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A.谢灵运 B.谢眺 C李白 D.徐霞客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5月19日 B.7月15日 C.9月27日 D.11月5日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A.5月19日 B.9月27日 C.8月22日 D.10月1日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 )A、UFTAAB、WTOC、IHAD、 ICAO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 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B 厦门C 武汉D 上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 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
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帝王巡游2、士人漫游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市场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旅游管理B. 旅游经济C. 旅游活动D. 旅游文化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服务B.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C. 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市场D. 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3. 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价格、距离、兴趣B. 安全、文化、环境C. 价格、文化、兴趣D. 安全、距离、环境4.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旅游收入B.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C. 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D. 增加旅游就业机会5.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是什么?A. 旅游者的收入水平B. 旅游者的消费习惯C. 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D. 旅游者的年龄和性别6. 旅游产品开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文化特色B. 价格定位、服务水平、宣传推广C. 旅游者偏好、竞争对手、政策环境D. 旅游季节、旅游时间、旅游成本7.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什么?A. 服务标准化B. 服务个性化C. 服务效率化D. 服务人性化8.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风貌B. 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C. 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旅游管理D. 旅游者评价、媒体宣传、口碑传播9.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什么?A. 经济利益最大化B. 社会文化保护C. 环境资源保护D. 旅游者数量增加10. 旅游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预防和减少危机发生B. 快速响应和处理危机C. 恢复和重建旅游市场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1-5 CADCA,6-10 AB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旅游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行为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开发、旅游服务的质量管理、旅游经济的影响与评估、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研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旅游危机管理等。
旅游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属于: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工程技术科学D. 文学艺术答案:B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服务B.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C. 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管理D. 旅游者、旅游信息、旅游政策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活动的特点:A. 异地性B. 暂时性C. 强制性D. 多样性答案:C4.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不包括:A. 地理位置B. 人口统计C. 心理特征D. 旅游目的答案:D5.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旅游收入B. 保护旅游资源C.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包括:A. 交通、住宿、餐饮B. 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点C. 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D. 文化、体育、娱乐答案:B7. 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是:A. 旅游服务B. 旅游体验C. 旅游信息D. 旅游设施答案:B8. 旅游需求的弹性通常较大,这是因为:A. 旅游价格变化敏感B. 旅游时间灵活C. 旅游目的地可替代性强D. 旅游者收入水平影响答案:C9. 旅游规划中的SWOT分析不包括:A. 优势(Strengths)B. 劣势(Weaknesses)C. 机会(Opportunities)D. 风险(Risks)答案:D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保护环境和文化C. 满足当代人需求D.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旅游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B. 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析C.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状况D.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答案:ABCD12. 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通常会考虑的因素有:A. 目的地的安全性B. 旅游价格C. 个人兴趣D. 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答案:ABCD13. 旅游服务的特点包括:A. 不可分割性B. 不可储存性C. 质量的不确定性D. 服务的有形性答案:ABC14.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取决于:A. 旅游资源的丰富度B. 旅游服务的质量C. 旅游价格的合理性D.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答案:ABCD15. 旅游发展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A. 生态破坏B. 文化冲突C. 环境污染D. 资源过度开发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大学旅游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旅游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是()A. 生产性B. 经营性C. 文化性D. 娱乐性答案:C2. 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的创立者是()A. 托马斯·库克B. 亨利·福特C. 卡尔·本茨D. 威廉·开利答案:A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消费不包括()A. 交通费B. 住宿费C. 通信费D. 学费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A. 环境保护B. 经济效益C. 文化传承D. 军事防御答案:D5.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包括()A. 经济可持续性B. 环境可持续性C. 社会可持续性D. 政治可持续性答案:D6.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不包括()A. 地理位置B. 人口统计C. 心理特征D. 产品类型答案:D7. 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是()A. 服务B. 体验C. 实物D. 附加服务答案:B8. 旅游服务的特点不包括()A. 无形性B. 不可分割性C. 不可存储性D. 可替代性答案:D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A. 收入水平B. 闲暇时间C. 个人偏好D. 产品价格答案:D10. 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保护性开发B. 经济性开发C. 可持续性开发D. 无序性开发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旅游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不涉及任何生产活动。
()答案:错误2.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不受个人偏好的影响。
()答案:错误4. 旅游服务的无形性意味着服务在购买前无法被感知。
()答案:正确5. 旅游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更有效地定位目标市场。
()答案:正确6. 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排斥的。
()答案:错误7. 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A.谢灵运B.谢眺C李白D.徐霞客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5月19日B.7月15日C.9月27日D.11月5日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A.5月19日B.9月27日C.8月22日D.10月1日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A、UFTAAB、WTOC、IHAD、ICAO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B 厦门C 武汉D 上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
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帝王巡游2、士人漫游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市场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2.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18.1954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旅游学概论》答案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一、填空题1.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消费属性政治属性2.复杂综合性大众普及性异地流动性休闲娱乐性季节变动性3.产业革命4.5月19日二、简答题1.(1)为近代旅游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2)导致人们产生参加旅游活动的内在需要。
(3)为近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如改善了人们出行的交通条件。
2.(1)我国旅游的发展实际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的,首先发展的是国际入境旅游。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国内旅游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国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新局面。
(3)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度假旅游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进入高级阶段。
3.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条件和各种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
三、分析题参考答案:上述案例中隐含“旅游”。
旅游起源于旅行,如经商旅行、宗教旅行、部落首领巡游等。
第二章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一、填空题1.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2.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3.身体健康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交际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的动机4.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型5.平日的闲暇时间周末的闲暇时间公共假日带薪假期6.法国二、简答题1.国际旅游者(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探亲访友、度假、观光、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旅游者是指报告期内在国内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本国居民,其出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2.(1)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不仅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旅游期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还会影响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因此,支付能力是决定个人产生和实现旅游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
(2)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的多少不仅决定一个人能否外出旅游,也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在该地逗留时间的长短。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5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上的“观国之光” 。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及的开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
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和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 _______ 面的动机、
_______ 方面的动机、 _______ 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 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__ 期、_______ 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 、 _____ 、_____ 等六要素。
10. 旅游______ 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 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 _____ 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 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 ________ .
13. 从50年代至今,_____ 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 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 ___________ .
15. 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 ________ 等方面的影响。
16. 旅游业属于第 _____ 产业。
17.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 ________ ,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
非常重要的。
年 4 月15 日,中国______ 旅行社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 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
A. 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D.除以总逗留天数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3. 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4. 根据国务院1985年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不对外招徕,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被称为()
A. —类旅行社
B.二类旅行社
C.三类旅行社
D.四类旅行社
5. 独立饭店与连锁饭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B.饭店的规模不同
C.饭店的等级不同
D.旅游者逗留期的长短不同
)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 6.
A.同方向流出中国
B.同方向流入中国
C.反方向
D.不确定
7. 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被称为()
A.需求弹性
B.旅游乘数
C.供给弹性
D.就业乘数
8. 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旅游局确立了我国每年的国家旅游活动主题,其中()的主题是文物古迹游
A. 1992 年
B. 1994 年
C. 1995年
D. 1996 年
9. 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主要原因是()
A. 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B. 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
C. 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较高比重
D. 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要求不高
10.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被称为()
A.马尼拉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罗马定义
D.兰沙罗特定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1. 旅游学
2. 可自由支配收入
3. 现实的旅游资源
4. 旅游业
5. 旅游营业收入乘数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1. 可持续旅游的内容是什么?
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4. 旅行社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5. 旅游交通的作用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试论述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及其相关影响。
2. 试论述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旅游学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5 分)
1. 易经
2. 近代旅游旅游业
3. 规模极限
4. 旅行方式
5. 旅游密度
6. 可自由(或随意)支配收入闲暇时间
7. 身体文化人际(或社会交往)
8. 成长成熟
9. 行购娱
10. 服务
11 .服务项目
顾客的期望12.
13. 欧美
14. 市场营销
15. 环境
16. 三
17. 旅游规划
18. 国际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1. 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2. 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纳税和社会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它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3. 指不仅其本身具有魅力,而且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4. 是以旅游市场(或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5. 是单位旅游消费额同由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全部有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1.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
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2.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的需要(4)受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需要的发展由低层次到高层次
3. (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不可移动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
4.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2)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3)旅游业的前锋
5. (1)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2)从供给方面看,旅游交通则
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3)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现代旅游是指二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60 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其主要
特点是:
①普及性:a.大众旅游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 b.旅游已成为奖励手段 c.度假旅游已成为人们现代
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②增长的持续性:a.人次规模激增b.旅游收入激增
③地理集中性:旅游目的地相对集中在少数国家或地区的热点旅游景区, a.对旅游企业的选址和经营具有积极意义b.一旦超过接待地的旅游承载能力,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④季节性:a.接待地方面,气候变化是主要因素;客源地方面,带薪假期的规律性因素 b.导致接待地接待设施的季节性闲置和从业人员的季节性失业,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
⑤国家促进性:各国政府的推动,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a.提高了旅游业的地位 b.保护了旅游者方
便了旅游者的进出c.的权益
2.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增加旅游目的地的财富或经济收入(4)增加国家税收(5)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具体论述8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