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表
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评价20 9

2.
对污染较重的河流、湖泊(水库),要求进行底质污染现状调查评价。评价项目选用pH值、六价铬、砷、铜、锌、铅、镉、汞、有机质(用TOC表示)9项。采用国家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判别底质是否超标。TOC的污染判别采用《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有机质”的区域“顺序统计量”的95%含量值再乘以系数0.6作为相应区域TOC的判定值;其他评价项目的污染判别采用《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相应的“顺序统计量”的95%含量值作为相应项目的判定值。
近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可选用1993~2000年间的水质数据,用肯得尔检验法进行短系列分析;可选用1980~2000年或更长年段的水质数据,以水质参数浓度及其采样时间(以十进位年表示)的回归方法进行长系列分析,回归分析法中的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见附录Ⅱ-3。要求将原始数据录入附表2-7-6中,分析结果分别填入附表2-7-7和附表2-7-8中。
(2)总硬度等值线线值为:15mg/L、30mg/L、55mg/L、85mg/L、170mg/L、250mg/L。
(3)矿化度等值线线值为:50mg/L、100mg/L、200mg/L、300mg/L、500mg/L、1000mg/L。
(4)地表水化学类型着色图例为:重碳酸盐类为绿色,硫酸盐类为黄色,氯化物类为蓝色;阳离子分组,Ca组为空白,Na组为横线,Mg组为竖线;水型图例为,Ⅰ型为圆圈,Ⅱ型为圆点,Ⅲ型为十字。
对已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除评价上述项目外,还需调查底质中总磷、总氮的含量。评价结果填入附表2-7-5中。
目前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水库)主要有珠江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白坭河,小东江、枫江,练江,榕江,淡水河,佛山涌,东莞运河,韶关九公里、东平水道、江门河、鹤地水库等,需要补测底质。
江汉平原地区偏硅酸矿泉水分布与成因机理分析

2019年09月江汉平原地区偏硅酸矿泉水分布与成因机理分析肖友发赵子良周文龙(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咸宁437100)摘要:通过对江汉平原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偏硅酸矿泉水含量、含水层的岩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该区域的偏硅酸矿泉水成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偏硅酸含量较高,88.49%的水样中偏硅酸含量达到了《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研究探讨偏硅酸地下水的成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泉水;偏硅酸;形成机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水要求不断提高,营养价值较高的矿泉水正受到消费者喜爱。
由于受特定地质环境影响,时常可发现矿泉水。
从矿泉水的化学分析可知,江汉平原多属偏硅酸水型。
因此分析偏硅酸型矿泉水的分布规律与形成原因,对矿泉水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特征,江汉平原的含水层主要分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孔隙承压含水层及基岩裂隙含水层。
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地表浅部,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褐红色粉土、灰褐色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厚度5.40~46.0m ,富水性较差。
潜水位埋深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影响,呈季节性变化,水位变幅较大。
孔隙承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卵石层、青灰色粉细砂,厚度1.44~230.6m ,在盆地边缘较薄,盆地中心厚度较大,为孔隙承压水,中等富水~强富水含水层,渗透系数0.10~26.0m/d ,主要接受远程补给(西部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水)及少量越流补给。
基岩裂隙含水层:主要为第三系陆源碎屑沉积岩,岩性为砂砾岩、粘土岩,富水性弱至中等,渗透系数0.019~0.195m/d ,接受上部砂卵石孔隙承压水补给。
盆地边缘下伏寒武奥陶系泥灰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渗透系数为0.01m/d ,接受上面砂卵石孔隙承压孔隙水的补给和西部碳酸盐岩地区岩溶水补给。
局部见花岗岩,为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临沂市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水源水质鉴别探讨

临沂市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水源水质鉴别探讨李丽;刘兰秀;王增峰;李合海【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28-29)【作者】李丽;刘兰秀;王增峰;李合海【作者单位】临沂市罗庄区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 276017;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276000;临沂市水文局 276000;临沂市水文局 2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一、临沂市概况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4°22′~36°22′、东经117°24′~119°11′之间。
东隔日照市与黄海相望,南与江苏省交界,北与淄博、潍坊二市接壤,西与枣庄、泰安两市为邻。
全市行政区划共三区、九县。
本市地域南北最长距离达201km,东西最宽处距离161km,总面积17185km2。
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临沂市境内10km以上的河流有309条。
有山东滨海诸河水系、沂河水系、沭河水系、中运河水系、湖东水系等五大水系。
临沂城区自来水主要供水水源为地表水,水源地为岸堤水库。
二、地表水与地下水特性分析1.地表水总体特征河流的特点是流经的地域大,流程长,集水区域广,流量较大。
由于流速较快易于冲刷河床,并因暴露于地表而易受污染。
所以,河流水的浑浊度往往很大,细菌含量很高。
河水的流量,因季节和降水量的影响而有很大的波动。
随着水量的变化,水质也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河流水的水质较差,污染机会多,不易进行卫生防护,作为生活饮用时,需有一定的水质处理措施。
但由于水量较大,取用方便,水质较软,因此也常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地表水明显的水质特点是:除特殊污染含盐量极高以外,其他地表水的含盐量低;与地下水相比,硬度较低;与地下水相比,地表水中污染物质含量很高。
流域内城镇生活工业废污水、农药、化肥使用、水库网箱养鱼等原因导致项目监测值较高。
2.地下水总体特征(1)地下水分类地下水是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

我国地下水水质情况地下水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淡水资源。
但是,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污染已从点状扩展到面状污染。
除地下水自身受污染外,又成为土地污染的重要媒介。
含水层对污染源的敏感性、纳污的脆弱性及其与土地污染的相关性已引起行业专家的普遍关注。
而且,土壤和含水层一旦受到污染,清除、治理、修复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投入很大,技术上也有难度,时间周期也很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七大地表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这对我国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更让人忧虑。
随着人口密度加大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步扩大,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也使地下水逐步遭到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无法使用迫使许多地区大量开发深层地下水,又带来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缓变地质灾害。
据环保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1356亿吨,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趋势,50%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已不适宜饮用。
(一)、水质污染基本情况根据全国130个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质统计分析,全国地下水总体质量较好,但多数城市地下水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使一些元素在局部地段超标。
主要超标元素有矿化度、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氟化物、PH值、铁和锰等。
下面简要说明各地区水质污染特点。
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为总硬度、矿化度、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铁和锰,其次为硫酸盐和氯化物。
华北地区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污染元素主要为总硬度和矿化度,其次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
该区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特别是河北省的沧州市和廊坊市,总硬度超标严重,水质极差,许昌市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明显。
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超标组份主要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硫酸盐,其次为氯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
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执行的标准及基本监测指标是什么?

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执行的标准及基本监测指标是什么?
地表水
按照《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
监测指标共24项: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和粪大肠菌群。
地下水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执行。
监测指标共39项: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3)环境空气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
基本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6项。
最新 陕西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精品

陕西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随着城市规模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地下水质量不断下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陕西区域地表水环境状况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陕西省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资源状况1.1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根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可分为五个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区。
陕北沙漠高原区,为上覆砂层的孔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较丰富;陕北黄土高原区为上覆黄土层的孔隙、裂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不丰富;关中盆地区包括冲积、洪积平原、黄土塬和山地,具有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的河谷盆地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水量丰富;陕南区除汉中、安康等几个小盆地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丰富外,广大山区均为裂隙水,其转化补给地表水成为河川径流的基流。
1.2地下水资源量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在河谷盆地与平原区采用补给量综合法,在丘陵山地区采用排泄量法。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计算面积为20.47万km2,多年平均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70.66×108m3/a.陕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38.03×108m3/a,关中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8.34×108m3/a,陕南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74.28×108m3/a.1.3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55.86×108m3/a.按含水岩类划分,松散岩类孔隙水为47.44×108m3/a,基岩裂隙水为0.78×108m3/a,岩溶水为7.64×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4.93%、1.4%和13.67%.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45.68×108m3/a,长江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10.48×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1.77%和18.13%.2区域水资源概况和供用水情况2003年到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由574.6亿m3下降到390.50亿m3,供水总量由74.6亿m3增加到88.04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比例由55.84%增加到61.40%,地下水供水比例由44.16%下降到37.90%.可见,陕西省地下水的供水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水资源结构也逐渐从地下水转向地表水。
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表

0.04
锰(Mn)(mg/L)
≤0.05
≤0.05
≤0.1
≤1.0
>1.0
0.12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1
≤0.001
≤0.002
≤0.01
>0.01
≤0.01
硝酸盐(以N计)(mg/L)
≤2.0
≤5.0
≤20
≤30
>30
2.4
亚硝酸盐(以N计)(mg/L)
≤0.001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0.003
13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0.004
14
铅≤
0.01
0.01
0.05
0.05
0.1
0.01
15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0.1
16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0.01
≤450
≤550
>550
133.44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
≤500
≤1000
≤2000
>2000
466.00
硫酸盐(mg/L)
≤50
≤150
≤250
≤350>3506.92氯化物(mg/L)
≤50
≤150
≤250
≤350
>350
22.56
铁(Fe)(mg/L)
全国区域水质状况分析汇总表表

备注:黄色标注的为水垢比较严重的区域,共有山东6个城市(济宁、淄博、临沂、济南、威海、泰安)、广东3个城市(潮州、珠海、韶关)、内蒙3个城市(乌海、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福建4个城市(宁德、泉州、福州、龙岩)、江西1个城市(赣州)、河南7个城市(新乡、南阳、商丘、濮阳、驻马店、安阳、郑州)、山西8个城市(长治、大同、临汾、晋中、阳泉、寿阳、吕梁、朔州),共32个城市水垢较为严重。
目的:
1.为了了解全国各地水质情况,了解各地市场需求,对新产品研发指明方向
2.推动公司重点区域重点操作,客户经理去重点区域出差扶持经销商。
原则:实事求是的反映各地的水质情况,清楚各地区水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61
7
铜≤
0.01
1.0
1.0
1.0
1.0
0.5
8
锌≤
0.05
1.0
1.0
2.0
2.0
1.2
9
氟化物(以F-计)≤
1.0
1.0
1.0
1.5
1.5
0.5
10
砷≤
0.05
0.05
0.05
0.1
0.1
<0.01
11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0.001
12
>0.1
<0.004
铅(Pb)(mg/L)
≤0.005
≤0.01
≤0.05
≤0.1
>0.1
<0.01
镍(Ni)(mg/L)
≤0.005
≤0.05
≤0.05
≤0.1
>0.1
≤0.1
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比表
序号
类别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河沟水
1
PH值(无量纲)
6~9
8.46
2
溶解氧≥
饱和率90%(或7.5)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0.003
13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0.004
14
铅≤
0.01
0.01
0.05
0.05
0.1
0.01
15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0.1
16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0.01
6
5
3
2
5.5
3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
2.23
4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3
4
6
10
3
5
总磷(以P计)≤
0.02(湖、
库0.01)
0.1(湖、
库0.025)
0.2(湖、
库0.05)
0.3(湖、
库0.1)
0.4(湖、
库0.2)
0.02
6
总氮(湖、库,以N计)≤
0.2
0.5
1.0
>1.5
0.04
锰(Mn)(mg/L)
≤0.05
≤0.05
≤0.1
≤1.0
>1.0
0.12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1≤0.001 Nhomakorabea≤0.002
≤0.01
>0.01
≤0.01
硝酸盐(以N计)(mg/L)
≤2.0
≤5.0
≤20
≤30
>30
2.4
亚硝酸盐(以N计)(mg/L)
≤0.001
≤0.0005
≤0.001
≤0.001
>0.001
0.001
砷(As)(mg/L)
≤0.005
≤0.01
≤0.05
≤0.05
>0.05
0.01
镉(Cd)(mg/L)
≤0.0001
≤0.001
≤0.01
≤0.01
>0.01
≤0.01
铬(六价)(Cr6+)(mg/L)
≤0.005
≤0.01
≤0.05
≤0.1
地下水环境质量对比表
类别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矿井排水
色(度)
≤5
≤5
≤15
≤25
>25
嗅和味
无
无
无
无
有
浑浊度
≤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
无
无
无
无
有
pH
6.5~8.5
6.5~8.5
6.5~8.5
5.5~6.5
8.5~9
<5.5,>9
8.4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150
≤300
≤450
≤550
>550
133.44
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
≤500
≤1000
≤2000
>2000
466.00
硫酸盐(mg/L)
≤50
≤150
≤250
≤350
>350
60.92
氯化物(mg/L)
≤50
≤150
≤250
≤350
>350
22.56
铁(Fe)(mg/L)
≤0.1
≤0.2
≤0.3
≤1.5
≤0.01
≤0.02
≤0.1
>0.1
0.00
氨氮(NH4)(mg/L)
≤0.02
≤0.02
≤0.2
≤0.5
>0.5
0.20
氟化物(mg/L)
≤1.0
≤1.0
≤1.0
≤2.0
>2.0
0.60
氰化物(mg/L)
≤0.001
≤0.01
≤0.05
≤0.1
>0.1
≤0.1
汞(Hg)(mg/L)
≤0.00005