)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记 ”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 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
为人何。要“偷偷地”读书?
-
4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 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 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 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 故乡台湾。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也可以 说用一匹饥饿的狼来比喻渴望读书的“我”。 “我”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 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我”强烈的求知- 欲和对读书的渴望。21

1窃读记PPT优秀课件

1窃读记PPT优秀课件

分析人物: • 文中的“我”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呢? “我”是一个渴望读书而不 怕艰辛、热爱读书、勤奋刻 苦的人。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被称为台湾“祖母级的 人物”。 林海音联接了大陆 与台湾、中国与世界的 文学。1998年“第三届 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 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作品众多,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城南旧事》 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 家大会”,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 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怎样理解“这种窃读的滋味”? 书中的世界吸引着“我”,令“我”痴迷;书外 的世界却让“我”难堪、不知如何面对,令“我” 紧张、担忧。这便形成了一种复杂而难也言说的 感觉——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的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 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再走近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 完。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现出什么? “我”窃读的时候需要察言观色,高度警觉。当 “我”认为这环境已不适合“我”继续阅读时, “我”只能放下书到别的书店接着读。 从划横线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窃读时奔波的辛苦和其中 的心酸,通过“才”字看出我的无奈。更体会到 “我”强烈的求知欲望。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 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
此处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此处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表明“我”在去 书店的路上,一直惦记着那本书,心已被书所系。
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似乎在自言自语。 我迫切地想看书,以至于在路上就开始准备了,
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
想一想:窃读时还有那些 滋味?

《窃读记》课件

《窃读记》课件
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 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 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身体的物质需求。
精神和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一个知识和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将抗 成长的人。
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在读书中……
我窃读后的感受是我们是吃饭 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在“窃读”的过程 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受到驱逐 2、隐藏、伪装
3、渴望下雨读书
4、饥肠辘辘
快速浏览第一课,想 一想,作者为什么窃读 ?找一找,为了更好的 窃读,林海音都采用了 哪些方法?
交流
1.窃读的原因:
作者买不起书而又对数特别着迷
点评:此句描写了“我”的神态与心理。充分体现出作 者为下雨天而高兴无比,热爱看书的思想感情。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 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 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 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 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点评:此句体现出了“我”一边接受着美食的诱惑,一 边看书。体现出作者对书有着废寝忘食的感觉,说明作者 爱看书。
qiè chǎo guō diǎn yō
窃 炒 锅 踮哟
è jù chōng yán zhòu
饿 惧 充 檐皱
wǎn suān chēng guì
碗酸撑柜
腋 yè 婪 lán 辘 lù
窃读 惧怕 鼓励 暗喜
炒菜 贪婪 书柜 急切
锅勺 充足 招牌 知趣
踮脚 饥饿 屋檐 支撑 环境 光顾 鼓励 麻木
2.读第三小节,画出心理描写的语 句,体会作者由着急到心安的心里 变化。

窃读记one[1]PPT课件

窃读记one[1]PPT课件
窃读 记
窃:(1)偷 (2)偷偷地
盗窃 窃贼
窃窃私语 窃听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 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 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 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 到故乡台湾。
曾任记者、编辑、后 从事文艺创作。她的 创作丰富,代表作有 散文集《两地》《芸 窗夜读》;短篇小说 集《城南旧事》《烛 心》;长篇小说《春 风》《晓云》;广播 剧集《薇薇的周记》 等。
检测
1.我会查字典 “窃”,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 部,再查( )画。“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 释:⑴ 偷;⑵ 偷偷地;在“窃读记”中选 第( )种解释,在“行窃”中选第( )种 2解.比释一。比,再组词 窃( ) 距( ) 碗( ) 误( ) 窍( ) 矩( ) 蜿( ) 娱( )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 《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 《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 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孟珠的旅程》;广 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 这节课我学习了课文《 文章主要讲的是(
》,作者是( ) )的事。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窃读”又是 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这样
读书呢?
“窃读”是偷 偷读的意思。因 为物质上贫困匮 乏,所以精神上 渴求读书。
2021
10
“窃读记”中 的“记”是什
么意思?
“记”是一种 文体,有记叙, 记载的意思。
2021
11
生字
2021
12
2021
13
课文探究
2021
14
2021
15
第三段用了哪些动作描写作者“窃读书” 呢?并说说你的体会。
窃书记
林海音
2021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2021
2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冰心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2021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用了“跨”,“踮”,“挤”等一些列的 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
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2021
16
怎么理解“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第四段)
“贪婪”指的是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 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 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 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恶狼进食。 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因为下大雨“我”就有充足的理由留在书店 里躲雨,乘机看书,书店老板也不会好意思
“赶”我走。
2021
21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作者坚持“窃读”的 动力源于哪里?
国文老师曾说过:“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 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021
22
2021
23
2021
24
2021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2021
26
2021
17
学习5-8自然段,思考我在“窃读”的过 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1.受到驱逐 2.隐藏,伪装 3.渴望下雨读书 4.饥肠辘辘
2021
18
为了避免这种困窘的场面,“我”是怎 么做的?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
“我”把自己隐藏起来,仿佛我是他的小 妹妹或者小女儿。
作者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
2021
4
2021
5
作者简介
2021
6
作者代表作品
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 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2021
7
阅读课文标题, 回答下列问题。
窃读记
2021
8
“窃读记”中 的“窃”是什
么意思?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2021
2021
19
怎么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更是读书长大 的”? (第十段)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要。“读书长 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而书籍哺 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
是健康成长的人。
2021
20
农民渴望下大雨,那是希望庄稼农作物得到 滋润,“我”为何也特别希望下大雨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