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42张PPT)

齐威王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guī)姓,田氏,名因齐, 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 (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 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 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 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 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壹
疏通文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原
文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 修:长,这里指身高。
注 释
• 八尺:战国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秦】战国策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 为国君出策献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 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 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旦日:第二天。
注 释
• 之: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
• 明日:次日,第二天。
• 以为:认为。 • 又弗如远甚:远远不如。又,更。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PPT

三
问 三 答
(1)邹忌有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三
思 三 比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 朝见
孰 吾孰与徐公美 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 仔细
门庭若市 4、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 门可罗雀 (原指门外可张网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
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 之况。)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偏爱,形→动
之: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以…为美。 (认为…美)
对
第二段: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的 的 的 土地方圆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
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人物介绍
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 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 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 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 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 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 论结束后,淳于髡[kūn 对他的仆人说,看来 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 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 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 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

文章内容与主旨
本文通过邹忌与齐王之间的对话,阐述了纳谏的 重要性,以及作为君主应该具备的明智和胸怀。
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价值
本文以其生动的笔触、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 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作品都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或灵感来源,同时它也启示 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要注重纳谏和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启示三
作为领导者,更要广开言路、虚 心纳谏,以推动团队或国家的更
好发展。
05
文化内涵拓展与延伸
战国时期思想观念对比
诸子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 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其中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
派各有特色,相互争鸣。
邹忌的思想倾向
通过邹忌的言行,可以窥见战国时 期士人的思想倾向。他们关注国家 大事,勇于进谏,同时注重个人修 养和道德品质。
散文特点
分析古代散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深入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情节设计 、语言运用等。
哲学知识:儒家思想核心观念
01
儒家思想概述
简述儒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2
核心观念
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爱、礼义廉耻、忠孝等。
齐王的思想转变
齐王在听取邹忌的讽谏后,思想发 生了转变。他开始重视纳谏,关注 民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本文中体现
仁政思想
01
儒家强调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在本文中,邹忌通过
讽谏的方式,引导齐王实行仁政,关注百姓疾苦。
本文通过邹忌与齐王之间的对话,阐述了纳谏的 重要性,以及作为君主应该具备的明智和胸怀。
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价值
本文以其生动的笔触、巧妙的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 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思想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作品都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或灵感来源,同时它也启示 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要注重纳谏和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性。
启示三
作为领导者,更要广开言路、虚 心纳谏,以推动团队或国家的更
好发展。
05
文化内涵拓展与延伸
战国时期思想观念对比
诸子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活跃, 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其中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
派各有特色,相互争鸣。
邹忌的思想倾向
通过邹忌的言行,可以窥见战国时 期士人的思想倾向。他们关注国家 大事,勇于进谏,同时注重个人修 养和道德品质。
散文特点
分析古代散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深入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情节设计 、语言运用等。
哲学知识:儒家思想核心观念
01
儒家思想概述
简述儒家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2
核心观念
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爱、礼义廉耻、忠孝等。
齐王的思想转变
齐王在听取邹忌的讽谏后,思想发 生了转变。他开始重视纳谏,关注 民生,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儒家思想在本文中体现
仁政思想
01
儒家强调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在本文中,邹忌通过
讽谏的方式,引导齐王实行仁政,关注百姓疾苦。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2024)

01
邹忌生平
2024/1/28
02
03
04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政治家、 辩士。
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 ,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州西南
),号成侯。
6
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 ,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 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
吏。
齐国政治背景
齐国概况
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2024/1/28
03
问题三
齐王听了邹忌的讽谏 后,有哪些改变?
04
问题四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我们可以学到 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
2024/1/28
32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邹忌的讽谏方式非常巧妙,让我 学会了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 见。
通过阅读本文,我领悟到了为人 处世应该谦虚谨慎、尊重他人、 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等道理。
14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Chapter
2024/1/28
15
邹忌形象分析
01
02
03
忠诚勇敢
邹忌作为臣子,对齐王忠 诚,勇于进谏,体现了他 的忠诚和勇敢。
2024/1/28
善于言辞
邹忌在进谏时,运用类比 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生动形象,易于被齐王 接受。
深思熟虑
邹忌在进谏前,对问题进 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2024/1/28
21
对当代社会启示意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告诉我们 ,忠言虽然逆耳,但却有利于行
。
2024/1/28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敢于直面 问题、勇于提出建议的勇气和智
慧。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2、邹忌拜见齐王后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于王
采用了 设喻说理 和 类比说理 的说理方式。
设喻说理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 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的
即“信自”。宾语前置
而
复问其妾
表顺承 又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与…相比怎么样?”
代词,指与徐公谁美这件事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之客曰:“吾
与徐公孰
第二天 (邹忌)与(客)坐谈 主谓间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
及,比得上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 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 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 说:“徐公不如您美。”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 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 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 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常常,不时 间或,偶尔 满一年
数月之后, 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类比说理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 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当面 指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
过失,过错
上等的
刺寡人之 指责讥刺
在
过者, 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当面指责
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在公众场所议论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齐威王说:“好。”于是下命令:“大 小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 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 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并能使 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
(3)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 品质?
不盲目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对别人的 褒奖能理性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阅读第二、三自然段,梳理邹忌的劝 谏过程,以及劝谏的效果。
(1)邹忌三问: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次日,第二天
同“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远远不如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认为我美 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 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 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 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 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整体感知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整体感知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卫、中山十二策。
它语言流畅,粗中有细,刻
画人物栩栩如生;特别善于运用
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论述观
点,巧譬善喻。
合作探究
3.回顾邹忌讽谏的过程,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是一
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一位从
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封邹忌
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
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
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
采
访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
资 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
料 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
包 ,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
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
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
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
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
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
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美
男
也
烦
恼
相同点:邹邹美,徐徐不美。
不同点:
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
妻的偏爱。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整体感知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整体感知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卫、中山十二策。
它语言流畅,粗中有细,刻
画人物栩栩如生;特别善于运用
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论述观
点,巧譬善喻。
合作探究
3.回顾邹忌讽谏的过程,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是一
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一位从
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封邹忌
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
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
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
采
访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
资 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
料 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
包 ,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
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
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
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
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
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
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美
男
也
烦
恼
相同点:邹邹美,徐徐不美。
不同点:
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
妻的偏爱。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3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章品析(第一自然段)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早晨
照镜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齐国之美丽者也。
赶得上,比得上。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 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 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文章品析(第三自然段)
已经 战胜
原因
鼓起
既 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第二次。
穷尽。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特殊的文 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 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官至中垒校 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 的图书公类目录。著有《新序》《说苑》《列女 传》等书。
文章品析(第一自然段)
次日,第二天。 同“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躺着休息,睡觉。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对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偏爱。
怕
想要。 译文: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又照镜子审
文章品析(第二自然段)
概括第二段的大意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 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 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 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 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 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ch nykūn)不服,就 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 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 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 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 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 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淳于髡
重点词句积累:
昳丽: 光艳美丽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照镜子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认为我美 动词,偏爱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诚知:
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左右: 蔽甚矣: 善:
都认为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侍从(国王旁边的近臣) 蒙蔽很深了 好 当面指责 指责、讽刺 公共场合
过失 上等的 使…听到 授予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市朝,公共场合
指责、 讽刺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即使 集市
不时 有时候
时时而间进;期年
偶然 满一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齐王纳谏” 朝见 到 所说的
这件事
探究交流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时时而间进: 满一年 期年:
二.一词多义
1. 朝服衣冠 (早晨) (朝见) (参与) 入朝见威王 (朝庭) 皆朝于齐
2. 时时间进 (间或,偶然,)
又何间焉
3. 吾妻之美我者 (以…….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漂亮好看)
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
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 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 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重读。
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句读示例
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比
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国君旁边的近 臣
没有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表被动。受蒙蔽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当面。名→状 寡人 对,好 指责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5、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 在于: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
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 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 服力。 三问 三比 三答 三赏 三思 三变
三
问 三 答
(1)邹忌有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不宜偏私 (私情)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6、受上赏
(上等) 上书谏寡人者 (送上,进献)
7、乃下令
(颁布,下达)
(下等) 受下赏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的上)
门庭若市
(像,如)
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kuī jī
间进 谤讥
jiàn
期年
bàng jī zhāo cháo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
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 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
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 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 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 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喜,勇于改革。
3、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A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 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B、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 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4、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运 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与“无”相对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 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 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 王善于纳谏
探究交流
6、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 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 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 著作。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
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1、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
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 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 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信奉承话的道理。
2、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
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②齐威王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 样的品质?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 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 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妾在 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客因为 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 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 朝见
孰 吾孰与徐公美 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 仔细
门庭若市 4、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 门可罗雀
5、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 同?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 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 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
《战国策》简介
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 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 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 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 略。全书分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 宋、卫、中山共12策。
刘向(约前77-前6),本
名更生,字子政,沛(今
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
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美丽、漂亮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明日,徐公来,孰视
第二天
通假字 “熟”,仔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他, 指徐公 在晚上。 名→状
省略句。“(邹忌) 自以为不如(徐 公)” 以为:认为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
视自, 宾语前置 “甚远” 太远了
表顺接, 两个动作相连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国君旁边的近臣)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 ④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比得上
美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判断句。标志:……者也。 即“信自”。宾语前置 又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第二天
补足音节 无意义
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与…孰…”,句式: “与…相比,谁更…”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 图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吾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历 史 上 的 谏 臣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 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 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 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 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 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受宫 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历 史 上 的 谏 臣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昳
yì
窥
三
赏 三 变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